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冬季養生如何食補

2020-12-22 搜狐大連

  冬季飲食

  輕微肺結核 吃點蘿蔔好

  市民汪小姐:我外婆可能有輕微肺結核,她常咳嗽和喘粗氣,我想問下她在家應該怎麼保養?肺結核對小孩有影響嗎?

  廖為民:受寒容易誘發肺結核,老人最好不要著涼,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1620°C之間。飲食方面要多吃化痰類的食物,比如蘿蔔。肺結核最關鍵的是要防治,喘是因為缺氧引起的,有條件的話可以採用氧療的方法,每天治療一小時。小孩受傳染的可能性比較小。

  冬天容易冷 可吃西洋參

  市民關先生:我經常會出現背部發涼的情況,我的女兒則非常怕冷,這是怎麼回事?

  蔡荷生:這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你們都是體質陽虛導致的,要注意保暖。飲食方面可吃西洋參,補氣血,最好先切片再泡水喝。此外也可多泡腳,防止血氣運行不暢。水偏溫即可,貴在堅持。拔罐也是一種方法,最好選擇正規醫院,這個按個人體質定。

  排洩不通暢 吃紅薯土豆

  市民陳女士:我老公身體不好,經常大便出血,去年治好了,今年又復發了,他又不想到醫院做腸胃鏡。他還曾在醫院掃描到體內有小肉塊,後來去除了。母雞燉紅參可以吃嗎?我想給他補一補身子。

  鄭鋈桓:如果是紅色的,則是肛裂現象,這主要是體內溼氣太重,和脾虛有很大關係,可吃點健脾丸。如果開裂處結痂,形成內部硬塊,則會出現類似痔瘡的症狀,這樣會導致惡性循環。如果情況惡化還會導致痔瘡癌、直腸癌等,這種症狀最好上醫院檢查。

  飲食方面,應儘量用粉碎機將米糧等打碎打細,越細越好,助於消化和吸收。同時可多吃胡蘿蔔,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地裡長的食物,比如紅薯、土豆等,有助於排便。建議多步行,不要做劇烈運動。

  紅參補氣可以吃,但建議以素食為主。身體陽虛的人,從健脾角度考慮,吃什麼要看能否消化吸收,小腸吸收不好吃了也沒有用。

  嘴裡酸味重 吃鹼性食物

  市民黃小姐:我吃甜東西時,開始還能感覺到甜,但是吃完以後嘴裡就非常酸。

  蔡荷生:首先,糖能生溼氣,胖的人應該少吃。你吃甜物嘴裡產生酸的感覺,這和胃酸過多有關係,建議你多吃鹼性食物,肉類酸性多,你如果吃也最好吃排酸的肉類。

  天冷夜尿多 吃核桃桂圓

  市民陳先生:我已經60歲了,最近一變天就突然出現夜尿多的情況,這和天氣有關係嗎?需要注意哪些飲食?

  廖為民:這是由腎虛和天氣寒冷引起的,應該多吃核桃、桂圓,藥物治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芝麻核桃水 利於治掉發

  市民汪小姐:今年秋天開始我就頻繁掉頭髮,一抓一大把,這該怎麼辦?

  蔡荷生:可以把芝麻核桃碾碎,早上泡水喝,但是長時間吃才有效果。

  吃蘿蔔羊肉 防手腳冰冷

  市民李女士:我經常手腳冰涼,沒人暖手手就一直是涼的,冬季要吃什麼可以緩解。

  廖為民:這主要是氣血不暢,體虛,缺乏熱能引起的,可多吃點羊肉、狗肉、蘿蔔等。

  經常熬夜者 多喝蓮子湯

  市民許先生:我兒子現在高二了,總是會看書到很晚,晚上寒氣很重,對於他這種情況的孩子,飲食該注意些什麼?

  蔡荷生:可以讓您的孩子多喝些湯,比如蓮子湯、黑木耳湯、核桃燉湯之類的。

  慢性咽喉炎 吃梨潤潤喉

  市民吳女士:我想問問慢性咽炎在飲食上要注意些什麼?

  蔡荷生:辣的東西儘量少吃,多吃些水果,比如梨等潤喉的食物,這個沒有好大問題,就是要多管住嘴。

  冬季保健

  想預防凍瘡 按摩可緩解

  市民邱女士:我冬季很容易凍手,應該如何防治呢?

  鄭鋈桓:凍手俗稱凍瘡,是寒冷天血液循環不正常導致的,不主張大家吃藥,可通過自身調理來防治。

  預防凍瘡比較簡單,在天氣還沒完全寒冷時,用熱水泡手,泡完手後可在手上擦一些活血化瘀的藥,比如防凍膏、蛇油膏,再配上一些摩擦手法做個簡單的按摩,或者用甘油給雙手做個按摩,甘油可起到收斂的作用,不主張大家在手上塗抹紫藥水紅藥水,因為這兩種藥水內都含有汞,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但如果手上已經有開裂現象就不主張繼續按摩了。

  睡前泡泡腳 老人能安睡

  市民方小姐:我想學些按摩的手法,為父母按摩一下。

  鄭鋈桓:如果你想在家為父母按摩,推薦你看一些相關書籍。為父母打水泡腳也是不錯的方法,在熱水內加一些活血藥,水的溫度最好讓老人可微微出汗,泡腳之後再給父母按下腳底,按摩腳底可通過刺激內臟的反射點,對內臟起按摩作用。

  老人血壓高 最好別冬泳

  市民肖大爺:血壓偏高是否可以冬泳?

