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問津出國留學申請:GAP year——教練,我想GAP一年再出國

2020-12-23 九牛問津說留學

九牛問津留學時訊|2020年考研形勢報告與試後留學的正確姿勢!中,同事Molly已詳細分析了今年考研的形式,每年這個時節,考研失利軍團都會開始轉戰「海外專場」,開始尋求當年最後的留學機會。九牛問津的各位博士學長學姐對於考研後立馬申請出國的態度一直高度一致:九牛問津留學申請17|考研還是出國?考研失利還能出國嗎?

這裡,只談談關於GAP year。閱前注意:GAP year後再申請的最大弊端是你已經丟失了「應屆本科/碩士畢業生」的光環,而這點是部分學校和專業所忌諱的,因此本文不提倡無理由GAP,只談論如果已經處於GAP year的情況。

Q1:GAP year是什麼?針對哪些人群適用?

A1:主要指由於各類原因導致不能本科/碩士畢業年後當年入學國外高校的情況,例如:19年本科畢業,但無法申請到19FALL入學。人為因素導致的人群包含但不限於:

◆ 當年考研失利;

◆ 當年申請出國失利;

◆ 當年畢業後因畢業證延後、轉專業、工作、實習、交流、個人原因等擱置。

第1種比較普遍;第2種除了由於硬體不達標被所有學校刷掉的情況以外,還可能是由於拿到offer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如拿到英國conditional offer後,語言一直沒過無法獲取unconditional offer,又如拿到offer都不滿意想來年衝刺名校;第3種最多的案例在於國內工作多年後需要晉升、提高等原因再申請出國。

當然,也存在一些不可控的非人為因素,如本來15年跟我同年入學牛津博士的一哥們,10月因為肺炎原因一直沒過體檢,只能GAP一年。

Q2:GAP year長短如何控制?

A2:對於第1類和第2類,最佳GAP一年;對於第3類,時間上沒有嚴格控制,但如果出國目的明確,由於硬體基本固定,多GAP一年並沒有提高更多的可能,因此須在保障成功率的前提下儘量縮短GAP年限。

舉例:19年9月在職學員3年工作經歷與團隊合作申請20FALL入學,12月提交網申,1月拿到offer;而20年2月同樣類似背景申請20FALL就不建議,需要繼續GAP到21FALL入學。

Q3:GAP year做些什麼才算有效?

A3:根據申請意向分類說明:

◆ 申請MPhil/MRes/DPhil/PhD等研究型學位,對於申請者之前的科研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及科研潛力research potential看重較高,前者用來判定申請者之前的科研能力,後者用來判定申請者錄取後做proposed research topic的潛力。第一梯隊證明材料是所有發表過的文章、著作、專利及作者排序,第二梯隊證明材料是參與的國家級、省級、校級、課題組級科研項目及參與程度。因此申請此類學位,若申請者本科/碩士期間不具備以上素質,則可利用GAP year努力且有效提高;

◆ 申請MA/MSc/LLM等授課型學位,GAP一年可以化劣為優的唯一渠道即強化工作、實習背景並提前準備好所有申請材料,第一批次進行投遞;

◆ 有意向申請國家公派CSC,GAP year需前期即確定好可用於派出的單位,注意2018年CSC政策改革後,除了取消大量獎學金外,對於應屆生、國內申請者的扶持遠遠高於非應屆生及國外申請者,因此GAP year即使找到派出單位,最終拿到CSC概率也大打折扣。此類申請者若對獎學金需求較高,可考慮早期轉移申請目標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Q4:GAP year不能做什麼?

A4: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跟我一起讀三遍加深印象。第1類和第2類人,千萬不要選擇考研和出國兩手準備,要麼鐵了心準備考研,要麼一心一意準備說過,並按照以上的方式去進行相應的硬體提升;第3類人,建議在中期辭職,若條件不允許,可考慮合理安排工作降低申請季工作強度,千萬不要做甩手掌柜「我忙我工作,申請你來做」。

這裡,給出一組19FALL數據(20FALL數據暫時不全),供各位選擇時參考:

◆ 2019FALL,團隊早期全程指導71人,平均開始申請時間在2018年4月左右,平均獲取offer時間在2019年1月左右,除部分特殊個人情況,均獲得理想offer;

