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為什麼會有差別,我們普通說的修行是什麼意思
我聽到有人說過,我念佛就只是為了往生。有什麼辦法嗎?其實也很簡單啊,只要信願行具足,保證臨終的時候正念不失,那麼你就一定能夠做到往生了。至於到了極樂淨土以後,你能夠坐在九品蓮花的那一朵,那就要看你今生在修行上會下多少的功夫了,到了極樂淨土那邊不是你有錢就能夠「買」到你想要的那朵蓮花的。人家最差的都是金子做的,而你呢,拿著銀的,你想要買一朵金的蓮花,就是你拿再多的人民幣都已經不管用了。那麼什麼管用呢,就是你今生所修行的功德。
在西方極樂淨土那,還有一部分是包在蓮花裡面,是我們所無法看到的,當然也有在西方淨土的邊地疑城的,他們同樣也旺盛了,那麼為什麼同樣的往生極樂,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他們的差別就是在於因地的差別,或者說是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的差別,所以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很簡單的,只要你能夠在修行的時候保持你的正念不失,哪怕是在臨終的時候同樣如此,那麼你必然能夠往生極樂,哪怕是去蓮花裡面包著,都能夠保證了。
我們想要往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你想要很高的品階,那就不是只保持正念所能夠做到的了,你想要在這邊證得八地以後再去那邊看看,你可以在這邊努力的修行啊六度萬行,這些你圓滿了,你在這邊都成了,到時候你去往西方淨土以後,你想去哪就去哪。到了那邊就不用包在荷花裡面了,到時候你想要坐金色的蓮臺就坐金的,你想做銀的當然也不是不可以的,即使你在這邊有很高的成就了,再求往生也是有可能的,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嘛,等你去了以後,你的品味就很高了啊如果僅僅是為了求往生的話,有幸去了的,和修行了三根普被的這兩個檔次就很不同了,所以說,我們現在修行是很普通的那種。
普通的修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利用一切機會和因緣,然後懺悔自己的所有的業障,積累一切的福報。我們最終的成佛的福報是積累出來的。釋迦佛說他成佛是通過了三大阿僧袛劫才能成佛,三大阿僧袛劫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一直修持菩薩道所做的事情,所有的功德都是積累出來的,最終的佛果也是一點一點攢出來的。其實,真正會修行的人一定不會等到最後才發願去往生,等到生命的盡頭才會求阿彌陀佛來接你,真正會修行的人會在剎那就激發自己的修行樂趣,促成你修行的順緣,只要你修行是善的,都能夠幫助你成佛,只要你能夠幫助你了脫生死的,都是你所修行的方法,這都是修行因緣。
比如說有一個人的善根很深厚,在這一生中都在大行佛道所以修持就會比較的精進,比較的吃苦,而且時間一長,修行的就會很純真等,他的菩提心,出離心就會顯現出來了,在這邊他就可以登地菩薩,他可以是三地,七地,甚至是八地,就算是他沒有走,但是他也已經證得聖果,那麼你如果想要往生道理西方的話,他就不需要去在蓮花裡面包著了,更不可能去邊地疑城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正確的理解,單純的說要往生很簡單,但是你要知道,想要成佛,就不僅僅是往生能夠了事的了,到了那邊還得去做,往生只是相當於是「移民」而已,是為了找到一個更適合的修行環境,就是這麼的簡單。
有人說淨土法門是究竟圓滿的法門,這就是說他的最終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眾生是都可能成佛的,可是什麼時候能夠成佛,到了哪裡能夠成佛,以什麼樣的形式來成佛,這就關乎到了個人,淨土法門從事相上來講,他僅僅是阿彌陀願力化現出來的一個淨土佛國,讓我們這些愚痴的眾生,挪到那邊去,別再造業了,在那邊不再墮落,一點一點的修行,最終都會成佛,從單純往生來講,淨土法門是暫時的,你往生過去還是要修的,直到能夠成佛,淨土法門他是圓滿的法門,這並不能夠保證完勝就萬事大吉了,有人說,我只要能夠保證往生就可以了,其實這樣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有人覺得這樣看,往生是很簡單的,但是既然都是往生,那為什麼不去往生一個比較高的品味呢?選擇高品位不是說你往生到那邊再選的,而是你要在今生努力的修行,到了那邊才能夠獲得相應的品階,你這邊的所作所為,現在的一切,都會關乎著你的往生以後的品階。如果有十人發願往生,十人所發願,修行都不同,那麼他們到了那邊以後就會出現在九個不同的品階,到那邊成佛的時間不一樣,所做的蓮臺也不一樣。當然!這些都是說給那些想要往生的修行者說的,我們並不是迷信,因為佛教本身就不是迷信,我們也不會宣傳佛教,也不會勸誡任何人來皈依佛教,因為每個人的信仰都是自由的,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