基因表達的噪音如何影響細胞命運?

2020-12-19 科技工作者之家

VarID根據基因表達譜的相似性將細胞連接起來,並在局部相似細胞群中量化基因表達的變異性(或噪音)。

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Dominic Grün研究員提出了一種基於單細胞數據量化必需基因表達變異性的方法。這種名為VarID的方法可以在非常相似或相關的細胞狀態間測量基因表達的噪音,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生物噪音對細胞發育調節,甚至是細胞分化的必要程度。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方法》雜誌上。

細胞是生命的基石,為了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的細胞類型及其分子過程,科學家們會使用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技術來測量單個細胞中活躍基因產生的mRNA分子數量。就像指紋一樣,在一個特定的細胞中,每個基因的mRNA分子數量決定了細胞的身份以及細胞之間的關係。

「很多疾病,比如癌症,就是因為細胞沒有完全發育成熟,仍處於幹細胞的前期階段,不受控制地擴散。我們想要了解當發育以這種方式受到幹擾時,細胞內會發生什麼。因此,我們研發了處理和分析單細胞數據的獨特算法。」研究人員表示。

在細胞的發育過程中,必需基因,例如調節基因開關的轉錄因子,往往只有微弱的表達,有時在同一類型的細胞中還具有高度的變異性,科學家們稱這種現象為「生物噪音」,因此,很難再數據中檢測到這些基因表達的差異。此外,目前可用的分析方法幾乎完全集中於量化並解釋單個細胞內的基因表達水平。但是,在細胞分化和細胞狀態轉變過程中基因表達噪音的生物學意義還沒有得到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中的VarID,可以量化非常相似或相關的細胞狀態間的基因表達噪音,其核心是Dominic Grun開發的一種算法,該算法從單細胞RNA測序數據中量化了基因表達變異性的動態變化。在不同的細胞類型或細胞狀態的複雜混合物中,VarID描述了具有差異基因表達可變性的鄰近區域。重要的是,這種方法還能揭示與細胞狀態轉變相關的微弱而嘈雜的轉錄因子的活性。

通過VarID,研究人員就有可能探索在幹細胞向成熟細胞類型分化過程中基因表達噪聲的動態變化,並研究生物噪音對調控細胞發育、甚至是細胞分化的必要程度。在針對小鼠血細胞發育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VarID追蹤了小鼠血細胞發育所必需的轉錄因子的活性。「數據顯示,已知在小鼠骨髓成熟血細胞中表達的重要轉錄因子在血液幹細胞中的表達量很低且具有高度變異性。我們認為這些基因網絡的波動,也就是這些基因的噪音,可以觸發血液幹細胞的分化。」 Dominic Grun說。

Dominic Grun確信,基因表達噪音是決定細胞命運的關鍵部分。「VarID為闡明基因表達噪音在幹細胞分化過程中的作用打開了一扇門。既然我們現在能夠解讀幹細胞分化的噪音,接下來我們希望能夠發現這個過程是如何控制的,以便更好地理解噪音如何調節細胞命運決定。」

科界原創

編譯:花花

審稿:alone

責編:張夢

期刊來源: 《自然方法》

期刊編號: 1548-7091

原文連結:

https://www.mpg.de/14146716/1118-immu-110988-how-gene-expression-noise-shapes-cell-fate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關焦點

