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故事》:寫進孩子內心的故事

2020-12-23 是秀逗呀

微信裡有個朋友在朋友圈裡抱怨,看過很多育兒書,對於別人家孩子說的頭頭是道,可是到自己家孩子,就沒折了,育兒方法千千萬,一到自家孩子就失靈了。以前的時候還會對其他人講一些育兒經驗,隨著孩子的長大,也讓我認識到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育兒方法只是輔助。

何為育兒呢?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小的獨立的個體,他們的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星球。即使過程艱險也沒有關係,讓孩子去選擇去探索,作為父母,在孩子探索的路上,應該給予快樂和安全感。

最近入手了一套送給小小孩子的故事書《小小的故事》,一套三冊,這是有「赤子心」的中國原創繪本作者小武,畫給所有愛聽故事的小小孩!

小武,愛講故事的插畫師、繪本作者。小武喜歡畫有趣、好玩的動物、植物,喜歡山也喜歡海。她的故事最初都是寫給她兩個女兒的。在空閒時,她會給兩個女兒畫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後來發現自己是真的喜歡、也擅長做這件事情。

因為有孩子,了解孩子,清楚孩子內心的需求。這套書一共三冊,《探險家》、《我最喜歡的》、《小女巫的大鵝》,通過一個個有趣的故事,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心快樂的世界,向孩子傳遞著能量。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探險家

《探險家》的主人公是一隻小橘貓,背著一隻小挎包,手拿一個望遠鏡,到處去探險。不知不覺就走到了鱷魚的嘴邊。朋友小鳥提醒他,這是鱷魚的嘴巴,很危險,但是作為探險家怎麼能害怕呢?小橘貓毅然走了進去,沒想到裡面黑戚戚的,小橘貓害怕了。

「呱呱」,有一隻小青蛙,有了小青蛙的陪伴,小橘貓不害怕了,有個朋友一起,就不會感覺到害怕了,一起抱團取暖。他的朋友小鳥用自己的辦法救出了小橘貓,三個朋友一起開心地去探險了。

每個孩子都是小小的探險家,他們不害怕未知,渴望未知。他們是勇敢的化身,但是總會遇到讓自己搞不定的事,需要用到朋友的力量。

《探險家》讓孩子相信「一個人很勇敢、兩個人不孤單、三個人力量大。」體會到友誼的力量。

把喜歡的帶回家,是每個小孩子的願望

孩子一出去看到玩具就走不動路,非要買,家裡有差不多的也不行,看到喜歡就想搬回家。這是不是說的就是你家娃?每個孩子都對這個世界抱有新奇,看到什麼都覺得有意思。看到喜歡的東西想擁有,每個人都是這樣,不止小孩子。

《我最喜歡的》講得是一隻小灰貓,很喜歡家後面的那座山,山上長滿了綠油油的草,這座山是小灰貓最喜歡的東西之一,它也很喜歡吃胡蘿蔔,於是,他努力讓自己變得很強壯,最後超過了山的高度,長得高高的,把山抱回了家。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帶回家,沒有比這個更讓人開心的事了吧。

這個故事裡小灰貓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沒有哭沒有鬧,而是通過努力,獲得了它。故事簡單,卻也告訴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很好,可能通過努力獲得。想要得到想要的東西,第一步就是行動起來,光靠想是沒有用的。

孩子喜歡,但家長又不想給孩子買,那麼可以引導孩子通過努力去獲得。幫媽媽做事,或者攢零用錢去買,都是不錯的選擇。

再不可思議的夢想,也值得被關注

小孩子有夢想嗎?當然有。那些夢想雖然有些不可思議或者在大人眼裡可能很小,但是都值得被尊重。有一次兒子告訴我長大了他想做個菜農,因為有魔法,可能種出很多好吃的蔬菜。那是孩子第一次談到未來。

《小女巫的大鵝》裡的小女巫就是一個有著飛上天空夢想的小女孩,她從來沒有飛到過天空,因為他害怕會摔倒,也害怕別人的嘲笑,但是她又真的很想飛。有一天他撿到一隻鵝,大鵝吃了女巫的食物,給女巫幫忙。第二天,小鵝變大鵝。女巫丟掉了掃帚,騎上了大鵝,大鵝帶著女巫飛了起來,實現了夢想。

「努力張開翅膀,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這也正是孩子需要的。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夢想上,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判,正視自己的內心,教會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並把它做好。

結語

小小的故事送給小小的孩子,讀懂孩子,豐富孩子。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讓孩子在繪本中尋找自己那顆獨立的星球。對於孩子,大道理不用講,講了他們也不懂,不如用繪本引導他們。雖然這套書參考年齡是2-4歲,但是只要孩子喜歡,又怎麼會被年齡限制呢?《小小的故事》是父母送給小小孩子最棒的禮物。

