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處理情緒的樣子,是跟父母學的

2020-08-21 花予沐

曾經走在街上,聽見一個小孩大聲地哭,我循聲望過去,大約是三四歲的小男孩,他的母親站在他邊上,一臉生氣的樣子說:「快點走!」

小男孩說:「不,我要吃冰淇淋。」

母親說:「不讓你吃就不要吃,我要走了,你就站這裡繼續哭吧!」

母親說完就真的走了,大聲哭著的孩子頓時就崩潰了,坐在地上歇斯底裡地哭,上氣不接下氣地,那聲音好無助,聽得讓人好生心疼。

她的母親走了一會兒又回過頭來,厲聲喝道:「你到底走不走?你要不走我就真走了啊!」

她見孩子沒有反應,就真的越走越遠,小男孩見母親非常決絕的樣子,開始害怕了,趕緊起身,邊哭邊追了上去。

我的內心對小男孩非常同情,我可以感受到他不被接納的感覺,以及那種無助感和恐慌感

其實孩子的情緒是受父母影響的,他會感覺父母是不愛自己的,自己不被人喜歡,產生自卑感。

長期以往,會給孩子內心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也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

01 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投影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故事,在美國的一個家庭,有三個孩子,最大的孩子才五歲就表現出非常逆反的性格,他的行為也非常具有破壞性。

一生氣就會破壞家裡的東西,將玩具摔壞,用腳踢桌子椅子等等。

讓他母親露絲感到著急的是,只要一跟他說話,他時常表現得非常暴躁和憤怒,對待家人都是大吼大叫的,壓根就沒辦法日常溝通。

這位什麼方法都試過了,就難以改變孩子的狀態,母親無路可走的時候,找到專家諮詢。

專家在聽完露絲的煩惱之後,給她的建議是:「你不要看到孩子發脾氣你也跟著生氣,你要保持穩定的情緒,然後對他的一切壞情緒,壞脾氣以及破壞性的行為,採用不批評的態度,做得好的地方多多鼓勵,然後去嘗試理解他的感受。」

露絲非常不理解,孩子犯錯了為什麼還不能批評?

專家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而是這樣問她:「請問您平時都是怎麼對待孩子犯錯的呢?」

露絲說,自己經常一點小事就生氣,動不動就摔東西,有時是因為自己情緒不好而責怪孩子,聽不進孩子的話,不允許自己的話被反駁。

她才發現,孩子身上那些自己討厭的惡習,都是從自己身上習得的,是因為自己對孩子沒有耐心,亂發脾氣,導致孩子現在這種的性格。

在後來的時間裡,露絲學著控制情緒之後,按照專家的建議去做,孩子的情緒變得穩定了很多。

其實孩子是父母身上的一面鏡子,孩子是父母的投影,孩子的問題也影射了父母身上的問題。

孩子從呱呱墜地,蹣跚走路,牙牙學語,陪伴在左右的都是父母。

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

他們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處理情緒,為人處世。

當父母情緒暴躁的時候,發洩在孩子身上,孩子要麼也會變成一個脾氣暴躁的人,要麼他會被壓抑成為一個懦弱的人。

02 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一、看見事物的另一面,培養樂觀心態

我們很容易因為一件事情讓我們感到不開心,有可能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就不開心了。

當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因為內心的能量已經被消耗,沒有更多的精力去處理眼前的事情,即使是無關緊要的小事。

也很容易心煩氣躁,特別是面對孩子的,更容易將氣撒在孩子身上。

所以,為人父母,需要先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先看到事物積極的一面,培養樂觀的心態,然後影響孩子成為一個樂觀的人。

情緒低落可能是毫不費力可以獲得的,但是想要控制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就需要費些心思了,但其實也不難,只要學會看見事物的另一面。

一個下午時光,有個小女孩,當她打開一扇窗戶,看見了一隻蝴蝶躺在窗前不能動彈,看上去已經死了,她為此感到非常傷心。

爸爸把她帶到另一扇窗前,打開窗戶,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玫瑰花園,迎面而來的花香,還有靈動的鳥兒,令人賞心悅目。

小女孩不由得發出一聲「哇」的驚嘆聲,開心的跑出去玩了,然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我們不能為不能夠改變的事情,一直傷心難過,這只是我們目前所看到的一面,這並不是世界的全部。

不防多從幾個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這樣我們的情緒也會跟著轉變。

我們看世界的角度,對待情緒的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

二、對情緒保持覺知

對情緒保持覺知,就是當情緒不好的時候,跳出自己的角色,站在第三方的角色去觀察自己的情緒。

l 當時的感受是什麼樣的?

