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有限,她想要的零食和漂亮裙子都沒辦法得到滿足,長大後,在物質方面她儘可能地彌補自己。
同樣的,她對待家裡的小孩也是這樣,小孩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她說不希望小朋友長大後覺得自己的童年很悽慘,所以儘量滿足他們物質方面的要求。
適當滿足孩子的願望是可以的,美好的童年也需要一定的金錢來營造。可是,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這種教育也是不太合理的。
具體會有什麼不好我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有一天,我帶著朋友家的小孩去超市買東西,跟她介紹我們買的東西多少錢,小孩表示很新奇,因為她從來都不知道買東西需要多少錢,貴不貴,向來都是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家長就是她的哆啦A夢口袋。
我相信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會少。很多家庭教育缺乏理財教育,家長極少跟孩子談及&34;這個話題,因此,很多孩子對於金錢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開銷,教育支出等等,都離不開金錢,金錢無處不在。&34;這個話題是避免不了的,家長要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讓他們知道錢從哪裡來,應該到哪裡去。
股神告訴我們,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對金錢避而不談,越早和孩子談錢,對他們越有好處。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太小,接觸金錢不太好。
但是事實恰恰相反,早點和孩子談錢的效果非常好,可以幫助孩子早點建立理財的觀念。教育孩子認識金錢,這一行為的價值早已超越金錢本身。
家庭財務教育,表面上看是關於金錢的教育,實則收穫的是人生財富。家庭財務教育,是每個父母都應該重視的教育。
在家庭財務教育的背後,我們希望孩子收穫的是優秀的品德、健康的心理、管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優良素質。
然而在中國,很多家庭都不注重財務教育。一直把孩子保護在溫室裡,讓他們過著&34;的日子,並且有求必應。導致孩子對家庭的經濟情況一無所知,總是隨意索取,買東西沒有節制,不懂得體諒父母。
家長有義務讓孩子了解錢是什麼,清楚每個年齡的孩子對金錢的看法,然後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錢從哪裡來。家裡的錢不是銀行裡取的,也不是從錢包裡掏的,更不是手機一掃碼就自然而然地出現的,而是父母辛苦工作的薪酬,是父母的血汗錢。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批評我們浪費東西的時候,總是教育我們說,「錢不是大風颳來的,是你爸辛苦掙來的」。
家庭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用恰當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大人賺錢的方式,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職業,從而讓孩子了解,所有人都在不同的崗位上辛苦工作,以獲得支撐生活的酬勞。
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工作的意義,勞動的價值,讓他們從小就知道財富來之不易,付出勞動才能換取酬勞,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再者,家長要教會孩子錢該怎麼花。
所謂零用錢,就是父母給孩子的,可由孩子自己自由支配的錢。
零用錢是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財富,給予孩子支配金錢的快樂;零用錢可以讓孩子學好財務管理,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財商;零用錢是孩子作為家庭一份子所分配的家庭收入份額,父母對孩子信任的一種表現。
零用錢是孩子客觀合理的需要,也是理財教育的開始。但是,零用錢具體怎麼給,怎麼花就考驗父母教育的智慧了。
首先,給孩子的零用錢要適度,給孩子零用錢實際上是在金錢的使用方面給予了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可以作為孩子學習理財的開端。
但是孩子年齡小,可支配的金錢一定要適度,太多了容易慣出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太少了會讓孩子沒有支配金錢的快樂。
這個所謂的適度如何把握呢?兩個基本建議:一是合理參照其他家庭的標準;二是跟孩子協商,父母可以預估孩子每個月的大致消費,再和孩子一起討論零用錢的金額,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尊重。
第一次給零花錢要有儀式感,告訴孩子,這是他成長的一個標誌,是父母給予的信任和尊重。
家長一定要利用好這一個高光時刻,激發孩子心底成長的快樂以及家庭責任感。如此一來,孩子在使用零用錢的時候才比較有成就感,也會考慮到父母對自己的期待。
再者,儀式感需要維持,零用錢最好定期給,就跟大人領工資一樣,每個月或者每個星期,選擇一個固定的日子發放。
孩子就會跟大人領工資一樣期盼拿到屬於他的零用錢,也好讓孩子心中有數,有利於便宜孩子計劃用錢的好習慣。
