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親子關係 家長要意識到「愛的語言」

2020-09-05 樂媽幸福生活

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本能,但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稱之為「愛的語言」不同。父母和孩子往往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不符對方愛的語言,而起不到有效溝通和加強關係的效果。因此了解對方的需要、選擇孩子能夠感受到的愛的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愛的語言」家長都應該有所了解。

首先是肯定的語言。對父母來說,適當合理有度的肯定、鼓勵、讚美會激發孩子的自信和勇氣,但「肯定的語言」是一門藝術,如讚美孩子的品格優於讚美容貌和聰明;讚美需要具體,與其說「你很棒」不如說「你今天拍的照片很漂亮」;與其說「你今天考了滿分」來表揚成績,不如說「你今天錯題訂正很認真」來表揚態度。

第二種愛的語言就是具體的行動,對於父母來說,為孩子所做行為的最高目的在於幫助他成為成熟的大人,學會藉由具體的行動這種愛語去愛他人,習得關愛他人的品質。

第三種愛的語言就是「精心的時刻」。精心時刻的焦點是在注意力上,它的意思是給予對方全身心的關注。這樣的關注傳達出的信息是:「你很重要,我喜歡跟你在一起。」「精心」指的是有規劃有計劃地安排某一時間的某種活動,讓我們共同在一起分享思想和感情。

第四種就是肢體接觸。身體接觸是最易於使用的愛語。如果您孩子的愛語是「身體接觸」,您可以擁抱他,摸摸他的腦袋或拍拍肩膀。作為孩子來說,如果能主動給父母一個擁抱,為他們揉揉肩、捶捶背,相信父母一定會非常感動。

