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戰旗》:仍需完善的Furry向卡牌Roguelike

2020-12-17 小樹林遊戲

獸人確實很棒。

卡牌類的Roguelike遊戲已經沒那麼少見了,也許,在《殺戮尖塔》推出時,這個類型還足夠新奇,但在「爬塔」成功後,越來越多的同類型遊戲,已經讓玩家有些目不暇接。

那麼這種環境下,如何嘗試創新呢?大概也只有在主題和玩法上,儘可能避免同質化,展現獨特創意。在《廢墟戰旗》中,我看到了不錯的嘗試,但目前的它,仍有太多問題需要處理。

《廢墟戰旗》是一款有些奇怪的遊戲。寫評測稿時,它的Steam評價顯示為「多半好評」。但在玩家的具體評測內容中,你可以看到他們,不約而同指出遊戲諸如「平衡性不足」的問題。存在如此嚴重的問題,遊戲卻仍有「多半好評」。我想,如果不是因為玩家看好遊戲的未來,那麼這些好評中,一定有部分主題、畫風和音樂這些原因。

《廢墟戰旗》的主題是在中世紀下進行的獸人冒險,顯然,對獸人有特殊愛好的Furry群體會對此很感興趣。但即使你不是Furry的一員,也可能會因為遊戲畫風的精良,對獸人們產生些興趣。

製作團隊MonteBearo工作室,主要成員是兩名剛畢業的學生。他們顯然對這款帶有商業性質的處女作十分上心。比如,他們在對現實動物特徵,進行研究的基礎上,設計了遊戲角色。這讓遊戲角色在較寫實的美術風格下,有了不同程度對現實原型,十分討喜的還原。

兔人的長腿迅捷有力,鼠人身材矮小,但眼神永遠警惕,狼人的雙眼冷靜銳利,尾巴在背後輕輕搖動,熊人寬厚的臂膀,仿佛能抵擋一切傷害。雖然通過優秀的美術設計,不同種族的形象特色,很好地在遊戲中有所表現。但美中不足的是,種族之間的差距,也僅僅止步在於外形。

玩家最多可以在小隊裡,集齊六個不同種族的獸人角色。但製作者並未對不同種族角色,進行更顯著的差異化設計。雖然有些強化天賦確實獨屬某一種族,但那些獨特天賦,大多不具有泛用性。很顯然,這些天賦圍繞某種流派衍生,是某些玩法的齒輪或鑰匙。但湊出一套完整的流派打法,確實是《廢墟戰旗》的一個難點。

《廢墟戰旗》的遊戲流程,是我們常見的Roguelike那套——戰鬥、升級、選擇天賦和選擇獎勵。玩家在遊戲中的選擇,即是不斷重複「3選1」的過程。

照理說,依照這套傳統模式,玩家本該十分順暢地進行遊戲。並隨著對遊戲機制的了解,體驗更多流派套路,繼而獲取不同的正向反饋。但在目前的測試階段,體驗《廢墟戰旗》的玩家,很難有不錯的體驗。如果有,那也是得忍受反覆失敗「重開」後,才會出現。

正常情況下,這時我們可以給它,扣上個「難度曲線不合理」的帽子。雖然《廢墟戰旗》確實有這方面的問題,但這卻並不足以成為主要問題。《廢墟戰旗》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因為很多設計都不夠成熟,以至於你很難用簡單或者困難,去評價它是否困難。

可以看出,製作者明顯想要強化遊戲的策略玩法。比如根據「前三後三」的隊形站位衍生出的,戰場維度提高後玩家操作的更長遠考慮。遊戲中大量圍繞「換位」機制,產生不同上下限收益的卡牌,無疑證明了這點。

但很可惜的是,就目前的測試階段,這種細緻到「布陣」玩法的要素,並沒有在遊戲中發揮主要作用。雖然你可以看到一些關於「位移流」,類似《巫師之昆特牌》中「跳松」的打法,但這種打法還未完全成型。因為在目前,選擇特殊流派的風險實在太大。

