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次的父母,從不忌諱和孩子「談錢」,財商教育這一課要早點上

2020-11-12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財富可以成為一件寶物,因為它意味著權力,意味著安逸,意味著自由。」——詹·拉·洛威爾


縱觀歷史上的名人大家,在稍微富有的家庭當中,父母都不會忌諱和孩子「談錢」,反而讓孩子擁有能夠充分接觸金錢的機會。

相比那些不願意和孩子「談錢」,甚至經常向孩子哭窮的父母來說,這些願意與孩子「談錢」的父母層次不知高了多少。

因為他們深知,只有和孩子「談錢」,才能夠讓孩子掌握金錢,而不是被金錢所掌控。

那些不願與孩子談錢的父母,最終面對的只能是孩子在金錢上栽跟頭的現實。

15歲男孩打賞主播,花掉外婆救命錢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人們消遣的方式越來越多,手機支付的功能也也來越便捷。直播、視頻、手遊等APP不斷推陳出新,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誘導人們消費。

孩子接觸手機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在這些誘惑面前難以把控自己,容易做出衝動消費的行為。

家住南通的朱女士就因為自己的兒子花掉了外婆的救命錢而感到萬分苦惱。

原來,朱女士年僅15歲的兒子,在手機上看主播直播的時候,陸陸續續給主播刷了8萬元的禮物。

起初孩子還是10元一筆地充值,到了後期以後,單筆充值數額就達到了1萬元。

朱女士去銀行查看流水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兒子,在不知不覺中把家裡存給姥姥看病的救命錢全都花光了。

面對記者的訪問,朱女士表示自己的兒子會充值,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主播的誘導,這才讓孩子不停地花錢。

她知道自己的兒子做錯事在先,但是希望平臺能夠體諒一家人的不容易,把錢退回來。

這件事情上傳到網上後,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吐槽。


有網友表示:「我覺得相對於錢,想辦法教育好兒子更重要。如果真是外婆看病的錢,那人品就很差了。就算不是看病的錢,至少他沒有金錢概念,不懂父母賺錢的困難。15歲其實很成熟了,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朋友了。」


這名網友的評論可以說十分客觀中肯了。

分析:

的確,15歲的男孩,早已經不是七八歲這些沒有分辨能力的小孩了。他應該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去決定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是否會給家庭帶來麻煩。

但孩子依舊選擇大額充值打賞主播,這只能說明父母沒有給孩子上好「財商教育」這一課。

這就導致了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賺錢的辛苦,在花錢的時候不經過思考,最終出現惡劣的結果。

如果家長從小給孩子進行「財商教育」,糾正孩子對待金錢的觀念,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能夠降低不少。

父母忌諱和孩子「談錢」,對孩子會有何不良影響呢?

①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

如果父母從小忌諱和和孩子談錢,不讓孩子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那麼孩子就無法體諒父母掙錢的辛苦。

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在消費的時候也不會考慮家庭的承受能力,這會給父母增添許多負擔。

②孩子容易陷入「衝動消費」的陷阱

父母忌諱和孩子「談錢」,並從小限制孩子的消費,一味地向孩子哭窮。長期以往,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出現「報復性消費」的行為,容易陷入「衝動消費」的陷阱之中。

這樣的孩子無法合理利用自己的錢,在未來容易陷入到「經濟危機」之中。

③孩子可能會給家庭帶來經濟損失

如果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上好財商教育這一課,忌諱和孩子談錢,會導致孩子在消費的時候隨心而為。

孩子不會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亦或是將這種風險轉嫁到家人的身上。

就如同前文中朱女士的兒子一樣,在消費的時候不加考慮,花掉了外婆的救命錢。

④孩子未來賺不了大錢難有出息


美國首富洛克菲勒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種人永遠不會富有。


一種是「及時行樂」的人,他在花錢的時候沒有考慮過更加長遠的未來,只圖一時的歡樂。

第二種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只會把錢攥在手裡,不會利用它作為本金錢生錢。在通脹膨貨的今天,無法錢生錢的本金,就是在貶值。

如果父母從小忌諱和孩子「談錢」,很有可能會讓孩子變成這兩種永遠也不會富有的人。孩子未來賺不了錢,難有大出息。

高層次的父母,從不忌諱和孩子「談錢」,財商教育要從小抓起

①讓孩子了解金錢的來之不易

父母想要給孩子上好「財商教育」這一課,首先要讓孩子了解到金錢的來之不易。

比如說,在孩子放假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參加社會實踐,讓孩子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掙錢。

只有孩子親身體驗過掙錢的辛苦,他才能夠珍惜金錢,更加努力地讀書學習。

②讓孩子學會合理理財

父母培養孩子的財商,要從小抓起,學會合理地理財這一點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美國首富洛克菲勒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每周都會給予孩子零花錢,並讓孩子將這些錢分成四份。

