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桂聲網評:「不休息」「隨時約」彰顯便民服務情懷

2020-12-16 廣西新聞網

2020年09月28日 20:47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劉純銀 編輯:洪妦源

在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時代背景下,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提升政務服務工作能力成為各級黨政機關聚力的方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更是提出:「必須堅持一切行政機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為貫徹中央指示精神,各地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務」「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馬上辦」「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改革,服務效能大大提速。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黨政機關實行「雙休制」和每周40小時工作制,又讓各地推行的便民服務受到一定影響。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為全面滿足企業群眾全時段辦事的迫切需求,從9月26日起,廣西柳州市行政審批局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創新推出雙休日「不休息」錯時服務、工作日「不間斷」延時服務及全時段「隨時約」預約服務,使企業群眾在非工作時間、非工作日「能辦事、辦好事」。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之江新語 心無百姓莫為官》中寫道:「對老百姓來說,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他們的思想情緒,影響他們的生產生活。」因此,破解民生難題,提高民生福祉,就是要以百姓心為心,從解決群眾的「關鍵小事」做起。當前各地不斷推進政務便民服務「不打烊」,方便群眾辦事的舉措,彰顯民生情懷,既是「放管服」的生動實踐,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展現。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解百姓之困、謀民生之利,不能坐而論道,關鍵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改革創新的精神,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制度,為民生改善築牢根基。同時,政府便民服務信息化、數位化,並非只是新時代的紅利。這不是時代到來了,技術發展了,服務就自動革新了,其中的艱難過程離不開國家公職人員積極學習、調查研究、努力實踐。技術發展了,如果國家公職人員服務態度沒有改變,創新意識沒有跟上,就不會有信息技術與政府便民服務的有機結合,信息化、數據化、便捷辦事、高效成事的目標也就難以兌現。

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期待各地能緊跟時代步伐,抓住政務信息化、數位化的觸角,努力提升「智慧政務」水平,有更多的政府便民服務窗口能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作為最高標準,不斷總結便民服務「不打烊」等成功做法,讓「網上辦」「掌上辦」「隨時辦」成為新時尚,讓廣大群眾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至上的理念。(劉純銀)

