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邊饃 又是杭兒風?

2020-12-23 杭州日報

  ■《快報時間》今晚推薦

  見習記者 孫振宇

  

  這幾天,路過文二路新華博庫書城的人一定會發現,馬路對面有家飲食店,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尤其下午4點後。

  這家叫「鍋邊饃」的店,賣的就是鍋邊饃。

  鍋邊饃來自川西,原本是種家常麵食,這家店的鍋邊饃原料是玉米粗糧,用的蒸籠也很奇怪。

  店門口的兩隻鐵蒸籠,直徑都有一米多;蒸籠蓋是圓錐形的,好像戴著頂尖帽子;掀開蒸籠蓋,蒸籠底像個平底鍋。鍋底刷層油,把饃滿噹噹地擺好,蓋上蓋子,又像蒸又像煎!蒸籠還會轉起圈;細心的店家在旁邊貼了一張溫馨提示:「為避免燙傷,請顧客保持一米距離!」

  一籠鍋邊饃出爐要等15分鐘,八九十個、熱氣騰騰,馬上被買光,很有當年「土得掉渣」燒餅的陣勢。

  事實上,這鍋邊饃和當年的「土得掉渣」燒餅一樣,也是搞連鎖店,文二路這家是第一家,不曉得這會不會又像當年「掉渣燒餅」一樣,來得快,去得快,又是一陣杭兒風。

  今晚9:00,打開電視,鎖定華數0頻道,《快報時間》帶你來看這陣新杭兒風。

相關焦點

  • 廈門島外有家湘閩菜餐廳,物美價廉,第一次吃到現做的鍋邊饃
    一層明廚明檔,烤鴨、撈絲、粉蒸肉、蒸魚頭……等一溜兒招牌菜牌匾掛著,還有帳房和各種山貨展示,特別是大姐大鐵鍋熬著鮮豆醬,晾出一張張鮮豆皮還有鍋邊饃的現場製作,看著很有感覺。包間在二樓,以科舉名次命名,從狀元、榜眼到解元、秀才,算得上功名的基本都是房間名。雖是閣樓,但臨街一面全玻璃門窗設計,在裡頭用餐,通透不壓抑。
  • 美食街裡的這家地鍋鹹饃店,每天都不夠賣!
    這家店是小編同事介紹的,因為同事經常吃這家的地鍋鹹饃!有4-5年了。今年10月1日剛剛搬到萬霖美食街的南頭。第一次經過這家店你可能沒有想買的欲望,但在識貨之人的眼裡,只看見那一鍋鍋可口的地鍋鹹饃...阜陽人都知道,鹹饃餡多以應季青菜為主,白菜,胡蘿蔔等等。老闆娘做鹹饃的動作十分利索,邊做邊和來往的食客聊天。特別好吃,小編幫你們嘗了一下!
  • 舌尖上的金絲峽——穙餅饃
    母親用菜刀將面片按比例仔細切割成大小均勻的小面塊,就可以入鍋炕制了。柴鍋文火,面片入鍋,瞬間鼓起氣泡,谷香四溢。翻麵餅要眼疾手快,待另一面也略微起泡,再次翻邊炕制,兩面略微焦黃時就可以出鍋了。這一過程儼然清代蒲松齡《煎餅賦》中情景的再現:黃白忽變,斯須而成。剛出鍋的穙餅饃韌勁十足,面香四溢,趁熱卷菜而食,味道極佳。
  • 白吉饃不夾肉,空口就能吃兩個,太香了,打饃有秘訣,超詳解
    白吉饃不夾肉,空口就能吃兩個,太香了,打饃有秘訣,超詳解白吉饃就是夾臘汁肉的饃,也就是西安肉夾饃的饃。自打那回做了臘汁肉夾饃後,又做了幾回白吉饃配其它的菜餚食用。喜歡白吉饃的酥、軟、韌,特別是空口吃饃,那十足的麥香味,讓你不經意就幹掉兩個。標準的白吉饃成品是鐵圈虎背菊花心,空心饃兩張皮,不用刀,用手就能掰開。說老實話標準的外形沒有完全達到,但是外酥裡軟,麥香味十足是一點也不含糊的。
  • 農村大媽蒸這鍋饃,黑面白面一起揉,吃著有點兒甜
    在河南孟津一座農家飯店裡,李大媽正掀開熱氣騰騰的蒸饃鍋,端出一篦子虛胖胖的大饅頭,李大媽在飯店裡負責蒸饃,這種黑白相間的花卷饃,是平日裡她做的最多的一種,由於饃裡放的有甜甜的紅薯面,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 旅途小吃:用石子做出的饃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酥脆可口的陝西特色小吃——石子饃,它是陝西民間的一種古老的漢族風味小吃,因其是將餅坯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烙製成的,故而得名。由於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饃簡介 石子饃又稱砂子饃、餑餑、幹饃。
