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護照,雖然沒有外國人看得起,但是句句彰顯大國威風

2020-12-15 前程影史

清朝在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盛世後,到了嘉慶帝就開始慢慢衰落了。晚清的政府腐敗無能,很多帝國列強都把炮火瞄準了中國。

那個時候,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和一些學生文人就會選擇離開中國,去到國外生活與繼續深造。沒錢的百姓就只能留在中國受苦受難。當時出入境多了,中國的護照也隨之誕生了。

這張圖片是光緒時期出入境的護照。我們可以在護照上看到一句話:清朝百姓拿著護照的時候,儘快放行他們,不能為難他們,要保護他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小編又想起了中國電影界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戰狼2》。

電影結局也有句類似的話語,總之讓人看完之後非常興奮與震撼。同樣的,光緒年間的護照上面的這句話也有相似的感覺,但是在興奮之餘又有一股心酸湧上心頭。

當時的清朝已經成了諸多列強瓜分的獵物,曾經的泱泱大國已經成為歷史,而當時的晚清早就沒有能力可以保護自家的子民了。語氣再強硬又怎麼樣?只要那些外國人看到是中國人都上去辱罵一番。而且當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不願意承認清朝這樣的護照。

在這之前,清朝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根本就不知道有護照這一玩意。直到清朝設立了外貿口岸,中國人要想通過世界各國海關,只要出示證明身份的證件就可以擁有了。但是那個時候的護照只不過是一張信函紙而已。

其實中國第一本護照是當時清政府的信函形式護照。清朝政府在護照上寫下了一堆話以此來作為證明。這一種信函形式護照一直沿用了一百五十年。直到後來,其他國家駐在中國的領事館才給中國人發放了一些像樣的護照。

這是當時外國駐中國的領事館發放給中國百姓的其中一種護照樣板。當時的護照上並沒有頭像這一回事,所以通常護照中都是描寫了持證人的年齡、身高、樣貌和身材等等。

過往屈辱的歷史早已隨風而去了,但還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那一段歷史的屈辱,好好珍惜當下的生活。

如今,中國人也有了國際上認可的護照了,好多國家也對我們國家免籤。加上最近一些發生在海外的國際事故,中國領事館總能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解決國人,最讓人自豪的就是那一句:我們來接持有中國護照的中國人回家!

