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百度派 @全村人的希望
鮑魚的繁殖期是它們的最佳捕撈季節,此時的鮑魚肉足肥厚,性腺發達,最為肥美,故有「七月流霞鮑魚肥」之說。當鮑魚捕撈上來後,漁民們很難將其全部以新鮮的形式供應市場,因此鮑魚一般分為鮮活、冷凍、幹鮑、罐頭四種產品。
(1)鮮活鮑魚
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量最大的是鮮活鮑魚。鮮活運輸大多採取幹運法,用塑料保溫箱稱裝,每兩層鮑魚之間放置一層溼潤的泡沫塑料後再放上冰袋,控制溫度在 5~8℃之間,運輸 24~48 h,成活率在 90%以上。我國尚未出臺有關鮮活鮑魚的質量標準。在日本等地區鮑魚多為生食,鮑肉別切成 3~4 mm 厚的薄片,要求肉質脆嫩而不堅韌。不習慣吃生鮑的,以紅燒或與肉類同煮。
(2)冷凍鮑魚
鮮鮑魚經過清洗、稱重裝盤、冷凍、託盤鍍冰衣後即可包裝入庫,放入-18℃以下的冷藏庫中貯藏。冷凍鮑魚主要商品形式有速凍帶殼鮮鮑魚、速凍鮑魚、速凍鮑魚片。冷凍鮑魚保質期較長,是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銷售形式。未吃過鮮活鮑魚的人,可購買冷凍的,吃時取出解凍即可。
(3)幹鮑魚
幹鮑魚是相當名貴的食品。受地域氣候影響,不同地方幹鮑加工技術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需要經過晾曬、鹽漬、水煮、烘乾、吊曬等一系列複雜而精心的處理,這也是造成幹鮑價格極其昂貴的原因。加工完成的幹鮑需要一個存放成熟的過程,放置時間越長風味越別致。鮑魚在幹制保藏過程中其物理化學性質、組織構造發生變化,內部出現溏心效果,在質感方面大大超過了鮮鮑魚。
(4)鮑魚罐頭
罐頭鮑魚,亦稱湯鮑,因其便於攜帶、食用方便、保質期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鮮活鮑魚的風味,因此成為歐美、澳洲等國鮑魚的主要加工和銷售方式。一般加工工藝為:鮮活鮑魚採肉、清洗、定型、調味、裝罐、殺菌。還有運用超高壓技術處理鮮活鮑魚達到滅菌鮮食的效果,處理條件為 600MPa、20min。近幾年,我國鮑魚罐頭加工業有所發展,但工業化水平並不發達,如鮑魚黑色黏液的去除以及高溫殺菌後存在的失水率高、質地變硬,口感不佳,肉質變黑等問題並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限制了我省乃至我國鮑魚加工業的競爭和發展,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本論文的立足點。
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