  • 「合肥第一饃」又掀排隊瘋 「玉米雷鋒」搞代言限量發售
    如今合肥值得排隊的美食又添一家:錦泰亨鍋蒸饃。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如今在合肥已經開了數十家分店,主打的竟然是花哨的粗糧饅頭,興園小區創業一條街上近日就新開了一家鍋蒸饃,日日排隊的情景讓人恍如身處步行街。他們家牛就牛在號稱「天下第一饃」,還請了個形象代言人名曰「玉米雷鋒」,要為人類的健康而奮鬥!
  • 一個正宗的老潼關肉夾饃有什麼?
    「肉夾饃」大家都熟悉,但這種叫法,實為陝西人對「臘汁肉+白吉饃」這一經典組合的暱稱。形如其名,「肉夾饃」就是一個饃裡夾著剁碎的臘汁肉,無他。這種起名方式倒與老陝的性格頗相似,有點兒「直愣愣」的味道。而且,本地人不論男女老少吃此物均不配菜、不加料,最多來碗清湯或醪糟潤嗓。更有精壯青年,手擎一個,面前鐵盤裡還摞著倆。
  • 大媽擺攤賣饃,一個饃塞十幾種菜,對面煎餅果子老闆甘拜下風
    布袋饃說起來很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饅頭塞萬物。圖中的王阿姨以前就是做雜糧煎餅的,後來發現做雜糧煎餅的人太多,自己一早上也做不了多少雜糧煎餅,一次閒來無事看了網上別人做布袋饃找徒弟的視頻後,覺得這東西沒啥複雜的沒必要交學費交加盟費去學習,買一口做布袋饃的鍋子就可以了,反正就是鍋子上煎炒各種蔬菜肉丸子往布袋饃裡面塞就可以了。
  • 香軟美味的 大米粉饃 你知道嗎
    第3步;是我們把蒸好的饃拿就拿出來,用刀沿著碗邊兒去輕輕的割幾下。然後就可以拿出來了。大家都知道我們在蒸饃的時候用龍鍋在蒸了。現在蒸法和我們一前的蒸是不一樣的,要不用米不用麵粉蒸出來麼?只有香甜又可口。非常好吃。可是這麼不用麵粉這樣蒸出來的很,又軟又香。大家平時都喜歡吃早餐。我猜也就是我們的饅頭。
  • 鍋邊饃饃,又有主食又有菜,好吃停不下來!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道好吃的家常菜,鍋邊饃饃,又有主食又有菜,好吃又不費時間,根本停不下來,一起來看吧!數次實踐後發現,用發麵糊的形式掛在鍋邊蒸烙,風味口感更佳,於是鍋邊饃饃就誕生在柴火灶的大環境中。後來演變出多種烹調技法來成形,主要有煎、蒸、炸等方式。這就是此菜的起源,既可以先吃主食,也可以先品菜,根據個人喜好,豐儉由人。來看看怎麼做的吧!
  • 白吉饃這麼做表皮焦香酥脆,饃瓤綿軟可口
    進入『個性勝過姿色』未信公號,回復 美食,一千多道美食食譜打包發給你; 酥軟的『白吉饃』,夾上香而不膩、Q彈十足的燉肉,營養豐富又好吃。出鍋的白吉饃不但表皮焦香酥脆,饃瓤綿軟可口,今天就教大家做個白吉饃,用來夾菜夾肉都是棒棒噠~1、準備3g酵母用溫水化開後,澆入300g麵粉中,加入10克糖、2克鹽,140克溫水揉成光滑的麵團蓋上蓋子放置溫暖處醒發至原來的一倍的即可
  • 河南大叔在石頭塊上做這種饃,餡裡有肉有雞蛋,你吃過嗎?
    初秋時節,在河南濬縣一條老街上,今年51歲的付寓天正在自己的攤位上做石子饃,石子饃是當地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以至於人們都說來到濬縣不吃石子饃,那就等於白來。在付師傅烤饃的鍋裡,有一堆黑色的石塊,石塊被加熱之後,通過熱量傳遞再把饃烤熟。
