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運動,更教學生成長——上好體育課從何處破題(下)

2020-09-10 中國青年網

核心閱讀

如今,創新教學形式與內容,鼓勵引導學生彰顯個性,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習得體育技能、培養運動興趣,成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隨著體育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如何補上體育老師隊伍建設短板,拓展他們的職業成長空間,激發他們的教學活力與潛能,也成為提升體育課質量的發力重點。

教師節前趁著周末,北京的滕女士和幾個小學同學一起來到宣武體育場,看望已退休的小學體育老師王樹華。見到王老師,說起當年的校園趣事,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時代。這群已畢業20年的同學,曾在北京市大木倉小學(現西單小學)跟隨王樹華學習壘球。球場上一起吃過的苦、嘗過的甜,還有王老師生動的教學,都令大家難忘。壘球陪伴著他們成長,聯繫著師生情誼,成為一生的財富。

勤於付出、樂於奉獻,和學生打成一片,像王樹華這樣的老師,也是很多人成長中的體育課記憶。

如今,創新體育課教學形式與內容,鼓勵引導學生彰顯個性,讓學生在體育課和體育活動中提高身體素質、習得體育技能、培養運動興趣,成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同時,隨著體育在校園中的位置越來越受重視,如何補上體育老師隊伍建設的短板,拓展體育老師的職場成長空間,激發體育老師的教學活力與潛能,也成為提升體育課質量的發力重點。

體育老師隊伍建設取得進展

近年來,中小學體育老師隊伍建設已取得一定進展。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測算,體育老師缺口總量已由5年前的超過20萬縮小到如今的不足16萬。「現在缺口主要集中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表示。

「小學缺少體育老師的直接原因是開課數相對較多。」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教研院體育教研員車純介紹,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節體育課,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階段每周3節,而高中階段每周只有2節。「近幾年,不少中小學都在加大體育老師的招聘力度,但距離實際需求仍有差距。」

體育老師數量亟待補充,質量也需提高。

吳鍵認為,目前我國體育師資隊伍主要存在兩個問題,「部分體育老師的體育技能水平還有欠缺,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對課堂教學改革的進取心、對先進技術手段的接受度也要持續提升。」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科院體育教研員江華認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是體育老師的主要來源,但上崗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一個新老師來到學校,如果3年沒有變化,5年就會退化。在幾個發展的關鍵期,要持續進行全方位培訓。」江華說。

體育老師的綜合能力在提升

左手摁著籃球,右手撐著地板,15秒後左右手動作互換……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籃球隊隊員、初二學生張子恆認真地進行著體能訓練,隊友許思齊在一旁將訓練場景拍攝下來,準備發到微信群裡打卡。「疫情期間,學校籃球訓練無法正常開展,為了讓隊員保持訓練節奏,我們要求隊員每天在微信群中打卡。現在,節假日也沿用這種方法督促訓練。」學校體育教研組組長馮建民介紹。

馮建民認為,體育老師在教學工作中應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此外,「各地適合開展的體育項目不同,每位體育老師精通的項目也不一樣,應有針對性進行差異化教學,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熱情。」馮建民說。

近年來,除了學歷上的要求,體育老師的綜合素質越來越受重視。在很多學校招聘體育老師的環節中,筆試包括教育心理學、體育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等綜合內容;面試不僅考察專業技能,還特別關注語言表達和課堂教學能力。「整體來看,體育老師的綜合能力在不斷提升。」車純介紹。

體育老師不僅是體育項目的教學者,更是「育才造士」的重要力量。已經82歲的王樹華每周末還會到俱樂部指導孩子和年輕教練。在他的課堂上,總能見他對學生豎起大拇指。他善於觀察每個孩子的變化,把誇獎掛在嘴邊,就算是學生動作做錯了,他也會笑眯眯地糾正,從不大聲訓斥。

課堂上以鼓勵為主,這是王老師的教學風格。「小學的孩子愛玩愛鬧,教學不能過於嚴厲,要充分了解他們的心理。」王樹華說,「體育不光要教會孩子們技能,更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

體育老師的角色在悄然改變

近年來,隨著家長對孩子體質健康更加關注,社會上各種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校園裡,體育老師也受到更多重視。「現在家長對體育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對體育老師的認識也在發生改變。」車純說。

同時,體育老師在校園中的角色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江華介紹,隨著校園文化生活的豐富,不少體育老師成了多面手。在德育工作、安全工作以及校園整體活動等方面,體育老師的身影越來越活躍,「不少優秀的體育老師憑藉自己的努力在更高層級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江華說。

