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意韻,以人為本——醫學博士的海派生活夢

2021-02-08 A-Zenith亞振

關於生活

有的人說,是擇一處居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有的人說,是在「摩登時尚的世界裡」打拼出一個新天地……

關於夢想

有的人說,是夢想執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有的人說,是追逐「夜空中最亮的星」……


關於海派生活

有的人說是張愛玲筆下傾城佳人的故事,有人說是承載著上海歷史文化的石庫門,也有的人說是南京路外灘建築群「萬國博覽會」的氣派……

一個豔陽高照的午後,著名的醫者——汪浩,做客上海亞振海派藝術館,暢聊他夢想中的海派生活


海派意蘊 以人為本

博學成醫 厚德利人

汪浩

醫學博士 碩士生導師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基層衛生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心理學性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

提到海派,他的第一句話便是「海派是一種融合的文化,有著大海的廣博與開闊」,此外便是「氣派」,這種氣派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門」裡的世界

在他看來,「海派」源於一種建築藝術的風格,建築裡流傳下來的故事也成為一種文化的傳承,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稱謂。

一道石庫門,一座精緻之城的記憶,承載著上海的歷史與文化,積澱著上海人海納百川的文化情懷。在設計師的眼中,最美的設計語言便是歷經時光檢驗依舊閃耀的生活美學。

海派文化的經典元素——石庫門,呈現跨越時光之美。這種建築似乎充滿著神秘的力量,既保留著中國傳統民居的形式,又採用了西方的聯排形式。他是上海風韻的活化石,更是老上海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弄堂記憶。

設計師眼中的海派

ALLAN S.ELSON

布希的御用設計師  來自美國的色彩達人

從事設計行業四十餘年,作為國際頂級室內設計大師,美國很多頂級酒店甚至是元首府邸的室內設計,都由他完成。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私人別墅中的室內陳設,就出自他的手筆。

