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十中附小五年級丁石同學,由於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寫字問題,從一年級就開始了練字經歷。
和大部分家長想法一樣,練字都是按照離家近的原則,選擇一個地方學習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而且,也都是按照傳統的描紅、臨摹字體(顏體、歐體等),丁石同學正是這樣,在住的小區裡學習顏體。
在三年多的學習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的過程中,丁石同學也經歷了大部分孩子的學習過程,開始寫的不算好,慢慢的隨著時間增長,就能寫的還可以,所以,家長也認為這個練字過程是正常的。
可是,到了五年級,寫字慢、重、累,一快就亂的問題就日益嚴重,學校老師也向家長反應了孩子的這一寫字問題。
怎麼辦呢?顯然,繼續按照他之前的練字經歷是不可能有改變的,家長經過在網上搜索,找到我們朱春暉老師,2018年4月7日下午帶著孩子和朱老師見面,了解並體驗了朱老師的方法後,4月15日開始了正式的學習。
朱春暉老師根據孩子以前練習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的情況,首先從握筆姿勢上改變孩子寫字重、累的問題,並輔之以握筆操強化,一節課之後大有改觀。
接下來,朱老師系統地從他獨創的11種基本動作訓練方法+24字應用口訣,逐步解決寫字過程中的筆畫、筆順、偏旁、結構、整篇,包括英文、數字書寫的全部問題。
七節課的課程學完之後,現場做了學習效果測試,丁石同學的書寫無論是從整體排列,還是從筆畫、結構、以及書寫速度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如果要對比他之前三年多的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來說,那進步就是飛速,相信今後隨著他在平時學習中不斷熟練應用,會越來越好!
(說明:開學作業是學習前寫的,結業作業是課程結束寫的,而且,都只是寫了一次,學習期間從來沒有為了效果對比而做練習)
朱春暉老師說:「通過丁石同學的練字經歷,告訴了我們大家一個基本道理,寫字並不是靠大量描紅、臨摹字體那樣死練、苦練,關鍵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從本質上來說,寫字是一種運動(書寫運動),所以,書寫動作規範、靈活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寫字方法,我把它總結為11種基本動作訓練方法。」
一直陪同丁石來學習的爸爸也深有感觸:練字和其他方面的學習一樣,只有正確的方法才能有效果,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