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法院+工會+N」探索維權新路徑

2020-08-31 中工網

2020-08-24 07:07:40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廣西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

【新風貌·新成效 開拓創新中的工會組織】「法院+工會+N」探索職工維權新路徑

「討薪快兩年都沒有結果,現在終於鬆了一口氣!」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農民工唐榮寬激動地說。

不久前,一起31名農民工討薪案在廣西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線上「雲調解」,調解過程僅用了半個多小時,雙方當事人便達成調解協議。

這是一起層層轉包導致的跨省工程欠薪案,當時31名農民工總共有22萬餘元工資未清算。「雲調解」後,北海中級法院速裁團隊依法出具司法調解書。代理這次討薪案的劉貴達律師透露:「現在大多數錢款已經打進法院帳戶了,很快會發給農民工,他們心裡的石頭也落地了。」

建立健全「法院+工會+N」調解模式

北海市於2019年12月在北海中院正式掛牌成立廣西首個「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開展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試點工作,依託工會貼近基層勞動者、擅長群眾工作的職能優勢,結合法院在勞動關係糾紛處理上的專業性、權威性資源優勢,有效推動勞動爭議案件妥善解決。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社會聯絡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作為全自治區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的試點城市,近兩年來,北海全市各級工會參與法院調解勞動爭議案件218件,涉及勞動者271人,目前該項工作還同時在梧州、賀州、桂林等城市推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助推平安廣西建設,實現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應。

為了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和平安廣西建設,自治區總工會決定開展以「法院+工會+N」為主要模式的調解活動,通過試點城市逐步向全區推廣。

試點地方既可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也可在當地工會設立調解工作室,並甄選調解員定期駐點值班,開展勞動爭議案件訴前、訴中和判後調解工作。

試點地方工會與當地法院密切配合,在法院正式立案前受法院委託,指派勞動爭議調解員先行調解,也可以在法院立案後接受委託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調解。

同時,推行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聯席會議,試點地方工會與當地法院定期召開會議,對訴調對接工作中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各地頻出新招

早在2015年7月,北海市總工會便與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司法審判與工會工作協調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化解職工糾紛協調機制與應急工作機制,雙方共同協商處理有關勞動爭議。如今,在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設立有「勞動者維權崗」,開通了勞動爭議案件「快立快審快結」綠色通道,在民二庭增設專門處理勞動爭議的合議庭。涉及勞動爭議的勞動者權益問題,法院將涉案情況通報工會,工會派出維權律師全程跟蹤,與法官共同約請原、被告進行調解。

5月12日,桂林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暨工會勞動人事爭議調解點在桂林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揭牌成立,此舉標誌著桂林市建立起「工會+人社+法院+高校」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多元化工作格局。調解中心依據法律規定聘任工會、政法系統、各高等院校等相關專業人員為兼職仲裁員、調解員,參與爭議調解工作。

7月10日上午,賀州市勞動人事爭議多元化解中心揭牌儀式在賀州市總工會一樓舉行,賀州市「工會+法院+人社+司法」勞動人事爭議多元化解新模式全面啟動,有效整合4家單位優勢,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啟動「桂在和諧」法律援助行動

7月31日,自治區總工會社會聯絡部下發通知,在全區開展「桂在和諧」工會法律援助服務行動。全區工會聯合有關單位和部門組成50個法律宣傳小分隊,深入企業、工地、工業園區、社區等開展200場勞動法律法規大型宣傳活動。

此次服務行動,通知要求開展「集中調解季」活動。通過「法院+工會+N」的模式,抽調由工會幹部、律師、有關單位人員組成的調解工作小組,對全區勞動爭議進行集中調解活動。

同時,在10月~12月,還將開展法律監督和援助活動,組織500名律師為職工(農民工)提供200場諮詢、法律講座或「法律體檢」等活動,指導企業規範用工行為,重點對改制、併購、重組的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組織律師對企業勞動用工法律風險進行診斷評估。