◆ 2019FALL,團隊晚期全程指導34人,平均開始申請時間在2019年1月左右,平均獲取offer時間在2019年4月左右,其中16人未獲得理想offer,GAP至2020FALL。

*此數據已除去所有其他半DIY指導人群

最後說明:本文只針對對申請過程及結果抱負責態度的申請者,如果只求有學可上,急著要出國,可以直接跳過GAP year,儘快申請。

相關焦點

  • 準時入學 or 推遲入學 or gap year,想想清楚再做決定
    ,2020這一年,該不該出國留學?留在國內上網課是不是也Gap一年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秋季出國留學、在家上網課、Gap一年的利弊,再來做決定吧。想要花多一年的時間進行背景提升&成績提升,從而申請更好的/排名更高的大學。錯開疫情時期國外疫情形勢嚴峻,而又不想浪費錢上網課的同學,可能想著gap一年,明年再出國留學。
  • 想要法國留學,是否應該Gap?
    很多準備出國的小夥伴兒都會碰到是否以下幾個問題:Gap year是什麼?Gap year對留學申請會有什麼影響?出國常說Gap,一般代指Gap year (間隔年)的意思。國外Gap Year原意是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做一次長期的旅行,通過旅行方式來計劃、思考、總結。
  • 「每日闢謠」GAP一年或多年後沒有申請優勢,將無緣名校
    團隊遇到過很多由於種種原因需要GAP一年甚至多年再重新進行申請的的學弟學妹。一般情況下,不提倡無理由GAP,但如遇不可控因素,如:考研失利、參加工作等,又如最近國內的疫情類的天災,都是情有可原。部分學校和專業會在申請過程中人性化設置如GAP原因類的問題,目的也在於考慮此類特殊情況。
  • 受疫情影響,該不該選擇Gap year「間隔年」?
    現在就等教育部發通知後,各大官微再官宣。現在報名5月以後的考試比較保險。同時,近段時間國外疫情蔓延,出入境受到嚴格管控。想要出國考試幾乎不可能。這種形勢下,網上關於gap year的討論也熱火朝天。有人打死也不想gap,有人已經gap一年了,對今年的情況感到失望。還有人樂觀地覺得gap一年還能增加自己的經歷。可是你匆忙地就要決定gap嗎,你真的了解gap year嗎?
  • 什麼是「Gap 一年」 我們應該怎麼避免?
    詞彙分析:gap year 音標:英 [ɡp j:] 美 [ɡp jr] 釋義:空檔年,間隔年(指中學畢業生在上大學前去旅遊,做義工或者做臨時工的一段時間) 。Gap year  興起於國外並且在國外是非常流行的,一般常見於青少年在中學畢業之後、讀大學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來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在大學畢業之後、工作之前或者大學期間休學來開始自己的gap year時光。
  • GAP一年後,我拿到了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碩士offer
    其實gapyear(空檔年)過得很不順,1月份三戰刷T(託福美國英語能力考試)只有88分,3月份申請Googlesummer(谷歌夏季實習)被拒,4月份申請微軟實習被刷,5月份第一次考G(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也不盡人意,7月份論文落選。
  • 什麼是gap year?
    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gap year了。Gap year在國外是非常流行的,一般常見於青少年在中學畢業之後、讀大學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來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在大學畢業之後、工作之前或者大學期間休學來開始自己的gap year時光。
  • 「通透教育觀點」疫情下的Gap Year該如何是好?
    冒險去上學、網課、gap year…面對這麼多前所未有的選擇,我們該如何分析利弊,做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決定呢?疫情當下gap一年是好的選擇嗎?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到底要不要gap一年?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些留學生出於安全、籤證禁令等諸多因素,會考慮不得不gap一年。
  • Gap year,讓身體停下來,思想走出去
    其中,不少留學生因為擔心國外疫情或不願接受線上遠程教學而選擇了gap year(間隔年:向學校遞交申請主動推遲一年入學)。不論是被迫延期還是主動選擇推遲入學,等待開學的日子都並非輕鬆閒適的,如果能提前做好規劃,把空窗期的主動權握在手中,這一年你所收穫的不會比留學期間要少。
  • gap year什麼意思 gap year什麼意思中文意思