他尤其擅長濃鬱、富麗的色彩,對於顏色搭配、整個空間質感的體現,駕輕就熟。

2014年,他為亞振重新詮釋海派印象系列客廳,開發經典的「紅+黑」新品,為海派風情注入全新活力。

他眼中的海派,是「東方巴黎」的摩登,是對比濃烈、腔調十足的貴族氣質。

是東方,是西方,是藝術

汪浩理想中的家具,一定是派頭十足的。

「一件家具,看上去很有氣質,這就是一個派頭。」

海派印象系列家具,見證上海灘的百年繁華,汲取石庫門建築的智慧,東情西韻,腔調十足。

紋飾融匯中西文化精髓:蝙蝠獻桃、吉祥如意紋飾、石榴寶瓶雕飾、花籃雕飾彰顯東方文化底蘊,寓意美好平安、圓滿幸福;茛苕葉則是西方文化中寓意家族的興旺長久的重要象徵。

色彩碰撞中西文化智慧:美國資深設計師ALLAN將整體顏色重新設計,原汁原味復原了上世紀老海派家具常見的黑色,演繹紅黑色彩的碰撞,為海派風情注入全新活力。

體悟智慧與靈感交融

感受東西方審美韻味

它們既是藝術品

亦是啟迪生活的靈感




首批「上海品牌」認證


長按二維碼即可獲得資訊優先推送



    亞振官網|客服電話

www.az.com.cn|4000603389

相關焦點

  • 本幫菜和海派菜淵源|文化
    即使是上海本地人,很多人也都稱「本幫菜」是「海派菜」的一個別稱,不過如果真的回到100年前的上海,請人吃上海菜,結果上的是本幫菜的話……沒準你就挨揍了。上海本地菜系稱之為「海派菜」,大家心目中熟悉的「濃油赤醬」其實只是海派菜「十八幫」之一。
  • 海派文化中心開幕 上海「海派文化圈」正式形成
    6月15日,上海四川北路公園綠地內,海派文化中心在籌建一年多後正式開幕。由此,以四川北路公園為原點,輻射虹口、黃浦、靜安等海派文化重要區域的「海派文化圈」正式形成。由此,以四川北路公園為原點,輻射虹口、黃浦、靜安等海派文化重要區域的「海派文化圈」正式形成。
  • 《海派文化叢書》英文版編譯啟動
    早報訊 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翻譯家協會共同發起的英文版《海派文化叢書》項目日前在上海大學啟動。
  • 海派之源-徐家匯源丨徐家匯,不僅是海派之源
    -徐家匯源欄目,徐家匯歷史研究專家、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教授李天綱,為市民遊客帶來題為《新式學校的海派魅力》的精彩演講。徐匯中學學生至今還有很多人會彈古箏、拉胡琴、吹薩克斯等。信仰與否是每個人的選擇,每個人可以自己去思考該怎麼做。
  • 家具、旗袍、玉雕、石庫門、本幫菜 「海派非遺」亮相2020上海書展
    海派非遺是一張獨特的城市名片、一份取之不盡的文化資源。家具、旗袍、玉雕、石庫門、本幫菜,今天,這些集中體現「非遺海派文化」高度的書由上海非遺協會帶到了2020上海書展。五本著作從建築、家具、服裝、菜餚、玉雕工藝等方面,演繹了海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厚與博大、鮮活與精彩,它們不但是對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更是對上海這座城市作出的最美註解和闡釋。海派旗袍,融合中式製作技藝與西式裁剪技術於一體的現代女性服裝。二十世紀初在上海發祥,二十世紀上半葉發展成為中國女性的國服。
  • 晨讀|廣告紙裡的海派家具
    海派家具在北方城市的流行說明了它的影響力。在天津本地收藏家具會發現一些以前的海派家具,這說明海派家具在天津流行過。海派家具在北方城市的流行說明了它的影響力。研究海派家具不能放過任何同時代的「物證」,由此想到了當時的報紙以及各種廣告紙。
  • 東華上海紡博館「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 看海派時尚前世今生
    最讓人欣喜和感動的是,這些作品都在悠久的、優雅的、優秀的大都市著裝傳統的基礎之上,從設計、理念和裁剪都發生著一系列新的創意。思想的交流 碰撞出海派時尚文化的花火在上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服飾時尚作為海派的重要象徵之一,是這座城市的文明符號,也是全國的流行風向標。在明日舉行的研討活動中,專家學者將從海派的視野講述了海派時尚的歷史繼承和當代創新,進而探尋海派文化在時尚中的傳承軌跡。
  • ———專訪「海派秧歌」總編導魏芙
    因此,開幕式儀式前總負責潘子濤對我們的「海派秧歌」創作非常支持,他認為,秧歌就是應該這樣發展的,上海就是要把全國各地和外國的東西拿來後,消化吸收、重新演繹為上海自己的作品。   節目規定必須在三分鐘內完成,在這短短的三分鐘內要體現出上海人的特點、大氣,確實很難。我按照自己的經驗對上海人重新理解、定位,同時揉合了對上海先進的科學、文化和技術的感悟。
  • 海派笑品微電影《中國夢·笑口常開》劇本研討會舉行-俞榮康 海派...
    他們在為期三天的研討會中,各抒己見,為作品出謀劃策。  上海影視界青年才俊對海派藝術的未來充滿期待,他們在研討會中暢談了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全新見解。  據透露,這部微電影系列的創作源於海派滑稽大師俞榮康先生20多年前系列滑稽電視小品《阿康笑品》。
  • 海派家具——中西文化的經典碰撞
    一、何為海派家具?海派家具是在近代上海由中式家具西化和西式家具本土化的過程中產生出來的民用家具。曾有專家將海派家具描述為以清代家具為母,以西洋家具為父,雜交而生的家具,海派家具改良了明清家具以床榻、几案、箱櫃、椅凳為主要格局的模式,引進了沙發、衣櫃、梳妝檯、多寶格等新式家具,改變了中國家具風格的走向。
  • 難得一見的海派連環畫展覽,你不來看看嗎?
