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護照什麼樣

2020-12-22 齊魯晚報網
     日前,阿聯也對中國實行免籤政策,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而在古代,中國人出國需不需要類似護照這樣的證件呢?來中國遊歷的外國人又是如何獲得籤證的呢?
光緒版新加坡護照
  在福建漳浦縣檔案館收藏有一張清朝新加坡總領事於1897年出具的護照(如圖),長80多釐米,寬50多釐米。護照的主人叫王加祿,生於1860年,原籍福建省漳浦縣前亭鎮中山村。20歲到印尼經營菸草生意、開辦銀行。
  這份清朝護照有兩個頁面,正頁右側粗字標明「代理新加坡兼轄海門等處總領事府張」,即護照由其出具,內容註明:「所有出洋華民自應任其回國安業,該總領事遵照辦理查明是否良善,發給護照,以憑保護等,因歷經遵辦在案,茲查得王加祿系良善合行,發給護照,以免族黨姻戚鄰裡胥役欺凌,以憑沿途關津地方官吏保護須至護照者。」左側註明持照人身份,姓名:王加祿,事業商,籍貫: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年歲38,寓居地:安班瀾(現位於印尼龍目島),發證時間: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在清朝中葉之前,中國並沒有「護照」的概念。鴉片戰爭後,清朝政府開始授權駐在中國境外的領事館或海關,發放形式不一的護照。而新加坡是中國在海外設置領事的第一個地方。
1905年粵商赴美護照
  1905年8月18日,清朝兩廣總督岑春煊曾籤發過一份護照,護照的主人名字是江驥。他在廣東花縣平山村經營一家名叫「太和」的商店,擁有股本三萬元,還有價值兩萬兩白銀的家產。這位地方富商向廣州政府申請去美國遊歷,開開眼界。
  1905年是美國百年排華運動的高潮年,美國政府明令禁止「華工」入境。就在江驥申請遊美護照的前一個月,中國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抵制美貨運動,其目的就是抗議美國壓迫華僑。這讓江驥此行蒙上一層陰影。不過,美國是允許中國商人入境遊歷的,像江驥這樣的廣州富商更是歡迎。所以,兩廣總督岑春煊會同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雷伏禮,於1905年8月18日分別在江驥的中國護照上簽了名,準許其赴美遊歷。
  這份護照共有中英文兩頁,中文頁主要介紹了江驥的家世背景、社會職業、財產狀況以及他本人的相貌描述,其中特別強調,護照持有人江驥的「右眼角有一顆黑痣」,時年19歲。對於江驥的上述信息,美國廣州總領事雷伏禮進行了認真核對,然後在江驥的照片上加蓋美國總領事的「騎縫印」。護照還有一份英文頁,是對中文版的翻譯說明。
1910年給德國人的護照
  「德國民人,欲往內地各處遊歷,須由領事官暨地方官發給蓋印執照。隨時飭交,隨時呈驗。」在浙江瑞安博物館收藏有一張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的護照,約有翻開報紙那樣大。
  據溫州大學歷史系教授介紹,這張護照是大清宣統二年(1910年),清朝政府依據《天津條約》的規定,為德國人艾仕德頒發的可遊歷湖北、湖南、廣西、貴州等地的通關護照。
  根據當時的規定:在華工作生活的洋人,出口岸百裡以外,必須申請護照。而外國人在華遊歷,護照上必須寫明起止地點,「除仍前註明省份外,另將欲往何處府縣地方詳細開列」,旅遊地域一般不準超達四個省。
  由於戰爭及語言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當時清政府人為設立種種限制與繁瑣手續,外國旅遊者經過地方州縣都要向地方官報告,同時沿途查檢護照,所到之處還有地方官差隨同,名為保護,實為監視。那時外國人想去西藏,更是做夢。因為,西藏一直就沒有對外國旅遊者開放。
  不過即使如此麻煩與不便,還是擋不住大批的外國人湧入中國探險遊歷。清末江蘇鎮江關的一份檔案顯示:1900年一年中,該關籤發過的外國人遊歷護照就達208張。           (宗禾)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來看清朝的護照什麼樣!
    來看清朝的護照什麼樣!古代中國人出國需要什麼?來看清朝的護照什麼樣!12-11 11:16 日前,阿聯也對中國實行免籤政策,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而在古代,中國人出國需不需要類似護照這樣的證件呢?來中國遊歷的外國人又是如何獲得籤證的呢?
