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
不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雙方或為了某一件事情而爭執不休。可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更佔理卻不願意跟對方爭論呢?這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一個有修養或者是說有素質的人絕對不會和不在同一頻道的人爭辯。
我特別注重一個人的修養和自我修養。與人交好,我首先會看這個人的修養。如果一個人的修養或素質太差,興趣再相投,我也不想與之為伍。這是我性格使然,亦或是我特別看重一個人的修養。我喜歡簡單,與有修養的人交流,放心。
細節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公眾場合不隨意高聲談論影響別人。離開座位歸正坐椅。上菜時對服務員說謝謝。掛電話時讓對方先掛。吃飯時不吧唧嘴,不翻菜。不說髒話。剔牙時拿紙巾擋住,一是擋住不雅,二是方便把塞牙縫的東西擦紙巾上。進入商場有門或有門帘的時候扶著,等後面的人接住後再輕輕鬆手。上廁所後洗手不猛甩手,以免把水甩別人身上……還有喝酒、倒茶、進出電梯、關汽車門、與領導同行等等的禮儀及細節,無一不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我至今還記得不到20歲的時候,我們玩得好的幾個朋友一起到另外一個朋友那去玩。那天正好下雨,我們四個人騎了兩輛摩託車,一個坐在摩託後座上的朋友姓邱,不知道是腳麻木了還是什麼原因,過一條水道的時候(下雨,很多路面會有積水),腳上穿著的拖鞋被水衝走了他全然不知,是後面車上的人看到了告訴他的。為此,我們到了朋友家的時候還在取笑那邱姓的朋友。在農村,都喜歡串門,我們當時去到的房間中就坐了有十來個人。
我們幾個談論得非常高興,大聲哈哈取笑他,說鞋穿在腳上丟了都不知道……好像房間就只有我們四個人一樣,拍著手大聲談論著(人到高興時常表現出來的姿態)。正是熱播劇《還珠格格》熱播的時候,稍年長的長輩們都非常喜歡看。我們談笑有了好一陣影響了他們看電視全然不知。人到得意時常忘形呀。看我們沒有半點要停下來的意思,其中有一人終於忍不住了說:「你們要講出去外面,莫影響了我們看電視。」突然間我們都愣住了,然後起身默默地走出了房間。感覺特別的不好意思。是啊,我們太開心了而全然沒顧及他人的感受。
從那開始,我就特別注重個人素質和修養。喜歡去找一些相關修養素質方面的書閱讀。一個人的修養和文化水平沒有直接的關係。修養是一種內在的涵養或者叫素質。不管是商業合作還是為人處世中,我們都願意與有修養或素質高的人合作或相處。從一個人的修養當中,往往可以看到很多的東西,不論是他的為人處世,還是對於事物的認知程度、個人的性格,甚至對他尊敬與否,這些都可以從修養當中反應出來。
我不喜歡戴耳機線,一是覺得長時間使用耳塞對聽力有影響;二是聽筒塞在耳朵裡時間稍微一長(只要有10多分鐘左右)我的整個耳洞及耳廓就開始發痛受不了。所以我基本上不有耳機線。因經常出差,長期奔走各個城市之間,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特別多,所以耳機使用的頻率就高了,使用的次數多了,耳朵也開始習慣。有時候聽點自己喜歡的音樂,或都是在火車上看上一兩部電影,挺好的。
經常能在公眾場合,看到有人大聲打電話或者播放著自己喜歡的音樂、視頻內容,對自己是音樂,但對別人有可能是噪音。我總能看到有不少人對其投去不太友好的眼神。
我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總統帶著孫子散步,有個乞丐向他鞠躬敬禮,總統馬上駐足還禮,而且彎腰更深。孫子不解:「他只是個乞丐啊!」 總統回答:「我絕不允許一個乞丐比總統更有禮貌!不要以為別人尊敬你,是因為你很優秀,其實別人尊敬你,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對誰都尊敬。」禮貌和尊重,象徵的是境界和修為!所以做人呢!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每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多麼棒的一句話:別人尊重你,不是自己有多棒,而是因為別人足夠的優秀。
很多時候,個人修養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自我的人生走向與個人命運,而只要放眼當下就不難發現,似乎當下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起了自我的修養。有人說:自我修養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有人說,自我修養是一個人本質的折射。
職業道德也是一種修養。
這段時間天天呆家裡,跟兒子呆一起的時間也多了。我也會經常跟他講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有修養。那什麼是修養呢?修養是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每人都要有最基本的修養和素質。如個人的行為禮貌、言談舉止。我在全國各地跑了這麼多地方,特別是在公司,我們更看重的個人的素質,一個有素質的人,能力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再要看這個人是否有孝心。如果沒有孝心的人,我們堅決不會聘用,連父母的話都不聽的人,我們又如何能管好用好他呢?所以,在企業中我經常會跟他們講人有四品:有才有德為正品提拔重用;有德無才為次品培養使用;有才無德為毒品堅決不用;無德無才為廢品杜絕使用。
在此,足夠看出來一個人的素質有多久的重要。我跟兒子說:如果一個小孩沒有基本的素質,不是小孩的錯,而是家長沒有教育好,在我們老家會說這個小孩沒有教養。家庭教育也是多久的重要呀。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雖然說是從小可以看出小孩的個性或以後的成就。其實這當中我覺得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還有家庭的教育。言傳身教呀。所以,一個孩子的行為習慣和素養從小就要開始。
我還跟孩子舉例說:你看現在很多的明星要不了多久就會過氣或者說人設倒塌,是什麼原因,我想最終的還是修養不夠,或者是說素質的問題。你看劉德華、何炅、汪涵還有好多這樣的名人,一直受人喜歡,受人尊敬?為什麼?是他的修養非常好。特別是作為公眾人物的他們起到了很好的帶著作用。一言一行都是正能量滿滿。只有一個真正具備有修養素質的人才可能長期保持這樣。
當然,我們不可能要求任何人都跟我們一樣有修養,有素質。雖然人人平等,就修養和素質而言,人不可能盡善盡美,完美無缺。但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以別樣的目光去審視別人,或是隨意的去嘲諷他人。
有一名話說得好:當你看不慣別人時,那是自身的修養還不夠。好的修養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好的修養是表面如一、知行合一。從細微處著手,識大體拘小節,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
自律是最高境界的修養,是一個人的涵養和品質的體現。曾國藩云:「君子責己,小人責人。」自律,就是以律人的標準、以律人的心態去律己。「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自律是一種風度,一份超越。
只有把自律、修養、素質修養到習慣成自然的程度,這才是真正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