    展覽分為海派連環畫藝術篇、海派連環畫傳承篇、海派連環畫創新篇三部分,同時大小朋友們還可以在現場參與連環畫塗色和閱讀種類豐富的連環畫作品。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小朋友的參與。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為代表的出版機構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繼承和發揚海派連環畫傳統,出版了大量喜聞樂見、風格多樣而又鮮明的海派連環畫作品,如賀友直的《山鄉巨變》、趙宏本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顧炳鑫的《列寧在1918》、
  • 新中國70年海派文學創作:流動與沉浮
    通過討論這些問題,海派似乎可以進入到專門的文學史與其他學術範疇,但與此同時,它又似乎總是在人們口頭上活著,指向一種混雜、肉感、雅俗共賞的存在,在海派裡活著的人遠離形上學,立足現世取捨,難以產生終極關懷,這也正是魯迅等人當年詬病海派之處。但是,海派的活力又是人所公認的,無論是上個世紀初靠標新立異取得高票房的海派京劇,還是今天「海派文化中心」對於城市文化產業的提升作用,都說明了這一點。
  • 襄陽南路喬家柵食府本月底「老店新開」 推「海派早茶」
    原標題:百年老店月底推「海派早茶」  記者日前了解到,經過近半年的改造,位於襄陽南路336號的喬家柵食府將於本月底「老店新開」,上海市民熟悉的兩面黃、三丁燒麥、牛肉鍋貼,還有香糟田螺、麵筋百葉等等美食又要回歸啦。與此同時,此次全新亮相的喬家柵還將特別推出「上海早茶」。
  • ———專訪「海派秧歌」總編導魏芙 - 上海市總工會
    因此,開幕式儀式前總負責潘子濤對我們的「海派秧歌」創作非常支持,他認為,秧歌就是應該這樣發展的,上海就是要把全國各地和外國的東西拿來後,消化吸收、重新演繹為上海自己的作品。   節目規定必須在三分鐘內完成,在這短短的三分鐘內要體現出上海人的特點、大氣,確實很難。我按照自己的經驗對上海人重新理解、定位,同時揉合了對上海先進的科學、文化和技術的感悟。
  • 從「靡靡之音」到「懷舊金曲」,海派老歌的前世新聲 ▸現場◂
    尤其跟歌曲相關的人心裡都默默地在念一句話叫「何日君再來」什麼時候海派音樂的春天能夠再來? 「紅色、海派、江南」是新時期上海的三大文化品牌耕耘在海派流行歌曲園地的創作者們如何總結曾經的輝煌,結合當下主題如何為海派音樂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如何再創中國流行歌壇的高峰?
  • 海派插花大賽首次出現「洋面孔」 2020上海市民職工海派插花花藝...
    圖說:老外參與海派插花大賽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攝(下同)插花給人以美的享受,插花花藝的比拼,人人都可參與角逐。今天上午,2020年上海市民職工海派插花花藝大賽首場預賽在奉賢區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劇場舉行,108位選手同臺比拼,還首次出現了兩張「洋面孔」。在今後一個多月內,全市20個賽區、1214名「巧手花匠」將決出金銀銅獎,為明年在滬舉辦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造勢。
  • 馬靖云:海派律所的三個維度與時代向度
    何為「海派律所」呢?我理解的「海派」指的不僅是地域特徵,更是歷史積澱而成的文化脈系。所以「海派律所」並不僅僅指的是上海律師事務所。即使在上海成立,但不具備海派文化基因的律所,我們也不能稱其為「海派律所」;即使不屬於上海地域,但具備了海派文化基因,也可能成為「海派律師事務所」。正如英國學者邁克·克朗所說「文化內容不僅僅涉及表面的象徵意義,而且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
  • 革命文化、消費主義、上海本位……「海派」究竟是什麼?
    通過討論這些問題,海派似乎可以進入到專門的文學史與其他學術範疇,但與此同時,它又似乎總是在人們口頭上活著,指向一種混雜、肉感、雅俗共賞的存在,在海派裡活著的人遠離形上學,立足現世取捨,難以產生終極關懷,這也正是魯迅等人當年詬病海派之處。但是,海派的活力又是人所公認的,無論是上個世紀初靠標新立異取得高票房的海派京劇,還是今天「海派文化中心」對於城市文化產業的提升作用,都說明了這一點。
  •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遺 匠心堅守傳承優秀文化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而盆景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之一,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為海派盆景日後申請更高級別非遺項目與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奠基。二、注重傳承,非遺文化永續發展近日獲批的「海派盆景」非遺傳承人,及正式確立的師徒模式,為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高質量人才梯隊夯實基礎。在申報過程中,上海植物園多次主動聯繫老領導、老專家組織商討會,並與區非遺辦積極對接。
  • 在上海,如何過一個海派民俗的端午?
    體驗海派麵塑非遺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裡,海派麵塑第三代傳人湯健現場指導市民製作麵塑作品「老鼠抱粽」。上海麵塑是海派工藝美術的重要品類之一,更是上海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湯健介紹,麵塑有一千多年歷史,主要材料是麵粉、麵團,和民俗節日關係很大。以前,每逢過年過節都有相應動物造型的麵塑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