另外,建議家庭在開始給孩子零用錢的時候,附贈一個存錢罐,並且告訴孩子,零用錢不能隨意揮霍,可以固定往存錢罐裡存錢,讓孩子有分配財富的概念。
零用錢的使用一定要有正常的目的,為了避免零用錢的隨意濫用,家長可以跟孩子強調零用錢的主要用途,並且監督孩子零用錢的使用情況,以便可以根據使用情況酌情增減零用錢金額。金錢事小,養成良好品行至關重要。
記帳是理財的開始,也是監督孩子零用錢的好方式,了解財務狀況以及支出最好的辦法就是記帳。
引導孩子理財,首先從記帳開始。讓孩子在記帳的過程中,清楚自己的零用錢使用情況,逐漸樹立理財觀念。
家長要定期檢查孩子的帳本,督促孩子堅持,記帳是一件繁瑣的小事,需要堅持和耐心,持之以恆方能見效。
理財教育就是要孩子學會珍惜金錢,告訴孩子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花錢也要有計劃。
在妥善保管與計劃金錢的同時,又培養了孩子做事認真耐心、嚴謹細緻、一絲不苟的品質,可謂一舉多得。這些好的品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零用錢本就是孩子自由支配的金錢,某種程度上說就是給孩子亂花的,孩子一般都有一個亂花錢的階段,不用過分在意,要適當允許孩子犯錯誤。
適當犯錯並不代表縱容,在孩子體驗過亂花錢的後果之後要及時教育,讓孩子慢慢培養合理消費的習慣。
因此,關於孩子亂用零用錢這件事情,家長一定要保持好心態,不能過分責罵,也不能過於輕視,給孩子一種無所謂的感覺。
而是要根據事實來跟孩子講道理,首先分析孩子的亂花錢的危害,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再跟孩子商量如何防止亂花錢。
在這方面家長應該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督促孩子改掉壞毛病,早日養成好習慣。
過年的時候孩子會收到來自各方的壓歲錢,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筆巨款,少則幾百,大則幾千,幾萬。
如何處理這筆巨款成了每個家長頭疼的問題,一方面,壓歲錢的歸屬權肯定是孩子,貿然收回怕孩子傷心;但另一方面又不放心孩子自己保管,擔心他們不會合理規劃和使用壓歲錢。
因為在孩子看來,這錢就等於是大風颳來的一樣,當然,他也很有可能像大風颳走一樣花掉。
小時候,我們的壓歲錢還沒在手裡捂熱就被媽媽收走了,媽媽給出的理由是小孩子不適合保管錢。
後來,從朋友那得知,他們的壓歲錢都是爸爸媽媽幫忙存起來的,瞬間讓人超羨慕,因為他們從小就有存款,長大後就有了一筆巨款。
幫孩子儲存壓歲錢,我認為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家長可以給孩子開一個銀行帳戶,每年把壓歲錢存起來,卡由父母保管。
但是錢的支配權在於孩子,這是孩子的專屬存款,家長不得挪用,孩子如若有重要事情需要動用壓歲錢,可以向父母申請使用。
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壓歲錢不僅是長輩愛心和祝福的體現,也是一種責任的傳遞。在激發孩子尊重和感激長輩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衣食住行,居家過日子哪一樣都離不開錢。為了增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知道父母持家的辛苦,也為了讓孩子從小學習財務管理能力,可適當讓參與家庭的財務管理。
注意,參與家庭財務管理注意考慮孩子的年齡,安排適當的家庭活動。
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家庭財務會議中,討論下個月的開支預算。讓他了解家庭的財務支出情況,讓孩子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
另外,理財教育要日常化,儘量讓孩子參與到你的家庭日常小決策中。
比如,逛超市的時候帶上孩子,跟他討論商品的價格,進行商品比較等等。
不妨讓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在假期試當小管家,從早點到晚飯,從氣、水、電的費用開支到大筆開銷,一點一滴都讓孩子參與其中,親身實踐,了解家庭的財務支配,相信孩子和我們都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俗話說&34;,從只會伸手拿錢到精打細算的摳門管家,相信經過實踐孩子一定知道當家不易。
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敢於放手,允許孩子犯錯,或者說給予給孩子犯錯的機會,有了錯誤的體驗,再進行教育,效果會更好。
學當小管家並非易事,孩子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習,出現預算超支等情況很正常。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放開手讓孩子接受挑戰,允許孩子犯錯,耐心陪伴,悉心教導。
錯誤本身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通過錯誤本身來讓孩子意識到亂花錢的本質問題,從而自覺養成合理支配零用錢的習慣,形成合理的消費觀。
家庭理財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理財能力,塑造學生的財經素養,而且對學生良好個人品質的形成、文化素養的積澱以及責任意識的培養也有著重要的價值。
如果不想讓財商拖了孩子的後腿,家長們一定要敢於和孩子們談錢,儘早開始理財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提升孩子的財商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