目前階段的《廢墟戰旗》中,回血手段十分稀缺,除開不僅難拿且難以活用的特殊卡牌。玩家就只能在地圖探索階段,盯住「3選1」中帶回復效果的選擇。這難免讓玩家錯失一些調整卡組的機會。難以調整卡組——這恰好是遊戲現階段的大問題之一。

對卡組的長遠規劃,是一款Roguelike卡牌遊戲最重要的部分。比如通過刪減初始低收益卡牌「精簡卡組」,補充高收益卡牌「增加強度」,增加高泛用性卡牌「提升卡組易用度」等等。但在《廢墟戰旗》,玩家很難對卡組進行大刀闊斧,朝向某個方向的調整。整場比賽,玩家要做的、能做的,都只是不斷對卡組進行微調。

主要原因在於,前中期遊戲難度過大。在玩家卡組尚未成型時,即使是普通戰鬥,也很難穩定血量不被消耗。一旦到了精英戰鬥,遊戲難度則會幾何倍增。所以,為了保證遭遇精英戰鬥前,保持健康血量。玩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在「3選1」環節中,選擇一些泛用性高的防禦性卡牌,其中以疊甲為主。

卡牌Roguelike遊戲難免都有「疊甲流」,只不過《廢墟戰旗》中的「疊甲流」,強度有些過高。因為在遊戲中,除了無視護甲的「流血」效果,敵我雙方都很難對護甲進行有效針對。所以,當玩家獲取一定數量的疊甲卡牌後,只要計算得當,在戰鬥前中期優先選擇疊甲。到了後期,己方人均過百的護甲,完全可以輕鬆「無傷」勝利。

雖然疊甲流帶來的趣味十分單一,但在缺少選擇的前期,玩家為了保持遊戲中最重要的血量資源,只能被逼選擇疊甲。一旦撐過前期,玩家想要嘗試其他流派,前期無奈的選擇,又會限制後期重要卡牌的上手率,影響卡組強度,產生惡性循環。

而如果不在前期選擇泛用的防禦卡牌,失敗的後果玩家同樣無法承受——角色死亡即意味著永久退隊,此前培養浪費不提,招募角色不僅需要大量資源,又還需要一些運氣。

我們可以看見製作者的嘗試,他們確實希望《廢墟戰旗》擁有足夠深度的玩法。每個角色都擁有等級、武器(單/雙手)、防具、被動天賦、專屬主動卡牌以及單獨計算的「行動資源」。但這些元素相互之間,太容易發生衝突。隨機性過強,又對流派成型進行了限制。

雖然,僅僅目前的測試階段,就出現了大量相互獨立的關鍵詞。但它們背後的流派,還遠沒有足夠的卡牌進行支撐,角色的成長路徑以及資源獲取的概率,也都還不夠合理。

我們不能否定他們的努力,事實上,在遊玩期間,就有一些玩家的反饋被注意到,製作團隊也及時進行了修改。但在完稿時遊戲所處的EA0.30.12階段,這款遊戲確實還有太多的空缺,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去填補。

