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穿刺是正確率最高的腎病診斷手段,但由於其創傷性、費用較高,常被其它更方便的方法代替。
那麼在不必要做腎穿刺的時候,怎麼才能診斷腎病的病理類型呢?這裡介紹一下最常見的幾種腎臟病的診斷方法。
微小病變
1. 好發於兒童,常為大量蛋白尿,為選擇性蛋白尿,以白蛋白尿為主。血尿少見,鏡下血尿僅發生於約20%患者中。
2. 一般不伴有高血壓或腎功能受累。水腫明顯時多伴有腎前性氮質血症。
3. 低白蛋白血症,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易並發感染。
4. 血清補體水平正常。
微小病變的特徵很明顯,通常不用腎穿刺診斷。
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
1.80%以上的患者尿蛋白呈非選擇性,尿中IgG升高
2.腎小管功能受損。(尿蛋白組分檢查尿中NAG、視黃醇結合蛋白(RBP)水平升高),尿滲透壓降低;
3.血清IgG水平明顯降低,補體正常;
早期就存在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
約2/3 的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患者見鏡下血尿;見多形性紅細胞尿;
膜性腎病
1.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陽性;
2.尿蛋白定量通常>3.5g/d,但很少超過15 g/d;
3.約有一半患者有鏡下血尿,但大量鏡下血尿不是膜性腎病的特徵;
4.低蛋白血症,血漿白蛋白
5.高脂血症,以膽固醇升高為主;
6.自身抗體陰性,血清補體水平正常;
7.B肝和C肝病毒標記物檢查陰性。
隨著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這一檢測方法的應用,膜性腎病患者幾乎可以確診,腎穿刺必要性越來越低。
IgA 腎病
1、尿 RBC>5/HPF,可為典型的畸形紅細胞尿;
2.持續性蛋白尿>0.5g/天,多為非選擇性蛋白尿;
3.部分患者血清IgA 值增高,IgA>3.15g/L;
4.IgA/C3>3.01;
5.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體炎發作同時或短期內出現肉眼血尿,感染控制後肉眼血尿消失或減輕;
6.約有40%的患者有高血壓,合併高血壓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和腎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
目前,確診腎病病理類型最權威的手段仍是腎穿刺活檢術,但越來越多的替代檢查方法的出現,正在讓越來越多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檢驗更加經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