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翻身還有「敏感期」?醫學博士:一旦錯過,想學翻身就難了
身為父母,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大部隊」,不單單指的是學習方面,更是涉及到寶寶從出生到長大成人的各個方面。譬如寶寶幾歲學會翻身、說話、走路等等,可別小看這些「小事情」,如果孩子沒及時學會,父母將來必定會後悔。
義大利醫學博士瑪利亞·蒙臺梭利曾經最先提出有關兒童的敏感期概念:在0~6歲之間孩子會有很多階段的敏感期。
譬如一到兩歲的寶寶正是慢慢的學會爬行走路的時期,而再往前推,則是0~3個月的寶寶,這個年齡是寶寶學會翻身的敏感時期。
有一些新手媽媽就發出疑問了:翻身還有敏感期?
其實,這就相當於寶寶會自主的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學會一些新事物,例如寶寶在幾歲就必須自己或者在外界幹擾之下,學會講話,喊「爸爸、媽媽」。
而一旦錯過這個「敏感」時期,孩子就會像是自動封閉一般,以後再很難學會講話了。同樣的道理,寶寶如果在三、四個月時無法學會翻身,那麼「麻煩」就來了。
一般的寶寶都會在特定的年齡段內學會翻身,但是也不可避免會因外界的幹擾而影響翻身。
01哪些原因會造成孩子翻身困難?
1、衣服太厚、無法行動
寶寶翻身的條件是「身體輕快,容易活動」,如若恰巧寶寶翻身的時期逢臨冬季,父母為了冷到寶寶,以免感冒,就會把孩子裡三層外三層的包成了個粽子,那麼孩子即便自己有想要翻身的意願,可是條件也不允許。
因此作為家長也要好好反思自己了,或者換一種方式,將家中的空調溫度開的高一些,冬天的時候也不要給孩子穿那麼多衣服,身體輕便,自然就可以靈活的翻身了。
2、肥胖導致不願翻身
眾所周知,肥胖會降低人的運動意願,所以才會接著長胖,然後一直惡性循環下去。作為幾個月的寶寶,同樣也是如此。
因為滿身肉嘟嘟,相比較瘦的寶寶,翻身等一些自發性的活動就自然無法輕鬆的做到。
儘管很多家長都喜歡胖嘟嘟的寶寶,他們認為胖胖的孩子不僅代表吃得好營養充足,身體健康,還萌氣十足,本身就十分討喜,但是卻忽略了寶寶以後翻身時會十分困難。
所以當寶寶自己嘗試了幾次三番最終翻身失敗後,就索性不再自主翻身了。一旦孩子自己沒有翻身意願,家長要再插手就困難了。
3、父母幹涉過度
每位家長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那麼在照顧寶寶的方面就會十分謹小慎微,生怕一不留神就讓孩子身處危險當中。
因此每當寶寶有意向想要翻身運動時,家長就會以為寶寶將要受到危險了,直接將其抱了起來。
這樣一來二去,寶寶也沒有再去嘗試翻身的欲望了,這完全是父母的從中幹預,使得孩子錯過了翻身的最佳時期。
02其實寶寶想要翻身,還是有許多明顯的信號的
①寶寶頻繁抬頭
當寶寶做這些動作時,就說明孩子的上半身開始不停的乏發力了,因為頭部的力量的增加,會對以後寶寶自行翻身、爬行都有極大的幫助。
②寶寶樂於俯臥
當孩子經常愛趴著,與此同時腳與手也沒有閒著,而是作出一副遊泳狀,兩隻手不停地往前撲騰,腿腳也在配合著向後「劃」,那麼寶寶可能是有意向要爬行,或者翻身,總之類似的信號父母會直接看得出來的。
③仰臥時下肢蓄力
上肢已經在漸漸的鍛鍊肌力了,那麼下肢也不會閒著,當父母發現孩子喜歡仰臥的時候,時不時的撲騰雙腿,一會抬高,一會又放下。
此時父母不用擔心「寶寶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其實他們只是在蓄勢待發,下半身的力量正在一點一點的增加。
03家長要怎麼樣才能幫助孩子學會翻身?
(1)幫助寶寶鍛鍊上肢力量
翻身所需要的力量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也得靠著寶寶平常在玩耍時的「臂力訓練」,想鍛鍊寶寶的上肢力,其實可以這樣做:
父母可以協助寶寶的兩隻小手,將其交叉,然後輕輕的、緩慢的把孩子的手臂舉起來,接著再放下,經常如此,不僅僅鍛鍊了寶寶的臂力還可以增強親子關係。
或者是讓他們的胳膊往前伸,然後接下來再再彎曲肘部,不斷地嘗試這樣的姿勢,孩子的上臂力量的增強就不在話下了。
除此之外,因為寶寶仍處於一種「似是而非」的懵懂狀態,直接說著讓寶寶配合自己可能不太可行。
為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一步步的引導他們的自主嘗試,家長也可以直接讓寶寶趴著,在寶寶的頭上方放置一些小玩具。
或者買一個可以轉動的玩具放在寶寶頭頂,以便寶寶可以時不時的抓抓它,練習一下臂力,這對於他們上半身肌肉的發育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可以讓上臂力量增強。
(2)協助寶寶鍛鍊下肢力量
雖然翻身靠的主要還是上半身帶動下半身的力量,但是也不妨礙下半身的協助力量,成年人想要鍛鍊腿部力量也是需要進行蹬腿或者其他練習的。
而對於寶寶而言,當然也是類似的同樣的方法,父母可以通過用小皮球栓在寶寶的腳上方,協助寶寶伸開雙腿踢上方的小皮球玩耍,這除了是一種訓練方式外,更可以起到一些娛樂作用,可以引起寶寶的注意力從而悄悄的也鍛鍊了腿部力量。
(3)幫助寶寶鍛鍊整體的力量
父母首先可以抓住寶寶的雙腿,協助他們進行「空中自行車」運動,或者直接讓寶寶的小腳丫踩在父母的雙手上,讓他們體驗一下騎自行車的感覺,大多數寶寶都不會抗拒這種有趣而又有鍛鍊效果的運動。
接下來便是對上臂的力量訓練,經常性的幫助孩子,抬起手臂放下手臂,這樣循環往復的多做幾次,就漸漸的會讓寶寶的胳膊手臂形成了一種「記憶」,至此寶寶也就慢慢的學會了自己運動。
(4)腰部力量同樣重要
除了對腿、手臂的鍛鍊,還有一項「終極秘訣」,便是依靠腰部的發力而使得寶寶可以主動的有翻身的力量,但是一般情況下,寶寶自己翻身還是會遇到極大的挑戰的。
因為往往他們擁有了足夠的上、下肢力量,但是卻缺乏腰肢的力量,此時,寶寶們就需要父母的協助,輕輕地用手掌給予寶寶一些力氣,這樣他們完全可以憑藉自己與外界的力量,輕鬆地d學會翻身,經常練習,寶寶就可以很快學會翻身。
有了父母的協助,不僅僅可以促進寶寶自身的身體控制能力,還能夠使得他們逐漸的積累自信心,即使有翻身失敗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放棄下一次的嘗試。
04寫在最後:
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可以在適當的年齡段內自主學會一些技能,一旦遇到外界的阻礙或者由於自身信心的缺少,那麼這種「本能」,就會悄悄地被覆蓋,從而導致他們遲遲學不會翻身。
所以說,作為父母,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需要付出細心與耐心,注意觀察孩子成長中的小細節,並且給予他們力量與自信心,這樣寶寶就能很容易對學會相應年齡段的一些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