圖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Roguelike愛好者進!5款不同類型的Roguelike遊戲,值得你一試
    新一周的開始,依然由七七為大家安利幾款高耐玩度的roguelike遊戲,並且每一款都能讓你體驗感不同。喜愛這種玩法的胖友,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咯!《凱瑞爾輪迴》Roguelike+卡牌這是一款結合roguelike與RPG玩法的卡牌遊戲,不僅有隨機事件、隨機戰鬥,還有豐富的卡牌讓你自由組合,更有充滿挑戰的大BOSS。
  • 推薦3款遊戲:什麼樣的roguelike才是好玩的roguelike遊戲
    推薦3款遊戲:什麼樣的roguelike才是好玩的roguelike遊戲 2019-11-24 16:03  早game遊戲社
  • 咔嘰探險隊:美工再次拯救世界,一個roguelike遊戲反面教材案例
    本期略為點評吐槽一款Roguelike遊戲《咔嘰探險隊》吐槽理由:美工拯救遊戲,roguelike遊戲的反面教材《咔嘰探險隊》是由飛魚科技發行的一款Roguelike遊戲。格子有明顯的標誌,需根據需要選擇。遊戲場景各異,每個場景會隨機遇到不同事件。戰鬥上,採取回合制方式。戰鬥過程中會收集戰術池金幣,每個金幣會隨機分配小隊戰術技能。探險最多可上陣9名角色。分三小隊,每個小隊1個隊長,每個角色有不同的隊長技能。角色定位分為近戰組、遠程組、突襲組三種。
  • 按Roguelike模式去設計一款桌遊,有可能成功嗎?
    提到Roguelike遊戲,就不得不提定義roguelike基礎概念的「柏林詮釋」,雖然現在許多roguelike-like早已超出的柏林詮釋所限制的條框,例如加入大流程玩法等,但作為早年提出的roguelike充要條件,至少在開發上,仍然值得借鑑。
  • 《怪物火車》評測:Roguelike卡牌魅力無窮
    怪物火車的玩法以卡牌構築和Roguelike的結合為主,相信這類搭配大家見得一定不多,而遊戲的音畫表現也是值得一提的。甚至遊戲還有多人聯機模式,為了便於大家更好的了解遊戲,這裡給大家帶來了怪物火車遊戲特色內容簡單介紹,
  • 有什麼好玩的roguelike遊戲 roguelike遊戲盤點
    《暗黑地牢》是一款別具風格的角色扮演遊戲。  《殺戮尖塔》是一款由Mega Crit Games製作發行的結合了卡牌與策略冒險遊戲。選擇數百個不同的卡和強大的古代文物,用你自己的方式打造你工藝獨特的卡組,通過你自己的戰鬥方式到達塔的頂端!
  • 盤點steam上好玩的roguelike類遊戲
    Roguelike遊戲隨著近幾年各種獨立遊戲的興起而在遊戲圈中火熱了起來,那麼steam上有什麼好玩的roguelike遊戲呢?一起來看看吧。1.《節奏海拉爾》《節奏海拉爾》是《節奏地牢》的開發商Brace Yourself Games公布的獨立遊戲新作。
  • 高分新手遊《X2》:依靠二次元和爽快割草,開啟Roguelike新篇章?
    大家好呀,這裡是你們的慕晚晚醬,這兩天又參與了一款taptap新遊戲的測試,沒錯,就是全新的roguelike遊戲——X2在進入測試之前,我看到它給自己貼的「動作」標籤,我以為……又是一款像崩壞三一樣即時3d戰鬥遊戲……可後來啊,當我真正玩了這個遊戲,不免還是要吐槽一句,它和動作關係不大。
  • 雙語- 什麼是roguelike類型的遊戲?
    現在手機遊戲中,很多打著roguelike的招牌,號稱有roguelike元素,那麼,什麼是roguelike遊戲?它是怎麼發展起來的?roguelike遊戲的特點是什麼?本文將進行介紹,當然,順便地,也學一些相關的英語說法,以後查看國外資料也方便,是不是?
  • 都說Roguelike好玩,到底什麼才是Roguelike!
    近幾年Roguelike元素可以說是火爆異常,是個遊戲都聲稱自己是Roguelike,好像這成為了好玩的代名詞一樣。許多小夥伴對於Roguelike都只是大概能理解意思,卻無法給出詳細的定義。那麼Roguelike究竟是什麼,從哪裡來的,又是如何發展壯大的呢?今天小黑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Roguelike的知識。
  • 手遊單機推薦:5款不同類型的卡牌遊戲,RPG、Rogue各種玩法
    在很多玩家的印象中都認為卡牌類遊戲很無聊、很不好玩,不就是一款換了花樣的鬥地主嗎?有什麼好玩的?如果你又這種想法,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卡牌遊戲將就的策略和配合,如《三國殺》《爐石傳說》等遊戲都是一些很費腦卻又有意思的遊戲。
