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增強孩子學習鬥志又不破壞親子關係?這個做法家長要知道

2020-11-03 明乾家庭教育

父母愛孩子,希望她們好,快速的好,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樣好,但是這樣的愛會讓家庭成為一座五指山,把孩子和自己都壓得喘不過氣來。

曾經的我也在這條錯誤的路上漸行漸遠。

我是一個「女兒奴」爸爸,12年前,女兒的降臨讓我倍感幸福,所以從小到大,對於女兒的教育,我把全部的愛與希望傾注在她身上,希望她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從小學起,我就把女兒送進市裡最好的學校,希望她能浸潤在好的學習環境中。我甚至比媽媽還勤快,每天下班後輔導她寫作業,希望我的陪伴能夠幫她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原來我一直是保姆型家長

然而,我錯了。有一天,女兒突然把門鎖了起來,我敲門問她為什麼?她大聲的吼我:我都這麼大了,我想自己一個人寫作業,不行嗎?

她這話,讓我很傷心,我堅持每晚陪你寫作業,都是為了你,誰不希望一下班就好好休息呢?

但是我還是選擇尊重女兒的想法,暫時不陪著她寫作業了,先觀察觀察。然而,半個月下來,女兒的表現讓我失望:她特別不自覺,坐在桌前不安分,一會兒扣扣橡皮、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筆壞了、一會兒又要上廁所......

所以,我跟女兒堅決的說:「以後爸爸必須要坐在你身邊監督你,你自己一個人一點都不自覺。」

然而,她的成績發展到6年級,一直是呈下降趨勢的,對此我非常焦慮,火上澆油的是我和女兒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就像是住在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為此我每天操碎了心,夜不能寐,心口就像是堵住了,喘不過氣來。

媽媽很擔心我的狀態,她說:是不是我們太重視孩子學習了,把孩子和自己都壓的喘不過氣。

回想到女兒白天歇斯底裡對我說的:「爸,你不累嗎?你知道你陪著我,臉上都沒有笑容了,是不是我不在了,你就會開心?」我突然感到毛骨悚然,連著幾晚我都不能入眠,我也在不停反思自己,女兒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崛起,我真的應該給孩子更多自由了。

之後,在家裡,我不再張口閉口就談學習,女兒的心情很快也開朗了不少,和我關係慢慢好轉,也越來越願意和我聊天。

然而,萬萬沒想到,問題又出現了!我的放手帶來的不是女兒自主學習,而是她長期積壓的欲望一下子爆發出來,她看綜藝、聊QQ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時間也越來越長!但我不敢管啊,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親子關係,我不想重新破壞,所以我忍了下去。

但是,沒過多久,我竟然被老師「請」到辦公室告狀,老師跟我說:「孩子最近成績 下滑的厲害,上課狀態也不積極。你們做家長的,要多引導引導孩子學習,你們要是不管,我們做老師的更沒辦法管的住了。」

我跟老師道了歉,回家的路上,我在思索到底該怎樣管女兒,夾在老師和女兒當中的我,生不如死。然而,我一進家門就看到女兒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我瞬間再也控制不住,我生氣地吼著她,她也不甘示弱,眼睛裡射出兇光,發了瘋的一樣:「我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說完狠狠的摔上房門。

看著女兒緊閉的房門和媽媽的淚水,我內心的只剩下害怕和無助,我抱住媽媽,一個大男人,第一次流下了淚水。

這次爆發,是我們家的氛圍徹底變得死氣沉沉,我和女兒的關係也降至冰點。我每天看著鏡子裡的自己都比昨天更衰老,我意識到我需要改變這糟糕的現狀,否則不僅毀了孩子,還會毀了整個家庭。

媽媽也跟我說:「現在我看外面有很多家庭教育的課程,我們要不要也嘗試一下。」因此,下定決心的我遇到了《引爆孩子學習力,父母訓練營》,希望它能真正幫到我。

當我把自己的情況詳細說明後,課程裡的老師說:「親子關係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影響孩子學習狀態的最重要因素,在長度上會貫穿孩子一生,廣度上會滲透到孩子生活方方面面。所以首先要在親子關係上下功夫,但一定不是簡單的放任不管。」

