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公認會計士行業監管制度(2)

2020-12-17 中國會計視野

  行業自律——日本公認會計士協會(JICPA)

根據公認會計士法,JICPA是日本公認會計士的唯一組織,並接受FSA的法定監管。1949年,JICPA成立,當時它還是一個民間自願組織。1966年,JICPA按照公認會計士法進行重組。根據公認會計士法的規定,每一個日本公認會計士都必須成為JICPA成員。

根據公認會計士法規定,JICPA的自律職能主要有:(1)對其成員進行質量控制,包括對於審計法人的審計業務進行質量檢查;(2)會員的職業後繼教育;(3)積極參與到商業會計理事會(BAC)④的工作之中;(4)開拓成員的業務空間,與其他職業界組織進行合作和協調。其中,JICPA最重要的職能有:公認會計士資格註冊、參與BAC制定準則及審計法人的質量監控。為履行職責,JICPA還建立了具體執行機構開展活動。JICPA重要自律活動包括:參與制定審計準則; 審計質量控制的自我監管職能。

(一)制定審計準則

20世紀90年代,BAC和JICPA共同制定了日本審計準則⑤。審計準則和實務指引共同構成了日本公認會計士的一般公認審計準則(GAAS),JICAP會員必須遵守GAAS。

(二)審計質量控制

為保證和提升公認會計士行業的執業質量,JICPA設計了兩項制度安排:審計法人質量控制檢查和個別審計業務檢查。其中,質量控制檢查類似於「普查」,而業務檢查類似於「重點檢查」。兩項檢查的有效結合,使得JICPA有效地提高了對公認會計士行業質量控制的效率和效力。

1.審計法人質量控制檢查制度(Quality-assurance monitoring reviews)

(1)該項制度產生的背景和內容

20世紀90年代,日本處於經濟衰退階段。JICPA面臨外部環境的巨大壓力,因此引入了事後審計檢查制度。1997年3月,JICPA成立了質量控制項目組,負責對質量控制相關問題進行研究。1998年3月,該質量控制項目組發布了一份關於實施質量控制檢查的重要報告,提議JICPA的全職專業人士對於涉及公共公司審計的審計法人和公認會計士進行質量保證監控檢查,即所有的審計法人和公認會計士應每3年接受一次檢查,以評估他們的執業行為是否遵循JICPA審計準則委員會第12號文件。但考慮到小規模審計法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JICPA不同意對此採用同業檢查制度。另外,質量檢查也僅適用於審計業務,並不適用於管理諮詢服務。

2003年,修訂後的公認會計士法確認JICPA具有質量控制檢查的合法權利,才使得這一制度在法律地位上得到確認和保護。

(2)實施機構和程序

該制度主要由質量控制檢查委員會和質量控制監管委員會負責實施。

為了有效實施質量控制檢查制度,JICPA建立了質量控制檢查委員會。該委員會主要由JICPA理事會成員和其他經驗豐富的成員組成,主要負責檢查方法的設計。具體執行由質量控制小組⑥負責,委員會對小組的活動進行指導。

質量控制監管委員會是負責監控覆核體系的有效性和獨立性的機構,主要負責評估質量控制檢查委員會和檢查小組的工作,並提出建議⑦。2003年公認會計士法的修訂直接促進了監管委員會的重組。

2.個別審計業務檢查(Individual Engagement Review)

