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傾幼稚病:胡繩晚年的一項分析

2021-02-18 神品火龍吟

撰文:馬勇


寧左毋右,忽左忽右,左右搖擺,大概是過去幾十年中國政治最真實的寫照。

歷史主義地說,中國的左傾思潮與實踐,不僅困擾了中國六十年的發展,仔細回顧中共九十年的歷史,也基本上受制於左傾路徑。中國革命什麼時候受到挫折,什麼時候跌至谷底,不是因為中共領導人右,而是因為左。左傾思潮與左的實踐讓中國革命與中國現代化建設付出沉重代價,胡繩在生命最後歲月的思考,始終圍繞著「左傾幼稚病」這條主線,以為中國要想步入現代化發展坦途,必須時刻警惕左傾回潮,警惕左傾幼稚病。

胡繩指出,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理論,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關鍵,這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是對列寧主義的揚棄。新民主主義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社會主義如何實現的路徑選擇。在毛澤東看來,中國不要怕資本主義發展太多,中國應該怕資本主義不能更多更快更好的發展,中共的使命,不是在中國儘快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是用新民主主義指導,讓資本主義獲得任何一個體制都不能獲得的速度、質量與意義,讓中國資產階級、中間勢力相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資本主義發展最可靠的領導力量。

新民主主義為中國革命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根據胡繩的分析,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中間勢力」就是在新民主主義這面旗幟下逐漸放棄了蔣介石、國民黨,逐漸向毛澤東、中共靠攏,成為中國革命獲得全國勝利的關鍵性因素。

歷史主義觀察,新民主主義只是保證了中共的領導,而中共的領導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中共有什麼特殊的利益,比如國民黨「四大家族」那樣需要保護,中共沒有自己的私利,中共堅守新民主主義,就是要從政治上保障資本主義獲得晚清、北洋、國民黨所不能給的發展環境。

胡繩認為,新民主主義是中國革命勝利的關鍵因素,因而在中共獲得全國政權,制定《共同綱領》時,儘管有民主人士希望早點走上社會主義大道,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以及一大批中共領袖毫不動搖堅持新民主主義。新民主主義此時如果從左的立場進行解讀,當然有與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同流的意思,當然是一種右傾嫌疑。但是,在中共領袖看來,中國在1949年後的資本主義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一批資本家跟著蔣介石走了,還有一批資本家自己離開了大陸,中國如果不能讓資本主義獲得恢復、發展,得到的政權,照樣可以丟失。沒有任何一個條款規定中國的政權只有某一個黨壟斷。

當然,根據劉少奇的看法,1949年之後的新民主主義也不是之前的新民主主義,而是「新民主主義新階段」。這個新階段可能會在思想理念上,在人們的公共行為規範上,漸漸增加更多的社會主義因素,但是,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關係、分配製度,必須堅持新民主主義,必須讓中間勢力有一個明天更美好的期待。只要中國經濟獲得比1949年之前更快更好的發展,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一定會出現,但是無論如何不能左傾盲動人為推動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假如發生這樣的事情,中國資本主義玩完,社會主義也不可能建立,中國重回普遍貧窮的平均主義,這不是社會主義,這是空想主義,是烏託邦。

胡繩在晚年反思1950年代初期中國發展情形時指出,劉少奇的看法是對的,中國確實不應該那麼早地放棄新民主主義,應該接續先前的新民主主義路徑,讓資本主義獲得充分、健康發展,讓社會主義自然過渡,要在資本主義、社會物質財富獲得極大豐富,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沒有什麼差距,或者差距極小的時候自然過渡,「和平過渡」,那麼,中國歷史必將改寫。歷史將證明,中共不僅可以將中國引領至一個全新的歷史軌道,而且可以讓中國的發展成為中國歷史,乃至人類歷史最好。

不幸的是,劉少奇的預言一語成讖。毛澤東在過了幾年安穩日子後,就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毛澤東改變既定想法,讓毛澤東又能夠這樣簡單地說服他的黨內同志、黨外朋友,這確實很值得思索,值得玩味。根據胡繩晚年分析,毛澤東之所以重犯中國歷史上如此低級的錯誤,主要的還是其思想深處的民粹主義作怪。