在北京陳經綸中學帝景勁松分校體育教研組組長劉娓楠看來,上好體育課是體育老師獲得認可的前提。「照本宣科也能完成教學任務」,但她認為,這並不是對學生負責的做法。有一年寒冬,儘管要冒著刺骨的冷風跨校區上課,但劉娓楠和同事們還是堅持把體育課上到了期末考試前一天。「體育課錘鍊學生意志,作為體育老師我們不能先叫苦。」

北京市朝陽區教研中心體育教研員孫衛華認為,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迎難而上,主動作為。他說,曾有一位校長向他講述了體育老師為學校帶來的驚喜,在該校一年的科研專項申報中,體育老師提交的項目佔了一半多,學生的體育成績上去了,還有了全方位的成長。「先有作為,自然就會被重視。」孫衛華說。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這堂課,收穫健康和快樂——上好體育課從何處破題(上)
    編者的話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是落實「健康第一」理念的基礎性環節。近年來,校園體育課程改革、創新性體育活動等在各地有不少開展,如何上好體育課也有了更多嘗試。
  • 這堂課,收穫健康和快樂—上好體育課從何處破題
    編者的話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是落實「健康第一」理念的基礎性環節。近年來,校園體育課程改革、創新性體育活動等在各地有不少開展,如何上好體育課也有了更多嘗試。
  • 這堂課,收穫健康和快樂 ——上好體育課從何處破題(上)
    近年來,校園體育課程改革、創新性體育活動等在各地有不少開展,如何上好體育課也有了更多嘗試。日前,教育部對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中《關於出臺剛性措施強化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提案》作出回應,再次強調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破解老問題要打開新思路,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各司其職、匯聚合力。
  • 上好體育課從何處破題:體育課學什麼?怎麼上?怎麼考?
    編者的話  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是落實「健康第一」理念的基礎性環節。近年來,校園體育課程改革、創新性體育活動等在各地有不少開展,如何上好體育課也有了更多嘗試。
  • 教運動,更教學生成長
    人民網-人民日報核心閱讀如今,創新教學形式與內容,鼓勵引導學生彰顯個性,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習得體育技能、培養運動興趣,成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隨著體育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如何補上體育老師隊伍建設短板,拓展他們的職業成長空間,激發他們的教學活力與潛能,也成為提升體育課質量的發力重點。
  • 媒體聚焦 | 教運動,更教學生成長
    如今,創新教學形式與內容,鼓勵引導學生彰顯個性,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習得體育技能、培養運動興趣,成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隨著體育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如何補上體育老師隊伍建設短板 拓展他們的職業成長空間,激發他們的教學活力與潛能,也成為提升體育課質量的發力重點。
  • 光明時評:體教融而不合,該從何處破題?
    此外,體育課與文化課的博弈中顯得羸弱,特別是在畢業年級,體育課不得不讓位於文化課。中小學校特別是邊遠山區,不但專業體育教師匱乏,而且學校的專職體育教師在校內被視為「另類」,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上更是「低人一等」。在調研中,筆者還發現極少學校將體育成績納入班級、年級的整體成績予以考核,體育被邊緣化現象嚴重。
  • 特寫|「神獸」復學,體育課怎麼上:摘下口罩,磨鍊人格
    5月18日,上海市小學四、五年級、預備年級(六年級)、初一年級和高一年級學生返校復學,總計學生人數多達60萬。關於「神獸歸籠」的各種話題,已經持續超數月。家長們一遍慶幸「神獸」們居家隔離的折騰時光落幕,一邊又擔心著孩子返校復學的健康問題——學校疫情防控是否到位,孩子的開學症候群如何緩解,以及體育課是否戴口罩。事實上,疫情下的體育課,確實是一個焦點話題。
  • 我是教學生的
    ——美國教師雷夫帶給我的思考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已經快有三十年了,從來別人問我是教什麼的時候,我往往微笑地回答:我是教語文的。在我看來,對方的問題也是問你教授哪一門學科的,這樣的回答應該沒有錯。雖然我在教書生涯中始終秉承著育人第一、教書第二的原則,但是問這樣問題的時候,應該就是問教哪一門學科。可是聽了雷夫老師的演講,我從內心深處開始產生疑問:我回答錯了嗎?
  • 中美小學體育課對比:美式讓孩子自己選擇運動