相關焦點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兩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呈現出了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彰顯出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也折射出中國經濟自身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春江水暖鴨先知」。年初,我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 【地評線】桂聲網評:「強治理」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管理
    今年,南寧更是立足「強」字下功夫,突出抓好「強治理」工作,以「繡花」功夫推動綠城品質升級,城市治理各項工作日顯成效——城市發展空間布局更為優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空氣品質持續鞏固提升,綜合環境更加優異,「繡」出了一座天藍、地淨、水清的生態宜居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城市治理體系支撐。
  • 【地評線】桂聲網評:優化便民熱線 讓政務服務更有質效
    《意見》要求,加快推進除110、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外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併,今年年底前,各地區設立的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設立並在地方接聽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現一個號碼服務,各地區歸併後的熱線統一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以下簡稱12345熱線),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
  • 桂聲網評 | 民大通報英語四六級缺考情況,大學就該「嚴起來」!
    桂聲網評 | 民大通報英語四六級缺考情況,大學就該「嚴起來」!: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桂聲網評
  • 【地評線】南方網評:數字時代激活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地評線】南方網評:數字時代激活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2020-10-20 09:54 來源: 南方網
  • 【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廣交會影響力,助力新發展格局
    日前,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支持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提升影響力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加大對廣交會的支持力度,推動廣交會加快創新體制機制、商務模式和展會服務模式,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持續增強「中國第一展」的行業影響力和品牌輻射力。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地評線】大洋網評:涵養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江風暖暖,吹動著少年的心。
  • 【地評線】天府網評:「你笑起來真好看」激勵發展自信
    【地評線】天府網評:「你笑起來真好看」激勵發展自信   聚焦西部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近年來實實在在的生活變化,通過記者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實地採訪,拍攝群眾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他們發自內心的感概,捕捉他們自然綻放的笑容,對比脫貧前後的反差,並通過短視頻及文字的形式客觀真實地表現出來,讓我們原原本本地看到了西部貧困地區通過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變化。讓貧困群眾自己來講述生活的變化,通過真實的鏡頭和簡潔的文字,還原脫貧前後翻天覆地的變化。
  • 【地評線】天府網評:讓扶貧小餐廳飄出更多幸福味
    【地評線】天府網評:讓扶貧小餐廳飄出更多幸福味 2020-08-23 16:46:21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地評線」桂聲網評:用愛與情懷為填報師範志願「正名」
    於此之時,我們還需以愛與情懷為師範「正名」。為師範「正名」,廣大教師應言傳身教。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工作辛苦,收入、待遇與個人願望之間可能存在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甘於奉獻的情懷,就不會有「上師範沒出息」的自怨自憐。
  • 【地評線】荔枝網評:打造便民服務暖心平臺 ,提升人民群眾「生活...
    ,向工作人員仔細詢問「平時村民都來辦哪些事項」「大家都滿意嗎」「這樣的便民服務中心推廣得怎麼樣」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基層公共服務關鍵看實效,要提高針對性,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要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培訓,增強為民服務意識和能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充滿了對人民群眾的殷切關懷,為黨員幹部提高基層服務能力,不斷完善基層公共服務體系謀劃了具體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為群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是黨員幹部的義務和責任。
  • 【地評線】大洋網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高「七種能力」
    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這一論斷。  回顧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三次講話,各有重點。【地評線】大洋網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高「七種能力」,.2020-10-13 16:11:56,.204306,.秦雅楠
  • 上海醫院推出延時服務:方便了群眾,但不能犧牲醫生休息時間
    記者連日走訪還發現,不管是三甲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還是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日門診時段也在延長,「下班後門診」「午間門診」「夜門診」等延時服務不僅是疫情期間為減少人群聚集的應對之策,更是滿足百姓之需的便民新舉,就醫習慣隨之而變。病人生病不分上下班時間,隨時都有可能突發疾病。
  • 「地評線」天府網評:從習近平扶貧故事中悟初心、決心和恆心
    <br><br>  《習近平扶貧故事》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按照時間順序,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先後在陝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直到擔任總書記,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展現了習近平同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
  • 【地評線】中安時評:點讚最亮的「明星」,致敬最「美」的楷模
    【地評線】中安時評:點讚最亮的「明星」,致敬最「美」的楷模 2020-12-16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桂聲網評:根除「冠狀病毒」先剷除「官狀病毒」
    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廣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高政治站位,牽住「牛鼻子」,對疫情防控中的「部署推進工作態度不堅決、不及時」「落實防控措施不投入、不深入、不及時」「工作作風不實、敷衍塞責」「增加基層負擔、急功近利」「督導檢查行動遲緩、履責不力」「聯繫服務群眾消極應付,漠視群眾利益,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六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治,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強紀法保障。
  • 【地評線】桂聲網評:處處留心皆學問
    2020年02月24日 13:24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莫海發 編輯:王香菊 學問不一定是在課本裡,而是在為人處世中
  • 泰安下港鎮「鐵匠姚」的便民情懷
    今年56歲的姚繼武,從事農具修理經營的鐵匠活已有30多個年頭,因為修理農具所具備的鍛、磨、焊、接等「十八般武藝」既能拿得起、又能放得下,長此以往採用精湛的技藝和好客的熱情,加上樂於助人的誠信經營和便民善舉而成為「名震山鄉」的「鐵匠姚」。
  • 體驗浙江永越村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
    莫曉強耐心地解答著問題,並不時查詢電腦上的資料,然後告知趙阿二下次來時要帶哪些資料,最後由莫曉強到鎮上全部代辦。對於這種服務,趙阿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線:「現在的便民服務中心,實在是太好了,只要上班時間來,隨時能找到村幹部。更讓我高興的是,很多事情只要我們帶好資料,村幹部都會替我們辦好。」
  • 「地評線」天府網評:把「人民至上」大寫在新的五年規劃上
    這樣的部署安排,深刻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把「人民至上」大寫在「十四五」規劃上。<br><br>  不同時代、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人民所期盼的美好生活內涵有所不同。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