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甘肅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報名公告已於2019年8月27日在甘肅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筆試日期為11月2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比較好的的備考教師資格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備考資料,望廣大考生及時查看學習。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論的創始人,他建立了心理學史上第一個系統的人格理論,包括人格結構和人格發展兩個方面,其中人格結構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三我」。這一部分知識點考查的形式比較簡單,多以客觀題,即選擇題、判斷題和填空題為主,但是考查的頻率比較高。
一、概念區分
「三我」即本我、自我和超我,這三個「我」有什麼特點和區別呢?
(一)本我
處於一種「潛意識」狀態,它位於人格結構的最底層,主要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組成,包括一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簡單來理解,就是只考慮自己的欲望是否得到滿足,比如餓了就要吃,喜歡就要不顧一切得到。可以將它想像成我們心中的小惡魔——只考慮自身的需要,不考慮其它。所以本我遵循快樂原則,怎樣高興就怎樣做。
(二)自我
自我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主要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主要是不斷與外界環境的互動逐步形成。所以當本我與現實社會的一些準則產生衝突時,自我會站在現實的角度上,適度滿足本我的一些需要,同時避免違背一些道德準則,所以自我遵循現實原則。比如上課期間小華很餓很想吃東西,但課堂上規定不能飲食,否則會被批評,所以小華會選擇暫時等待,在課間再去吃東西。
(三)超我
超我是人格中最具有道德含義的成分,是一種理想化的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主要是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習得並逐步內化的一些社會道德規範、普世的價值觀念等,並按照相應的規範和觀念做事,約束自己。比如在吃飯的時候會節約糧食,避免浪費,並且願意把這些食物分享給一些流浪漢。我們可以將它想像成我們心中的小天使——根據社會道德進行思考,不考慮自身,所以超我遵循道德原則。
二、快速識記
該知識點經常會考查一些概念型反選(「三我」概念和特點反選人格結構、理論提出者)和原則與「三我」的對應關係。比如這道試題:
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中,他認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
【答案】B。解析: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底層,是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組成的能量系統。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zy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