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李一能)從去年開始,上海全面推行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指標體系,並基本實現全市覆蓋、常態監測。昨天,市民政局公布的首次日常監測結果顯示:上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總體處於「良好」水平。
圖說:上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結果
此次被納入「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的有572家養老機構(正在進行大修改造的或執業未滿一年的,未作監測)。得分達到85的,對應等級為「優秀」;得分70-84(含70)的,對應等級為「良好」;得分50-69(含50)的,對應等級為「一般」;得分低於50的,對應等級為「較差」。
本次監測中,養老機構平均得分72.8,總體處於「良好」。其中,市屬機構平均分排名第一,處於「優秀」水平。徐匯、靜安、長寧、嘉定、楊浦五個區的養老機構平均得分,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另外,相較於2018年,崇明區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提升最迅速。
本次監測針對三大方面(具體50項指標),得分總體較平均:服務安全73.7分,服務提供72.9分,服務保障71.9分。
監測顯示,公建民營機構77.6分、公建公營機構77.4分,民建民營機構68.2分。
■ 公建公營養老機構前五名:上海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上海市第四社會福利院、上海徐匯區社會福利院、上海市嘉定區第一社會福利院、上海市楊浦區社會福利院
■ 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前五名:上海市靜安區恆裕曹家渡老年福利院、上海市浦東新區南碼頭路街道南園養老院、上海靜安區日月星養老院、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世博家園養老院、上海市浦東新區惠南鎮惠頤養護院
■ 民建民營養老機構前五名:上海中福會養老院、上海陽光養老院、上海市長寧區頤養敬老院、上海浦東新區華康恆裕養老院、上海月星敬老院
而獲評「較差」的24家養老機構中,有2家因搬遷關閉,另22家被責令整改後,有1家經複查獲評「良好」,16家獲評「一般」,5家複查後仍獲評「較差」,分數從最低開始,先後是:黃浦區春升老年公寓、閔行區南張安老院、黃浦區老西門街道海陽敬老院、浦東新區民樂養老院、普陀區真如頤天年養老院。
據悉,市民政部門將根據監測結果等級,在上海養老服務平臺上對所有養老機構做貼臉標識,並在機構服務場所醒目位置掛牌:等級「優秀」,貼「大笑臉」;等級「良好」,貼「微笑臉」;等級「一般」,貼「平臉」;等級「較差」,貼「哭臉」。
為落實獎懲,上海民政部門已計劃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結果與政府運營補貼、信用分級等掛鈎。對「較差」的養老機構,督促整治,並啟動行政檢查。同時,市民政局還表示,目前已完成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指標上升為地方標準的立項工作。兩年內,擬在全國率先完成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地方標準的發布。
此外,民政部門還會把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與行政檢查和處罰、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服務質量認證、滿意度測評、黑紅名單等一起,構建本市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綜合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