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後就可以跟娃「談錢」,智慧有遠見的父母這樣培養娃的金錢觀

2020-11-11 桃小真育兒

文|桃小真育兒

01

昨天我帶兩歲多的娃出門的時候,寶寶特別喜歡吃一個冰激凌,然後想著非要買。我一看那個價格就一個小盒子,竟然需要十幾塊錢,不是說不可以給他買,只是不是所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都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我問她你有沒有錢,你有錢的話你看看你有多少錢你可以去買呀。她說她沒有錢媽媽有錢。我發現這不只是我家寶寶會有這種情況,有的時候跟一些別的寶媽在一起的時候,她家的寶寶也會是那樣子的一個行為。「我沒有錢,媽媽有錢爸爸有錢」。一說出來感覺很理所當然,就覺得我喜歡的東西大人可以滿足我,就應該給他買。娃不知道錢哪裡來,怎麼使用等等。(在小月齡寶寶的世界裡可能錢就是可以用來買玩具和好吃的)雖然跟2歲多寶寶談錢很多情況娃是不明白的,但家長要明白從小培養娃的金錢觀是很重要的,記得羅伯特•清崎說過:「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會取代你,這個人是誰?是債主,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那讓娃越早學習和了解金錢,會有什麼好處?

一、就好比今年出現的一些孩子看直播給主播打賞等情況,把父母的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霍霍掉。對於孩子對於金錢觀的盲區和無知,誰人曉得會給一個收入微薄的家庭帶來怎樣的「災難」

二、儘早培養娃的金錢觀可以讓娃懂得珍惜金錢的來之不易,且妥善處理。學著如何規劃來合理安排使用金錢。

三、控制物慾,這個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和冷靜消費才可以。這種情況下需要家長讓娃明白攢夠錢才能買自己想要的玩具等。

02

爸媽對於2歲多娃的金錢觀可以這樣培養:

1、用場景遊戲來引導娃對金錢的認識

這個可以用家裡的日用品,拿著幾毛錢的紙張。跟娃坐遊戲時告訴紙錢的面額是多少,可以買到什麼剩下的錢可以做什麼。最實在的鍛鍊方式我認為是超市,因為商品貨架上都是有相應商品的價格的,這個時候更能直觀跟娃去說和認識錢和物品的交易。

2、讓娃有點零花錢

對於小月齡寶寶,出門遇到搖搖車是很常見的,娃會嚷嚷著要做,這個時候給娃出門前備幾個硬幣,告訴他這些是多少,可以坐幾次搖搖車,讓娃心裡有個預期。等寶寶上小學後可以自己寫字記帳本,這樣子會更能明確他的錢用哪裡,怎麼用等。

3、財商繪本


這年頭感覺自己最缺的就是知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對金錢的渴望和需求也越大,就好比一歲左右就多用一兩塊錢的硬幣做搖搖車,兩歲多後會知道錢買好吃的,玩遊戲,買玩具等等。在娃小的時候跟娃說一大堆道理不如看相關的繪本書籍。家長看過一些故事後用自己的語言跟娃把關於錢的事情講出來。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博多•舍費爾的《小狗錢錢》和《小狗錢錢2》作者被譽為「歐洲巴菲特」,「歐洲金錢教練」。而他的這套《小狗錢錢》是給孩子們理財啟蒙圖書《小狗錢錢》圍繞一個12歲女孩吉婭的故事展開,家裡突遇財務危機,可自己也有夢想還沒實現。直到一天救了一隻受傷的小狗「錢錢」。它引導吉婭開始一步步理財,從而改變了家裡的財務危機,同時自己的夢想也得以實現。此書末附有寫給成年人的後記。《小狗錢錢2》吉婭認識了好多朋友,自己又得到獎學金,如何處理和合理用錢?此書最後附有養成優秀品格的7條準則。我喜歡這套書是它有每講完一故事會有對故事的啟示總結。家長可以作為參考,再加上自己理解會更好。

這套書我建議家長要先看,做好筆記和理好思路後,一天一個給寶寶當成睡前啟蒙故事時間給娃用講故故事的形式講出來。然後白天加上實踐操作,比如去超市或者就家裡物品來操作等。

