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面試的期望薪資怎麼填寫,會比較合適?

2020-12-12 遇見更美自己

求職製作簡歷的時候,大家往往有一個很糾結的問題:簡歷中要不要寫明薪資?還是含糊一點,填寫面議。

大家往往會有思想鬥爭:期望薪資填寫低了,會被求職公司剝削。期望薪資填寫高了,又怕連個面試機會都不會給。那就乾脆填個面議吧,這樣會比較省事,面談也能更加清楚地了解用人公司的心理價位。

可是,如果面試時一切都很順利,到最後談到最現實的薪水問題時,用人公司開出一個「跳樓價」,豈不是白跑了一趟,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問題。

第一,知己知彼,正確認知。

在填寫期望薪資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市場行情,和求職公司的薪資架構。市場行情比較好了解,通過網上查找資料,訪問親朋好友和諮詢一些專業人士,就可以清楚。而求職公司的薪資架構,不是太好了解。一般公司在網上發布的招聘信息,只能做一個參考。除非你恰好找到在該公司從事相似崗位的人,會獲得一個相對比較靠譜的情報。

除了了解市場行情和應聘公司薪酬體系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知,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夠拿多少薪水。在HR電話邀約面試時,就可以談出這個問題,如果距離自己的心理價位有不小的差距,那就可以婉言拒絕,避免浪費彼此的時間了。

第二,從公司規模大小考慮。

如果是自己很心儀的一家大公司,你很想通過這個平臺,鍛鍊自己,為以後的工作添金的話,一開始可以不用在簡歷上填寫期望薪資。等到正式面試的時候,當面交談後,發現對方的心理價位,再提出這個問題。

如果是一般的小公司或者中等公司,可以直接填寫期望薪資,HR打電話的時候,就可以問問求職公司的薪資水平,如果合適再進行下一步的面試。通過後面的面試,爭取到自己的理想薪資。

最後有一個值得大家注意的點,有些不太規範的企業愛玩的「花招」,面試時只談收入總數,讓求職者誤以為除以12個月,就是基本工資。等月底拿到工資單時,什麼服裝費、吃飯費用費、交通費、培訓費等,都從工資中扣除,才發現不對。

