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老家的親戚?

2020-12-13 河馬君上

現在許多的年輕人對親戚越來越反感,而反感親戚的年輕人往往有以下特點:老家在農村或者四五線小城市;一年大部分時間生活在一二線城市或國外;接受過高等教育。在欠發達地區,親戚之間不僅是血緣之間的聯繫,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個聯繫不太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脫離故鄉的年輕人不需要親戚帶來的種種助力,這是他們反感親戚,希望與親戚保持距離的基礎。

所謂的年輕人討厭親戚,討厭熊孩子,不想回家鄉等等等等,其實歸結到底都是社會撕裂的結果。

在我們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代溝和差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擴大,21世紀中兩代人的代溝要遠遠大於20世紀中兩代人的代溝,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趨勢還將繼續加速,將來兩代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我們的上一輩,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其實這一代人的大多數和他們的上一代,我們的祖輩,沒有太本質性的區別。他們可能一部分人通過高考參軍等方法改變了命運,但絕大部分人還是和他們的父母一樣,生活在相同的城市或農村,從事著相同的工作,這代人中很少有人能夠換一個城市定居生活,一句話——他們都是沒走出去過的人。

在同一個村莊裡,清朝的農民並不會比唐朝的農民先進到哪裡去。

但是從80後開始,教育水平迅猛提高,這一代人趕上了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擴招,相當一部分人的可以遠行千裡去求學生活,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代走出去的人。

進入二十一世紀,網際網路來了,人們開始接受海量的信息,整個世界的運行遭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十年時間就能徹底改變社會的面貌。交通方式的改善讓出國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國內流動更是易如反掌。90後的教育水平又上了一個大臺階,人口流動比例和城鎮化率更是飛速提高。

但是,在近二十年世界天翻地覆的巨變的同時,60後70後們,並沒有跟上世界的節奏。年輕人和親戚的矛盾,骨子裡是知識水平文化素養價值觀人生觀的根本矛盾,而不是逼婚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

我們的上一代人,尤其是小城市和農村的上一代人,他們的思維極其頑固的停留在八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死不改變。

你也許走遍世界,也許擁有人魚線馬甲線,也許IMDB前250名前500名全部刷完,也許你看完了諾貝爾茅盾文學獎十年來的所有作品,也許你烹飪養花技能滿分,也許你擅長兩三種樂器,所有這些東西,在他們眼裡:不務正業,一文不值。

如果你要是專心當個電競選手或者駐唱歌手,那更是大逆不道,會像進監獄一樣讓他們羞於啟齒。有那個時間,你應該考研,考公務員,侍候領導團結同事,參加參加單位的酒局飯局,哪怕出門跑趟滴滴,也是賺著錢的「正業」!

沒有任何現實能夠說服他們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思維已經被世界徹底淘汰了,他們的思維裡圍繞著一條中心思想叫做——「我是你爹/媽/大爺/二舅blabla」,我多活幾十年不如你懂?

「從來如此,便對嗎?」——魯迅

當年輕人試圖辯駁的時候,他們會野蠻的用長輩的威嚴讓你閉嘴,就算有通情達理願意聽你講的,由於兩代人之間信息文化基礎的天壤之別,你很難跟他們解釋你的思想是怎麼形成的。各位可以試著跟家裡的親戚解釋一下丁克主義思想是怎麼形成的,我覺得這個難度不亞於讓人說服一隻猴子。