  • Roguelike+RPG元素卡牌遊戲《巫術紙牌》專題站上線
    點擊進入遊俠網《巫術紙牌》專題站遊戲介紹   《巫術紙牌Solitairica》是由Righteous Hammer Games製作發行的一款融合了卡牌、RPG和Roguelike元素於一體的遊戲,就像一款融入了魔幻元素的普通紙牌遊戲。
  • Roguelike卡牌新作《怪物火車(Monster Train)》Steam好評如潮...
    《怪物火車(Monster Train)》是一款由Shiny Shoe打造的Roguelike卡牌構築策略類遊戲。本作在今年5月22日發售,推出後受到許多玩家的歡迎,目前在Steam上的評價為「好評如潮」(97%好評),支持簡中售價88元(促銷價72元)。
  • 背單詞卡牌《英語殺》、簡約Roguelike《極簡地下城》|新發現
    英語殺真正的寓教於樂《英語殺》是一款網絡在線卡牌對戰遊戲,在卡牌遊戲的框架下,融入了背單詞的玩法,通過遊戲的方式,幫助玩家來強化英語單詞的鞏固,以及對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遊戲通過使用歷史偉人的技能,結合其他的卡牌,在遊戲回合制中,通過回答單詞發動卡牌和偉人的技能戰勝對手,單詞和遊戲規則掌握的越好,戰勝機率越大。
  • 卡牌遊戲與Roguelike元素結合後會發生什麼
    卡牌類遊戲因為具有一定程度的隨機性與策略性廣受世界各地玩家的喜歡。近日就有一款美少女卡牌遊戲《薔薇的夜宴》登陸了Steam遊戲商城,那麼今天AGamer就藉此機會來跟各位聊聊這款養眼的卡牌遊戲吧。集換式卡牌主要是以收集卡牌為基礎,根據不同的卡牌規則和效果來制定策略。由於不同玩家的牌組各不相同,每一局抓到的卡牌次序也不盡相同,所以才蘊含了無限的可能,這也正是集換式卡牌的魅力之一。諸如集換式卡牌的鼻祖《萬智牌》、以《口袋妖怪》為素材的《口袋妖怪卡》、基於日本同名動漫而開發的《遊戲王》、暴雪娛樂發行的《爐石傳說》、以及讓傑洛特放棄一切的《昆特牌》都是非常著名的集換式卡牌。
  • Roguelike遊戲到底是什麼樣的遊戲,為什麼會有一大批忠實粉絲?
    Rogue除了上述忠實於《Rogue》的「古典」遊戲,還有許多遊戲既採用了隨機生成關卡、永久死亡機制等roguelike遊戲的核心元素,同時又在世界觀、圖形技術、美術風格以及其它細節設計方面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 在這款可聯機的像素風roguelike獨立遊戲中,可以花式坑隊友
    ( ̄︶ ̄)↗隨著這兩年roguelike類遊戲的興起,不少老遊戲也在更新或者續作中,紛紛加入這一玩法吸引玩家。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款《鐵錘守衛英雄》就是如此,前作《鐵錘守衛》是一款13年上線的像素風動作遊戲,續作3月2日上線後,取得了4萬銷量和80%的好評。
  • Lost Castle(失落城堡)——一款好玩的rogue-like向單機遊戲!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款好玩rogue-like向的單機遊戲——Lost Castle(失落城堡),遊戲主要目的就是玩家扮演寶藏獵人進入古堡探險,最終打敗魔王,玩家的初始角色是隨機的,根據拿到的武器,可以分為戰士
  • roguelike?steam入坑需謹慎
    相信不少玩家都知道roguelike類遊戲,也都玩過此類型的遊戲(當然也有不少老哥不清楚,而且細究定義的話確實沒多少人答得出來)。相信合金彈頭是大部分8090後乃至是00後玩家的童年,爽快的橫版射擊,多樣化的武器系統,在那個年代堪稱精美的畫面以及開黑系統,種種元素的結合造就了這一款神作。
  • 國產獨立roguelike遊戲《惡果之地》獲Steam好評
    比如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款國產獨立roguelike遊戲《惡果之地》,就是僅由兩個人開發,未上線前便在taptap上也獲得了15萬+的預約量和9.5分的高口碑,在前幾天剛剛正式登陸Steam。西瓜荔枝火龍果,統統給我全打爆!之所以遊戲早早就引發了關注和好評,是因為作為第一印象的「畫面」,惡果之地表現可謂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