相關焦點

  • 【面試技藝】「期望薪資」怎麼寫?
    簡歷面試:「期望薪資」怎麼寫? 簡歷中到底要不要寫明薪資?這是一個讓求職者在製作簡歷時感到十分糾結的問題。
  • 簡歷面試:「期望薪資」怎麼寫?
    但不寫明,面試時一切看似都很順利,可談到最現實的薪水問題時企業開出一個「跳樓價」,耗去的時間和精力向誰訴?江湖上說「談錢傷感情」,可是對於現實的職場人來說,不談錢就沒「動力」啊! 期望薪資——寫不寫都在心裡!不少求職者在寫簡歷時,看到期望薪資便不假思索地填上「面議」,都覺得這是「後話」,等面試的時候再討論。這就大錯特錯了!
  • 面試的時候問到期望薪資待遇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呢
    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往往薪資是我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很多時候我們面試的時候HR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薪資,而是給出一個範圍,比如4000-5000,也有很多面試官會直接問你:你期望的薪資是多少?那這個時候我們怎麼回答才比較好呢?在面試的時候,我們回答關於薪資待遇問題的時候,很多人會擔心如果把薪資說低了,說明自己水平低;如果說高了,面試官會覺得你達不到要求;有的甚至都不敢提。
  • 職場面試:被問到期望薪資是多少時,求職者應該怎麼回答?
    而且現在高校畢業生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多,無論是對畢業生還是已經工作幾年職場老人來說,現在這個就業形勢是比較嚴峻的。當然了,一家企業在面臨眾多求職者的面試時,也是各出奇招,想要找到最優秀並且最適合的人選。相信很多求職者在面試的過程中都會被問到——自己對於未來的薪資待遇期望是多少?
  • 當面試官問你期望薪資時,報多少才不後悔
    說低了總覺得委屈自己說高了又怕offer不保好不容易在前面幾輪面試積攢的自信在這個問題上就變成「emm差不多就行吧」然後面試一結束就開始無限後悔……怎麼巧妙回答薪資問題?怎麼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01雖然說談薪資是求職中必備的環節,但幾乎所有人在工資談判中總要踩些雷區。
  • 面試時,候選人的期望薪資太太太高,HR該怎麼談?
    今日HR話題:面試中的薪酬談判   做招聘的HR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面試時,覺得某個候選人各方面都很合適,唯獨在談薪酬的環節,他覺得薪資太低,談不攏。可HR要考慮到公司用人成本、崗位薪酬預算,面對心儀的候選人,HR該怎麼辦呢?
  • 面試被拒後三天,HR又問期望薪資,什麼意思?
    網友:「悄悄超可愛」說:「前幾天參加了一個面試,面試過程中聊得還不錯,感覺HR對我比較滿意。最後也和我聊了薪資問題,說完我的期望薪資後,HR問了句能不能降低點,我就說如果有其他福利的話也可以考慮。HR沒說什麼,本來以為沒戲了,結果HR三天後打電話問期望薪資,這是什麼意思呢?我該怎麼辦?」無憂專家:首先,面試被拒後HR又向你詢問「期望薪資」,說明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候選人。有可能崗位招人比較著急,你是目前最合適的人選,所以還是想錄用你。
  • 面試被問及「期望薪資」,我應該如何回答?
    你心儀的公司正在熱招,於是打理簡歷,調整心態,狀態滿分的你去面試了;面試表現蠻優秀,你的邏輯清晰,表達通暢,能力矩陣與應聘崗位高度匹配,對方HR也連連認可。就在你感覺機會十拿九穩時,面試官狀似無意的問你「那你對於這個崗位的期望薪資是多少呢?」哎呀完蛋卡殼了,這要怎麼說呀?
  • 面試時,當面試官問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千萬不要直接脫口而出!
    面試時,談薪資基本是雙方了解的差不多並且達成共識的最後一項。如果是相談甚歡,那麼自然而然談薪資,如果相互不認可、相互不滿意,那麼一般不會設計期望薪資的討論這一項。希望各位求職者能明白這一點。在我看來,整個面試過程就是一門學問。既然是學問,站在職場的角度來說,是一種能力、素養和心裡的博弈之戰。這一戰出師順利,便可日後崛起。但是,這種面試博弈應該是企業、求職者雙贏的過程,是價值認同和前進展望的過程。我們作為求職者一定得去了解面試談薪水的一些潛在規則、博弈點,甚至套路,才可做到隨機應變、心裡有數。
  • 面試官:你期望薪水是多少?聰明的人不報價,只用三步拿稱心薪資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在面試時在薪資問題上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況。公司說給多少就拿多少。甚至還有的求職者,面試完了都不知道薪資是多少,直到正式入職。才發現「薪資這麼低。」別著急回答期望薪水,先弄清期望薪水背後的本質面試官為公司打工,所以對公司負責,招聘合適的員工並對其負責,是面試官的責任與工作義務。往往面試官詢問你期望薪水時說明你的面試已經成功了大半,這是最後決定你能否順利入職的關鍵環節了。所以搞清薪水的本質很重要。