胡繩指出,在毛澤東最輝煌的歲月,在他領導中國革命所向披靡的那些年代,毛澤東確實沒有民粹主義的東西。在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毛澤東說得非常明白:「中國只有經過民主主義,才能到達社會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天經地義,這是將我們同民粹主義區別開來,民粹主義在中國與我們黨內的影響是很廣大的。」

七大開會時,《論聯合政府》作為書面文件印發,毛澤東沒有宣讀,毛澤東另外做了一個口頭報告,解釋或補充書面報告的內容。在談及民粹主義時,毛澤東強調:民粹主義的思想,在我們黨內並不是不存在,這種思想,在農民出身的黨員佔多數的黨內必然存在。蘇聯如此,中國也不例外。所謂民粹主義,就是要跨越資本主義階段,直接進入社會主義。俄國的民粹派就是這個樣子。不過,俄國的民粹派最後淪為反對革命的社會革命黨。「他們『左』的要命,要更快地搞社會主義,不發展資本主義。結果呢,他們變成了反革命。布爾什維克就不是這樣」。俄國在十月革命勝利後,還有一個時期讓資本主義作為部分經濟而存在,而且還是很大的一部分。直到第二個五年計劃,蘇聯才把城市中的中小資本家與鄉村的富農消滅。所以,毛澤東在1945年反覆告誡全黨不能著急,一定要堅守新民主主義。

胡繩指出,民粹主義是十九世紀末年在俄國出現的一種思潮。列寧、普列漢諾夫都曾花大力氣批評民粹主義。民粹主義就是毛澤東說的,主張不經過資本主義,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從表面上看,民粹主義非常反對資本主義,熱心社會主義,但實際上這種主張是行不通的,是錯誤的。胡繩說,毛澤東在1949年之前的認識是對的,這也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關鍵。

所謂民粹主義其實就是一種農民的最原始的烏託邦,是一種小農經濟思想。他認為這種思想在中國有非常豐厚的社會基礎,太平天國就是一次非常典型的預演。太平天國那時當然並不知道什麼民粹主義,但太平天國的實際做法就是典型的民粹主義,他們在打到南京後就立即實行共產主義分配方式,把所有商鋪分門別類收歸軍隊,這實際上就是徹底消滅了工商業。這種政策迎合了底層民眾的平均主義思想,這就是一種浪漫的不切實際的民粹主義,絕對的平均主義不可能真平均,建立在落後基礎上的平均主義只能是空想的農民社會主義。

胡繩說,1949年之前的毛澤東有清晰的思想意識,但毛澤東在取得全國勝利後並沒有堅持到底。1953年,事情有了改變。這一年,中共宣布過渡時期總路線,宣布用三個五年計劃完成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如果再加上前面三年恢復時間,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其實只有十八年。這個口號當年聽起來令人振奮,但是幾十年之後再想想,這不是民粹主義,那麼什麼是民粹主義?胡繩對此深表惋惜:「領導思想失之毫釐,民粹主義的思想就在下面大為膨脹。當農業生產力沒有任何顯著提高,國家的工業化正在發端的時候,認為從人民公社就能進入共產主義,這是什麼思想?只能說這種思想在實質上屬於民粹主義的範疇,和馬克思主義距離很遠」。從1953年至毛澤東去世,長達二十多年,中國實際上在進行民粹主義烏託邦試驗。

這二十多年,割資本主義尾巴,窮過渡,從合作社,到生產隊,到人民公社,到全民所有制,到共產主義,毛澤東對於民眾任何充滿創意的思路無不興致勃勃,大力支持,試驗,失敗;再試驗,再失敗。一個龐大的中國,簡直就是毛澤東民粹主義理想的試驗場。

這樣說,當然不是說毛澤東不懂經濟,不懂歷史,完全胡來。顯然不能如此簡單否定。毛澤東之所以對於一切具有民粹主義的東西興致勃勃,主要是因為他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忘記了中國革命最大危險不是右,而是左。中國革命的「左傾幼稚病」與生俱來,真正的右,是敵人,是蔣介石,是國民黨,並不會有誰去犯這樣的錯誤。而『左』,即便錯了,改了就是。殊不知,就在中國「左傾幼稚病」折騰的二十幾年中,中國與世界的差距無形擴大,與世界主流國家變得格格不入,中國以民粹主義立場看世界,到處都是水深火熱,人吃人,是萬惡的資本主義。而世界主流國家看中國的民粹主義試驗,更覺得不可思議,弄不明白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國家為什麼顯得如此幼稚?

