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所謂「哲學家」!

2020-12-17 東川報

無處不哲學編輯 / 作者:尼採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無處不哲學」。

所謂哲學家,就是那種專心一意體驗凡人所不能理解的事物,並耳濡目染、聆聽疑惑、希望、做夢的那群人。

哲學家的那些「奇怪的想法」,經常要遭受到外界的攻擊,而他們對於外界這些無情的攻擊——卻處之泰然,仿佛那些不過是鳥鳴一般。

他們的思潮,猶如雷電交叉般澎湃洶湧!

他們是那種多愁善感,對於任何小事都會咆哮、呻吟、心碎、傷心。

哲學家——噢!就是常常從自己心中隱居起來,偶爾也害怕自己的人。由於他們那股強烈的好奇心,使他們奮力地追尋自己,重返「自我」。

「哲學家」是一種可怕的爆炸物,誰出現在它的面前,都可能會受威脅——這是脫離康德(Immanuel Kant)的「反芻動物」,其他哲學教授為它下的定義。包括康德在內的所有哲學家,對它仍無正確的概念。他們這群人的所作所為,皆和哲學家之路背道而馳。

連康德都不配被譽為哲學家,因為他缺乏為生活而活的那種行動,且充其量不過是一個處在蛹中的人。我之所以會如此刻薄地批評他不配被稱為哲學家——哲學家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更要是一位「真實的人」。對自己與事物之間,提出各式各樣的概念或意見,或者是剽竊古人的文章據為己有的人,絕不可能是那種「探索事物之始源的人」吧!而且像這樣的人,根本沒有「探索事物之始」的眼光,而這些卻都是身為一位哲學家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哲學家本來是指那些下命令的人,即指立法者而言。他們說:「我的話便是真理!」世界由他們來決定「何去何從?」和「為何?」由他們那具有創造力的手腕來開創未來。不論現代的事物或過去的事物,都是他們的工具,都是用以醫治世人行為的道具。他們的「識」是「創造」的,他們的創造也就成了立法,他們對真理的意志——即是對力量、權利的意志。

意志的浪潮——充滿欲望的浪潮——滿心熱切地洶湧而來。懷著一個疑問,渴盼得到解答!它仿佛挾帶了一腔怨憤,深入懸崖峭壁中的每一個角落!瘋狂地想佔有、盤踞整個海岸,莫非那裡藏著什麼極有價值的東西?看!它又慢慢地撤回了,依然帶著純白的水花——但,它是否已經失望了呢?還是它找到了心中追尋的東西?或是故意作出失望的姿態?另一個浪潮已經接著過來了,比第一個還要急,還要野——它的心靈之中,似乎一樣地充滿了秘密和尋寶者的憧憬。就是這個意志和美麗的憧憬,才使浪潮生生不息——而我們也隨著意氣風發、神採飛揚!

愛默生(RalphwaldoEmerson)如此說——「你一定要小心注意,一旦那無所不能的神派遣一位思想家來到我們這個行星時,這個世界將瀕臨最大的危機。就像在大都市裡引燃一場大火,何處才是安全的地方?火勢將在何處停止?誰都沒有把握。誰也不敢斷言這個知識的世界,不會在明日被思想家搞得天翻地覆。昔日那些思想大師地位都將搖搖欲墜,他們將失去昔日的名聲和地位。

既然這種思想會引起如此大的震撼,為什麼我們未曾見到那些站在講壇上的教書匠有過如此的風光呢?道理是極為明顯的,這些傢伙的思想,就像樹上結了碩果似的,極其平易而自然,都是一些凡人就能領悟的學說。他們的思想,一點也不會引起人們的警覺,他們的思想絕對無法解開世人思想的枷鎖。

對於這些庸碌的傢伙,希臘哲學家迪歐凱尼斯(DiogeneshoSinope)為他們下了一個最適當的定義——「他們有哪一點值得我們尊敬呢?他們研究哲學研究了那麼久,卻還陷在雲霧中迷失了自己的思想。」

我真想為那些哲學家和哲學教授刻上墓志銘——「我們都是迷失自己的人。」

如果我真的這麼做,不但真理的女神會拍手叫好,連那街坊的老太婆都將同意我的話。就像沒有一位男性會把真理的女神當作街坊的老太婆,也沒有一個人會把那些坐在那不該得到的寶座上的人當作哲學家!

某一位近代的英國人曾就一位非凡的人生,在一個庸俗不堪的社會中所面臨最危險的情形,作了以下的描述——「這種被凡人視為異類的人,他的話一開始總是遭到世人的曲解。他因此悶悶不樂而生病,最後終將抑鬱而終。像雪萊(PercyByssheshelley)這種人很難在英國這個國家活下去。或許雪萊這種人是不應該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的海魯德琳和克萊斯特這些人,恐怕就是因為他們的非凡而不為世人所容,因為他們無法忍受德國人庸俗的教養。只有像貝多芬、歌德、蕭邦等鍛鍊得異常堅強的人,才能勉強地了解海魯德琳和克萊斯的哲學,所以他們氣勢磅礴,聲音嘹亮。

一位和歌德見過面的外交家,曾說歌德對他們兩人的評語是——「那是經歷過最大悲劇的人寫出來的」!他又說他們是「安慰人類心靈創痛的人」!