一份用來儲蓄,一份用來日常開支,一份用來做善事,還有一份可以用來投資。在洛克菲的教育下,他的四個孩子對於理財都有自己的想法。

作為孩子父母,我們也可以借鑑這位首富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學會合理地理財。

③培養孩子勤儉節約、合理消費的觀念

高層次的父母,在給孩子灌輸「財商教育」的時候,會培養孩子勤儉節約、合理消費的觀念。

這樣孩子在消費的時候才不會因為誘惑而一時腦熱,購買一些不必要之物。

和你說句貼心話

「財商教育」是每一位父母都要給孩子進行的課程,只有讓孩子擁有對金錢的正確觀念,他才能夠掌控金錢,利用金錢提升自己。

每日一問:你會忌諱和孩子談錢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優秀的父母,不會避諱跟孩子談錢!好的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談錢
    優秀的父母,不會避諱跟孩子談錢!好的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談錢,別讓孩子為父母的錯誤買單。關於姐弟兩網貸的熱搜,記者曾問他們為什麼會借那麼多。和點菜精打細算的小學生相比,這兩姐弟的金錢觀明顯有所欠缺。小學生都知道,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花錢。
  • 給孩子談錢就很俗?財商教育缺失,才是家長和孩子最大的悲哀
    「財商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而言,可以說是很重要的一課,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卻不以為然,他們的觀念裡甚至感覺和孩子談錢很俗。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有個小女孩每天問媽媽要零花錢,可從不舍的花掉。而是自己一點點積攢著,然後在媽媽生日當天拿出自己攢下來的錢去商店,和店員經過一番談價還價之後,最終用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給媽媽買了蛋糕和生日禮物。
  • 巴菲特和芒格的兒童財商教育:學會談錢,是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想好好和孩子商量吧,根本聽不見去,你說什麼,他就一句「我就要」。無奈之下,也只能再次妥協了。聽完小珍的抱怨,我也深有感觸。每次逛商場的時候,總能看見一些父母,面對拿著玩具的孩子,先是好言解釋、繼而斷然拒絕、最後無奈妥協。出現這樣的情況,多是家長沒能正確的和孩子談錢。
  •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財商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談錢
    現在很多家長們很避諱和孩子談錢,一個是害怕孩子之間會對家長的收入進行比較,對一些中低層收入者來說這會很尷尬和羞愧,另一方面,家長們覺得孩子還太小,不需要關心錢,需要的話會幫他買,防止他養成過度物質主義的習慣。
  • 你敢和孩子談錢嗎?兒童財商教育-1
    01 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而我在30歲的時候,別說是買房和給父母生活費,我能不負債就已經不錯了。 那為什麼我們的差距如此巨大呢?為什麼我這個同學能把錢花在刀刃上?而我花錢總是衝動消費呢?我同學她說她從小父母就跟他談錢,告訴他什麼東西多少錢,什麼東西要買,什麼東西不買,每次帶她去買東西之前都會先列清單和預算,買完後教她記帳。所以她花錢就很有計劃。
  • 青少年的財商教育——有遠見的父母,敢於和善於開口對孩子談錢,讓他們與金錢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開口和孩子談錢,讓他們擁有不被金錢束縛的經濟獨立的人生!有遠見的父母,敢於和善於對孩子談錢。
  • 家庭理財教育 | 有遠見的父母要如何跟孩子談錢?
    股神告訴我們,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對金錢避而不談,越早和孩子談錢,對他們越有好處。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太小,接觸金錢不太好。但是事實恰恰相反,早點和孩子談錢的效果非常好,可以幫助孩子早點建立理財的觀念。教育孩子認識金錢,這一行為的價值早已超越金錢本身。
  • 猶太人的財商教育,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優秀的父母不可不懂
    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猶太人的成功和他們的教育分不開,他們的教育又與《塔木德》這本書的秘密有著巨大的聯繫。今天我將為大家分享猶太人財商教育的部分觀念,看看到底猶太人是怎樣教育孩子,並讓他們成才成功的。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猶太人從不以自己做的生意小而自卑,在他們看來所有的生意都是由小做到大的,他們喜歡把鈔票不問出處這句話掛在嘴上。猶太人從小就教育孩子,金錢是沒有性質的,所謂的性質是人自己主觀強加給金錢的,所謂的金錢的性質其實是金錢持有者本身所具有的性質,人有善惡之分,金錢沒有。
  • 和孩子談錢,俗嗎?你不得不重視的財商教育
    但關於金錢,別說對孩子講,即使成年人之間談起這一話題也是扭扭捏捏,閃爍其詞的。財商教育是我們傳統的教育所欠缺的,一方面,我們低估了孩子對金錢的理解力,而覺得這是不甚緊要的。另一方面,單純認為這是只屬於財務專業人士的話題,與普通大眾無關。這其實都是誤解,我認為它的重要性不亞於我們讓孩子掌握多少學科知識,擁有多高的情商。為什麼這麼說呢?
  • 股神巴菲特:在「炫富」和「哭窮」的世界裡,要如何跟孩子談錢
    ,家長對於孩子的財商教育是非常匱乏的。父母也要清楚的知道,和孩子談錢,並不單單是教他如何用錢,其背後有遠超錢本身的意義。錢的教育藏在細節裡巴菲特是一個成功的商業巨賈,那他作為父親,教育孩子是怎樣的呢?會怎麼跟孩子談錢?