  廖為民:膽固醇偏高要多運動,這是降壓之基礎。其次要少吃鹽,鹽容易增高血壓。鍛鍊的話,參加適宜的室內活動,夏泳可以,冬泳看個人情況而定。

  冬季心情

  夜裡總失眠 要少操點心

  市民吳女士:我今年64歲,經常失眠,只有靠吃安眠藥才睡得好點,手還容易顫抖,這種情況有五六年了。加上老操心孩子的事,所以我的情緒也不好。我的孩子30多歲還沒成家,愛人過世已經有5、6年了。我時不時也會出去晨練一下。我該怎麼辦呢?

  應汶華:你的失眠極可能是心理問題引起的。愛人走了,孩子的婚姻大事又沒解決,導致你心理上感到不平衡。也許你現在會不時回想起過去溫馨甜蜜的家庭生活,對比現實產生巨大反差,可能是這些事分散了你的注意力,讓你吃不下也睡不好。

  像你這樣的心理問題應及時治療。安眠藥起的作用只是一般性的,要治癒還得解開你心中的結。你有晨練習慣,這個很好,不過冬天最好晚點去,避免著涼。還有,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要好好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心情常鬱悶 出門多活動

  市民鄒小姐:最近天氣轉涼,我的心情為什麼也跟著不好了,常會莫名其妙就生氣。

  應汶華:下雨天是會導致心情鬱悶,這是因為秋冬日照短,天氣偏冷,宅在家的緣故。我建議你多出去活動一下。其次,你的居住地得增加光照強度,比如晚上看書、看電視的時候,開亮燈,這個可以刺激腎上腺素和甲狀腺素的分泌,使人興奮。還有,你可以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愛好,多活動,產生內啡肽。

