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七天是常人生命極限,體驗人彭藝勇表示自我感覺良好,檢查發現其體重已降6.5公斤。
東方網6月16日消息:15天的辟穀(斷食)實驗到昨日已經是第7天。常人在只喝水不吃飯的情況下,7天是一個生命極限。那麼在實驗室中辟穀7天的彭藝勇身體狀況如何呢?昨日,實驗醫療監護小組第二次打開實驗室大門採集相關數據,結果發現其血糖意外回升,腎功能似有好轉。
咽炎好轉視力下降
昨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辟穀7天的彭藝勇仍然氣色很好,說話很大聲,思維清晰。
彭藝勇前幾天曾表示受蚊子困擾睡眠不好、思念家人、覺得實驗室內過於枯燥,昨天他在電話裡告訴記者,現在「辟穀最舒服的時候已經到了」。
彭藝勇說,經過前幾天的辟穀,前天的喉部痛昨天已經緩解了。另外,前天晚上他的左腳自動破皮,流了一些「毒水」,昨天早上就結痂了。彭藝勇還告訴記者,他的後腰部一塊雞蛋大面積的區域以前皮膚瘙癢,現在卻好多了。
但原本希望辟穀後視力達到2.0的彭藝勇有些失望,視力檢查顯示只有0.8,下降了很多。對此,他認為是由於第一次抽血後的三天裡他的睡眠時間過多造成的。
血糖回升出人意料
廣州愈生醫院院長、醫療監護小組組長吳哲生告訴記者,昨天下午第二次抽血化驗結果顯示,彭藝勇的肝功能受損情況有所加重,腎功能似乎有所好轉。低血鉀進一步加重,但心肌酶正常,提示並未造成嚴重的心臟損傷。
吳院長說,彭藝勇前兩天的血糖一度非常低,昨天的化驗結果卻發現血糖已經恢復正常。「這一點出乎我們的意料,難以用現代醫學加以解釋。」吳院長說,或許人體存在一種「自穩」機制,進行自我調節,這值得繼續觀察與研究。
另外,彭藝勇的血色素持續增高,說明斷食並不會引起貧血。反而因為代償性增多使血液濃縮了。
體重下降6.5公斤
據介紹,體驗人昨日自我感覺良好,心電監護顯示心率波動在108-115次/分之間;體溫35.6℃,至今沒有排過大便,飲水量達2200ml,尿量900ml,體重74.5kg,比7天前下降了6.5公斤。體驗人的總睡眠時間稍增多,但每次時間縮短。
昨日,醫療監護小組與體驗人交流了意見,但並沒有提出中止實驗。吳哲生分析說,「我們人體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差,人的生理極限究竟到什麼程度呢?這也正是我們這次實驗的最終目的。」
另外,從中醫觀點來看,體驗人的四診是正常的:望診:兩目有神,皮色尚潤,體態靈活;聞診:聲音洪亮,發音清楚,對答如流,無口氣及異常體味,舌苔為薄白正常;問診:思維清楚,計算能力正常,各種感覺正常;切診:第一次體檢的時候,觸摸皮膚有彈性,無水腫,脈象仍有力。
吳院長介紹,醫療監護小組會密切觀察體驗人心電變化,監控心率失常的出現。值班醫護晚上不休息,隨時準備中止實驗,進行搶救。
探營未見偷吃證據
常人七天不吃東西即使不喪命,也會非常虛弱。然而昨日記者看到實驗室中的彭藝勇時,卻發現他精神仍然很好。實驗室外各大媒體的記者紛紛猜測,是不是彭藝勇在偷偷地吃東西?一名男記者自告奮勇要進實驗室再檢查一遍。仔細轉了一圈後,這名記者有些「失望」地走了出來:窗子都裝了鐵紗窗,還貼了膠帶,不可能送東西進來的。在場的醫生也告訴記者,彭藝勇從進實驗室至今,未曾排過大便,這也是他沒有「偷吃」的一個間接證據。
彭藝勇告訴記者,他個人認為,無論全面檢查的數據如何異常,他自己的健康狀態是在改善的。「我的生命是安全的。」當記者問他七天未進食是否感覺飢餓和不適時,他回答,「辟穀是件很舒服的事情,我現在很快樂!」
兒子閉門辟穀老媽親臨支持老爸在家落淚
本報訊(記者嚴慧芳)昨日上午,在律師和媒體監督下,辟穀實驗的醫療監護小組第二次打開實驗室大門,對體驗人彭藝勇進行抽血和全身檢查。記者在現場看到,彭藝勇67歲的母親也來到了實驗室外。
彭藝勇的母親告訴記者,她是辟穀實驗開始前一天(6月8日)從湖南趕到廣州的。其間她曾多次「秘密」來探望過在實驗室中斷食的兒子。當記者問她是否擔心7天都沒吃東西的兒子時,這位母親連稱「不擔心」。彭藝勇的母親說,她並不知道兒子以前辟穀53天的事情,但是她相信兒子不會有事。「我相信我兒子,他從小就喜歡活動鍛鍊身體,辟穀是科學的,能夠健身,我兒子不會有生命危險。」
在實驗室外,彭藝勇的母親除了與兒子通電話外,還細細地看了牆上張貼的關於兒子的報導。
昨日,彭藝勇告訴記者,母親一向很支持他的事情,反倒是父親一直很擔心。「我做什麼事情母親總是支持我,她相信她兒子能創造一些奇蹟,兒子做事自有他的道理。母親告訴我,要充滿信心,既然做就要做好。」
據彭藝勇母親介紹,父親反對的理由是擔心辟穀會對兒子身體造成影響。彭藝勇說,「辟穀實驗開始後,父親從媒體上看到我的情況後,哭了。我心裡有點酸,可憐天下父母心。」不過,彭藝勇告訴記者,他相信自己的實驗一定會成功,父親最後也會贊成他。
隔著實驗室的玻璃牆,彭藝勇的母親與兒子試圖手拉手。她說,雖然她並不知道兒子以前辟穀53天的事,但她相信兒子不會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