編輯:姚怡夢

相關焦點

  • 湖北鄂州「法院+工會」協力助職工維權
    來源:湖北日報法院與工會協力助職工維權 鄂州近半勞動爭議案開庭前止步湖北日報訊 (記者夏中華、通訊員張先馳、胡倩)「沒想到二次上訴,不開庭就解決了問題。」近日,49歲的陳某連續3月拿到1500元失業保險金。10月底,原單位3.8萬元解僱賠償金已足額到帳。這是鄂州試點「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創新取得的新成效。
  • 討薪無果無需苦惱 「仲裁+法院+工會」為解紛按下「快進鍵」
    好消息來了,北海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北海市銀海區人民法院採用「仲裁+法院+工會」多元維權模式,讓您短時高效收回合法收入。勞動者王某,於2000年6月1日離職後,因原用工單位廣西某公司拖欠其工資、提成款共計9000元,雙方協商未果,王某於7月28日向市仲裁委申請仲裁。
  • 湖北三級聯動推進「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
    (記者張翀 通訊員顧夢昳 郭亮)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與省總工會「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調研座談會上獲悉,湖北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以來,全省法院與工會從平臺對接、機制聯動、委託調教等方面加強溝通、密切協作,勞動爭議非訴訟解決的便捷、快速、柔和等優勢正逐步凸顯。
  • 解決勞動糾紛 平度職工維權有了新途徑
    來源:山東工會網「雲調解」 「零跑腿」 解決勞動糾紛,平度職工維權有了新途徑近日,平度市總工會以方便解決職工的勞動爭議糾紛為目標,創新「網際網路+維權」新模式,對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建設完成「平度市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
  • 包頭市達茂聯合旗「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揭牌成立
    達茂聯合旗總工會表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工作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法院與工會雙方在為民服務方面的一次「強強聯手」,是雙方共同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的突破口,有利於加強工會與法院的溝通聯繫,有利於勞動爭議的快速調解和解決,對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 興慶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正式成立
    近日,興慶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解放西街市民驛站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調解室選址本著資源共享原則,與社區微法庭、司法、信訪、勞動監察進行資源整合,實現了委派調解零距離、現場司法確認、立案訴訟的一站式法律服務。
  • 安嶽「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正式成立
    為構建社會和諧勞動關係,規範勞動爭議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更好保護廣大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9月16日,安嶽縣總工會、安嶽縣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正式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這標誌著安嶽在全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 強強聯手丨安嶽在全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為構建社會和諧勞動關係,規範勞動爭議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更好保護廣大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9月16日,安嶽縣總工會、安嶽縣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正式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這標誌著安嶽在全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 廣州「法院+工會」新模式調解勞動爭議
    2020-08-21 16:23:31 來源:中工網中工網訊(記者葉小鍾 特約通訊員羅瑞雄) 8月21日,廣州市總工會與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召開「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總結推進會,全面深化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工作。
  • 浦北縣法院榮獲2020年廣西婦女兒童維權項目成果評比一等獎、三等獎<第667期>
    ,自治區婦聯在會上對2020年廣西婦女兒童維權項目成果評比活動中獲獎的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浦北縣人民法院寨圩人民法庭婚調委調解室工作報告》(撰寫人:樂蓉蓉)分別榮獲2020年廣西婦女兒童維權項目(信訪及輿情處置主題)成果評比一等獎、2020年廣西婦女兒童維權項目(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主題)成果評比三等獎,並在會上作經驗介紹發言。
  • 四川安嶽「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正式成立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為構建社會和諧勞動關係,規範勞動爭議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更好保護廣大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9月16日,四川省安嶽縣總工會、四川省安嶽縣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正式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這標誌著安嶽在資陽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 湖北「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
    法院和工會介入後,不到一個月就有了結果。」8月19日,浠水縣某公司原職工吳某感激地說。2018年12月底,吳某因解除勞動合同和工傷保險待遇等問題,與原公司產生爭議。浠水縣法院受理該案後,通過 「法院+工會」的模式,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就相關賠償問題達成一致。
  • 盤龍區「仲裁+工會+法援」模式 讓職工維權只進一門
    「仲裁+法援」多種途徑化糾紛如今,盤龍區仲裁院通過探索職工維權新方式,已形成「仲裁+工會+法援」維權模式,集「糾紛調解、源頭預防、法律援助」三大功能為一體,提供包括業務諮詢、法律援助、案件調解、仲裁確認的一站式服務,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 朝陽法院探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訴源治理新路徑
    然而近日,因為漏雨而被拖欠的5萬多元物業費已經悉數交納,這得益於朝陽法院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物業糾紛遞進式化解方法。,努力將糾紛「化於未發、止於未訴」的工作機制和舉措,特別是探索利用「區塊鏈」化解物業糾紛的訴源治理新路徑。
  • 「法院+工會」調解模式促進勞動關係和諧
    2020-11-11 13:32:40 來源:勞動午報「法院+工會」調解模式促進勞動關係和諧很「硬核」浙江省紹興市工會在法院設立「工會工作室」參與法院勞動爭議案件調解試點工作的效果越來越明顯。經過一年多的探索,截至9月底,「工會工作室」已成功處理各類勞動糾紛81件,涉案標的636.4萬元,其中調解撤訴結案37件,調撤率達45.68%,為勞動者爭取權益涉及金額166.75萬元。
  • 浦北法院巧用「加減乘除」法探索青少年普法新模式成效好
    青少年法治教育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北縣人民法院始終堅持把青少年普法宣傳工作與審判工作、普法教育與法治實踐緊密結合,積極探索青少年普法新模式,巧用「加減乘除」法,抓深抓細抓實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轄區未成年人再犯罪一直保持零記錄
  • 「仲裁+法院+工會」讓勞動爭議解紛無縫對接
    據了解,北海市銀海區法院依託「仲裁+法院」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室的平臺,通過接受北海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勞動仲裁委)委託調解的方式,委派銀海區法院特聘的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方式,參與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近期,銀海區法院又成功調解了2起市勞動仲裁委委託調解的案件。
  • 法院「庭審復盤」六步法探索出了新路徑
    但在集美法院,「復盤」,被運用於庭審領域,由主講法官擇選民事庭審中若干重點環節,剪輯成教學視頻後重新推演,並進行得失評點。集美法院將「庭審復盤」作為民商事法官培訓的新模式,通過對真實庭審的重新演繹,反思探究庭審思維、行為,探求最優審理模式。
  • 「工會+人社+法院」調裁訴三者對接 寧波化解勞動糾紛力推「全鏈式」新解法
    工會出面調解、勞動人社仲裁、法院進行起訴……這樣的三條路,能不能「三合一」,讓職工維權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目前,寧波正在嘗試針對勞動爭議的多元化聯動化解機制。記者從市總工會了解到,自被確定為試點地區以來,寧波積極探索勞動爭議調裁訴對接試點工作,有效構建法院、人社、工會三方調裁訴對接格局,打造「全鏈式」勞動關係矛盾化解機制,基本實現了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程序銜接、制度融合的試點目標。
  • 「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讓多年糾紛一朝化解
    法院和工會介入後,不到一個月就有了結果。」8月19日,浠水縣某公司原職工吳某感激地說。浠水縣法院受理該案後,通過 「法院+工會」的模式,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就相關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去年5月以來,我省法院積極構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在中、基層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工會設立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室,將「訴」的權威性、規範性和「調」的便利性、非對抗性結合起來,合力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重大風險,共同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