  • 老西安的味道:三鮮煮饃的做法詳解,湯鮮味濃饃筋肉香
    三鮮煮饃從熬湯到備料再到出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現在御品坊美食特產館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三鮮煮饃製作全過程。一、【滷五花肉】1、三鮮煮饃裡的五花肉選用肥瘦相間的肋條(五花肉),在涼水裡浸泡五個小時。2、除去血沫,放進鍋裡,大火煮半小時。
  • 3塊香乾,2塊饃,半鍋牛肉湯,家常簡單做法,好吃到流口水!
    3塊香乾,2塊饃,半鍋牛肉湯,家常簡單做法,好吃到流口水!自己做泡饃就可以加一些自己喜歡的蔬菜,這樣吃著也開心。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道牛肉小炒泡饃的做法。喜歡吃泡饃的朋友們,快來試著做一做吧! 牛肉小炒泡饃
  • 臘月二十八,年饃蒸起來,這個傳統棗山饃做法簡單,快收藏!
    我媽蒸的饅頭都是圓圓胖胖的普通饅頭,因為以前過年這段時間忙著走親訪友,也不會再有時間發麵蒸饅頭,所以都會趕在臘月二十八的時候把年饃蒸好,家裡人口多的會蒸好好幾鍋的大饅頭,足夠一家人吃到正月十五左右的。我也蒸了些花式年饃,前兩天也分享了兩款,有小夥伴留言說想還想再看看傳統的棗山饃的樣子,我剛好也蒸了一個,分享一下,臘月二十八,年饃蒸起來,祝福大家都能合家歡樂,團團圓圓,幸福快樂!具體做法請往下看。
  • 河南大叔在石頭塊上做這種饃,餡裡有肉有雞蛋,吃過都說香
    初秋時節,在河南濬縣一條老街上,今年51歲的付寓天正在自己的攤位上做石子饃,石子饃是當地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以至於人們都說來到濬縣不吃石子饃,那就等於白來。付師傅之前做早餐生意,後來每年來濬縣遊玩的人多,石子饃也因做法和口感獨特很暢銷,所以大約在十多年前,付師傅也加入了做石子饃的大軍。在當地,石子饃也叫子饃,之所以叫石子饃,大約是跟這種在石頭上烹飪的古老做法有關,據付師傅介紹,這種饃在他們當地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還有很多關於子饃的傳說。在付師傅烤饃的鍋裡,有一堆黑色的石塊,石塊被加熱之後,通過熱量傳遞再把饃烤熟。
  • 西安冷知識:為什麼不叫饃夾肉?
    西安的饃白吉饃一般的燒餅面坯為餅狀而白吉饃的面坯為碗狀烙饃時碗狀面坯的碗底朝下進行烙制這樣烙出的饃的火色非常漂亮烙制好的白吉饃白邊毫無火色內側有一線若隱若現的火色線火色線形成一個很周整的圓圓圈內有火色自然形成的圖案很漂亮鍋盔饃在陝西的地位一點不比白吉饃低
  • 西安美食靈魂白吉饃!外酥裡軟,簡單好做,想吃肉夾饃隨時都能吃
    饃在西安美食的地位可是舉足輕重。羊肉泡饃要用「九成死面一成發麵」的坨坨饃,這樣你才能吃到久煮不爛的羊肉泡饃。肉夾饃要用正宗的白吉饃,半發麵的餅子麥香濃鬱,夾著臘汁肉吃著最香。饃要是做不好,西安美食都能掉了半壁江山。
  • 自製家庭版白吉饃!隨便夾什麼都好吃,百吃不厭就是它
    白吉饃也是過段時間就要在家做一次來解饞的食物。裡面隨便夾點什麼都好吃(菜菜,可不是什麼。。嘿嘿),面香濃鬱,夾上滷肉,味道那是相當的美味!依次做好餘下的面胚子,然後用微溼的布蓋好,防止水分流失,用擀麵杖把餅胚一個個地擀開,從中間往外擀,邊擀邊轉動,擀好的餅直徑約10釐米左右5. 鍋上預熱,然後把餅胚放入鍋中,中小火烙制,每面約2-3分鐘,直至餅上色成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