  • Cell:構建出人類免疫細胞圖譜,可確定遺傳變異對基因表達的影響
    四年多來,在Pandurangan Vijayanand博士的領導下,這些研究人員一直在進行大規模的免疫分析工作,並詳細說明了DNA序列中的變異如何影響不同類型免疫細胞中的基因活性。他們正在通過一個新的資料庫DICE(Database of Immune Cell Expression, Express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nd Epigenomics, 即免疫細胞表達、數量性狀座位表達和表觀基因組學資料庫)來分享他們的發現,這使得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輕鬆地探究這些數據,這是因為它們與基因、細胞類型或者疾病存在關聯。
  • Nature:細胞命運由時間決定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遺傳因子完全相同的細胞既能根據明確的細胞外觸發因素、也能根據細胞內明顯是隨機所產生的刺激做出不同的細胞命運決定。基因表達中的背景噪音是細胞程序中的一個「漏洞」還是它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這項研究(Richard Losick和Johan Paulsson兩個實驗室的一個聯合研究項目)顯示,偶然性在此起一定作用, 至少對「枯草桿菌」是如此。
  • 第六節 T細胞基因的轉錄激活及其表達
    第六節 T細胞基因的轉錄激活及其表達   TCR/CD3複合物與配體結合後,經多種信號轉導途徑傳遞信號,最終導致T細胞活化和增殖。信號轉導中所涉及的基因根據其活化時間可以分為早早期、早期、晚期基因三種類型(表8-5)。早早期基因的轉錄不需蛋白的合成,而早期及晚期基因的轉錄則需蛋白的合成。
  • 哈佛大學:細胞如何自我分類
    實驗表明,相似類型的細胞牢固且優先地相互粘附。為了鑑定相關的粘附分子編碼基因,研究人員使用RNA測序分析了每種細胞類型的基因表達譜。然後,他們使用CRISPR-Cas9一次阻止一個候選基因的表達。如果圖案的形成被破壞,他們將應用拉力試驗來觀察該分子對粘附的貢獻。
  • . | 生長素信號維持擬南芥莖尖幹細胞的命運的新機制
    Lohmann團隊發現幹細胞促進因子WUS如同可變電阻器一般調控著生長素的信號和響應途徑,從而維持SAM內幹細胞的命運。  研究者發現生長素輸入信號R2D2普遍存在於SAM,包括中心幹細胞區域,但生長素輸出信號DR5v2,強烈表達於分化的細胞區域,而在幹細胞區域表達較弱,存在生長素信號響應極小值區。
  • 張力異質性決定細胞命運
    張力異質性決定細胞命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3:58:26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心肺研究所Didier Y. R. Stainier和Rashmi Priya課題組合作取得最新進展。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42:53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Cole Trapnell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 Nature:神經元如何維持它們的細胞身份?答案在Myt1l蛋白
    2017年4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神經元極力地抑制與非神經元細胞(皮膚細胞、心臟細胞、肺細胞、軟骨細胞和肝細胞)類型相關的基因表達來維持它們的細胞身份。
  • 厲害了,用電子顯微鏡,就能觀察細胞基因表達的方法!
    亥姆霍茲慕尼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細胞基因表達的方法。雖然電子顯微鏡目前提供了對細胞最詳細的觀察,但它無法區分哪些基因程序在單個細胞內運行。現在,通過使用不同大小的基因編程納米球作為「多色」標記,新方法可以更近距離地觀察,這甚至有助於研究記憶是如何存儲在神經元網絡中的。細胞究竟發生了什麼?這個問題讓科學家們忙了幾十年。為了標記小結構,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螢光蛋白。這種方法工作得很好,但由於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相對較低而存在缺點。
  • 《科學》:充滿差異的單細胞蛋白表達
    【科學網綜合報導】科學家們近日首次實現了對物種在整個表達譜範圍內的蛋白表達噪聲測量。該項成果是單分子技術與系統生物學交互融合的典範,預示了單細胞基因表達分析時代的來臨。 在基因表達研究領域,傳統的研究方法是在同等條件下磨碎大量細胞,然後測量基因產物的數量,例如mRNA和蛋白。