左傾幼稚病,就是病。這種病的表徵就是貌似底層,貌似社會成員絕大多數,貌似公平、公正,實際上違背了社會經濟發展規律,違背了歷史的邏輯。身歷其境的鄧小平最有感觸,他後來一再強調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一定不能再犯左傾幼稚病,一定不能被民粹主義所蒙蔽。

舉報



舉報

舉報

舉報



舉報

舉報



舉報

舉報

舉報

相關焦點

  • 「左傾」 「右傾」 探源
    「左」傾   左傾原指政治上追求進步,同情勞動人民的傾向。而帶引號的「左」傾,則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觀,脫離社會現實條件,陷入空想、盲動和冒險的傾向。之所以加引號,帶有貶義,區別於真正的左傾。   2.右傾   右傾是指,政治思想上認識落後於實際,不能隨變化了的客觀情況而變化、前進,甚至違背客觀發展規律的傾向。   二、各自表現的不同:   1.
  • 以下3種職場幼稚病,請快想辦法醫治,不然會吃大虧
    個人在職場上都會犯一些幼稚的行為,職場前輩成這種行為為職場幼稚病。如果你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這種病症,就不要再藏著噎著的,好好的趕緊去想辦法醫治吧!因為這種病對你在職場上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雖然他看不著也摸不著,但他發病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他會怎麼去折磨你了。
  • 清華教授拋棄未滿月寶寶,夫妻吵架看孩子作業,這都是成人幼稚病
    成年人為何會做出幼稚的行為 看過這兩個新聞後,可能會讓很多人無法理解這兩個大男人的做法,其實這就是成人幼稚病,成人幼稚病是彼得潘綜合症中的一種,是指成年人在面對社會的劇烈競爭,或者壓力挫折時,行事帶有孩子氣,渴望回歸到孩子的世界心態,但這種心態如果發展到極端,就會拒絕長大,表現出心智非常不成熟。
  • 中共黨內四大筆桿子之一胡繩主筆的經典文稿:《義理、考據和辭章》
    胡喬木、胡繩、鄧立群、于光遠被譽為中共黨內四大筆桿子。
  • 再讀朱永新:家庭教育無法重來,切莫犯下2大「幼稚病」
    朱永新教授就此指出了「家教幼稚病」的「兩大症狀」,並開出了「一劑良方」。「症狀」之一:過度化教育一是生活上過於愛憐。「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愛子之情、憐子之心,人皆有之。在「孩子、家庭、工作和業餘愛好」的一項調查中,40.1%的母親和27.4%的父親認為最使他們生活具有意義的是孩子。「頂在頭上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似乎這樣才是盡了父母的職責,殊不知正是這種過度的「愛憐」使孩子養成了好逸惡勞、撒嬌任性、意志薄弱等不良品質。二是學習上過於關心。
  • 臺灣老翁求醫後頭部左傾90度 推拿師被判無罪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羅姓老翁因頸部酸痛向江姓推拿員求診14次,讓江以民間整脊「凱羅術」推拿頸部;但5個月後老翁頭部嚴重左傾90度,就醫檢查為「痙攣性斜頸」。江姓推拿員一審被判刑一年,上訴後,臺灣高等法院認為「凱羅術」不是侵入性治療,老翁也明知江無醫師資格,改判江無罪。全案仍可上訴。
  • 北歐成功秘訣:重塑資本主義模式 左傾趨勢扭轉
    北歐成功秘訣:重塑資本主義模式 左傾趨勢扭轉 原標題 [北歐成功的秘訣]
  • 晚年陳伯達採訪實錄:他婉拒對歷史問題表態
    所以,陳伯達的晚年,是在北京東郊一套三室一廳的民宅中,與兒子、兒媳、孫子一起生活,安享天倫之樂,直至1989年9月20日去世。一次又一次,我訪問了那鮮為人知的陳伯達之家。我寫出了《陳伯達傳》。在《陳伯達傳》出版之後,聽說我的一位文友要來看我,《人民日報》的一位記者非要一起前來不可。