相關焦點

  • (高考素材)外國哲學家(1):尼採及其思想
    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學家開刀,他指出:哲學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歷史感,幾千年來,凡是經哲學家處理的一切都變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無非是把流動的歷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恆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現實。結果是扼殺了事物的生滅變化過程,扼殺了生命。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了偶然性的,動蕩不定的,從而無法捉摸的世界。實況是沒有的,一切都是流動的,抓不住的,躲閃的。
  • 哲學家尼採與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對待人類精神上巨大的差距
    弗洛伊德不是一個哲學家:他不關心宇宙的問題,不關心本質和存在。雖然弗洛伊德挪用了許多叔本華和尼採的思想,但我認為,他無法與他們的哲學精神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尼採在他後來的著作中,對(最初備受尊敬的)叔本華進行了正面攻擊。但這兩位哲學家有很多共同點,尤其是他們對古典世界觀的深刻認識和熱情。
  • 我們如何繼續同不受歡迎的哲學家尼採一起生活?
    三十五年前,當我最初研究尼採時,尼採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哲學家,英美分析哲學將他作為一個具有先知抱負的瘋子而簡單地將他拋諸腦後。相應地,他的格言也被歸於他的瘋狂,而所有關於「主人」與「強力」的談論都被簡單地歸咎於他那所謂的德國沙文主義。在德國,他也仍然被作為早期的納粹而遭到人們的鄙視,人們仍然將他理解為那種最好被遺忘的過去。
  • 尼採《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所謂勇敢,就是敢於超越
    這句耳熟能詳的名言,出自尼採《善惡的彼岸》,而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尼採則用了一種更激烈的表達:用老鷹的雙眼去注視深淵,——用老鷹的利爪去牢牢抓住深淵:這才是我所謂的擁有勇氣。如果說在人類文明史上留名的哲學家都是天才,康德黑格爾這種更接近於現實與精神世界更圓融和解的那一類。康德率先提出物自體不可知,人們認識到的只有現象界,然而現象界卻是不真實的。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樣,就像人眼中的世界和狗、貓眼中的世界不一樣。
  • 尼採世人眼中的天才如何變成了歷史中哲學家唯一的一個瘋子?
    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德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是德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採是一名文字學家。
  • 看完偉大哲學家尼採這20句名言,瞬間明白了很多道理,收穫滿滿
    如果說起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是誰,答案肯定是一致的,他就是德國哲學家尼採。1900年8月25日,也就是119年前的今天,尼採逝世,享年56歲。今天,我們用他20句帶有哲理的名言,紀念這位對歐洲乃至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德國哲學家。
  • 讀書筆記:《所謂高貴,就是對自己心存敬畏:尼採的智慧箴言》
    所謂高貴,就是對自己心存敬畏。這是尼採對生命價值最高的肯定,而他的一生,正是其踐行這一真諦的最完整最絕妙的反映。一本尼採所有文集裡面最適合當下語句的摘錄。選取他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兩百多句話,展現了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
  • 迷茫的人,都要讀尼採。世界上最勵志的哲學家。
    在知乎上統計數據顯示最喜歡的哲學家,第一位是叔本華,第二位是尼採。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是這兩位。世界上比這兩位偉大的哲學家多的是。當我拜讀了他們的作品後,我發現他們的思想很接近道家思想。據說他們都讀了道德經。這兩位之中,我更喜歡尼採。尼採既沒有思辯邏輯,也沒有完整的哲學理論。
  • 孫周興:尼採與哲學的未來性
    所謂自由精神,是尼採從駱駝、獅子、嬰孩的「精神三變」之後的創造性精神,而「其他哲學家」指的是傳統的哲學家,也就是所謂的「柏拉圖主義者」。第二個命題,「世界解釋」和「世界說明」之間的明確區分,表明尼採雖然氣質狂野,但用詞的標準是非常審慎而準確的。「解釋」和「說明」的爭論,後來成為20世紀人文科學的持久爭論,尤其在解釋學-哲學的路線上。
  • 《思想者心靈簡史:從蘇格拉底到尼採》:哲學家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同樣作為現代人,不止是休謨和穆勒,馬克思和尼採也都研習過《名哲言行錄》。事實上,馬克思和尼採二十多歲時都曾詳細研究過該部著作,並據此撰寫過學術文章。相比之下,今天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者,甚至職業哲學家都對第歐根尼·拉爾修及其描述的眾多古代哲學家一無所知。在許多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學校中,經典課程基本已被取消。