桃小真育兒,一手帶娃一手碼字的90後新手媽咪,致力於以自我經驗和育兒避坑指南為更多新手爸媽帶來啟發成長,關注我,了解更多母嬰育兒趣事或小知識,使育兒輕鬆高效。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大家來聊聊你對培養娃金錢觀這塊的困惑和煩惱吧。

相關焦點

  • 致父母:談錢不俗氣,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就要早談常談
    還總是跟別人說,她們掙點錢也不容易,以後還要留給孩子上學,買房子。經常會有人開玩笑說「談錢很俗氣」,「談錢傷感情」。可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錢,我們總是會談到錢,會想到錢,會需要錢,會賺錢,會花錢。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錢,或多或少。《茶花女》中有一句經典名言: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
  • 把錢交給孩子,結果她買只狗全家只能吃泡麵,如何培養娃的金錢觀
    在這個沒錢寸步難行,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年代,錢對於人們太重要了,現在人們之間變得冷漠跟錢也脫不了關係,錢是一把雙刃劍,錢可以滿足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減少人的焦慮感,何以解憂,唯有暴富,之前的人幸福感來自自己內心的安定和滿足,然而現在要靠金錢來支撐,這足以說明人的情緒和幸福感跟錢有太大的關係
  • 家庭理財教育 | 有遠見的父母要如何跟孩子談錢?
    同樣的,她對待家裡的小孩也是這樣,小孩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她說不希望小朋友長大後覺得自己的童年很悽慘,所以儘量滿足他們物質方面的要求。適當滿足孩子的願望是可以的,美好的童年也需要一定的金錢來營造。可是,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這種教育也是不太合理的。
  • 希望孩子長大後不為錢所困,那就從小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吧
    然而,在大部分中國家庭裡,父母很少會在孩子面前談錢,擔心孩子掉進「錢眼」裡,擔心談錢太俗氣。現在都已經2020年了,我們應該改變觀念,坦然去跟孩子談錢了。生活離不開錢,衣食住行,樣樣都需要花錢。讓孩子們從小開始對金錢有基本概念,及早形成正確的金錢觀,懂得理性的消費觀,這樣當TA長大以後,才能更好的去控制金錢,而不是被金錢所控制。
  • 從小沒零花錢的娃,長大咋樣了?幾種傷害,將來花再多錢也難治癒
    父母就應該適當地給予他們一些零花錢,這樣將有益於他們的成長。因此,如果父母在給予孩子零花錢後,能夠正確地進行引導,逐漸培養他們的財商,金錢觀和自我管理能力。,年紀尚小的娃,可以選擇面值小的,如1塊、5角等;年齡大點的就可以根據他們的需求來決定,主要是用在正道上,而且是在合理可允許範圍之類,那麼父母就可以適當多給一點。
  • 如何科學地與孩子談錢,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錢,家庭中最難討論的話題之一,80%的孩子在上大學前從未與父母討論過「錢」。錢從哪裡來,怎麼賺錢,如何花錢,什麼是債務。家長一般都有些避諱跟孩子談錢,怕孩子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卻放在錢上,也怕孩子變得市儈。但如果你不幫孩子建立金錢意識,就容易使得孩子覺得錢很容易得來,從而揮霍無度。
  • 有遠見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在這方面吃苦,未來娃有出息
    導讀:有遠見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在這方面吃苦,未來娃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遠見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在這方面吃苦,未來娃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優秀的父母,不會避諱跟孩子談錢!好的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談錢
    優秀的父母,不會避諱跟孩子談錢!好的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談錢,別讓孩子為父母的錯誤買單。關於姐弟兩網貸的熱搜,記者曾問他們為什麼會借那麼多。教育家默克爾說:&34;所以說,父母不要避諱和孩子談錢:①告訴孩子家裡的經濟情況很多父母,尤其是家庭比較窮的父母,都很忌諱和孩子說起家裡的經濟情況。
  • 孩子幾歲可以有零花錢?別早過這個年齡,父母正確培養孩子金錢觀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孩子幾歲可以有零花錢?父母最大的謊言就是,「孩子,壓歲錢媽媽幫你存起來了」。這是段子也是實情,有多少孩子的壓歲錢自從被媽媽「存」起來之後就再也沒見到過了。說到錢,有的家長曾經問過,「要不要給孩子一些零花錢?」