相關焦點

  • 善於用語言處理好親子關係
    心理學裡常常談到兩個詞,意識和潛意識。意識是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思想,潛意識卻是我們無法觸摸的,通常情況下,心理學認為潛意識才是控制你長期行為的根本,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有命運這回事兒,那就是潛意識了。這樣來看,語言本身就是意識的化身,而其背後的秘密卻是我們的潛意識一直在解讀的,這就是重點。舉個例子,如果我對你說:「我覺得你應該更努力一些!」
  • 怎麼增強孩子學習鬥志又不破壞親子關係?這個做法家長要知道
    但我不敢管啊,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親子關係,我不想重新破壞,所以我忍了下去。我每天看著鏡子裡的自己都比昨天更衰老,我意識到我需要改變這糟糕的現狀,否則不僅毀了孩子,還會毀了整個家庭。媽媽也跟我說:「現在我看外面有很多家庭教育的課程,我們要不要也嘗試一下。」因此,下定決心的我遇到了《引爆孩子學習力,父母訓練營》,希望它能真正幫到我。
  • 家長要增強監護意識
    湖南日報8月17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趙錦 陳豔紅)每到夏季,兒童溺水事故高發,令人揪心。今天,長沙市疾控中心發出提醒:家長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切實履行好管理和監護責任,不斷加強孩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孩子們的自救能力。
  • 溝通是親子間的橋梁,有效溝通,家長要學會「長頸鹿語言」
    要說阿坤爸爸對兒子不關心、對教育不重視嗎?顯然不是的,愛之深責之切,但習慣用言語或行為斥責孩子並不是好的方式。溝通是搭建在心與心之間的橋梁,橋梁寬不寬、穩不穩其實都關乎教育質量和父母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是否積極。親子關係惡化很多時候都是由不正確溝通引起的,對此家長有必要學會「長頸鹿語言」。
  • 正向親子關係—育兒說明書
    首先,孩子在兩歲之前正是對父母的依戀期,家長們在培養好和孩子的親子關係之後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能力。 爸媽並不是超人,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就得自己嘗試。爸爸媽媽這時候可以適當的裝一下軟弱,讓孩子有獨立和責任意識。 為孩子樹立自信心,多多鼓勵他們自己做。
  • 和諧親子關係之愛的語言
    為什麼要有安定的生活和良好的社會地位呢?因為這樣才能幸福呀!只要在經濟上富足,社會上又受到肯定,還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就會很幸福的。這樣就會真的幸福嗎?從小就要好好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多念書,講故事給孩子們聽,通過念書,講故事傳達愛的語言。念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裡面去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常此以往,我們依然有必要用這種方式,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內心深處。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邊界意識是親子關係正向發展的關鍵
    哲學家馬丁·布伯說:"很多父母聲稱自己愛孩子,但是對孩子真實的興趣、需求和願望不感興趣,孩子成了他們表達愛的工具。"|不恰當的親子邊界關係破壞家庭秩序和穩定邊界是什麼?這樣的邊界會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有利於尊重和保護孩子的隱私,這也提醒孩子,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而不過度依賴於父母,也不會因為父母的幹涉和感到不適和厭惡。2.關係上的邊界也就是上述所講的兩點。
  • 《狗十三》:家庭教育中解決親子衝突,家長要學會應用「3R」法則
    在這個階段,是從家長支配孩子到雙方相對平等的狀態轉換階段。這個時期親子關係處於一個不穩定的階段。隨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們在思維和意識方面都有了變化,有以下幾點:①思維意識獨立性增強青春期的孩子們開始用懷疑的眼光看世界,不再盲目的聽從家長的話,而是用他們自己的標準來評價家長的行為。
  • 《狗十三》:家庭教育中解決親子衝突,家長要學會應用「3R」法則
    青春期是親子衝突的高發期。在這個階段,是從家長支配孩子到雙方相對平等的狀態轉換階段。這個時期親子關係處於一個不穩定的階段。隨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們在思維和意識方面都有了變化,有以下幾點:1、思維意識獨立性增強。
  • 高質量的「親子閱讀」,不僅幫助孩子開闊視野,也增進親子關係
    2、增進親子關係就像我們前文說到,一家三口吃完晚飯,窩在一起閱讀一本繪畫書,是一件多麼幸福愜意的事情,也是一個增進親子關係的好時機。總的來說,家長在培養孩子親子閱讀,採取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另外要學會讓孩子主動的參與進來,提升孩子的參與感和互動感,不要只是枯燥的閱讀和講故事,要學會繪聲繪色,創造出畫面感。
  • 親子關係矛盾重重?增強親子間的「陪伴和溝通」,才是問題的關鍵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親子關係。而親子關係,在特殊的意義上可以被稱為一門科學,而且是很難駕馭好的科學。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與父母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而親子關係本身就是一門教育,教育的是孩子,也是家長。在現代家庭中,家庭中的孩子很少,這讓孩子得到了更多的愛,可是由於社會這個大的環境,工作這些原因,又讓孩子少了很多來自家長的陪伴。
  • 「伴你成長」親子關係教育講座
    親子關係講座為了引導服務對象家長增強責任意識,學習更科學的養育理念,提高養育能力水平,茨菇塘街道「與愛同行」項目於10月30號上午10點,在公益服務中心三樓會議室舉辦《親子關係》講座。通過舉例個案和社會普遍現象,老師提出了他的第二個觀點——「不會愛、愛是害,無微不至的愛是一種傷害」,家長不能過分的溺愛孩子,要讓孩子儘早的學會獨立,這樣才能避免成為社會的「巨嬰」。接下來老師舉出了中國家庭教育的三大難題——功利心態、抱怨思維、攀比心理,經過現場調查後發現大多數家長都陷入過這類誤區。
  • 親子關係出現隔閡,家長要考慮「反向依賴」,需給孩子成長空間
    但孩子總有自己獨自飛翔的一天,很多家長卻無法面對這種行為,不理解孩子獨立的成長需求。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反向依賴。家長需要學會放手,給孩子充足的成長空間。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學習的規劃,興趣的選擇,父母都要插手安排。而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會具有獨立的需求,因此就會和父母的行為出現矛盾,因此就會拒絕父母的依賴。
  • 節日扎堆到,如何讓親子關係更「近乎」?
    兒童心理專家提醒,過節也別忘了跟家庭小成員多溝通,特別是那些開始有了獨立、距離意識的前青春期孩子,家長要理性引導和幫助他們度過這段「成長的煩惱」,用溝通技巧讓親子關係更近乎。特別是五六年級到初一的孩子們,很多家長們突然感到孩子不愛溝通了,情緒也焦慮不安,由此給親子關係帶來很大壓力,不少家長束手無策。原來,這都是「前青春期」惹的禍。
  • 探究「親子互動」的三重現實意義:有愛的家庭,親子互動不會少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庭中,親子互動有效性非常低,這都是由於家庭中不同角色的行為都會影響親子關係,所以家長們需要增強彼此之間的互動,營造出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
  • 親子關係有多重要? 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原標題:親子關係有多重要? 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調皮,不好管教,也有很多的孩子會抱怨父母,覺得爸爸媽媽不能理解自己。那麼親子關係重要嗎?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 這種行為是破壞親子關係最大的「殺手」,家長不重視,晚年要受罪
    由此看出,破壞親子關係的最大「殺手」,就是家長的無關回應。其實,這種親子關係最本質的原因就是「溝通不暢」,這也是造成親子關係被破壞的關鍵原因。孩子提出要求或者提出需求時,家長總是無視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的心理訴求得不到滿足。
  • 年末節日扎堆到 如何讓親子關係更「近乎」?
    兒童心理專家提醒,過節也別忘了跟家庭小成員多溝通,特別是那些開始有了獨立、距離意識的前青春期孩子,家長要理性引導和幫助他們度過這段「成長的煩惱」,用溝通技巧讓親子關係更近乎。特別是五六年級到初一的孩子們,很多家長們突然感到孩子不愛溝通了,情緒也焦慮不安,由此給親子關係帶來很大壓力,不少家長束手無策。原來,這都是「前青春期」惹的禍。
  • 冷漠的親子關係對孩子影響大?家長不要忽視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又聰明,也都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但事實上,想要讓孩子獲得很好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親子關係。一、親子關係的重要性在《如何科學開發孩子的大腦》一書中講到:兒童的大腦發育比學術圈內外的人們想像的發生的更快,也更早。
  • 孩子與家長之間存在隔閡該怎麼辦?做到以下幾點,拉近親子關係
    同時由於父母對孩子平時的溺愛,在管教方面不是孩子所認可的,繼而出現隔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獨立意識的增強要有足夠的耐心,多鼓勵孩子所以,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給孩子辯解的機會。任何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可和鼓勵,這樣會給他們很大的動力。所以,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缺點,老是批評他們。而是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自信引發優越感,如果處理得當,孩子會不停地追求優越,享受優越感,這樣也讓孩子氣質變得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