  • 清朝護照什麼樣?國家雖然孱弱,但護照上的字依然振奮人心
    在很多人的眼中,清朝是比較弱的,主要是因為清朝在末期受盡了列強欺辱。其實這麼說是有些片面的,晚清只是相對西方列強弱,不能說國力弱。縱然是比西方列強弱,我國人民出國還是會受到保護的,看看清朝的護照就能看出來,上面的27個字非常硬氣。
  • 你知道清朝的護照是什麼樣子嗎?
    人, 由德京柏林啟程赴義國折奴河海口乘巴晏德公司船前赴中國南京山東直隸蒙古等處遊歷請給護照前來。為此給照仰沿途地方關卡一體知照保護,勿任阻滯須至護照者。光緒 貳拾肆 年 正 月 拾 叄 日右照仰沿途地方關卡官吏知悉文種屬性:護照。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長什麼樣?國雖衰弱,護照上的17個字卻霸氣十足
    清朝雖然短暫出現了「康乾盛世」,也不過落日餘暉,晚清時期,隨著鴉片戰爭失利,國門被迫開啟,來華經商的洋人增加,外出務工的國人也多了起來。 晚清衰弱,許多國人在外並未得到應有尊重,反而經常被歧視。隨著海內外往來人員流動激增,護照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鴉片戰爭之前,朝廷只發「信函式集體護照」,這樣的護照始於康熙二十八年(1639年)康熙帝派人與俄國談判。
  • 清朝的中國護照,國雖弱,但護照上的「27個字」卻也相當硬氣!
    縱然是比西方列強弱,我國人民出國還是會受到保護的,看看清朝的護照就能看出來,上面的27個字非常硬氣。曾經,清朝也是非常強大的,特別是康熙、雍正年間。後來,隨著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清朝慢慢陷入了頹勢。隨著清朝代替了明朝的統治,一些明朝的政策也沿用了,其中就包括這一政策。清朝前中期沒有用,因為根本不存在外患的問題,後來隨著問題出現,這一政策才實施。具體來說,閉關鎖國政策一直在,只是清朝一直沒有用。
  • 清朝時期的中國護照,有一句話很扎心,雖硬氣但也很無奈
    文/清朝時期的中國護照,有一句話很扎心,雖硬氣但也很無奈 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 護照是公民出入本國國境的通行證,也象徵著一個國家實力強弱。
  • 清朝時期的中國護照見過嗎?國家很弱,可護照上27個字卻相當霸氣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想到這背後的辛酸,中國的護照在海外可以保你安全無虞,然而百年前的中國可不是這幅光景,當時中國已經和世界列強有了貿易往來,然而這個時候的清朝是實力和話語不成對比,你要想想當時的人們持著護照是一幅什麼樣子呢?
  • 清朝時期的中國護照見過嗎?雖然國弱,但護照上27個字卻霸氣十足!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想到這背後的辛酸,中國的護照在海外可以保你安全無虞,然而百年前的中國可不是這幅光景,當時中國已經和世界列強有了貿易往來,然而這個時候的清朝是實力和話語不成對比,你要想想當時的人們持著護照是一幅什麼樣子呢?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是整個世界遙遙領先的存在。
  • 清朝的中國護照,國雖衰,但護照上的「二十七字」卻也相當硬氣!
    護照是一個國家公民出入本國國境和到國外旅行或辦事時,由本國發行的一種合法身份證明,尤其是前幾年有一部戰狼讓我們的國人都感覺到非常振奮,在電影當中最令人振奮人心莫過於電影最後展現中國護照的那一幕,當護照出現的那一刻,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
  • 清朝的中國護照上會寫什麼?
