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長大後,變沉默寡言,父母在這事上就千萬別懶

2020-10-31 魯叔聊育兒

孩子沉默寡言是父母比較擔憂的一個缺點。如果自家的孩子沉默寡言,父母會擔心孩子在沒結婚前不會談戀愛處對象,或者是擔心孩子在職場中不會和領導與同事相處。

確實在生活中,沉默寡言的人很少有朋友,因為他顯得比較無趣;沉默寡言的人在感情方面也會比較坎坷,因為戀人之間整天都是想黏在一起說話的,要是一方太過寡言的話,另一方就會覺得無聊,甚至還會以為是其不夠愛自己,最後讓感情出現了裂痕。

沉默寡言的人他把什麼心事都藏在自己心裡,從不對人說,有什麼事都自己默默扛著,這令父母家人都對他們感到很無奈,想跟他溝通也會感到困難重重。

而那些善於表達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在生活中他們會有很多朋友,走到哪裡都不擔心他會孤單寂寞,不擔心他不會處理和領導及同事之間的關係,也不會擔心他不會談戀愛處對象。

善於表達的孩子,遇到事情也會積極與家人溝通,尋求解決之法,不會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那麼沉默寡言的孩子是天生的嗎?不排除有先天性的原因,不過有些則是因為父母的處理不當,導致孩子失去了表達欲望,從而慢慢變得沉默寡言的。

帶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其實每個孩子還在嬰兒期的時候,他們就都有了表達的欲望,比如寶寶會呀呀地說一兩個簡短的音節,雖然很多時候大人還不能明確他們在表達什麼,但這就是寶寶們的語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呀呀學語。

不想孩子長大後變得沉默寡言的話,那麼在寶寶呀呀學語期,父母一定要對寶寶說話時多做回應。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寶寶呀呀學語時,雖然他們發出的一些簡短音節,我們還不能明確知道寶寶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不過從寶寶的眼神和舉動上,我們還是能清楚地捕捉到,哪些音節是寶寶在自言自語,哪些音節又是寶寶在向大人發出詢問的。

所以在回應寶寶發問這件事上,寶媽寶爸千萬別懶,一定要及時地回應寶寶,跟寶寶多多互動。別小看寶寶的理解能力,只要大人做出回應,他們或多或少都能明白的。

除了呀呀學語期,等寶寶會說話後,他們的好奇心會更重,他們會問大人很多問題,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世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面對孩子的表達欲望,父母們千萬要有耐心,多做回應,不要置之不理甚至表現出厭煩的情緒。

因為你總是置之不理甚至厭煩,漸漸的孩子就不敢發問了,等到孩子失去了表達欲望,那麼他們就會變得沉默寡言。現在很多寶媽寶爸,帶孩子的時候只顧著自己刷手機甚至忙著搓麻將,對孩子的表達欲望充耳不聞,甚至還會吼孩子,說他怎麼整天那麼多話,其實這是不可取的。

鄰居家有位大哥,長相端正,能力也不差,可是已經快40歲了,還沒有結婚,在職場上也混得一般般,這一切都跟他不善言辭有關。這位大哥平時都是沉默寡言的,即使跟同齡人在一起,他也不愛說話不愛笑,顯得很木訥。

他也有談過兩三次戀愛,但都只維持一兩個月就無疾而終了,原因是他太木訥,姑娘們沒法跟他相處。後來也通過媒人相親過幾次,但都是因為木訥而失敗。

在工作上也是,本來他是有些能力的,領導也想給他委以重任,可是由於他不善言辭,存在溝通障礙,好機會自然是被其他人搶了去。

也許不少人會認為,只要有能力做事,不善言辭有什麼關係?但是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領導,公司裡有兩位能力相當的,但另一個善於表達善於溝通,而另一個卻沉默寡言有溝通障礙,那麼你會對誰委以重任呢?