    昨天上午,人和街小學重慶天地校區五年級(2)班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特別的體育課—來自美國俄克拉荷馬州胡佛小學的體育老師克裡斯汀,教他們玩了一把融「壘球、足球、籃球」於一體的三不像遊戲,讓孩子們著實體驗了一把美式體育課的玩法。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100分是體教融合「破題」與「破冰」之舉
    新華社昆明1月19日電(記者嶽冉冉)新年伊始,雲南省首吃「螃蟹」,把中考體育上調至100分,與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平起平坐,此舉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也得到國家體育總局的高度認可。體育總局副局長楊寧認為,體育100分是體教融合「破題」與「破冰」之舉。
  • 「啟跑」將體育課開進社區
    小程序通過與社區有效嫁接融合,彌補孩子們在課外參加體育鍛鍊時面臨的系列痛點,比如附近場地難找、運動時間不足、投入費用過高、專業教練難找、項目選擇單一、低幼體育課程空白等問題。  湖北盈方陽光青少年體育聯盟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柳樾表示,「目前,『啟跑』課程採用拼團模式,通過線上與線下融合交流的模式,讓青少年學生能在家門口找到喜愛的運動項目,找到身邊的場地,找到熟悉的夥伴。」
  • 體育課如果這樣——還會被其他課佔用嗎?
    >遊戲化:上體育課充滿樂趣,而不是枯燥地訓練某個技術動作。,有利於孩子們養成運動習慣。實用化:體育課一方面教給孩子們一些運動技巧(跑、跳、投、球類等),同時也鍛鍊了孩子們各方面的身體素質(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靈活性、協調性等),讓他們在運動能力和體能上都有切實的提高。
  • 孕婦練「一字馬」,把胎兒置於何處?孕期要運動,更需要合適運動
    孕婦練「一字馬」把胎兒置於何處 前幾日網絡上的一組照片讓大家關注起了孕媽,鄭凱的妻子苗苗和妹妹在草坪上做「一字馬」,而且能看出來苗苗微微隆起的小肚子
  • 教學生愛上古詩文,有章可循
    最近,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著名特級教師董旭午的新著《我這樣教學古詩文》,應該是一本能夠教學生會學、樂學和愛學古詩文,很有利於解決好這個「老大難」問題的佳作。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教學生學會融通「生活」首先,教學生與古人的語言表達生活相融通。
  • 名師名課 | 北大體教部亓昕老師談瑜伽教學(上)
    我中學時期在學校校隊打籃球,身體素質比較好,大學階段也有很多體育技能方面的訓練,碩士和博士階段則主要是理論課程。博士畢業找工作時我想要進入大學當老師。我比較擅長籃球,可以教籃球課。但我覺得多掌握一項運動技能會更好,就在社會上報名了瑜伽培訓班,並取得了瑜伽教練證書。學習瑜伽之後,我對這項運動有很多感悟。
  • 體育課作業怎麼留?|觀點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吧民小編說9月,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體育課作業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體育從課堂延伸到課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每天運動不少於2小時 體育課怎麼上?
    體育運動可以磨練一個人的精神品質,青少年上好體育課至關重要。我省中小學體育教育現狀如何?如何激勵廣大青少年上好體育課?我省大中小學體育老師、專家積極獻上金點子。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黃婷/文 陳衛東/圖   國家要求  中小學每周設3-4節體育課  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安排體育課,中小學生每周可以上3-4節體育課。海口港灣小學陳老師介紹,該校1-4年級每周設4節體育課,5-6年級每周設3節體育課。「低年級體育課的內容主要包括隊形隊列、廣播操、跑步、拉伸等運動。」
  • [學會「讀帖」,寫一手好字!](小學一年級基本功)
    究其原因,除態度外,是初學寫字,急於下筆,沒有認真「讀帖」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如自己不會「讀帖」,也不會教學生讀帖,糟糕!多數學生這一手字,便誤在老師手裡了!「讀帖」,本是學習書法時的一個用語。用在小(一)寫字指導中,「帖」就是田字格。「讀」並非出聲念,兩是用眼看,即「觀察」之意。
  • 在家做運動!海南在線體育課指導學生居家鍛鍊
    居家鍛鍊的主要內容是柔韌性訓練和心肺練習,包括拉伸運動、高抬腿、開合跳、深蹲跳、跳繩等項目。此外,還要求學生們每天做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學生可以將運動視頻傳到網上,由學校教師對他們的動作進行點評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