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慕菊從1988就開始參與《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管理條例》的起草,2000年開始組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前期調研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的頂層設計。
從事30多年教育事業,是深度參與了中國幼兒園教育改革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專家。
在近年來也參加了很多的公開課,朱慕菊專家多次表示,能贏在「人生起跑線」上的孩子,都有這6大能力。
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成功人生的決定因素中,智商只佔20%,剩餘80% ,還是要看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朱慕菊專家說,關鍵社會能力包括六個方面: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積極主動性、交往能力、自尊心與親社會行為。
這是孩子成功的基礎,也是每一位父母都要注重培養的。
而且家長一定要在孩子9歲前就抓緊培養,才能避免他將來會吃虧。無論是孩子的思維、行為、習慣其實80%都是在9歲前養成的。
一旦錯過機會這個時期,再想要去培養,就只能是事倍功半。
自律能力、積極主動性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自律和積極主動性都是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自律且有足夠積極主動性的孩子,學習或者完成事情的時候往往更有效率,而且自主性更強,不必要家長反覆催促嘮叨。
而自律性差的孩子,即使智商高,但是行動力差,想事情消極,做任何事情效果往往也是差強人意。
而自律也是一種行為習慣的養成,所以朱慕菊教授在《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一書當中就說,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這6件事家長一定要做的。
1、直接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2、告訴孩子什麼是被期待的標準
3、限制孩子某些行為
4、幫助孩子達到成人要求的目標
5、糾正孩子不對的行為
6、告訴孩子他的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產生的影響
對孩子做對了的事明確肯定、及時鼓勵,可以強化孩子的認識。做得不對的事情,也不隨意懲罰,而是教導他們認識錯誤,感到內疚,糾正錯誤,並為錯誤作出補償。
情緒能力、自尊心
心理學、教育學的專家都認為,孩子的情緒能力、自尊心都會影響孩子的自我感覺,對自己的能力判斷。
對孩子的交往能力、獨立性、在創造性都有著重要的關聯。
朱慕菊專家也強調說,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年紀小,就可以不認真對孩子孩子的負面情緒,用「小孩子能知道啥」「難過一會就忘了」這樣的想法去對待孩子。
而且也不要認為孩子難過事情是小事就不在意。
並且朱慕菊專家在《怎樣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中說舉例說,如果妞妞想穿奶奶做的新衣服去幼兒園,但是衣服扣子還沒釘完不能穿於是就哭了。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和妞妞說:「今天沒穿成新衣服,很傷心吧?但你可以去告訴老師,『我有一件新衣服,明天穿給你看,好嗎?」
而不是說,「有啥哭的,明天不就能穿了嗎?」,也就是一定要引導孩子學會轉向積極的情緒表達。
理解並且消解孩子的消極、負面情緒,得到了尊重,同時,遇事能夠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抗挫折能力也得到增強。
交往能力、親社會能力
孩子的交往能力、親社會能力得到充足的培養時,孩子完全是可以通過與他人的交產生對自己能力和價值的認識。
同時,孩子與人交流的過程當中,孩子也才會能夠更自我的狀態中走出來,不再只關注「自我」的存在,而是學會分享、謙讓、協商、合作、幫助、友愛。
而這種能力會在孩子的人生中,無時無刻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但是孩子從更關注自我到關注他人都是要有一個過程的,所以朱慕菊專家說,千萬不要用固定影響去帶入孩子,不要因為孩子任性、愛哭就忽視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孩子是一直成長的,家長也要時刻用新的眼光去面對孩子。如果家長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這6大關鍵社會能力的養成問題,家長可以看看朱慕菊專家的《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這套書。
如果是給孩子看,我比較推薦《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也是我家二寶現在正在看的一套書。
由浙少出版,積累銷量突破5000萬冊。
從6個主題來培養孩子好性格。包括逆商、社會交往、性格教育、財商教育、性教育、行為習慣、情緒管理、品格培養主題。
幫助孩子學會面對挫折,和小朋友相處、擁有好習慣好品質、合理表達情緒,以及了解金錢概念,和有性別概念。
每個主題後面都有「給父母的話」,可以讓父母們了解相應的兒童學知識,更好地解決育兒困惑。推薦給各位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