  • 12歲男孩打遊戲花光媽媽6年積蓄:孩子成長中這一課,父母要補上
    沒想到,被孩子打遊戲充值花光了,據稱現在吃飯都成問題。看到這則新聞,我們在責備「孩子不懂事」,感慨「媽媽不容易」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窺探到事件背後折射出的孩子成長中財商教育的缺失。作為父母,我們要重視孩子的財商教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 先導篇:兒童時期財商的培養,成就孩子一生的格局
    《反溺愛》的作者羅恩·利伯說:「不想寵壞孩子,就要好好談錢」。生活中,很多父母會把養育孩子的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提到「財商」,有的父母會覺得有點遙遠,認為這是大學以後才需要考慮的事情;有的父母會覺得有點陌生,不知道培養財商從何抓起;也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更重要。
  • 孩子的財商啟蒙,要趁早
    為了給孩子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作為父母,絞盡腦汁去從培養孩子。但是,大多數父母可能會陷入一個誤區,只重視智商、情商的培養,卻忽視了財商的啟蒙和教育。 著名的投資大師股神巴菲特說:「諾亞並不是在已經下大雨的時候,才製作方舟。」意思是說財富要提早準備和積累。理財專家也說:「幼不學財,財不理你終生」。 對孩子的財商教育要趁早。
  • 財商教育要趁早:越早教會孩子認識錢,越能打開孩子的眼界與未來
    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教育孩子要趁早,在他們的思想觀念裡,很多東西都是在年幼的時候形成,然後在整個成長的過程裡進行修補和填充,直到三觀穩定,人格形成後,才會趨於一個平穩的狀態。所以,在「錢」的這個問題上,家長們必須早點兒引導孩子。
  • 家長需要注意:如何跟孩子談錢
    做什麼事情都和孩子談錢「財商教育」雖說很重要,生活中家長不注意,孩子對金錢的認識將會是一片空白,他們腦海中這方面的概念一點也沒有,才會鬧出種種笑話。不過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做什麼事情都和孩子談錢,也是很糟糕的。這樣的孩子可能會一心鑽到錢眼裡,做什麼事情都想著要回報,也會變的太功利,從而失去了「財商教育」最初的意義。
  • 「最美地攤」北大女生:買一本書,講一道題,談孩子的財商教育
    可以看出女孩積極樂觀和樂於助人的生活態度,讓眾多網友紛紛點讚。女孩子不僅是名校學霸一枚,還有這樣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多家長不禁有些「酸」,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家長們想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育中「談錢」是一門不可或缺的課程。
  • 孩子財商意識低,家長要做好這3件事,讓娃變成「小財神」
    能掙到錢不算真本事,能靈活地運用金錢為自己服務,而不是淪為金錢的奴隸,才是對金錢最高意義的領悟。所以,良好的財商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很多父母認為,讓孩子過早的接觸金錢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讓孩子學壞,所以,幾乎不讓孩子碰任何錢。殊不知這樣做,不但對孩子的財商培養沒一點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對金錢的認識比較表面模糊,不利於孩子金錢觀的形成。
  •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財商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課財商: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縮寫為FQ(Financial Quotient),財商指個人、集體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財商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課,對孩子的財商教育是諸多益處的,對孩子以後的賺錢思維有一定的幫助,如果孩子完全沒有理財的知識,長大一定會給孩子帶來危害。通過科學正確的財商教育,可以讓孩子正確的認識貨幣的產生和運用規律,培養孩子科學花錢的思維,提高孩子的綜合的能力。
  • 孩子財商教育 宜早不宜遲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財商與智商、情商、逆商這四大商數如汽車四個輪子並駕齊驅,父母應該儘早對其進行財商教育,避免孩子少走彎路,讓孩子養成正確的消費價值觀,為今後的財務自由添磚加瓦。時代的發展對個人各方面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當今養育孩子的綜合成本不低。孩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認識到財商教育的重要性,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還小,談錢色變,不要認為從小跟孩子談錢就會使孩子沾上銅臭味,等孩子長大了再去灌輸就已經來不及了,孩子可能就浪費了一大筆金錢。
  • 小孩子不能談錢?不想孩子「走歪路」,就得和孩子好好談談錢
    再加上家長的過度包辦,從來不會讓孩子有自行支配零花錢的機會,也沒有讓孩子了解商品價值的判斷力,忘記培養他們經濟獨立的能力。這才將孩子們變成對金錢毫無感覺,只把它們當成毫無意義的數字的消費機器。二、學校忽視了孩子正確金錢觀的培養從古至今,當下社會提倡重義輕利,在中國人的文化裡,也忌諱談錢,所以人們常說:談錢傷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