一開始改變談何容易,我遇到了不少困難,但是在這裡不僅有貼心的老師不斷給你支招,還有很志同道合的同道中人一起努力改變,陪著我共同踐行。因此,通過堅持學習,我明確了自己教育孩子的3個原則:

1,關係大於教育,我要修復和女兒的親子關係;

2,用成長、發展的眼光看孩子,學會引導而不是控制;

3,教育方式大於教育內容,打罵和無底線的放手都不可取;

在這三個原則的指導下,我和媽媽都堅持用積極的態度和欣賞的眼光和孩子相處,而且我和媽媽輪流會給女兒寫一份信,內容有的是鼓勵、有的是信任、有的是肯定,總之一直堅持著。

面對女兒的偶爾的犯錯,我的想法是「太正常了」,沒有了以前的批評指責,而是進行反思復盤。

做到這一切的我,不再像以前一樣焦慮,整個人都想開了很多,變得積極樂觀。

大概還不到一個月,我發現女兒在我的身邊越來越放鬆,她會跟我聊電影、聊生活,有時候甚至還會為以前的做法向我道歉。我也進一步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需求和想法。

漸漸地,死氣沉沉的家庭氛圍轉變為歡聲笑語,甚至女兒會自己做出學習計劃,我對此非常支持,她的娛樂時間我也完全放心交給她自己。

這次9月份月考成績出來,女兒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於是我有感而發給女兒寫了一便籤:

「寶貝女兒,你近來的成長讓我感到欣慰,我要給你一個大大的贊。你的努力,我和媽媽都看在眼裡,也請你相信,爸爸媽媽會一直站在你身後,支持你,做你最堅強的後盾。讓我們一起加油,一起成長!」

原來,摧毀孩子天然的學習動機,最主要的責任是在於父母,是父母總是在把焦慮、壓力一層一層疊加給孩子,讓孩子失去學習動力,甚至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當最壞的結果出現,做父母的追悔莫及已來不及,我很幸運,我改變了。

走過了這段至暗的時光,我發現和我一樣苦惱的家長有太多太多,每次看到這些媽媽們,我就想到曾經的自己,所以,我很想分享我的經驗給你們!

《引爆孩子學習力訓練營》,不僅點燃了兒子內心那團熱愛學習的火焰,更讓做家長的我滿是感動和欣慰!

在這裡,和我一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和方法,不再焦慮發愁的家長有很多很多:

來自武漢的張媽媽激動地和我們反饋:「孩子變化極大,就像換了個人,學習熱情擋也擋不住!」

上海的何媽媽也在群裡說:「孩子願意放下手機,不再激烈對抗。」

蘇州的趙媽媽在學習之後,不再焦慮,不再盯著孩子,孩子的作業速度提升一大截,親子關係也變得更加親密了!

杭州的李媽媽非常激動地和我們說:「我幫兒子找到了最初的夢想,有了目標的兒子,動力十足!」

來自泉州的周媽媽說:「孩子變得學習主動了,不再亂發脾氣,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好,感覺非常好!

還有媽媽非常高興地和我們反饋說:「這段時間,孩子看到我在改變,他也在努力改變,對學習越來越有動力,自己也越來越自信!兒子特別喜歡老師!」

除此之外,在這裡成長、改變,繼而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學習更有動力、有目標的家長還有很多很多。

為了真正幫到家長們,我們邀請腦潛能導師黃偉強和幾十位家長深入對話,研發尋找到了激發孩子學習內在動力有實效、能落地的辦法,那就是訓練營模式!

我們採用訓練營的模式,就好比給你配了一個隨身教練!

>>有人給你制定練習計劃,每天陪伴你一起實踐;

>>你能看到教練怎麼點評不同人的動作,以此來糾正自己;

>>練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能得到反饋指導;

>>還有很多夥伴家長一起互相支持、打氣,不再孤軍奮戰!

事實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學習,就是成長為一個更好的父母的有效途徑!

請關注我,獲取更多教育知識!