    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gap year了。Gap year在國外是非常流行的,一般常見於青少年在中學畢業之後、讀大學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來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在大學畢業之後、工作之前或者大學期間休學來開始自己的gap year時光。
  • UCAS前執行長:今年可能是讀大學最好的時候,不建議gap year
    在文章中Mary表示,想請大家不要再「嚇唬」那些有抱負的學生,讓他們覺得現在不是上大學的好時機。她分析了今明年的留學形勢表示,2020年將讓學生更有機會申請到理想的大學,而因為選擇間隔年(gap year)的學生增多,2021年可能是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年。
  • 疫情=Gap Year?我勸大家還是理智考慮一下!
    選擇gap的學生中,有的是認為自己尚未準備好迎接大學生活,有些是想做一些他們平時沒有時間完成的事情,有些則是因為客觀原因,如健康原因等。 甚至連歐巴馬的大女兒,在入讀哈佛大學之前也gap了一年,期間還前往駐西班牙美國大使館實習。
  • 今年留學不順利,或許Gap年是更好的機遇!
    今年留學的留學之路這麼難,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今年是不是該考慮gap?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gap year。什麼是gap year?一般常見於在中學畢業之後、讀大學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來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如選擇旅行、實踐、工作、修讀一些學術性的課程、義工服務等一些活動來充實自己,從而更好地幫助自己找尋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者更了解自己。還有一些對申請結果不滿意的同學選擇在這一年當中重新刷新自己的標化成績來迎接新一年的申請季,利用多一年的時間備戰,爭取到更好的學校。
  • Gap year逆襲王合集:她們拿下帝國理工、西北IMC、藤校哥大offer
    ;她們勇敢選擇 gap year,完美逆襲夢校;然而背後的酸甜苦辣,更值得我們一讀……Nino「從抑鬱到gap逆襲,是心態的成長」回想本科第一次出國時,我經歷了一段抑鬱、低落的日子一直對 BA 專業比較感興趣,但和導師了解了申請的門檻、申請者的素質要求之後,發覺自己經歷比較薄弱,決定 gap 一年充實一下實踐經歷,這樣讀碩士也能有更多收穫。
  • Gap Year是「浪費」嗎?選擇了間隔年的萊斯新生這樣說…
    作者:Bamboo,北大社會學畢業,留學全知道教育觀察員Gap Year(間隔年)是什麼?間隔年是指學生畢業之後,空檔一年做些其他的事情,再進入學校或社會。如果說學校沒有積極地推進國際學生入學,或者聯合國內高校設置go local的項目,選擇申請gap year可能會成為值得考慮的選項。到底孩子要不要延遲入學?不上學又能幹些什麼?晚一年入學真的會產生什麼影響嗎?
  • gap year和defer的區別
    ✅gap通常說gap year,意為間隔年、空檔年。是指某一階段畢業之後不立即升學繼續學習,而是停頓下來,用一段時間放下腳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後再進入學校或社會。✅defer:就是保留錄取和入學名額,晚入學一年。
  • 將軍答疑|GAP一年會對申請有影響嗎?
    很多同學因為多種多樣的原因(比如疫情影響,比如託福刷分不順利,比如臨時有好的工作offer,比如身體原因等等),沒有在應屆當年選擇申請出國,但是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市場,出國依然是最好選擇之一,於是在等待之後仍然決定選擇出國深造。那麼他們心裡總是會有點糾結,我這種GAP選手 ,相比於無縫銜接的應屆生會不會被學校歧視呢?晃了一年是不是很吃虧啊?
  • gap的用法,a gap year空檔年,年輕人怎麼體驗生活
    ,給自己一年時間,做一次長期的旅行,尤其是去海外旅遊,工作或遊學,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I'm planning to take a gap year and go backpacking in Europe.我計劃利用一個空檔年去歐洲背包旅行。
  • 疫情下被迫Gap如何絕地反擊?美研申請Timeline分享!
    被疫情暴擊而選擇gap的留學黨,該如何絕地反擊?準備2021年入學的準留學生如何制定美研申請Timeline?這一屆的留學黨真的可以說是史上最慘了。國內情況剛剛好轉,就在大家都以為終於可以安心出國好好上學的時候,國外又迎來疫情大爆發。全球疫情,中國打上半場,全球打下半場,留學生打全場。
  • Gap Year 空檔年
    Gap G.A.P. and year Y.E.A.R. Sun Chen: 就象 Jo 說的這樣,這個詞組是由兩個單詞組成,第一個是 gap, 意思就是空隙,空位,那第二個單詞是year, 年。 So what does gap year m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