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懸梁錐刺股?魯迅讀書提神的方法你絕對想不到

2020-12-10 Prometheus雜談

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文學的奠基人。先生一生在文學創作、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是近代中國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魯迅先生一生才華橫溢,博學多才,這與他從小愛讀書息息相關。但了解先生的人都知道,先生從小愛捉蛐蛐,看社戲,調皮得很。因此魯迅先生讀書提神的方式也與眾不同。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先生曾說過:「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先生並非天才,但從小酷愛讀書。少年時,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由於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回家苦讀。

但民國時期,百姓生活普遍艱苦,先生讀書環境亦是如此。每當晚上讀書時,總感到夜讀難耐,饑寒困頓,嚴重影響讀書效率。但古代「頭懸梁、錐刺股」等辦法只能解決困頓這一問題,無法解決寒冷,如何才能一次性解決困頓和寒冷兩個問題呢?先生苦思冥想,終於想了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

先生拿著賣獎章剩下的錢,去集市買了幾串辣椒。每當感到饑寒交迫,困頓難耐的時候,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眼皮打顫,於是便又有了精神,身子也暖和了。先生便繼續埋頭苦讀。魯迅先生用這種辦法驅寒讀書,效果顯著,最終成為文壇先鋒,一代文豪。

相關焦點

  • 頭懸梁,錐刺股的開創者,別人家的孩子——蘇秦
    在以前讀書時我們經常會被家長拿來比,所以就有別人家的孩子一詞;而家長老師們為了勸學,經常說的莫過於「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借光」這兩詞了,尤其是頭懸梁,錐刺股。「頭懸梁,錐刺股」之所以被大人們經常拿來舉例勸學,是因為這個典故的主人公蘇秦的確讓人為之嘆服。蘇秦的身世:蘇秦生在農家,最後通過頭懸梁,錐刺股般的學習狀態,成功身佩六國相印,成為六國「從約長」,他這翻蛻變可以說是從寒門到封侯拜相的典範,而父母也希望自己子女成為人中龍鳳,所以頭懸梁,錐刺股就成了最適合對我們勸學的典故。
  • 都聽過「頭懸梁,錐刺股」,但你知道那個錐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都聽過「頭懸梁,錐刺股」,但你知道那個錐究竟是什麼東西嗎一說到考古,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古老文物,由於這些物件大多年代久遠,與我們現在的生活偏離的有些遠,所以,大多人會覺得關心這個沒有太多的意義,其實,如果抽 出一些時間,對文物做些了解
  • 頭懸梁,錐刺股的兩人後來混得怎樣?歷史老師肯定忘了告訴你!
    小時候我們讀書時聽過很多的典故,這些典故多數都是老師家長為了激勵我們學習而講的。但是這些典故只會講他們用功時的刻苦努力,而不會告訴我們後續的故事。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我們耳熟能詳,那麼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結局究竟如何呢?相信歷史老師絕對不會告訴你。
  • 潘璠:我曾經「頭懸梁,錐刺股」
    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每天發布·或詩或文用作者的詩意·填補生活的空白書畫剪紙 | 小說詩詞 | 詩歌散文 | 攝影視界 | 讀書感悟現代作家文學XIANDAIZUOJIAWENXUE點擊播放 GIF 0.5M我曾經「頭懸梁,錐刺股」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作者
  • 頭懸梁錐刺股的青年——蘇秦、孫敬告訴你,人生沒有隨便的成功
    在戰國時期,雖沒有高考選拔這一說,但發奮圖強的人同樣不少,我們經常聽到的「頭懸梁錐刺股」就是刻苦學習的榜樣。上學時經常被師長拿來激勵我們。故事《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錐刺股,出自《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 說實話,比起她,頭懸梁錐刺股那都弱爆了~
    兄弟,你別逗我,這蝴蝶從形狀還能看出公母嗎?估計沒人知道怎麼分辨蝴蝶的公母。大表姑,咱就別出來顯擺了,好好賣咱的化妝品,籃球圈距離您老有點遠。。。說實話,第一眼你能看出這張圖裡有幾個人?如果你碰到這種事怎麼辦呢?
  • 「頭懸梁,錐刺股」未必能讓你成績提高,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