相關焦點

  • 小小的故事,大大的收穫
    有人講到:故事,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提高思維的條理性,讓孩子的表述更符合邏輯。它還可以鍛鍊孩子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因為對故事的複述是建立在對原故事的理解和記憶基礎上的。會講故事,會聽故事,會讀故事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講,這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 《小小的故事》:小小的故事,大大的能量,一起尋找最真的自我
    作者小武創作了一套孩子和大人都喜愛的《小小的故事》,裡面包含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故事,分別是擁有著探險精神的《探險家》、把喜歡化為行動的《我最喜歡的》和把不擅長變成擅長的《小女巫的大鵝》。《小小的故事》擁有著小小的故事,畫面很質樸,畫風十分稚趣,而且都是九頁故事,在短時間裡專注於一個小小的故事,對於低幼寶寶來說是十分適合的。
  • 《小小的故事》:「小」故事有「大」姿態
    拿到《小小的故事》,可能天氣開始變冷了吧,這種感覺直接走進了我的心房——沒錯,小武的《小小的故事》就是讓人感覺溫暖,也無怪乎著名童書出版人、法國老牌的童書出版社「開心學校」的前總編輯阿瑟·霍布施米特曾經說,這是她(目前)最棒的三個故事。好故事,可能你不知道為什麼「好」,但是就是喜歡。
  • 擁有小故事大智慧的《小小的故事》重拾關於人生的道理
    愛因斯坦還說過,想讓孩子變聰明,方法就是給他們讀故事。想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智商,你就要讀更多的故事。讀繪本是我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最開心的一種方式。後浪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小小的故事》,收到的時候就非常驚喜的,不管是故事本身的內容還是紙張,都特別精美,令人愛不釋手。翻開三本小小的書,從不講大道理的小故事開始。
  • 小小的故事:努力張開翅膀,別在意別人的眼光
    繪本是有治癒功能的,拿到《小小的故事》這套繪本,心理暖暖的,稚拙的畫風,有趣的故事,讓我在故事中找到了小時候的影子。,後來她將自己的擅長發揮極致,於是也有了《小小的故事》繪本出版。 小武的創作完全遵從了孩子的特性,在繪本《小小的故事》的故事當中,短小精悍的故事,稚拙的畫風,讓孩子在不同的故事中體會到勇敢與友誼、願望與行動、愛與夢想等感悟。
  • 《小小的故事》:小故事別小看,小故事的智慧你未必有
    偶然看到《小小的故事》這套繪本,覺得名字很有趣,封面是很Q的簡筆畫風格,但創作者「小武」名不見經傳,所以我有些猶豫,市面上不少繪本包裝好看,但內在粗糙,所以我一般都對作者有所選擇。她最初的故事都是寫給她兩個女兒的,這套書是由三個小故事組成,畫風簡潔,很像小孩子的塗鴉,而且每一則小故事都非常的溫情動人、蘊含著大智慧,很適合2-4歲的孩子。末了,書店老闆說,他也陪著自己的孩子讀了這套繪本,「一定是內心很豐富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聽到書店老闆如此高的評價,我決定將這套書買回家。
  • 這是給小小朋友的小小故事,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微信裡有個朋友在朋友圈裡抱怨,看過很多育兒書,對於別人家孩子說的頭頭是道,可是到自己家孩子,就沒折了,育兒方法千千萬,一到自家孩子就失靈了。以前的時候還會對其他人講一些育兒經驗,隨著孩子的長大,也讓我認識到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育兒方法只是輔助。何為育兒呢?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小的獨立的個體,他們的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星球。
  • 小小的故事給小小的人兒
    《小小的故事》是一套三本非常可愛的故事書。她開始試著給孩子們畫故事,同時以九宮格的形式發表在網絡媒體平臺上。因為這一形式對篇幅的限制,所以促成了她的故事一般都是九張圖畫或九個跨頁這樣精煉的形式。這些作品受到了孩子們和網友的喜歡。於是她這次從諸多故事中挑選了三個以圖書的形式呈現給讀者們。 這三本故事書分別是《探險家》、《我最喜歡的》和《小女巫的大鵝》。
  • 高段的孩子寫故事梗概,牢記三點
    大家好,我是張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下六年級的孩子怎麼寫故事梗概。梗概就是用簡潔的語言,介紹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情節。梗概類似故事的解說詞,解說詞是否精彩,關係到讀者是否有讀原著的欲望有的故事梗概寫的精彩紛呈,讓讀者有一睹為快的衝動,而有的解說詞寫得平淡乏味,邏輯不清,讀者根本沒有興趣選擇原著,繼續品讀的想法。怎麼寫梗概?這裡有「三字經」。首先吸睛的題目。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穎的題目,讓讀者產生讀的欲望。
  • 讓孩子在笑聲中不知不覺掌握寫故事的技巧
    拉爾夫會講故事啦★ 故事無處不在。幫助孩子找到靈感的源頭和敘述的出口,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故事高手。★ 幽默且富有童趣的故事,讓孩子在笑聲中不知不覺掌握寫故事的技巧★ 紐約市公立學校創意寫作課程老師結合教學實踐,精心打造寫作啟蒙繪本【內容簡介】拉爾夫是個沒有故事的小男孩。每天上故事課的時候,拉爾夫都抓耳撓腮地想啊想啊,他盯著作文紙想,盯著天花板想……可還是一個故事也想不出來!
