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曾是橫跨三大洲的超級大國。奧斯曼帝國極盛之時,其疆域遼闊,國力雄厚,迫使許多國家的君主,都匍匐於奧斯曼皇帝的腳下。奧斯曼帝國稱雄於世界的這段歷史,向來是土耳其人津津樂道的輝煌時代。
然而,還有一段歷史,卻是現今土耳其人不願提及、甚至刻意迴避的。這段歷史概括起來很簡單,那便是:土耳其人的祖先,是被強行「抓」到中東的。而說起這段歷史,就要從中古時代的中亞中東說起了。
土耳其認為自己的祖先是「突厥人」。公元9世紀時,突厥各部生活在中亞草原上(當然,這裡的「突厥」和我國隋唐時的「突厥」不是一個概念)。突厥人剽悍好戰,掠奪成性,頻頻襲擾中東波斯國。為了剷除突厥人的威脅,波斯薩曼王朝(874~999年)多次出兵打敗了突厥,並抓獲大量戰俘。
抓來了戰俘,就需要相應的處理措施。波斯人的辦法則是,建立「古拉姆」制度,將這批突厥戰俘訓練為奴隸兵,為己所用。波斯人認為,突厥人信奉異教,遠離故土,沒有根基背景,又勇武好戰,是可以利用的「絕好奴才」,所以大量使用了突厥古拉姆奴隸兵。
古拉姆制度普及後,波斯國內就出現了使用突厥奴隸的熱潮。為了供其所需,波斯軍隊更加頻繁的出沒於草原,抓獲了數量更多的突厥奴隸,比如,在公元893年的塔拉斯之戰中,波斯軍隊就一次性抓了15000名奴隸,數量極為可觀。
波斯人擁有一套訓練突厥奴隸的方法。在得到突厥奴隸後,官府教授他們波斯語,傳播給他們伊斯蘭教信仰,甚至還強制性把波斯血統傳給他們。突厥奴隸兵在服役的第一年,既不能騎馬,也不能持劍,處處受老兵管教,此後隨著資歷的增長,他們才可以逐漸獲得一些權利。
突厥奴隸貿易興盛之時,其情形和後世歐洲「黑奴貿易」相差無幾。當時,波斯各大衙門裡,都充斥著突厥官奴隸。一名精壯奴隸,只需用一頭毛驢的價格就可以買到。許多城市裡,突厥奴隸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本土居民的數量。
除強行捕獲外,波斯還強制命令眾多突厥部落服兵役,從而在戰場上充當「炮灰」。無論是強行捕獲,還是強制命令,都帶有脅迫性,故而用「抓」這個字概括,就再貼切不過了。所以土耳其人很悲催:儘管自己曾建立大帝國,但自己的祖先,卻是被以脅迫方式「抓」來的,歷史極不光彩。
不過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後來許多突厥奴隸兵憑藉戰功和資歷,逐漸掌握了實權,便一洗曾經奴隸的命運,搖身一變為高高在上的主人,並相繼建立了塞爾柱王朝、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強大國家。波斯曾企圖依靠奴化方式壓制突厥人,不想最後卻遭到了突厥奴隸兵的反抗和逆襲,這也算是莫大的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