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文學的奠基人。先生一生在文學創作、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是近代中國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魯迅先生一生才華橫溢,博學多才,這與他從小愛讀書息息相關。但了解先生的人都知道,先生從小愛捉蛐蛐,看社戲,調皮得很。因此魯迅先生讀書提神的方式也與眾不同。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先生曾說過:「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先生並非天才,但從小酷愛讀書。少年時,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由於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回家苦讀。
但民國時期,百姓生活普遍艱苦,先生讀書環境亦是如此。每當晚上讀書時,總感到夜讀難耐,饑寒困頓,嚴重影響讀書效率。但古代「頭懸梁、錐刺股」等辦法只能解決困頓這一問題,無法解決寒冷,如何才能一次性解決困頓和寒冷兩個問題呢?先生苦思冥想,終於想了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
先生拿著賣獎章剩下的錢,去集市買了幾串辣椒。每當感到饑寒交迫,困頓難耐的時候,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眼皮打顫,於是便又有了精神,身子也暖和了。先生便繼續埋頭苦讀。魯迅先生用這種辦法驅寒讀書,效果顯著,最終成為文壇先鋒,一代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