相關焦點

  • 為什麼80,90後年輕人越來越討厭農村親戚,原因是這樣
    為什麼80、90後年輕人越來越討厭農村親戚,甚至看見裝作不認識,原因是這樣在過去之所以有很多人喜歡跟農村人接觸,就是因為農村人比較淳樸,而且喜歡去鄉下玩的原因,是因為鄉下空氣非常好,可以感受到農民那種特有的淳樸氣息。
  •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親戚來家裡住?原因有三點
    親情和血緣,自古以來就根深蒂固於每一個人的心中,尤其是老一輩人,更看重親戚之間的走動。只不過,隨著生活的發展,年輕人更加依賴於友情和愛情,而與親人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比如,不喜歡去親戚家,也不喜歡親戚來家裡住。
  • 年輕人為啥越來越反感和親戚來往?原因很現實,真不是「忘本」
    文|秘籍君不知道是不是時代的原因,比起70後80後,明顯90後更不喜歡串親戚,如今00後也都成年了,至少身邊的一些孩子們,也都是只要一回家,就立馬變「宅男」「宅女」。就算是父母帶著一起去串親戚,年輕人的第一反應也是牴觸。
  • 這就是年輕人越來越反感「親戚」的原因!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反感親戚,有什麼樣的親戚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挺大,來看看大家怎麼說吧。1、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兩個字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 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 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 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
  • 為何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討厭「走親戚」?網友:親戚一點都不親
    逢年過節,農村總少不了「走親戚」這道程序,以前「走親戚」都是為了一大家子能夠開開心心地聚在一起,一年到頭也就那麼幾次,大家也會格外珍惜。但現在,願意「走親戚」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在年輕人眼裡,「走親戚」這個風俗已經變得可有可無了。
  •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討厭親戚?
    比如中國近20年來的變化實在是可怕,哪怕對於年輕人來說,幾個月不上網跟進,就有一種被時代甩開的感覺。他們早已浸泡在城市文明中,信仰「規則至上」、「利益大於血緣」,將性別平等、婚姻自主、尊重個人空間等等奉為剛需的新生代年輕人,他們也是階層流動的得利者。
  •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討厭「親戚」這群人?
    我覺得反感倒不至於,但彼此之間的感情的確越來越淡了,說不定等老一輩走了以後,遠點的表親可能就真的不會再往來了。第二、社會的發展在不停削弱親戚的作用。為什麼父輩、乃至更早的時候,他們都很重視親戚?因為這是一種力量、一種威懾、一種利益集團。
  • 年輕人「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到底是為何與親戚不「親」?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如今的00後已然成長為社會中的年輕力量的代表,經過與他們的基礎和看他們在網上的發言可以發現,20多歲的年輕人會發現自己和親戚的關係比較疏遠,原不如上一代人緊密。00後中有很多人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他們對親戚間的走動很排斥,最多是喜歡與自己同輩的表親一起玩耍,比起和親戚之間的交往,他們更喜歡和同學朋友相處。
  • 為什麼年輕人不喜歡過年走親戚?
    中國近20年來的變化實在是可怕,哪怕對於年輕人來說,幾個月不上網跟進,就有一種被時代甩開的感覺。他們早已浸泡在城市文明中,信仰「規則至上」、「利益大於血緣」,將性別平等、婚姻自主、尊重個人空間等等奉為剛需的新生代年輕人,他們也是階層流動的得利者。
  • 為什麼現在的親戚關係越來越疏遠了,大致原因有這些
    在我們父輩之前的人們,一直都認為親戚關係是最重要的關係,但是到了現在這個社會,你會發現這樣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基本都不怎麼來往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或許可以從社會發展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一、親戚之間的情感慢慢弱化,最主要是讓位現代生活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過去的人們受到生活環境的現狀,缺乏豐富的娛樂活動,閒暇的時間比較多,而親戚之間的相互走動,會給人們閒暇的時間帶來一點新鮮的衝擊感。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走親戚,這其實不只是一種情感的交流,也是最原始的信息交流。