因為在職場上,一個被委以重任的人,不僅僅是要面對同事和老闆,很多時候還要面對客戶,要是面對客戶的時候,你不善言辭,溝通不到位,那可就麻煩了。不但會給客戶的印象不好,有可能還因為溝通問題而丟了訂單。由此可見善於言辭在職場上是有多麼重要。

這位大哥為何如此沉默寡言?我問過我父母,我媽說其實這位大哥小時候還挺喜歡說話的,但他父母嫌他話多,每每在他說話時就吼他,讓他不要整天那麼多話。慢慢的這位大哥就變得沉默寡言了,長大了也改不過來。

孩童時期是一個人的性格塑造期,過了孩童期,一個人的性格基本上就定型了。既然做父母的會擔心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沉默寡言,擔心他們因沉默寡言而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影響和困擾,那就應該在孩子的孩童時期多點耐心,幫孩子建立喜歡表達、善於表達的習慣。

本文由魯叔聊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
    畢竟愛自己孩子這件事不累!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我認識一位媽媽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其實,有些事情上,家長完全可以懶一點,孩子會更出色!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
  • 媽媽在這4件事上越「懶」,養出的孩子越優秀,可別太勤快
    不少父母都覺得自己什麼樣,教出來的孩子就什麼樣,所以平時在家裡面都表現得很勤快,希望孩子以後也能夠像自己一樣勤快,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你越是勤快孩子越是懶,而相反你越懶孩子則越勤快。本來我也是相信什麼樣的媽媽就能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但是經過表姐的這件事之後,我才知道,只有自己懶一點,孩子才能勤快起來
  • 父母學堂:怪孩子太懶?其實因為父母做錯了這2點
    有的家長怪孩子懶,上小學了自理能力和獨立性都比較差,做什麼都要父母叫,叫了還磨磨蹭蹭不願意動……其實不是孩子懶,而父母太勤快,也不是孩子能力弱,而是父母太強。接下來我們就來細說一下,讓孩子變懶的兩點原因。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在這3件事上偷懶
    「媽媽,我不想寫作業。」即使父母苦口婆心地開導,但孩子依舊對學習毫無興趣。甚至有老師反映,孩子經常在課堂上開小差,不認真聽講,總是東望望西看看的。慢慢地,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這樣的結果,是任何父母都不想看到的。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讀書時偷的懶 ,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這個社會,誰都信奉努力是走向人生巔峰的標配。
  •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了」,當孩子說出這句話,家長要做3件事
    看了一些家長記錄孩子放學的視頻,90%的寶寶都在哭著說「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了,明天不來了」……聽到孩子說這句話,相信大部分家長心裡都很難受,五味雜陳的,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誰能不心疼,尤其是當寶寶們哭成淚人,有些爸爸媽媽更是堅持不住了。但「長大」是每個寶寶都需要面對的事,他們需要接受,無論是主動接受還是被動接受,最終的結果是不會變的。
  • 不想孩子長大後沒出息,就一定要讓他吃這4種苦
    親愛的家長們,你想要孩子成為哪種人?如果想要孩子成為因努力而成功的人,不想孩子長大後沒出息,那麼就不要放任孩子,一定要讓他吃這4種苦。所以,請告訴孩子,千萬別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別在該學習的時候放棄努力。因為比起生活的磨難,那些苦讀的歲月,只是孩子此生承受的最輕的苦。只有吃過學習的苦,熬過學習的難,孩子才會擁抱更加遼闊的人生。
  • 孩子培養!在這3件事上偷不得懶!(轉給家長)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  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成長。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
  • 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太傷孩子心
    ,比不上她班的誰誰誰,或者是她朋友家的孩子,後來孩子長大了,她越來越忙,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總是打擊孩子其實打擊孩子,是中國教育的一個通病,這個通病還有很多家長依舊在犯,但是在這裡我請求各位家長,要是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千萬別做這件事。
  • 沒教給孩子這幾件事,長大後容易成「白眼狼」,父母請自查
    導讀:沒教給孩子這幾件事,長大後容易成「白眼狼」,父母請自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教給孩子這幾件事,長大後容易成「白眼狼」,父母請自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遠見的父母,不要給孩子偷這3種懶,現在知道還不晚
    在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會相信孩子說類似這樣的話「媽媽,我不想去學校、 「媽媽,我不想做作業、「媽媽,我不想聽老師講課」。 父母費幹口舌教導孩子,孩子還是對學習不感興趣。老師說,孩子總是在課堂上不聽課,不認真回答問題,總是環顧四周有什麼動靜。漸漸地,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不好。任何父母都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在網絡上有這樣的說法,讀書中偷來的懶惰,取而代之的是一生的辛苦和不愉快。