是憤怒、焦急、氣憤、委屈、著急還是自責?或者是什麼,感受自己情緒的來龍去脈。

然後問自己:

l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

l 什麼事情導致的?

l 當時的情形是什麼樣的?

l 以後面對這樣的事情該怎麼辦?

這就是對自己的情緒保持覺知的過程,當你意識到自己正在情緒化的時候,就不容易被情緒所控制了,而且當前的情緒也會漸漸瓦解。

對待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首先要採取【不批評+鼓勵】的態度,面對孩子的錯誤要多包容,成年人都會犯錯,何況是孩子呢。

不批評是允許孩子犯錯,多鼓勵孩子多嘗試以後會做的更好。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驟詢問他,可以幫助你理解他,也讓他意識到自己情緒的來龍去脈,培養對情緒的覺知能力。

相關焦點

  • 你情緒失控的樣子,都被記在了孩子的「靈魂」中,父母們要多注意
    而對於母親來說,其實你每一次情緒失控的樣子,都一點也沒差的融入到了孩子的靈魂深處,成為了孩子性格缺陷的「推手」。而所有的家庭問題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父母的自以為是和不理解以及父母拒絕跟孩子溝通,加之母親在家庭中的崩潰式的情緒,猶如一把把刀子一樣,扎入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毀了孩子的一生。
  • 成功父母學:童年的影子有多長
    在完成了美國應用社會學碩士學業之後,身為母親的吳娟瑜受「家族排列」的啟發,找尋在親子教育中,父母自己的童年印記,露出的種種端倪,在其作品《成功父母學》中,吳娟瑜認為,人們不知不覺被父母的養育方式、師長的教導方式和社會的認知期待「制約」著,如果從小得到的是好的價值觀、好的行為模式引導,那麼儘管被「制約」,至少還是快樂做自己,可以盡情發揮。
  • 處理孩子情緒 你能得幾分
    孩子鬧情緒時,你的反應常常是——    A→    「別哭了,媽媽帶你去買雪糕吃。」    「來,爸爸帶你去動物園,不要再發脾氣啦!」    「你再這個樣子,我就不讓你出去玩了!」    B→    「你這個樣子像個男孩子嗎?真丟人!」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
  • 孩子總是情緒大爆發?家長學會這三個方法,幫助他建立情緒能力
    這其實反應的是一種情緒方面的能力,而這跟從小所處的環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有關係。相比外國人,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更為含蓄,或者說是不善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的問題時,並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就很武斷的判斷出他的想法,而這對孩子建立情緒能力是沒有幫助的。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
  • 教育孩子控制不住情緒怎麼辦?這樣做,處理好情緒與孩子的關係
    01孩子將父母看作整個世界在家裡休息的一天,突然聽見樓下傳來一位母親打罵小孩的聲音,母親用憤怒的語氣說:&34;然後責備和暴力發洩怒氣,孩子聲嘶力竭地哭聲以及在地上打滾時不時傳來的撞擊聲,孩子大概五六歲的樣子,聽著好揪心。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鵬鵬和媽媽跑到樓下,看到小狗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樣子,那一刻才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因為亂發脾氣,把養了一年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小狗害死了。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說過:「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像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性的騎象人 。
  • 別當情緒小怪獸!三招處理孩子的情緒焦躁
    下面三招告訴你如何正確處理小朋友的焦躁情緒。首先,輕聲呼喚孩子的名字,讓他把目光移向父母;其次,帶開話題說:「晚餐要煮你最愛吃的西紅柿炒雞蛋,要不要跟媽媽去超市買雞蛋?」小孩子情緒來得快也去的快,轉移注意力可讓小孩子忘記生氣的事。
  •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這本書介紹的全腦情緒教養法,不僅介紹了跟情緒有關的大腦科學知識,還介紹了非常實用的管理情緒的方法,這些方法不僅對教育孩子有幫助,而且對於父母調控自己的情緒也有不少幫助。情緒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是一系列人類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 孩子情緒不穩定,跟情緒腦有關係
    其實,我們大人也是一樣——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缺乏情緒管理,不知道怎麼處理自己的壞情緒,造成我們生活感覺"一團糟"。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之分的,那些憤怒,生氣,低落等等的情緒,跟開心,平和,高漲等等情緒一樣,都是真實客觀存在我們生活中的,不能說感受不好的情緒我就逃避,而感受好的情緒指望它一直保持,我們唯一能做到的是"都接納",允許它們客觀存在。我們之所以有喜歡和討厭之分,全源自於我們"內心"的感知,我們主觀的"貼標籤。
