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好美食,而且飲食習慣受胡化風氣的影響,原本流行於北方遊牧民族的乳製品漸漸成為中原人民的日常食品。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櫻桃鹽藏、蜜煎皆可,或同蜜搗作糕食,唐人以酪薦食之。」可知唐代盛行的美妙吃法是將櫻桃與酪漿同食。紅瑪瑙般晶瑩剔透的新鮮櫻桃,上面再澆上雪白的乳酪,實乃味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唐代的「酪」和「酪漿」指牛羊奶做成的半凝固乳製品,以乳酪的醇厚搭配櫻桃的酸甜,口感鮮美可想而知。
這種傳統食法其實由來已久,最早的記錄是在三國時期,鍾繇回報魏文帝的書信中言及「賜甘酪及櫻桃」,說明很可能在漢末或更早,人們就已經開始食用甘酪櫻桃這種搭配了。《齊民要術》記載:「三月末,四月初,牛羊飽草,便可作酪。」這個時間既是牛羊產奶的季節,又是櫻桃採摘的時候,二者同時,乳酪便成為櫻桃的佐味佳品。裴鉶的唐傳奇《崑崙奴》對於乳酪櫻桃的吃法描寫的最為具體:「以金甌貯含桃而擘之,沃以甘酪以進。」即將櫻桃置於金甌中,切開去核再澆以乳酪。《唐摭言》記載劉鄴在宴會以櫻桃招待賓客,「復和以糖酪者,人享蠻榼一小盎,亦不啻數升。」吃櫻桃時用來佐櫻桃的糖酪就用了不止好幾升。
相關的記載在唐詩中更是屢見不鮮,如和凝「含笑試彈紅蕊調,君王宣賜酪櫻桃」,描寫皇帝一併賜下了甘酪和櫻桃搭配食用。杜牧(一作權德輿)「忍用烹酥酪,從將玩玉盤。流年如可駐,何必九華丹。」美味的乳酪櫻桃在詩人眼裡竟然可以與仙丹媲美。韓偓「苦筍恐難同象匕,酪漿無復瑩玭珠。」形容乳酪櫻桃看起來像晶瑩剔透的珍珠。白居易的「熒惑晶華赤,醍醐氣味真」描述了與友人同食御賜酪櫻桃的經歷,把櫻桃澆上甜美的乳酪與蔗漿再用小匙舀食。其「撥醅爭綠醑,臥酪待朱櫻」,也描述了乳酪與櫻桃搭配後的美妙視覺效果。《酉陽雜俎》中還提到「櫻桃鎚」、「櫻桃饆饠」等美食,即把櫻桃當成餡料,加工成餡餅或者手抓飯等各種點心。
櫻桃與乳酪的配搭風味美妙,春末夏初吃酪澆櫻桃的習慣在後世久為流傳,宋代梅堯臣曾作詩云:「昨日酪將熟,今日櫻可餐」;辛棄疾也有「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裡嘗新慣」的詞句。
櫻桃性甘而溼熱,多食上火,甘蔗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等功效。唐人吃櫻桃時還習慣與蔗漿同食,避免上火的同時還可以增加甜度,使這種食物的口感更臻於完美。如王維《敕賜百官櫻桃》曰「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講述皇帝賜大臣櫻桃時會將解熱的蔗漿也一併賜下。韓偓《恩賜櫻桃分寄朝士》雲「蔗漿自透銀杯冷,朱實相輝玉碗紅」,也描述了甜美的櫻桃與清涼的甘蔗汁在視覺和味覺上給人帶來的雙重享受。蔗漿歷來是降火清涼之佳品,南宋周密《武林舊事》曾記載「蔗漿金碗,珍果玉壺,初不知人間有塵暑也。」「蔗漿寒」、「銀杯冷」說明當時用來輔佐櫻桃的蔗漿可能還經過冰鎮,亦可見唐人吃櫻桃時的精緻。
酒是用於慶祝不可替代的最佳飲品,唐人吃櫻桃還常常佐以美酒。《景龍文館記》載唐中宗「特命侍臣升殿,食櫻桃,並盛以琉璃,和以杏酪,飲酴醾酒。」《舊唐書》也記載中宗令百官「馬上口摘,置酒為樂。」「口摘」大概就是直接用嘴就著枝頭含食,或者摘下櫻桃馬上入口,品嘗最新鮮的味道。君臣共享櫻桃,置酒為樂,方不辜負春日的良辰美景。新科進士的櫻桃宴會也必然少不了美酒助興,詩人們賞櫻桃花時也常常攜壺美酒:如白居易《同諸客攜酒早看櫻桃花》中的「曉報櫻桃發,春攜酒客過」;李群玉《題櫻桃》中的「春初攜酒此花間,幾度臨風倒玉山」。飲酒賞花嘗果,正是人間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