  • 哲學家尼採、海德格爾、薩特真的可以改變你的生活嗎?
    以及加裡·考克斯(Gary Cox)撰寫的《如何成為一個存在主義者》(Lessons in Stoicism ),這是一本真正的「自助書」,書中按照尼採(Nietsche)、薩特(Startre)、加繆(Camus)和其他偉大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所提出的存在主義原則為人們提供了清晰的生活建議。
  • 《尼採的錘子:哲學大師的25種思維工具(第三版)》:如何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然而,對哲學家而言,有些「技巧」仍是相當重要的。理性思考需要在正確時刻運用正確的哲學工具,像是奧卡姆的剃刀、休謨的叉子,或者其他思想家提供的思考工具,等等。這群偉大哲學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工具和研究方法,比起他們所建構的理論體系,或是用這些工具所解析的對象、工具或方法本身更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而卓然生輝。
  • 午間閱讀 | 尼採的啟示
    尼採自成一派。他把哲學家當作先知。他說:「哲學家出現的那些時代是有大危險的時代」,「他們被遠遠地拋在他們的時代之前」(《強力意志》),這與黑格爾之說「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法哲學原理》)正好相反。密涅瓦是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她的貓頭鷹象徵智慧,以及哲學;黃昏指一個時代的末期。黑格爾認為,哲學家的任務是反思,哲學是再認識。這是哲學家的而不是先知的態度。
  • 尼採 | 首先做一個真實的人
    問你,誰是哲學家?尼採的回答必是後者。在尼採看來,一個人要配稱哲學家——毋寧說,做一個真實的人,這是成為哲學家的首要條件。然而,這也是最難達到的條件:要真實——很少人能做到!尼採常常把真正的哲學家同「學者」進行對比,我們從這種對比中可以更加明白尼採的要求。尼採自己是做過十年學者的人,因此當他說他精通「學者心理學」時,大約不算誇大其詞。在他的著作中,我們隨時可以遇見對於學者形象的描繪和對於學者心理的剖析。
  • 尼採:這是一個人強大和力量的標誌,反之則是衰弱的表現
    尼採:這是一個人強大和力量的標誌,反之則是衰弱的表現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是「叔本華的學生」,德國老語文學家、古典語言學家、哲學家,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有《權力意志》《悲劇的誕生》《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等,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評價尼採
  • 坤鵬論:不瘋魔,不尼採
    於是,各類運動在尼採的著作採擷到了自己最需要的思想彈藥,並在其批評中看到了他們自己討厭的東西。而且,一般認為,現代哲學始於尼採。所以,有人說,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都是尼採的時代。三、尼採的生平1844年10月15日,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出生於德國薩克森州的勒肯鎮。1900年8月25日逝世,終年55歲。
  • 尼採:對付一個敵人,最好的手段是什麼?
    尼採尼採(1844—1900年),德國偉大哲學家、語言學家、語文學家、教育家、作曲家、文化評論家、思想家、詩人,主要哲學著作有《權力意志》、《第歐根尼》、《蘇格拉底和悲劇》、《悲劇的誕生在尼採的許多哲學著作中,尼採將叔本華稱之為「我的偉大哲學老師叔本華」。尼採還經常以「叔本華教導我們說……」、「叔本華認為……」這樣的句子,開始探討一個重大哲學問題。尼採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對後世哲學尤其是對存在主義哲學產生深遠影響。尼採的哲學思想,許多都是站在叔本華這位「哲學巨人」的肩膀之上而取得的成就。
  • 尼採到底是個幹啥的?
    說尼採是雞湯導師,別不信,大家可以搜一下,搜出來的文章基本都是:《尼採箴言:把人性看得透透的》《尼採的這十句話,藏著人生必備的智慧》《看懂了尼採,也就看懂了人生》……估計尼採看到這些東西,內心應該也掛不住了,拜託,自己是哲學家,很要臉的好不好?哲學家被當成雞湯狗,這跟要臉的公號博主被當成印度人有啥差別?
  • 尼採:叔本華為什麼被時代給遺棄了?
    被時代遺棄了的尼採尼採是一名偉大的哲學家,當然,「哲學家」只是一個死後的諡號。他活著的時候,遭際並不比荷爾德林或梵谷好多少。可以說,尼採是一個生活失敗的人,他幾乎沒有什麼事業。這個人》裡說「我為什麼能寫出如此好書」的是同一個尼採。尼採說,只有到了二十一世紀,人們才能理解他的哲學。可惜的是,現在人們也只是摘抄他的隻言片語,作為名言警句用來熬雞湯而已。
  • 周濂:哲學家應該為現實的跳蚤負責任
    法治周末:希特勒視尼採為導師,你在《打開》中強調,希特勒顯然並非尼採心目中的超人。但是,《非理性的誘惑》分析了尼採的哲學,認為尼採本身就有種族思想並鼓吹暴力,認為尼採是法西斯主義的先行者。《打開》強調讀尼採要快進快出,但對此提及不多,為什麼?周濂:關於尼採跟納粹之間的關係,其實目前的哲學研究中有很多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