  • 和孩子談「錢」不傷感情!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宜早不宜遲
    長大了,工資也在中上水平,明明工作很長時間了,因缺乏正確的金錢觀,不懂得平衡自己的欲望與收入之間的比例,沒能存下什麼積蓄。你會說從小和孩子談錢是不是太物質了?那長大了再談是不是也太晚了呢?不要說你從來就不是一個物質的人!
  • 多閱讀可以讓娃更聰明,父母這樣培養娃的閱讀習慣,孩子愛看書
    父母們都想讓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可是奈何孩子們要麼沒耐心、要麼三心二意、要麼壓根就不想看,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歡看電視或者玩遊戲,而且有很多父母也總是抱怨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其實想要讓孩子自覺主動的去學習,去挖掘新的知識,從小培養好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 如果父母經常帶孩子去這幾個地方,不僅娃的情商高,而且有遠見
    導讀:如果父母經常帶孩子去這幾個地方,不僅娃的情商高,而且有遠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父母經常帶孩子去這幾個地方,不僅娃的情商高,而且有遠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娃把冥幣當錢花,媽媽哭笑不得!掃碼付帳時代,娃咋認識錢」?
    是的,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覺得這個孩子太暖了,很有愛心,也很愛媽媽。雖說童言無忌,父母在為孩子的天真無邪點讚時,如果能借這個機會,給孩子進行適當的錢幣教育,以後就不會鬧出這樣的笑話了,而且對孩子的財商也有很大的幫助。
  • 若是父母常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不僅娃的情商高,而且有遠見
    若是父母常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不僅娃的情商高,而且有遠見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有見識的父母並不等於有錢的父母,就想給孩子準備幾套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是卻能夠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 與欲望共舞,但不被欲望挾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這種家庭應該選畢業後可以賺更多錢的專業,比如北大經營。幫助孩子不斷區分「我需要」和「我想要」,讓孩子從小建立這樣的區分機制,多用引導式提問引發孩子思考分類,而不是粗暴回復「沒錢買了」或「你都買了多少個這樣的東西了」。存錢時如果孩子有零花錢專門來滿足欲望,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存錢的道理。《小狗錢錢》中建議,孩子的錢可以分成三份,一份零花,一份儲存,一份慈善。
  • 寶寶一歲後,家長就可以開始培養以下習慣了,能讓娃受益一生
    文|秘籍君教育專家常說,孩子六歲前最關鍵,其中六年時間裡,三歲前又最重要。可以說,自寶寶出生後的一到三歲這個時間段,是寶寶成長黃金期。但很多家長恐怕會疑惑,三歲前的孩子,生活重心無非是吃、玩、睡,作為家長也不能有什麼作為吧。
  • 我如何跟孩子談錢?
    不愛談錢可以說是從中國古代就一直延續下來的傳統美德。古人到底有多麼不願意談錢呢,《世說新語》裡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晉朝有個人叫王夷甫,他一貫標榜自已是個清高的人,對錢嗤之以鼻,提都不願意提。他的妻子郭氏很想逗他說「錢」這個字,但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
  • 2歲以上這樣帶娃逛超市,連早教錢都省了
    作為父母,當孩子呱呱墜地的時候,就想著要把世界上所有的愛都給他。於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給娃買最好的進口奶粉和日用品;在下班後強打著精神讀繪本;甚至咬著牙拿出夫妻倆一半的月薪報了早教班……都說早教可以開發寶寶智力,可是早教班這麼貴,真的有必要報嗎?
  • 娃學會了新型「偷」錢方式,修鍊金錢觀,虛擬貨幣的認識也很重要
    與成人相比,他們玩遊戲更沒節制,對金錢也沒清醒的認識,而且很容易陷進對某個主播的追捧和崇拜中去,於是就通過慷父母之慨,來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樣的事近年來屢屢見諸於報端。11歲男孩玩手機遊戲花光3萬元,父親不忍責罰砸手機洩憤。湘潭11歲男孩充值9000餘元玩遊戲,偷摸刪掉消費提示信息。
  • 2歲是給娃立規矩的"關鍵期",父母若能做到這4步,娃以後更好管
    蒙特梭利發現的三十幾個兒童敏感期中,從孩子2歲開始,就會經歷多個心理上的敏感期。所以要抓住立規矩的關鍵時期。1.物權敏感期:對自己的玩具充滿佔有欲,認為這個玩具屬於自己,一旦有別人想要拿玩具,孩子就會覺得有人搶奪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