    據說影片最後一個鏡頭令人熱血澎湃,中國的護照上出現了這樣一句話: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然而,這只是造謠,是忽悠,甚至涉嫌違法,因為真實的中國護照上並沒有這句話。我們不去譴責人家用幾十億的票房去忽悠國人,我們只說清朝的事兒。那麼,清朝的中國護照會寫什麼呢?首先說,清朝也是有護照的。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國雖疾弱,但護照上的這句話卻霸氣十足
    當年清政府為了緊跟世界潮流,也搞了護照這種東西,那麼,對於國力孱弱的清政府,其護照上又會寫些什麼內容呢? 首先我們來看清朝護照誕生的背景,其實,早在17世紀那會,清朝就有了類似於護照的東西,那會的護照是以「信函式集體護照」的形勢發放的。類似於《西遊記》裡唐僧的那種通關文牒,一本護照能管整個團體。畢竟那會國人也鮮有單獨出國的,一般都是清朝派使團出使外國。
  • 清朝護照上都寫了些什麼?其中有一句話,網友:比如今還要硬氣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那麼距離現在時間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清代的護照又是什麼樣的呢?在清康熙年間,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此後清朝開始與沙皇俄國進行貿易,自然兩國的官員是需要往來交流的。
  • 清朝的中國護照是怎樣的?軟弱的清政府卻在護照上硬氣寫下27個字
    護照的穿越版——關卡通行證如果單單從護照的功能追溯的話,那麼中國早就有了「護照」。在清朝以前,護照的有效範圍是在國內,也就是所謂的「關卡通行證」。古代的科技沒有現代先進,而且對於地方和百姓的管理也有不少困難。所以,這些通行證的存在極為重要。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國雖弱,但護照上的27個字卻十分硬氣!
    近代護照,清朝開創雖然明代的"關照"與近代的護照有類似的功能,但如果從嚴考究的話,中國第一本近代護照是由清政府發放的。1689年之前,清政府一直以天下第一強國自居,在世界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時,清政府仍然閉關鎖國,不與外界互通。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上面一句話很扎心,相當硬氣卻也充滿無奈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上面一句話很扎心,相當硬氣卻也充滿無奈 護照是一個人出國的通行證,也是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代表,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國民開始出國旅遊、學術交流、創業交易等,我們如今的護照在全世界可以說是相當的精緻正規,從護照的封皮到每頁的紙張精確度,中國護照的製作精緻高質,護照中有出國者的照片
  • 清朝護照到底長什麼樣子?像報紙一樣大,硬氣而無用
    在與俄國談判時,清朝派遣了許多官員到邊境地區,做了大量複雜細緻的工作。由於這些官員要出入邊境,朝廷便給他們出具了一道信函,作為他們的護照,即「信函式集體護照」。從那時候到1839年,在長達100多年的時間裡,清朝一直採取信函的方式,為官員頒發集體護照。為什麼在1839年之後,清朝就不再頒發「信函式集體護照」呢?
  • 清朝時期的「護照」被曝光,只寫了27個字,卻相當的霸氣
    由此可見,我國護照的歷史淵源是相當久遠的。不過,現代護照的雛形出現的時期還是被認為在清朝,畢竟清朝的護照是在借鑑了西方先進經驗的基礎上誕生的。罕見的清朝「護照」被曝光清朝康乾盛世時期,中國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而之後清王朝就開始進入衰敗時期,成為被西方列強肆意欺負的落後王朝,這樣的重大轉變主要還是由於落後的政策導致的,其中閉關鎖國政策就是導致清王朝落後的重要原因。
  • 清朝的護照上有一句話,讀來讓人十分的心酸!
    一些家境比較好的人也會選擇遠走異國他鄉,這個時候,護照就應運而生了。清朝的護照上有一句話,讀來讓人十分的心酸。在這之前,由於清王朝一直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連政府的官員都不知道護照是什麼東西,那個時候人們要想前往其他國家只能開具一張寫著自己籍貫姓名的紙,到了清朝末期受到洋務運動的影響,人們才明白了護照的重要性,清政府也開始為公民發放護照。
  • 清朝時的中國護照:發給外國人 進入中國內地使用
    近日,微博平臺某博主曬出幾張清朝護照,並發布微博稱「清朝時的中國護照:雖然國家貧弱,但護照上的話卻振奮人心!光緒年間的中國護照,護照後面寫著:持護照過境時,請立即查驗放行,按照約定給予保護,不要為難阻滯!這段話如今看來多麼振奮人心,非常霸氣。那時候雖然國家貧弱,但是護照上的話卻是凸顯大國風範。」
  • 清朝時期的護照,雖然沒有外國人看得起,但是句句彰顯大國威風
    清朝在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盛世後,到了嘉慶帝就開始慢慢衰落了。晚清的政府腐敗無能,很多帝國列強都把炮火瞄準了中國。那個時候,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和一些學生文人就會選擇離開中國,去到國外生活與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