相關焦點

  • 這種行為是破壞親子關係最大的「殺手」,家長不重視,晚年要受罪
    由此看出,破壞親子關係的最大「殺手」,就是家長的無關回應。其實,這種親子關係最本質的原因就是「溝通不暢」,這也是造成親子關係被破壞的關鍵原因。孩子提出要求或者提出需求時,家長總是無視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的心理訴求得不到滿足。
  • 親子關係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99%的家長還不知道
    甚至有時候孩子跟家裡的阿姨或帶他/她的老人更親近,也不是說孩子跟別人親近不好,只是這親子關係有些緊張啊~「我家娃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總喜歡亂放東西,每次說他不僅不聽我的,還給我翻白眼,唉!難道我這個當媽的真的做的不合格嗎?
  • 破壞親子關係的教育手段得不償失,改變貪玩的孩子,她是這樣做的
    因此,我決定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一個既能維繫好親子關係又非常管用的好方法。在這裡我真心奉勸那些想要學習的父母,一定不要只看理論知識,因為我們缺乏的往往是一個理論加方法。所以在踩過很多坑後,我遇到了我的「真愛」——《引爆孩子學習力,父母訓練營》。下面就來分享下我的收穫及我的改變。
  • 文明長興丨給家長的一封信(16)| 誰破壞了親子關係?
    所謂親子關係,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和諧的家庭環境,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孩子。糟糕的親子關係,會毀掉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有的父母,終日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卻不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本來是世間最親近的人,彼此間卻出現了深深的隔閡,有的甚至水火不容,給家長和孩子雙方帶來了極大的困惑。
  • 這四種溝通模式會破壞親子關係
    [摘要]現在大多數的爸爸媽媽不懂得怎麼跟寶寶溝通,在親子溝通中,常常存在著一些問題,要警惕那些會破壞親子關係的溝通模式
  • 居家上網課,孩子學習不認真,父母生氣怒吼,親子關係怎麼處理?
    前兩天看到一個新聞,大連一位媽媽,因為10歲女兒上網課時不認真學習,不好好寫作業,還總跟她吵架,於是把孩子拖到大海,說是要「嚇唬嚇唬」孩子。好在有熱心市民及時報警,在民警們的勸阻下,母女二人平安無事。對這件事,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看法。
  • 學習差被請家長,父親說他才不會讓老師破壞和女兒的關係呢
    不過今天要分享的這3個家長可不一般,被請家長後,面對回家怎麼和孩子溝通這個難題,一個比一個厲害,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被人叫爸,總要幫她承擔點什麼,所以我沒有批評她這個爸爸是心理學家賀嶺峰,因為女兒同一道數學題錯了4次,被老師叫家長。當然免不了被老師責備,幫孩子籤字前都不檢查作業嗎,怎麼同一道題錯了4次都沒有發現,教育只是老師的責任嗎?這個爸爸內心憋著壞聽完了老師的教訓,回家後很是鬱悶。
  • 破壞學習興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這樣陪孩子寫作業……
    」一些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會採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而這些做法很容易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也不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知道,這種方式是不科學的。就像家長們在上班、做菜的時候,一個「監工」一直在旁邊監督著你,指指點點,哪裡出錯了還要罵你一下。這種方式,帶給孩子的只有緊張感、壓迫感,孩子害怕自己出錯,不敢下筆;動不動指點一下,也會分散孩子注意力,擾亂孩子的思路。
  • 面對叛逆期的初中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需要注意四個要點
    為了改變孩子,父母從批評、斥責、吵鬧到無可奈何、焦慮不安。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從改變自身開始,重新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面對叛逆期的初中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四個要點。因為孩子在學習、不斷地進步,而家長們只是為了生存在不斷的掙錢,忽視了精神層面的成長,這就是所謂的代溝。要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首先父母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滿足家長虛榮心的一個物品,或者延續父母意志的複製品。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怎麼改善親子關係,為孩子打下幸福基礎?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很安全,知道有人在他身邊,看護著他,他就敢於面對腫包、擦傷和失望。換言之,他就敢於學習、成長和培養毅力。——蘿拉馬卡姆博士《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採取哪些措施可以讓自己在和孩子說話時保持平和,以便孩子能夠不被我們的情緒嚇住,從而能專心聽我們的指導。
  • 「兒子,你是我大哥」,輔導作業成為破壞親子關係的最大殺手