  • 闢謠:孩子哭鬧採用「冷處理」?三種方法處理孩子情緒「崩潰」
    在嬰兒時的前語言期,孩子是情緒化表達的,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幼兒期要慢慢地學習用語言來表達情緒。但此時,如果父母一味冷處理。孩子就沒辦法學會如何轉換表達方法,最終永遠停留在了前語言期。第二種:他會變成不會哭的人。
  • 孩子的壞情緒是不是問題,家長如何處理很關鍵,試試這樣做
    也有很多的孩子都會鬧情緒,大哭大鬧,甚至還會和同伴打一架,在這個時候媽媽的處理方式特別關鍵,如果媽媽只是單純的愛搭不理,或者是謾罵幾句,那麼孩子很可能會因為媽媽的處理方式不當,從而導致他們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甚至還會因此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從此有了隔閡。
  • 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情緒
    面對孩子的情緒一定是需成人幫助去處理的,沒有學過情緒管理的孩子是不知道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的。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情緒呢? 1.認知情緒-認識情緒就是在告訴孩子他身體發生了什麼,讓孩子給自己的感受命名。 2.學習如何表達情緒-孩子之所以總是出現一些不好的行為,並不是因為這些孩子真得是壞孩子
  • 如何處理孩子情緒?對不起我有點囉嗦 | 欒晶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夠擁有和孩子的情緒和諧相處的能力? 首先,一定是母親先學會和自己的情緒相處。 這個部分如果媽媽們覺得真的有必要處理掉,可以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 其次,母親要學會一些面對孩子情緒的技巧。
  • 來訪求助|如何處理孩子因早戀分手後的情緒?
    「」女兒的反常讓我很擔心,禾老師你說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歡跟爸媽說心事,跟父母有距離求助媽媽所遇到的,就是不知道如何處理孩子因早戀分手後所引起的情緒問題情緒問題再遇上叛逆期,這就讓很多父母傷神了。禾老師這裡有實用五法TIPS可以幫到你:Tip1:花時間陪伴當孩子不想說,或父母不知道怎麼開口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簡單的陪伴勝過千言萬語了。
  •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該怎麼教孩子處理憤怒情緒?
    」「你還真是一個壞脾氣的寶寶,看看以後還有哪個小朋友喜歡跟你玩。」「你發脾氣的樣子太醜了,我不喜歡這麼醜的你。家長、老師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這種情緒:當我們生氣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4後來,我又跟閨蜜母子一起吃飯,吃飯時,他又開始大聲地斥責媽媽。
  • 孩子厭學怎麼辦?不要讓孩子的厭學情緒再加重
    當孩子剛開始提出不想上學了,家長們大多不會去重視,覺得這只是孩子的一句玩笑話,還是一如既往地對待孩子;有的家長會各種威逼利誘,強迫孩子去上學、去學習;有的家長會向孩子妥協,想著只要能讓孩子上學就行,成績好壞就隨他吧;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直接就不管了,只負責把孩子送去學校,給足孩子零花錢。
  • 孩子情緒變化大 爸媽如何正確處理
    幫助孩子識別自身情緒家長要做的是接納並幫助孩子識別情緒,可以用語言的方式為情緒命名,如孩子在哭鬧發脾氣的時候,溫和地將孩子的感受進行複述,並告訴他「這種感覺叫XX」。家長說得多了,孩子在能完整表達的時候也會明確地說出「我很生氣」、「我很難過」等。
  • 如何處理好孩子的情緒
    如何處理好孩子的情緒? 我們在誇孩子時,要注意實事求是,態度真誠。更重要 的是,在「誇」孩子方面,父母還要掌握一些巧妙的技巧和方法。 導致孩子發脾氣的關鍵是他的負面情緒,孩子的情緒通常是來得快去得快,越小的孩子表現得就越明顯。如果孩子情緒的背後需求能夠得到理解和滿足,他們通常都能很快地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
  • 讓孩子學會接受和處理我們的情緒,我們也不是神
    要大人不生氣很難,但除了打罵,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接受與處理情緒如果說結婚是讓生命進入修行,那麼生養孩子就是進入修行的進階版。常常說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怎麼脾氣這麼火爆﹖怎麼這麼沒有耐心﹖或是原來自己的控制欲這麼強、這麼潔癖,不好相處。
  • 孩子自控力差,多半跟父母有關係?別再「憑感覺」帶娃!
    其實這跟他們從小養成的習慣有關,換句話說這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比如說父母以下這幾種行為,就很容易養出自控力差的孩子,中2條以上的父母要反思了!愛對孩子發脾氣有些父母脾氣暴躁,經常對孩子發脾氣,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緒管理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