  • 安徒生為何突然想寫童話故事?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縱觀安徒生的一生,不難發現,「醜小鴨」到「白天鵝」就是他的真實寫照,那麼,安徒生為何想寫童話故事的?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看著這群孩子,忽然他覺得有一股強烈的創作欲望,充斥著他的胸膛。1834年8月,安徒生結束了他的旅行,回到了丹麥,在小小的閣樓裡,他完成了自己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這部小說描寫的是一個貧苦的孤兒在善良的貴族的幫助下奮鬥成才,獲得幸福的故事,帶有作者明顯的自傳色彩。
  • 《小小的故事》:大人小孩都喜歡的繪本
    它就是由自由插畫師小武創作的《小小的故事》。這套《小小的故事》一共有三本,分別是《我最喜歡的》、《探險家》、《小女巫的大鵝》,闡釋成長、友誼與冒險的故事。01、小故事,大智慧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一直強調,大人與孩子閱讀方式是不一樣的,大人讀圖畫書焦點在於讀文字,而孩子焦點在於讀圖,好的繪本應該是圖文融合的。
  • 經典繪本《小小的我》:放慢腳步、蹲下身子,走進孩子的內心
    故事簡介繪本以小朋友的第一視角,感受長大過程中面對的事情現在,我正在慢慢地學呢……孩子成長需要時間,大人需要帶著愛與包容對待他們,這樣孩子在經歷過自己的各種困難、煩惱後,也能成長為充滿信心的大人。故事感言
  • 第一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
    這幾句話是通過幾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傳達給你們。現在先講一個第一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在西班牙草原上,有一個放羊的孩子,在一座教堂的一棵大樹下連續做了兩個相同的夢,夢見自己從西班牙草原,越過大海來到了非洲荒原,他在一座金字塔的下面發現了一大堆財寶。於是,這個放羊的孩子就決定趕著他的羊群去尋找那堆財富。
  • 寫故事很簡單,繞著主題轉圈圈—讓孩子聰慧密碼系列(100)
    我們寫故事也是這樣,無論什麼樣的故事,都是要有一個主題的,你的故事無論長與短,都是要圍繞著主題來寫的。小品中嘎子指路不夠地道,為了賺錢讓人圍著目標轉圈。但畢竟良心沒有黑到底,雖然讓郭轉了個圈,但畢竟還是到了地方。但我們在寫故事時,卻恰好用得是這種轉圈的方式。
  • 小小的故事裡,有全世界最可愛的抱抱
    《小小的故事》是浪花朵朵出的原創繪本,這套書有三本,三個小小的故事。在畫風、設計感方面,這套書並不出眾,但是作為低幼繪本,這套書以童心取勝。這是只有陪伴小朋友一天天長大的人,才能畫出來的故事。有的繪本裡呈現的是童心的聰慧、細膩的那一面,你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懂很多。比如蘇珊娜的繪本。有的繪本呈現了孩童成長中的驚慌和矛盾,比如《西奧和不先生》。而《小小的故事》的作者小武呈現的是幼兒最真實的一面:好奇,冒險,喜愛,佔有,膽怯,成長。
  • 如何寫一個故事
    最近有人問我怎麼寫記敘文,其實我不會寫考場文,我只能告訴你怎麼寫故事。
  • 《黑夜裡的怪物》:通過繪本故事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面對這個問題,我想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繪本故事《黑夜裡的怪物》來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並且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我們會發現一些比較淺顯的道理,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理解去認識這些道理。可以說他的繪本故事是相當吸引人的。那麼在《黑夜裡的怪物》這本故事書中又有怎樣的特點來讓人們愛不釋手呢?1.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直擊兒童的內心世界這本書故事的主角都是小動物,但是我們從插畫和文字中卻可以看到這些小動物的內心世界是童真的兒童的內心。
  • 《黑夜裡的怪物》:通過繪本故事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問題,害怕一個人睡。他們豐富的想像力讓他們久久不能入睡。面對這個問題,我想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繪本故事《黑夜裡的怪物》來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並且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一、《黑夜裡的怪物》——繪本的故事。
  • 讓孩子說好自己的故事 《奇幻故事王》用故事點亮童年
    全國首檔以「故事素養」為核心的7-12歲青少年語言真人秀節目《奇幻故事王》,已於2019年7月14日登陸SMG哈哈炫動衛視、愛奇藝兒童頻道,這個夏天孩子為故事瘋狂。來自上海、杭州、南京、青島、嘉興5大城市的近200名故事小將從他們的城市脫穎而出,這個夏天,來到戰場,說他們自己的故事,說他們身邊的故事。故事小將們從孩子的視角把童年珍藏的記憶、感人的故事、難忘的時光用故事演繹的形式展現在舞臺上,把德藝雙馨之美滲入童心,向觀看者傳遞學習、生活之美,傳遞學校、家庭、社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