  •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回老家過年了?背後這3點原因很現實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回老家過年了?背後這3點原因很現實現在的年輕人,在外面工作久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害怕回家。而其實有時候不是不想回家,不是不想爸媽,只是,單純害怕過年。1、現在的親戚攀比太嚴重了我有個同事小馮,這兩天回家可跟我吐了不少苦水。小馮的家裡是農村的,家裡好不容易供出來一個大學生。因為小馮工作的地方離家不遠,所以小馮每年都開車回家。
  •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不喜歡和親戚來往了,原因是這幾點,很真實
    一、「我不想回家,回家是給自己添堵」過年前,我無意間聽見到麵館的老闆娘說他們春節不回去,我比較好奇,便上前去與他們談起這個話題。老闆娘也是直言不諱,直接就說不想回去,又補充到:「我對老家那邊沒有什麼好印象,親戚都是一群白眼狼,回去也只是給自己心裡添堵,還不如讓自己快活點。」
  • 農村年輕人為什麼不愛走親戚?女孩說:來往不多,管的事兒多!
    在中國人觀念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大不過血濃於水的親情,親戚之間應該是越相處越親,畢竟社會關係複雜,人心也越來越複雜,怎麼都比不上知根知底的親戚好,萬一有個什麼事還全靠親戚來幫扶。然而,這樣的觀念,在近些年來似乎在人們的心中有些動搖了,許多人一提起來親戚就皺眉頭,在人情網複雜的農村這種情況在年輕人當中甚至更多見。劉宇劉明兄弟倆很早之前就已經離開老家出去創業了,雖然沒上過什麼學,但是所幸兄弟兩人足夠努力,沒吃幾年苦頭就開始賺錢了。村裡人一看一個小山村竟然出了兩個大老闆,一致覺得劉宇兄弟兩人該回報村裡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走親戚了?答案就一個字
    文/唯晨往前數二十年,走親戚和過年是一件令人充滿期盼的事情,走親戚是一種熱鬧,過年更是熱鬧非凡。而如今,走親戚和過年卻成了很多人的負擔。也許會有人說,那是因為我們長大了,成年人的世界難免乏味,小孩子們還是喜歡串親戚和過年的。
  • 心理學:年輕人越來越討厭和親戚來往?他們只是討厭這樣的親戚
    心理學研究包括家庭關係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一代的年輕人的心理已經於上一輩有極大的不同,大家族觀念越來越淡薄,社會上甚至出現了:「現代的年輕人越來越討厭親戚」的論斷。但事實上,不是年輕人心中厭惡親戚,而是下面這幾種親戚,我們每個人都討厭。1.肆意侵犯他人空間老一輩人可能無法理解私人空間的重要性,因為那一輩人生活條件艱苦,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心理的需求更多集中在生存上,而對精神方面的需求不太看重。
  • 年味越來越淡,為什麼現在過年,年輕人會聞之色變?
    不知不覺,就又到了年底,2020年,註定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也讓這個庚子年在很多人的回憶中必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距離過年還剩一兩個月,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春節卻越來越怕了呢?
  • 農村年輕人現狀:「寧願待在城裡,也不願意回老家過年」,為啥?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有勞動能力的人都選擇進城打工,在家種地的都是老人,年輕人更不願意在家留守,有機會都會選擇進城上學或打工,因此,農村也出現了許多怪象,比如說「空心房越來越多、建好的房屋緊鎖大門、老人在拼命」等等。
  • 很多人回老家過年,為什麼都不願意走動?年輕人:累、煩!
    為什麼很多人回老家過年,因為家中有年邁的父母,平時在外面奔波,沒有時間陪自己的父母,而春節又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所以人們一般都會回去陪父母過年。過年各地的風俗是不一樣的,但有很多地方都有在過年期間走親訪友的習慣。
  • 「三年不上門,親戚也不親」,啥意思,為何現在農村人不願走親戚
    大人之間要維繫關係,敘話家常,小孩子走親戚純粹是好玩,有好東西吃,還能見到表姐表妹,快活得很。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農村人不喜歡走親戚了。不僅僅是大人不愛走親戚,就連小孩子也願意家裡蹲,根本不想出門。哪怕是拜年,迫不得已的走動,也只是走個過場,搞個形式,提著禮物上門問候一聲,轉身就走,連杯茶都不喝,更別說吃飯和住宿了。
  • 不喜歡和親戚來往的理由,戳中了無數父母的心
    文|秘籍君每到回老家的時候,都會被父母要求去親戚家串個門,可也是真的不想去。父母認為這是基本的人情溝通,可是自己作為子女卻覺得非常沒有必要。針對這個問題也問了周圍的90後朋友,幾乎都是一樣的想法,串親戚實在是太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