    據說,&34;已成為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大殺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輔導作業,輔導作業,輔導作業!網上火爆的小視頻,&34;生動形象地詮釋了這一現象!讓你捧腹大笑的同時,又忍不住點頭如搗蒜!因為孩子剛上小學,剛剛接觸文化知識,還不懂怎樣學習,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引導帶領他們,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習慣一旦養成,自然再無需父母的陪伴了。
  • 父母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道歉?「last原則」:4步緩解親子關係
    雖說孩子的心智比較不成熟,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的舉動,但絕大多數家長其實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有時候也難免會作出錯誤決策,導致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然而,面對自己的錯誤,孩子能夠做到坦然承認並致歉,但是很多家長卻做不到這一點。這種行為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
  • 拒絕漠視孩子的學習成果,了解「赫洛克效應」,促進親子關係
    小亮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在學習等各方面都會儘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可是小亮卻很少從父母口中聽到誇讚的話語,似乎只有在他犯錯後,父母才會變身為話多的人,這種不認同感使得小亮不再接受父母的意見,整體狀態都有所下降,這讓他的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了解&34;,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怎麼改善親子關係,為孩子打下幸福基礎?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很安全,知道有人在他身邊,看護著他,他就敢於面對腫包、擦傷和失望。換言之,他就敢於學習、成長和培養毅力。本文將分四個部分來介紹這個育兒理念:為什麼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在破壞親子關係;該怎麼改善親子關係;改善親子關係的行動指南。
  • 三種做法破壞親子關係,被很多家長忽視,也是家庭教育失敗的原因
    有些家長,會忽視孩子的負面情緒,覺得小小年紀有什麼心事呢。這樣的想法會慢慢地疏離親子關係,會讓孩子在家中也仿佛呆在孤島裡,沒有人可以傾訴,沒有人可以依靠。家長說話,孩子不聽。這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叛逆,更重要的原因是親子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
  • 智慧家教策略——阻礙親子關係融洽的因素,是家長不考慮孩子感受
    在我們的智慧教育創新理論視閾下的「創新家情文化」中指出,在我國的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與矛盾,就是親子關係的建立與維護的問題。而家長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是影響和破壞親子關係最嚴重的行為。正因為家長不尊重孩子的人權、尊嚴和人格,才導致家長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的不良行為的發生與長久存續。
  • 高質量的「親子閱讀」,不僅幫助孩子開闊視野,也增進親子關係
    3、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親子閱讀」也是培養孩子習慣的一個好時機,每天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有意義的事情,孩子在以後進入學校學習的時候,也會習慣這種方式,在其他小朋友還不能理解什麼閱讀的時候,你們家的孩子已經能夠獨立的去看一本故事書了。同時,這也是增強孩子自信心的一個好方法。
  • 碾壓式溝通,痛快了父母,卻是破壞親子關係的主要元兇之一
    相信每一個父母都遇到過孩子不想堅持的時候,這時候大部分的家長做法會是勸導孩子要繼續下去,告訴孩子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沒有事情是不努力不堅持就可以做到的。7歲時候就送孩子去學習了馬頭琴,當然這個是經過孩子自己同意,並且孩子也是很喜歡,可能是民族情結吧。
  • 用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源於親子關係不信任
    家長們可能會說,我這麼做也是為了孩子好,學習缺乏自覺性,不開著攝像頭,他/她就是不好好學習,我有啥辦法?可是父母們能不能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去上班,老闆在你辦公桌後邊安個攝像頭,你該作何感想?老闆也可能振振有詞,我也是為了員工好好工作,不要偷懶,畢竟薪水是我開,冷氣是我付,再說辦公室是公共場合,你一打工的,能有多少隱私?
  •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建立早期親子關係最理想的狀態
    這些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喜歡玩耍本身是和玩耍的內容沒有關係的,家長就能讓孩子獲得玩耍的快樂。那麼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親子關係淡漠又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不要著急,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