  • 面試時被問期望薪資,反問「根據自己的能力能給多少」,合適嗎 ?
    1面試談工資的時候,對方問你的期望薪資,如果反問對方「根據自己的能力能給多少」,合適嗎?問可以問,但不要這麼直接,這屬於直來直去的問法,很容易得罪對方。「你覺得根據我的能力能給我多少?」這句話得變成這樣的問法「你們這個職位的預算大概多少?」
  • 面試談薪資的技巧話術你了解嘛?
    薪資談判的實質是一場博弈,薪資談判過程中求職者一般會有這樣的擔憂:談的高了,怕到手的offer沒了?談的低了,又有些不甘心,明明跟其他的應聘者相比我是最合適的。不管哪個環節,談的前提都是你去公司面試時在應聘登記表上寫的期望薪資。在此提醒大家是去公司應聘時所填的任何應聘表格或材料都要思考後再認真填寫,不可隨隨便便瞎填。如果表格沒有特別註明,建議寫稅前期望,且寫期望的薪資範圍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那這個期望薪資範圍怎麼寫好呢?
  • 新年找工作,填個人簡歷時 「期望薪資」怎樣寫?
    期望薪資——寫不寫都在心裡! 不少求職者在寫簡歷時,看到期望薪資便不假思索地填上「面議」,都覺得這是「後話」,等面試的時候再討論。這就大錯特錯了!你自己到底值多少身價,如果連你自己都心中無數的話,只會把「談薪」主動權拱手相讓,被動去接受企業給你的「開價」。   相對於企業而言,求職者獲取薪資信息的渠道較為狹窄。
  • 面試官問你,期望薪資是多少,你是如何回答的呢?
    在我們面試中,總會遇到HR問到一個問題:「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 這個問題對於有職場經驗的人來講,自然不是什麼難事兒,因為他基本對自己都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的,所以一般會如實說出來的。
  • 期望薪資10K,HR只出8K,求職者如何不給面試官「壓價」機會
    堂哥剛換了一份工作,他告訴我,面試時,老闆問他的期望薪資是多少,他說一萬,老闆問他8K行不行,他斬釘截鐵的回答「不行」。於是,堂哥拿到了他期望的薪資。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堂哥那麼幸運,也許回答「不行」的背後,這份工作就已經與自己無緣了。
  • 面試官:期望薪資是多少?聰明人不說數字,三步回答拿滿意薪水
    李文最近一直在面試,但始終沒成功。好幾次都到了最後一輪,面試官問他「期望的薪酬是多少」。可是,當他回答完之後,面試官叫李文回家等通知,就再也沒有消息了。朋友問他怎麼回答的,他說:「我聽從公司的安排,相信公司會根據我的能力給我一個合理的薪資。」朋友告訴李文,就是這句話讓他失去了工作機會。很多人,尤其是職場新人,一碰到要談薪資的時候,往往都會慌了神,不知道該不該談,更不知道怎麼談,於是便無聲無息地吃了虧。其實,談判薪資是有很多技巧的,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 懂老師告訴你如何寫「期望薪資」
    不少求職者在寫簡歷時,看到期望薪資便不假思索地填上「面議」,都覺得這是「後話」,等面試的時候再討論。這就大錯特錯了!你自己到底值多少身價,如果連你自己都心中無數的話,只會把「談薪」主動權拱手相讓,被動去接受企業給你的「開價」。
  • 簡歷中的期望薪資該咋寫?
    如果寫的話,應該寫多少才是合適的呢?每個求職者都想要高薪,而談薪的過程也是和面試官的一個博弈過程,簡歷裡面的「期望薪資」則是這場博弈的開始。關於期望薪資問題,這裡有幾條建議供大家參考:  1.先了解一下這個崗位在市場上的薪資水平再根據自己的學歷、工作經驗、技術能力等等,相對客觀地評價自身水平,差不多可以得到一個大致的月薪數字了。2. 期望薪資可以寫一個大概範圍寫成大概範圍而不是寫成一個具體的數字,原因是為了給自己留足迴旋的餘地。
  • 香港留學生求職時,Expected Salary到底該怎麼寫?
    求職的過程中你是否思考過這個問題你的Expected Salary是多少?你一定猜不到你忽視的期望薪資就是offer石沉大海的原因!那麼為什麼要寫期望薪資?期望薪資寫得過高、過低、面議、可議等,也會導致失去大多數面試機會。答案是:寫一個區間!我們知道,每個職位都有預算區間,當你的目標薪水不在這個預算區間之內,顯然不會收到面試電話。你的期望薪資如果也是個區間,則區間對區間的重合度,要遠遠比點落入區間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 面試官:期望薪資是多少?不直接回答數字,這3招拿到滿意薪水!
    面試官:期望薪資是多少?不直接回答數字,這3招拿到滿意薪水!職場人士入職都離不開面試這一關,而面試其實就是一個問答的過程,面試官從不斷的提問中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但他們表現得並不會太直接,總是「話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