    ​以前我們經常聽到頭懸梁,錐刺股這樣的故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古代也都是以這樣的故事來標榜一個人多麼的刻苦學習,雖然這樣的意志力值得我們佩服,但是我們未必就要去學習,反而這樣的學習方法可能還會導致我們成績下滑。
  • 你眼中的蘇秦,除了頭懸梁錐刺股還有什麼
    戰國著名縱橫家蘇秦,用「頭懸梁錐刺股」揭示了如何刻苦。當他終於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成功後,榮譽鋪天蓋地。他身挎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不過,蘇秦的合縱政策在一次死亡事件中破產了。死亡事件發生在燕國,死的人是燕國國君燕文侯。
  • 衡水中學的秘籍讓大學不是夢,地獄式學習讓人膽怯,頭懸梁錐刺股
    早上站立背書---頭懸梁錐刺股不管你有沒有記錄錯題的習慣,歸納總結的錯題本一定要有,這樣才能不犯錯誤。
  • 「頭懸梁,錐刺股」,刻苦努力的2個人,後來怎樣了?很少人知道
    小的時候,經常被老師教導,要拿出「頭懸梁,錐刺股」的毅力和決心,刻苦學習;進入職場後,老闆說,你要努力刻苦工作,爭取早點升職加薪。但為什麼我們還只是一個表現平平的人?小鑫打電話跟我說,今年是她在公司的第3年,年底的員工考評定級,再不給她升職加薪,她就不幹了。
  • 搞笑圖片007期:人家古代人都是頭懸梁錐刺股,你可倒好直接就上桌子了
    4、二哈果然厲害了啊,都敢騎馬了,你可小心狗仰馬翻啊 10、搞怪表情包:如果大海能夠帶走你的矮醜。
  • 那些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勤奮的人後來怎樣了?
    頭懸梁、錐刺股、聞雞起舞。。。這些我們從小被教育的形容勤奮好學的成語,您知道它們的主人公,後來發展如何麼?
  • 頭懸梁錐刺股,身掛六國相印的蘇秦,為什麼卻沒有一個好結局?
    讓「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流傳至今。他憑藉自己的智慧獲得了國君們的賞識,成為了六國的丞相,一時風光無限。他去齊國做間諜,齊閔王還把他當成心頭肉,掌上寶,最後卻懇求齊閔王處死自己,了卻此生。他就是著名縱橫家——蘇秦。
  • 孫敬懸梁蘇秦刺股|努力成就人才
    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這便懸梁的故事。
  • 頭懸梁的學子,磨剪子的老人,還有被訓練捕魚的水獺,你見過嗎?
    「頭懸梁錐刺股」,這句話想必每個人都聽到過,那麼真實的操作,你看到過嗎?今天,小編收集到了頭懸梁以及一些其他老百姓的照片,請您欣賞! 埋頭苦讀的年輕人 「頭懸梁」的故事,說的是東漢時期,有一位讀書人叫孫敬,讀書到深夜,經常困,於是為了防止打瞌睡,找來繩子一頭綁住頭髮,一頭系在房梁上
  • 懸梁、刺股、囊螢…那些勤奮的人後來怎樣了?
    頭懸梁、錐刺股、聞雞起舞。這些我們從小被教育的形容勤奮好學的成語,您知道它們的主人公,後來發展如何麼?今天,筆者就和大家盤點一下,12個最耳熟能詳的形容勤奮好學的成語,它們的主人公命運如何。來源:網絡 作者:燕過紫禁城出處:《漢書》:「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人物:孫敬。東漢人物。
  • 是應該頭懸梁錐刺股地刻苦學習,還是要科學學習呢?
    對於學習的事情,80年後的人估計也沒有上過輔導班,也沒有人教過你應該如何學習。能做的只能是,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探索,慢慢的、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可是即便是這樣,自己的方法也不一定的最好的。
  • 「蘇秦刺股」真是形容讀書用功?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個人炒作?
    「頭懸梁」說的是晉朝有個哥們叫孫敬,他讀頭時喜歡把自己的頭髮拴在屋梁上,防止自己打瞌睡。「錐刺股」說是就是本文主角蘇秦這位仁兄。他每天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還在讀書,要打瞌睡的時候,他就拿一把尖尖的鐵錐在自己的大腿上猛扎,常常把自己的大腿搞得鮮血淋漓的。
  • 成語故事:懸梁刺股(學習古人讀書的興致)
    第一個是關於孫敬頭懸梁讀書的故事。東漢時期,有一位讀書人叫孫敬,十分熱愛學習。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看書,但是他依然覺得時間苦短。為了防止打瞌睡,浪費學習時間,他用麻繩懸在梁上,綁住自己的髮髻。於是,只要他一犯困,頭髮就被麻繩扯住,就一下驚醒了。第二個是關於蘇秦錐刺股的故事。
  • 頭懸梁,錐刺股,師從鬼谷門下,身佩六國相印,看戰國縱橫家蘇秦
    我們小時候常聽的故事頭懸梁錐刺股的主角,也是蘇秦。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蘇秦的一生,看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蘇秦字季子,出生於河南洛陽的一個農民家庭,成年之後,蘇秦不滿足於在家種田,於是到了齊國,和張儀一起,拜鬼谷子為師,學習遊說之術。蘇秦學成之後,在外遊歷,沒想到處處碰壁,混的是窮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