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從小就是個天使寶寶,每天吃睡拉是他必備的工作,所以我這個老母親帶娃相對是輕鬆很多的,可以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其實寶寶天生就是天使寶寶,只是在我們餵養、養育過程中家長沒有正確的給寶寶合理好,所以才會形成睡渣寶寶。
再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我們就要有意識的用的引導寶寶,讓寶寶有晝夜觀念,從而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幫寶寶建立晝夜分明的睡眠環境
如何引導寶寶睡眠3步驟
第一步:建立晝夜分明的睡眠環境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習慣了黑暗的環境,所以我們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要把燈儘量全部關上,在夜間需要的時候再打開。黑暗的環境會讓寶寶回想起在媽媽肚子裡安靜的狀態,自然容易入睡很多。
我們是人類,白天應該正常活動,剛出生的寶寶睡眠時間比較多,即使是白天也在睡覺,睡覺就是寶寶的工作,為了讓寶寶更好的區分白天和黑夜,我們可以把窗簾拉開,讓光線照射進來,在寶寶睡覺的過程中,我們不用躡手躡腳、小聲說話,我們可以用正常的音量。這樣,我們相對嘈雜的活動就可以影響到寶寶,讓寶寶不會睡得那麼深那麼長。
這一步我們就成功地、在潛移默化中,把晝、夜的概念和規律灌輸給寶寶了。讓寶寶明白,白天應該相對少睡覺,晚上才是真正的休息時間。
爸爸媽媽做表率,帶領寶寶一起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
第二步:爸爸媽媽做表率,帶領寶寶一起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忽視我們自己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寶寶的習慣會根據父母的規律改變的。
舉個例子,很多媽媽說我家孩子睡覺很晚,每天都是11點才睡覺,聊天過程中你會發現,父母自己也是差不多11點才睡覺,白天睡到上午10點起床,所以寶寶每天跟著父母時間,月亮上班我不睡,太陽上班我不起,但是如果寶寶跟爺爺奶奶一段時間,會有奇妙的改變,我們都知道老人是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寶寶跟爺爺奶奶一段時間後,也會養成早睡早起的勤勞小蜜蜂。
所以想要寶寶有良好的睡眠習慣,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先做好表率。
當我們規定好寶寶幾點鐘睡覺時,無論家裡人在做什麼,我們都要放下手頭事情去睡覺,等寶寶完全熟睡後,在偷偷的起來工作。
這樣的習慣形成後,以後即使家裡來客人,寶寶到了固定的時間自己就會犯困睡覺。
不要讓「關心」打擾到孩子的睡眠
第三步:不要讓「關心」打擾到孩子的睡眠。
例如,寶寶晚上睡覺,偶爾做噩夢哭兩聲,或者出現了無意識的哼唧,千萬不要聽到一點動靜就開燈、抱起來哄,這樣反而破壞了孩子安穩的睡眠。
在我做服務的寶寶中有這樣一個寶寶晝夜顛倒非常嚴重,已經到白天晚上分別要請一個保姆的地步了。這樣下去,孩子永遠戒不掉晝夜顛倒的毛病,因為無論白天晚上,他身邊永遠有時刻活動的人,寶寶稍微有一點動靜,身邊永遠有人去照顧。
所以,寶寶偶爾晚上驚醒一會兒,爸爸媽媽可以默默的觀察,儘量不要打擾寶寶,以此來培養寶寶睡整覺的習慣。
世界上沒有天生的睡渣寶寶,出生後父母生活習慣和環境會破壞寶寶天生的好睡眠,這就是我用在我家丁寶身上的睡眠方法,是不是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