  • RAN在細胞中作用是什麼?RNA參與基因調控嗎?
    基因,到處都是基因,而不是蛋白質這是常見的三種RNA的功能,但是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潘多拉盒子,裡面有不同的RNA,它們與蛋白質合成沒有直接關係。這些RNA被廣泛稱為「非編碼RNA」(ncRNA)。
  • MOF乙醯基轉移酶的時空表達啟動轉錄因子網絡調控紅系命運
    單細胞RNA測序和染色質免疫沉澱測序發現MOF通過動態募集染色質來影響紅系發育軌跡,其單倍劑量不足會導致短期的HSC細胞群積聚。由MOF,RUNX1和GFI1B組成的調控網絡對於紅系命運至關重要。GFI1B充當Mof激活劑,它的表達對於特異性細胞誘導Mof表達是必需和定量的。Mof耗盡HSCs的可塑性可以通過下遊效應Gata1的表達或通過組蛋白去乙醯基酶抑制劑的重塑乙醯化平衡來挽救。
  • 二價修飾調控異染色質區基因表達
    另有文獻報導,組蛋白修飾H3K4me3和H3K9me3在滋養層幹細胞(trophoblast stem cell,TSC)和胚外內胚層幹細胞(extraembryonic endoderm stem cell,XEN)的基因組上存在共定位並介導發育關鍵基因表達「暫停」狀態,儘管二價修飾所介導的基因調控事件非常重要,但這一過程中的下遊效應因子還很不清楚。
  • 【答案與提示】4-2 基因表達與性狀的關係
    【答案】柳穿魚花的形態改變是因為Lcyc基因的部分鹼基被高度甲基化,小鼠毛色的改變是因為AXY基因的前端有一段影響AXY基因表達的特殊的鹼基序列被甲基化。發生在基因或基因前端的甲基化修飾均導致相關基因的表達受到抑制,進而影響性狀。2. 分析資料1,F1的花為什麼與植株A的相似?在F2中,為什麼有些植株的花與植株B的相似?【答案】F1植株同時含有來自植株A和植株B的Lcyc基因。
  • 我們可以通過技術讓衰老細胞重回年輕嗎?
    康拉德·哈爾·沃丁頓(Conrad Hal Waddington)獲得「最後的文藝復興生物學家」之名,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表觀遺傳地景」(epigenetic landscape)概念——他在 1940 年首次提出這個隱喻,來闡明他關於有機體如何調控自身基因表達以應對環境的誘因或壓力,從而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的理論。
  • 基因表達調控
    4.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是什麼?5.簡述真核基因啟動子、增強子及轉錄因子的概念、結構和功能。6.RNAi是在什麼水平上對基因表達進行調控的?這類基因在--個生物個體的幾乎所有細胞中持續表達,稱為管家基因。3.乳糖操縱子lac operon大腸桿菌中與乳糖代謝功能相關的基因成簇地串聯在一起共同組成一個轉錄單位即乳糖操縱子,包括:Z、Y及A三個結構基因,一個操縱序列O,一個啟動序列Р及一個調節基因I。4.順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指可影響自身基因表達活性的DNA序列。
  • 父母基因如何影響孩子的相貌
    北京生殖醫學研究協會專家指出基因細胞也會發生異常裂變,這就會促使原本的基因結構會被打亂和改變,出現異常突變的基因會容易複製到細胞中,這就影響到了胎兒的基因,包括生出孩子以後的樣貌,也包括孩子會攜帶父母身上的一些遺傳病。
  • 科學家揭示性別差異對不同人體組織基因表達的影響
    科學家揭示性別差異對不同人體組織基因表達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15:23:00 美國芝加哥大學Barbara E.
  • PNAS:科學家發現組蛋白修飾可控制基因的表達
    2013年8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通過在酵母中研究基因功能,近日,來自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等處的研究者通過研究發現,組蛋白的修飾可以控制是否一個基因被允許發揮功能,這對於維持基因的表達潛力非常重要,以便來確定未來細胞的行為;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PNAS上。
  • 癌症的耐藥基因如何限制它們的影響
    該方法擴展了全基因組測序所產生的動力,並顯示了整合基因組其他維度的力量。 研究人員用這種方法鑑定了一種新基因CELSR2,它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對糖皮質激素的耐藥性有關。這是14個新發現的與類固醇抗藥性相關的基因之一。據海外就醫機構和生元國際得知,這些發現使研究人員找到了威尼託克拉司,並找到了它可能逆轉耐藥性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