相關焦點

  • 晚清時期的護照長啥樣?護照上的「27個字」便足以彰顯大國風範!
    這種海禁政策很好地讓南邊獲得了短暫地發展,但是到了清朝末期,卻開始施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意味著從根本上斷絕了吸取國外的科技和進步,從而越走越偏,晚清政府腐敗不堪,許多列強為了爭奪中國這塊肥肉,用炮火轟開了京城的大門。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發給外國人 進入中國內地使用
    近日,微博平臺某博主曬出幾張清朝護照,並發布微博稱「清朝時的中國護照:雖然國家貧弱,但護照上的話卻振奮人心!光緒年間的中國護照,護照後面寫著:持護照過境時,請立即查驗放行,按照約定給予保護,不要為難阻滯!這段話如今看來多麼振奮人心,非常霸氣。那時候雖然國家貧弱,但是護照上的話卻是凸顯大國風範。」
  • 清朝時期的中國護照見過嗎?雖然國弱,但護照上27個字卻霸氣十足!
    不可否認,這其中存在著一些不為現代人所看好的內容,但是,以歷史的目光來看中華文明在封建時代確實屬於世界前列。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對自己的歷史失去了信念。便會淪為一葉浮萍,只能在水面上飄飄蕩蕩而沒有一個堅實的落腳的地方。所謂發展更是無從談起,只能跟隨著水的形式,起起落落。縱觀世界歷史,這樣的民族並不少見。
  • 清朝時期的「中國護照」,國雖弱,但護照上的27個字卻也相當硬氣
    一、清朝時期的護照 事實上,倘若對中國護照有所研究的話,就會發現最開始的護照並不叫護照,而是叫做「照會」。 其實,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清末民初的時候,整個中國並沒有所謂的護照檢驗機構。因而,外國人來中國的時候根本不需要護照,而中國人出國的時候,同樣也不需要護照。此前,一直作為擺設而存在的護照,直到1882年以後才正式出現。
  • 清朝時期的中國護照,有一句話很扎心,雖硬氣但也很無奈
    文/清朝時期的中國護照,有一句話很扎心,雖硬氣但也很無奈 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 護照是公民出入本國國境的通行證,也象徵著一個國家實力強弱。
  • 清朝的中國護照是怎樣的?軟弱的清政府卻在護照上硬氣寫下27個字
    這一句話雖然並不是真實存在在護照上的,但是祖國的強大,無疑是我們最強大的靠山。護照是去往海外的通行證,向海外展示中國色彩。護照一次次的更新與變革,經歷過起起伏伏,護照變得十分精美,但是它的前世今生是波折起伏的。護照是帶著它自身的歷史走向我們與世界的。
  • 清朝時期的「護照」被曝光,只寫了27個字,卻相當的霸氣
    然而,其實清王朝也並不是如此的一無是處,雖然國弱,但是它對中國公民的保護可謂是相當霸氣的,它在其護照上霸氣寫下27個字,讓人看了熱血沸騰。護照:公民國籍和身份的證明護照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它是證明一個國家公民國籍和身份的合法證件。
  • 清朝的護照什麼樣
    日前,阿聯也對中國實行免籤政策,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而在古代,中國人出國需不需要類似護照這樣的證件呢?來中國遊歷的外國人又是如何獲得籤證的呢?
  • 清朝時期的中國護照見過嗎?國家很弱,可護照上27個字卻相當霸氣
    現在隨著中國的逐漸強大,很多的人都開始喜歡外出去旅遊,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海外的華人總歸可能會碰上各種問題,比如可能國外發生戰爭,這個時候其實你就會感覺到中國護照是多麼的令人感動。然而和世界的窗口打開了,這個時候中國也必須要和世界列強接軌,所以自1840年之後,中國也開始給那些在海外的遊子們辦理護照了,不得不說當時的清政府雖然硬實力不行,可是在國際上也屬於大國,所以他的護照後面也有二十七個字:「持護照過境時,請立即查收放行,按照約定給予保護,不要為難滯留。」
  • 清朝護照什麼樣?國家雖然孱弱,但護照上的字依然振奮人心
    在很多人的眼中,清朝是比較弱的,主要是因為清朝在末期受盡了列強欺辱。其實這麼說是有些片面的,晚清只是相對西方列強弱,不能說國力弱。縱然是比西方列強弱,我國人民出國還是會受到保護的,看看清朝的護照就能看出來,上面的27個字非常硬氣。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國雖弱,但護照上的27個字卻十分硬氣!
    當伍子胥到達昭關時,遇到了重兵把守,沒有身份證明想要過關簡直難於上青天,伍子胥一夜愁白頭的歷史典故就是出自於此。後來,還好有東皋公巧助伍子胥,幫其混過昭關,伍子胥才得以順利進入吳國。近代護照,清朝開創雖然明代的"關照"與近代的護照有類似的功能,但如果從嚴考究的話,中國第一本近代護照是由清政府發放的。
  • 歷史上最牛的護照您見過嗎?護照上霸氣的27個字讓外國人害怕
    中國護照可以保證你在海外的安全。然而,一百年前的中國不是這樣的。那時,中國與世界強國有貿易往來。然而,當時清朝的實力和言辭並沒有形成對比。想想人們持有護照時的樣子。它的背後仍然有點悲傷:事實上,在清初,他與世界的差距並不是很大。當時,康熙皇帝也喜歡外國人的那些稀罕東西。例如,平臺上的戰艦是希望的產物。當時,康熙王朝有很多外交大臣,康熙本人喜歡擺弄數學。他現在也是一名數學家。
  • 清朝時期的護照,國雖弱,但護照上的「27個字」卻也相當硬氣!
    只是在清朝後期,雖然清王朝國力衰弱,經常受到外國欺凌,但是作為一個國家應有的尊嚴還是存在的。 閉關鎖國 其實閉關鎖國這一政策在秦朝的時候就存在,當時修建長城,抵禦胡人勢力入侵,這也是一定條件的閉關鎖國。在明朝,尤其是永樂皇帝時期,鄭和多次下西洋,成功地將大明王朝推廣到海外諸國,致使當時萬國來朝現象的出現。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上面一句話很扎心,相當硬氣卻也充滿無奈
    護照在飛速發展的今天非常普遍,然而在經濟落後、物質匱乏的封建時期,護照是怎樣的呢?古代人出國是怎樣的呢?我們以清朝為典例做個護照的解讀,你會覺得護照更能象徵一個國家的實力!
  • 清朝護照到底長什麼樣子?像報紙一樣大,硬氣而無用
    雖然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用竹簡、布帛、木板、金玉、紙張做成的「契」「封傳」「符節」「照碟」「過所」等證件,供商旅人等出入邊塞關津,但這並不是標準意義上的護照。中國的第一張護照,出現在1689年。1689年,是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 清朝時中國護照,上面一句話扎心了,網友們:國雖弱卻很硬氣
    護照不是當代產品。它早在19世紀西方列強開始進行全球殖民擴張時就誕生了。當時,為了跟上世界潮流,清政府還開發了護照等東西。國力薄弱的清政府護照上會寫些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看清朝護照誕生的背景。其實,早在17世紀,清朝就有了類似護照的東西。會議護照是在「信箋式集體護照」的情況下簽發的。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曝光,看完後真令人心碎,網友:國雖弱卻很硬氣
    當葉門的華僑需要拿出中國護照來進行證明的時候,護照的背面有幾行大字「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一段話真是令人熱血沸騰。早在17世紀在我們清朝時期就已經有護照了,那個時候的護照是以「信函式集體護照」的一種形式而發放的。當時的一本護照能可以管一整個團體。
  • 晚清時期的護照曝光,國家雖很貧弱,但上面的一句話卻霸氣十足
    我國第一本護照出現在清聖祖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是由清政府發放的「信函式集體護照」,這一護照的發放一直到1839年才停止,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西方國家強行打開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大門,《南京條約》則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 來看清朝的護照什麼樣!
    來看清朝的護照什麼樣!古代中國人出國需要什麼?來看清朝的護照什麼樣!12-11 11:16 日前,阿聯也對中國實行免籤政策,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而在古代,中國人出國需不需要類似護照這樣的證件呢?來中國遊歷的外國人又是如何獲得籤證的呢?
  • 清朝的護照上有一句話,讀來讓人十分的心酸!
    清末是我國一段十分悲慘的時期,在那段時間裡,許許多多的老百姓無家可歸,像大多數的窮苦的老百姓為了活命只能選擇遠走他鄉,像比較著名的闖關東就發生在那段時期。一些家境比較好的人也會選擇遠走異國他鄉,這個時候,護照就應運而生了。清朝的護照上有一句話,讀來讓人十分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