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權力非常大。跟隨在皇帝的身邊,榮華富貴也可以輕易獲取,但與之相對應的,如果自己言行方面有什麼錯誤也會被皇帝問罪,懲罰也非常的嚴重,甚至有可能丟失自己的性命。在清朝時期大臣因為一句翻譯被乾隆判處死刑,後來僥倖脫罪,他的兒子成為了清朝名將,此人就是阿克敦。
《清史稿》:康熙四十八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
滿族出身考中進士
阿克敦出自滿洲正藍旗。雖然是滿族人,但是他在讀書方面也非常的有才,能後來還曾在康熙年間考中了進士,入朝為官。這樣的出身也讓康熙對他另眼相看。後來在雍正時期也得到了重用,被派往兩廣地區擔任總督,因為在此地向他國使者收受賄賂,被雍正得知,施以重罰,後來被派往蘇北河道任職,他在此後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怠慢,成功的官復原職,雍正去世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了刑部尚書。
因為一句翻譯被判處死刑
乾隆登基的時候,阿克敦還擔任著翰林院的學士,也是滿洲官員中非常出色的一位。乾隆13年皇后去世,乾隆和這位皇后的感情非常深。當時也十分悲痛,阿克敦為皇后書寫冊文,當時將皇妣翻譯成先太后,這句翻譯其實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乾隆看到之後卻認為他對於皇后不夠尊敬,就下旨召見他。那個時候阿克敦年紀已經比較大了,問罪的人發現阿克敦竟然提前離開了朝堂,並不在朝中。皇帝得知消息更加生氣,越發覺得阿克敦對於皇族不夠尊敬。親自派人到他家中抓人問罪,並且將他判處死刑。
當時翰林院的其他官員認為阿克墩的翻譯並沒有錯誤,是皇帝理解錯了。後來還曾上書皇帝,乾隆怒火平息後,仔細看了看,確實翻譯並沒有問題,於是下旨赦免了他。但緊跟著沒過多久,皇帝又認為翰林院包庇同黨,必須要將阿克敦重罰。於是下旨讓大理寺重審此案,大理寺得知皇帝的想法,自然不敢輕輕放下,於是判處阿克敦絞刑。阿克敦得知消息後非常驚恐,來到皇帝面前戰戰兢兢下跪請罪,乾隆此時才正式赦免了他。
總結:
阿克敦作為滿族八旗出身,他的家族非常顯赫,卻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能入朝為官,這一點是讓人十分佩服的,但是跟隨乾隆的時候,因為一句翻譯險些被殺,這也是古代朝中臣子的悲哀。8年之後,70歲的阿克敦選擇告老還鄉被皇帝批准,他的兒子我們也非常的熟悉,就是阿桂,在乾隆時期也多次受到重用。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史列傳》、《中國通史》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小馬青青草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