檢查工作由兩個專門委員會完成:審計實務和檢查委員會負責執行覆核;審計實務監管委員會負責檢查覆核,即實施再覆核。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公認會計士制度
    具體介紹如下:  1、法律、法規  在日本,涉及公認會計士行業的法律、法規很多,諸如《公認會計士法》、《商法》(如其規定資本金5億日元以上,負責200億日元以上的企業須經cpa審計)(註:cpa即註冊會計師)、《民法》、《證券交易法》(如其規定上市企業和公開招股的企業必須經cpa審計)、《公司所得稅法》等等。
  • 美國日本與中國會計文化的差異
    企業按照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制定的會計準則直接對內部會計人員的資格確認、業務登記和工作職權以及任免進行管理,以提供合理的財務報告,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和靈活型,行業自律性高,而政府介入較少,管制作用有限。
  • 聊聊日本稅理士制度
    在現有的6萬多稅理士中,經考試合格的約佔40%;免試部分科目的約佔35%;全科免試者(公認會計士、辯護士(律師)、經濟法律類雙學位獲得者)約佔25%。自1951年開始實行資格考試制度以來的48年間,平均每年通過考試取得稅理士資格的約在l000人左右(1999年度,參考入員51773人,合格人員l025人,合格率2%)。
  • 中美兩國會計制度的差異及借鑑
    可見,美國會計主要強調的是民間的自律約束機制,導致美國政府干預機制相對較弱,從而呈現出弱強制性,而這種弱強制性恰恰加快了美國會計制度改革的速度,使得美國會計制度準則能很好的迎合美國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而導致美國的會計準則在全世界範圍內有很大的影響力,其「公認會計原則」也被視為會計制度制定的基礎,比如我們現在使用的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主要就是以美國會計準則為依據的。
  • 中日兩國會計制度比較
    日本屬於資本主義的政治體制,會計和會計制度的資訊性很突出。政府和民間的關係對會計制度有著直接的、全面的影響。日本會計團體的規模較大,對社會的影響力也很強。政府在制定有關會計法規和制度時,也不得不重視和採納這些民間團體的意見和建議。有些民間團體的著名人士還直接參與政府的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工作。政治環境相對安定為會計制度提供了一個較好環境。  2.經濟環境對會計制度的影響。
  • 致遠塾乾貨時間:這份會計學簡介,準日本留學生們請收好!
    從不同的主體出發又可以研究例如會計理論、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會計信息、會計實務、會計史、財務分析方法、企業估價方法、成本會計、會計行為、會計職業道德、會計教育等內容。會計學者有很多不同的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規範法和描述法(在日本實證法中尤為常見)。會計學最初強調的規範化方法,是指從會計實務中採用的會計準則(如會計準則、會計原則)中歸納出會計理論,並從中推導出「理想」的會計規則。
  • 新會計準則和新制度的意義
    改革的總體思路是:(1)打破行業、所有制、組織方式和經營方式的界限,建立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適用於除金融保險企業以外的大、中型企業,並在此基礎上對各個行業、企業的個性業務,擬定各個專業核算辦法。(2)針對小規模企業的特點,制定小企業會計制度。(3)考慮到金融保險企業經營的特殊性,制定金融保險企業會計制度。
  • 110適用的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國家實行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
    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由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製定,並公布施行。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財務會計制度、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及會計核算軟體應當與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相一致。
  • 專訪:日本製造業「造假」頻發曝制度和監管漏洞——訪日本愛知大學...
    新華社東京11月2日電  專訪:日本製造業「造假」頻發曝制度和監管漏洞——訪日本愛知大學客座研究員李博  新華社記者錢錚  近期,日產汽車公司、神戶制鋼所和斯巴魯公司三家知名日企被曝造假和違規操作。
  • 財政部發文加強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貫徹實施工作
    財政部門要加強註冊會計師行業監管,切實規範審計秩序,紮實推進會計師事務所質量評估,探索分級分類管理措施,指導督促會計師事務所加強內部治理、風險管理、質量控制建設,及時糾正會計師事務所總分所管理鬆散等問題,有效發揮行業協會的服務、監督、管理、協調功能,弘揚誠信文化,加強行業黨的建設,促進會計師事務所提高審計質量。(五)加強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實施情況的日常監管。
  • 國際會計職業動態(2020年第12期)
    文章認為,為保護公眾利益、維護公眾信心,職業會計組織應通過調查和懲戒體系確保遵守準則和守則,創造符合職業道德要求的工作環境。但是,職業會計組織缺乏足夠的法定監管權力,特別是在會計行業全球化發展的今天,無法對境外會員實施調查與懲戒程序。而新冠肺炎疫情則加劇了職業會計組織的困境,如召開在線調查與懲戒會議、如何根據遠程執業質量檢查結果實施懲戒等。
  • 上海2011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講義: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會計在處理各種經濟業務關係必須有一些具有約束力的規範,這些規範包括:1、道德的規範;2、單位內部規範;3、行業組織規範;4、國家的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簡稱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簡稱註冊會計師法)是我國最高層次的會計法律規範,是會計法律規範體系中權威性最高,法律效力最高,是會計工作的最高準繩和根本大法。
  • 英國會計職業投訴與懲戒制度
    六大職業團體以「會計職業團體諮詢委員會」(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Accountancy Bodies,CCAB)作為代言人和協調機構。英國貿工部是監管會計事務的最高政府機構。因為主要依靠職業自律,所以,英國貿工部的監管力度非常有限。  九十年代初,英國對其會計準則制度實施了一次大手術。
  • 2019日本職業薪資排行榜出爐!最賺錢的果然是...
    公認會計士:監察工作。針對企業的財報等內容從第三方的角度進行評判審核。簡單概括總結就是稅理士是為企業提供稅務問題相關幫助的專家;會計士是以中立的立場進行監察工作的專家。公認會計士考試和日本司法考試、醫師資格考試並稱為日本三大考試。可見其難度之高、含金量之重。
  • 監管制度的表述對保險公司的影響
    中國證券網從相關渠道獲悉,為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補齊監管短板,進一步提高償付能力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保監會決定啟動償二代二期工程,目前已經起草了相關文件,本周開始在業內徵求意見。  償二代是合理控制行業槓桿率、行業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防控行業系統性風險的有力抓手,遵循「有多大本錢,做多大業務」的金融規則。
  • 我國會計制度改革的不足與完善
    多元化經營必然使企業涉足於各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經營業務,而執行現行會計規範要求企業對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經營業務分別設置帳戶,並採用不同的會計程序與方法進行會計處理,這不僅增加了多元化經營企業會計核算的工作量,影響核算效率和質量,而且難以保持口徑一致,反映綜合的財務會計信息。(2)不利於會計信息的行業比較和分析。
  • 新舊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制度的比較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1項企業基本會計準則和38項企業具體會計準則,這標誌著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力爭在不長時間內,在所有大中型企業執行。
  • 日本大學專業與未來就職方向盤點(學部文科篇)
    1.公認會計師【從第三方的角度來幫助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整理和把控】公認會計師是對企業的財務文件進行整理,製作財務報表,實行會計審計,根據企業的情況提出相關經營傳略的諮詢的專家。特別是在日本,會計審計是只有公認會計師才可以完成的業務,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
  • 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的區別
    《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兩者均屬於行政法規性的規範性文件,均對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披露或報告等作出規定,均由財政部制定並公布,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所以同屬於國家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的組成部分。
  • 財政部印發《關於深化企業會計核算制度改革、實施會計準則的意見...
    1992年底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目前發揮著基本準則的職能,應當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完善;具體準則將按計劃在1996年初制定完成。  2.分批分步實施具體準則。在《企業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實施具體準則,是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制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