  • 孩子沉默寡言說話不清楚,父母從小這樣和孩子說話令人擔心
    這樣的媽媽你見過嗎一位從事早教的朋友,推薦了一個說話不清楚的孩子,讓我們幫忙想想辦法。按約定日期,媽媽帶著孩子來做言語評估和測音,整個過程令人煩躁。這個孩子說話不清楚,而且沉默寡言。這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讓孩子自信心備受打擊。2、不給孩子說話機會,有些父母對孩子照看過分精細,總是在孩子表達需求之前,就滿足了孩子的種種要求。讓孩子失去了一次說話的機會。使得孩子養成不愛說話的壞習慣。
  • 家長無論再忙,也千萬別偷這三種懶,否則會害苦孩子一生
    記住自己為人父母並始終扛起肩上的責任,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俗話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現在養育一個孩子,不再單單吃飽穿暖這麼簡單,如何教育孩子成人成才更為關鍵,這關乎到孩子一生。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前十年有效了。
  • 別再慣孩子了!父母越「懶」孩子才能越獨立
    如今的孩子,都養的越來越「金貴」,父母、爺爺奶奶,將所有的心力、心血、財力都投入在孩子身上。但是,如何是真正的為孩子好?怎樣能讓孩子真的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和現實來替你教育他。現在小丸子給各位家長看看10幅對比漫畫:讓你明白「慣孩子」到底有多大危害!
  • ...迴避與人交流,甚至「拒絕上學」 孩子不想學習真的是「懶」 嗎?
    武漢晚報訊(記者毛茵)「孩子不愛學習,我想盡了辦法卻沒有效果。」這是不少家長的煩心事。在長江健康傳媒上周的《心晴》欄目線上互動中,長江健康心理專家智庫專家、湖北東方明見諮詢公司程寅老師告訴家長們,「拒絕上學」的核心問題不一定是孩子懶,不求上進,也不一定是孩子不想學習,而可能是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升級造成的。
  • 總撿親戚家孩子舊衣服穿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啥樣?家長們別不在意
    導讀:總撿親戚家孩子舊衣服穿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啥樣?家長們別不在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總撿親戚家孩子舊衣服穿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啥樣?家長們別不在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越長大,話越少的三大星座,沉默寡言,不善言辭,但思想境界極高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問題,生活中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很多人都會覺得小時候的自己總是很開心,和自己的父母、朋友、同學,無話不談,每天都過得很快樂,可當自己長大後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卻又不想去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傾訴給別人,生活中有三大星座,他們越長大話越少,心裡裝了很多事,看似沉默寡言,其實內心對任何事都非常清楚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在這3件事上偷懶!(轉給家長)
    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媽媽,我不想寫作業。」即使父母苦口婆心地開導,但孩子依舊對學習毫無興趣。甚至有老師反映,孩子經常在課堂上開小差,不認真聽講,總是東望望西看看的。讓自己的孩子可以輕輕鬆鬆成長,父母不是不想,只是不能。有哪個父母能夠真正做到超然,敢於用孩子的未來叫板現實呢?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性格只是一方面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多鍛鍊和見識外面的世界,會鼓勵孩子多出去外面走走,和別的小朋友多玩;而有的父母則一直想讓孩子多待在家裡,原因是怕孩子在外面遇到麻煩,不想讓孩子在外遇到壞人,想要更好地保護孩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其實對孩子的性格與長大後的層次、格局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父母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簡單地把它看成孩子童年時期的一種選擇。「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 想要孩子變優秀,父母一定要「忍住」的4件事
    在養娃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想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培養的更優秀。有些媽媽輕輕鬆鬆就養出了出類拔萃的孩子,而又有些媽媽累死累活也養不出好孩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要想孩子更優秀,一定要「忍住」4件事。 第一件事:忍住妥協。 在商場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孩子哭鬧著想要某一樣玩具,有些家長堅持著不買,把孩子抱走了。
  • 寶媽在以下方面越「懶」,孩子將來越有出息,別再盲目勤快了
    根據閨蜜的說法,文文的獨立生活技能非常強,從小就幫忙做家務,三歲穿衣五歲疊被七歲就跟著閨蜜學做飯,別說只是單純的寄宿了,哪怕是長大入社會,一樣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而這一切行為的根源,不過是因為閨蜜比較懶罷了。「我忙的時候,他們就別想閒著。」這是閨蜜的育兒觀,都說為人母親要懂得奉獻,她只想多來幾個人分擔自己的勞動,認為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