  • 日本調查:近一半國民認為維持晚年生活要靠工作收入
    針對擁有2人以上家庭的晚年生活資金來源的提問,回答「靠工作收入」的比例比上一次提高2.5個百分點達48.2%,創歷史新高。 此前,日本金融廳一項報告顯示,國民晚年生活費用需要2000萬日元,引發社會對晚年生活保障的擔憂,僅靠養老金和金融資產不能維持生活的狀況浮出水面。
  • 面相分析:女人晚年財富看這裡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迷信面相吉相之說,下巴對一個女生來說是格外重要的,可以說是決定了女人一生的命運,下巴代表晚年運勢,主掌老年運,下巴長的好的財富能守,老運亨通。從下巴能看出這個女子可以不可以旺夫益子,現在周易面相大叔給大家分析各種下巴類型,大家可以自己對照看看~
  • 案例:筆跡書寫同一性分析與性別分析-原創
    此案例為今年筆跡學年會創新群所做的,分析要求如下:——是否同一人所寫?關鍵:1、要寫出分析依據。2、以上筆跡材料中,各找出一個筆跡本質特徵。3、也可以用其他筆跡分析方法來作筆跡鑑定。4、以上兩份筆跡有何關聯性。5、兩份筆跡書寫時的心理狀態。6、請判別書寫者各自的性別。以上要求為上海某筆跡鑑定機構的某「筆跡鑑定專家」所提。
  • ☞關於王羲之的晚年書跡問題
    有了這一前提,接下來的考察方法不外有二:一是比勘歸類諸帖書風;二是考證分析諸帖內容。前者因其自身存在的主觀和經驗因素較多,故不能以之作為唯一的憑據,還需要結合後者的考察結果做綜合判斷。至於後者,即具體分析考證書帖內容,以確定書寫時間是否在晚年。總之,只有從法帖的書風和內容兩方面作雙重證明,才有可能取得較為客觀的結論。
  • 啥星座,晚年享福多多?好生羨慕哦!
    人的命很奇怪哦,有人是早早就享福,結果到了晚年卻不好;也有人是早年辛苦,但是晚年享福。下面鄭博士根據傳統星座學、命理學和位理學原理,來分析12星座中哪幾個星座是能晚年享福的星座,看看你或者你的親朋好友在不在其中:金牛座:金牛座男女通常30歲後才起運,雖然也有一些金牛座男女會早早起大運,但是論起享福來說,金牛座男女還是的的確確實實在在是晚年享福一類的主。
  • 中年機體高血壓或與晚年大腦損傷風險增加直接相關!
    2020年11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題為「Midlife blood pressur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analysis of the UK
  • 反覆的頭部撞擊與晚年抑鬱和較差的認知功能有關
    然而,在之前的大多數研究中,研究都沒有去檢查反覆遭受頭部撞擊(包括那些導致腦震蕩損傷的撞擊)對晚年大腦功能的影響。在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反覆頭部撞擊與數年到數十年後的認知功能障礙和抑鬱存在關聯。
  • 半生坎坷卻創造了輝煌的晚年 會計學泰鬥常勳逝世
    ­  埋頭鑽研,著書立說,他編著的教材成了會計人必讀的經典;開辦律師事務所,創辦華廈學院,他接過的重任,都為之盡心盡力;重返講臺,堅持授課到80歲,他說晚年成了他「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歲月」……­  雖因左傾路線迫害飽受苦難,但常勳卻依然愛國至深,他的一位學生回憶說,「有幸上了常老一個學期的課,我永遠記得常老顫顫巍巍而來,卻總是比我們到得早,記得常老為神五上天失聲痛哭,記得常老為同行職業道德缺失義憤填膺……」­  重返講臺 開拓國際會計教研工作­  從勞改隊回到廈大,常勳只被安排在資料室工作,任《經濟資料譯叢》的專職翻譯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