  實習生 鄧亞萍 主力記者 呂柟 記者 桂萍 浦靜芸 文記者

相關焦點

  • 藥補不如食補 冬季養生食譜搭配
    冬季,往往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季節。茫茫的白雪,給人以既寂靜又無瑕之感,但其冰冷的溫度卻又常常讓人既想親近,又望而卻步。不過,從中醫的角度講,這卻是一個非常適合進補的季節。那麼,就來給大家介紹幾款養生保健的食譜吧。
  •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專家提示:冬季老年人如何中醫養生與進補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實習生 李珂冬天適宜進補,老年人應該如何來補?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王成喜溫馨提示。冬季人體精氣收藏、食補容易吸收,是進補的最佳季節。冬季進補可以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體內、滋養五臟。尤其老年人臟腑衰弱,氣血虛少,腎氣、腎精不足更為明顯。所以,冬季養生.應重冬補。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
  • 冬季如何正確預防兒童病毒性腸胃炎?兒科專家來支招
    冬季如何正確預防兒童病毒性腸胃炎?兒科專家來支招 2020-12-19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季如何科學減脂?專家支招
    冬季如何科學減脂?專家支招!.mp31:51大家都知道夏天是適合減肥的季節,而冬季天氣寒冷,大家也都習慣貼膘禦寒,因此,冬季成為了容易發胖的季節,讓不少人頭疼不已,那麼冬天大家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體重呢?又需要避開哪些誤區?來聽報導。
  • 立冬養生:食補勝藥補,進補怎麼吃
    立冬養生:食補勝藥補,進補怎麼吃 澎湃新聞記者 肖蓓 2017-11-07 08:46 來源:澎湃新聞
  • 養生趴|中醫教你冬季如何養生
    但是,冬天雖冷,也不能忘了養生哦。那麼,冬天要怎麼樣養生呢?冬天養生應該吃些什麼東西。今天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下中醫養生中的冬季養生常識,感興趣的朋友看過來啦!冬季養生保健四招起居調養中醫強調了「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
  • 冬季養生 九原則要重視
    大雪節氣的到來,預示著正式進入冬季最寒冷的時候,這時期天氣乾燥、溼度較低,此時養生保健尤為重要。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屬陰,要以固護Yin精為本。下面我們來看大雪養生的9原則一、保暖護陽氣  冬屬陰,以固護Yin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溼度很低。
  • 冬季如何養生?記得常按這些穴位!
    冬臘風醃,蓄以御冬,如今氣溫明顯下降,那麼在冬季大家要怎樣養生呢?南方衛視《健康生活家》請來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中醫博士、副主任中醫師王凱,讓他告訴你吧~
  • 天氣和疫情都有所反覆,如何「曬」吃喝才能養生防毒抗病?
    在最近這樣的大氣候大環境下,如何吃好喝好「曬好」才能養生防毒抗病呢?食品學和營養學專家來支招了! 陰邪最盛時期多食溫熱 再過一周便是大寒。1月5日的小寒時值「二九」,之後則迎來「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嚴寒」。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 名老中醫提供「私房」妙招
    原標題: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 名老中醫提供「私房」妙招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
  • 冬季裝修問題多 專家支招:泥子幹透再刷乳膠漆
    冬季裝修新房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為此,業內資深專家支招,引導大家將容易出現的麻煩化解到最小。  問題一:牆面和石膏線易開裂,瓷磚易脫落。  專家支招:泥子幹透再刷乳膠漆,瓷磚可泡水。  某裝修有限公司店長徐峰表示,冬季的施工中,無論是牆磚、地磚還是石膏板,運到室內後,最好放置一天再使用,使其與室內溫度達到一定的平衡,避免施工後熱脹冷縮,出現空鼓、脫落的現象。瓷磚在鋪貼之前最好泡水處理一下,這樣能和水泥粘接更加牢固。磚鋪貼之後應及時勾縫。冬季室內空氣乾燥,失水較快,泥子也不能颳得太厚,要等幹透之後再刷乳膠漆,否則容易造成開裂。
  • 冬季食補不是大口吃肉
    北京中醫醫院營養科醫師張旭介紹,從中醫理論上講,冬季確實是進補的好時節,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冬季進補。同時,他給大家推薦了兩個冬季食補方。對於一些平素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的體虛人群而言,更適合在冬季進補,因為寒冷容易加重上述症狀,而科學的食補可以有效起到補虛助陽的作用。
  • 冬季食療養生,這些小常識要記得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是藥三分毒,即使是所謂的保健藥品,長期吃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用藥來補養身體並不是最好的養生方式,所以在中醫理論中,向來倡導的都是食補法,而且是依據時節來食補,根據不同時節的特點,梳理出養生的重點,也就是所謂的「順時令而食」。
  • 養生名言藥補不如食補,後面還有二句才是養生精華
    人們有祛病延年,養生健身的需求,普遍寄希望於「藥補」與「食補」者多,而對「神補」的探討似乎不足。這主要是藥材和食材用取方便,而且藥補與食補的宣傳普及更廣泛,相比之下,神補就不那麼親民了,只好藏在深山無人識。
  • 醇香鮮美多汁,還能食補養生
    簡單樸實的餃子皮,卻能裹出千變萬化口味的餃子,除了經典餡料韭菜、白菜、三鮮肉餡外,還能根據季節性的不同,挑選時令食材搭配調餡,製作餃子,既能讓食材營養充分發揮,還能品嘗到應季食材的鮮美,冬季適合作為餃子餡料的食材,羊肉有著一席之地。
  • 冬季老年人如何養生養心?名老中醫建議不妨常發呆!
    66歲的重慶名中醫張嗣蘭是知名心血管病和內科雜症專家。最近在合道堂名醫館坐診時,她發現老年病人數量明顯增加,如何在相對陰冷的冬季養生養心?張嗣蘭特意向上遊新聞讀者提供了自己獨有的健身方式和「私房菜譜」。
  • 【健康韓城】冬季小兒多病 兒科專家支招預防
    【健康韓城】冬季小兒多病 兒科專家支招預防 2020-12-22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冬季養生吃什麼好?多吃這十種蔬菜安然過冬
    冬季是一個養生進補的好季節,同時因為天氣寒冷所以冬季的飲食重點是防寒作用,那麼冬季養生吃什麼好呢?下面跟著烏市阿波羅yiyuan專家一起了解一下。冬季養生吃什麼好1、鮮藕寒冬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冬季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 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養生應該隨著天之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適時而行。最近剛剛立冬,又到冬季養生的時候了。冬季養生應以「藏」為主,而人體之中腎主藏,所以冬天養生重點祛寒就溫養腎進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點冬季養生小常識:1、進補冬天屬水,而人體的腎亦屬水,到了冬季,腎較易受到傷害,所以冬季養生應順應了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潛藏的趨勢注重補腎。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但是補也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
  • 冬季養生想事半功倍?應從這三方面著手,這些食物菜單更要知道
    如今節氣已過大雪,不知不覺間我們已進入凜冬,今後的溫度勢必會越來越低,我們的身體也會因季節更迭而出現變化,冬季養生勢必有別於其他時節。如何在冬季更合理的養生保健呢?下面就從不同的層面為大家介紹一番。常開窗通風,使用加溼器增加室內空氣溼度,控制空調的開放時間,這些是冬季養生不得不知的小妙招。食補勝過藥補日常飲食的合理程度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命質量,冬季養生食補自然必不可少,進補當以滋陰溫補為主,燥熱涼寒之物儘量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