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識人用人之道師從哪位大家?其實是我們都熟悉的這位

2020-12-22 小熊趣談古今

說到蔣介石的用人之道,其實很多人都爭執不休,一方面覺得蔣介石他過於任人唯親,另一方面又覺得蔣介石手下也有很多可用之才的。但是他的用人之道是從哪裡學來的呢?其實他的方法都是師從晚清名臣曾國藩的。

其實在很多方面,蔣介石都是學習曾國藩的看人和用人之道的。曾國藩這個人我們是非常熟悉的,他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創立湘軍,剿滅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的首創者之一,這樣的功績在潦倒腐敗的晚清來說已經是很不錯了,他在後世中流傳已久的就是他的那本《曾國藩家書》,這本書是寫曾國藩對後世子孫的期望以及教導,其中蘊含的處事為人用人之道是令很多人都獲益匪淺的,而蔣介石也是其中之一。

而蔣介石對曾國藩的推崇到了什麼地步呢,他在作為中華民國總統期間,曾經不遺餘力的向自己的手下推薦曾國藩,還送他們人手一本曾國藩的《冰鑑》,這本書也是蔣介石非常喜歡的一本,裡面就是總結了曾國藩一生的知人善任的識人技巧。

並且在他的床頭經常放著兩本書,一本就是《聖經》,因為宋美齡是基督徒,這是為了取悅宋美齡,另一本就是《曾文正公全集》,這本書才是他真正喜歡推崇的一本書。他曾經說過一句話,「吾平生只服文正公」,可見在他心中,曾國藩才是最值得敬重的人。

蔣介石非常喜歡穩重沉著的人,有一次他想升遷一位將領,但是這位將領在見到蔣介石的時候非常激動,就摔了一跤,但是就是這一跤斷送了他的升遷之路,蔣介石認為這樣的人非常不穩重,不能擔任大任,於是就收回了對他的任命。還有蔣介石在任職的時候,非常喜歡用自己人,老鄉、親人、還有黃埔軍校中出來的人,這一點是因為他的疑心比較重,覺得用別人會背叛他,所以總是任人唯親。

蔣介石這一生中,他的手下中,有很多的得力幹將,也有很多無能之輩,但是對於人才的使用有些保守,過於依託自己心中那一套準則,所以有時候錯過了很多人才,但是總的來說,也是可以的了。

相關焦點

  • 哪位國軍將領最能打?他是蔣介石的「救火隊長」,淮海戰役被俘虜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畢竟每個人心中的想法都不一樣,不過有個人可以說真的是非常的厲害,就連我們共產黨中的「戰神」粟裕大將都對他豎起大拇指,稱他是一個極其有軍事才華的人。 先簡單的對此人進行一些描述,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他的名字,他也是黃埔軍校的一期生,而在抗日戰場上最為著名的一戰就是崑崙關大捷,此戰他領導的國軍狠狠地打擊了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為此真可謂一戰成名,不過在後來的淮海戰役中,此人卻被我們解放軍所俘虜。
  • 善於品味經典「識人育人用人」
    其中,筆者對《天下之治在人才》這期節目印象頗為深刻。筆者認為,廣大黨員幹部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要善於從經典中吸收智慧、汲取力量,進一步從選拔、培養、任用等方面明確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內涵,努力做到善於品味經典「識人育人用人」。 一要善於品味經典「識人」。北宋司馬光有言:「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 識人管人用人:知人善任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從歷史來看,不論做什麼事,其成敗的關鍵就在知人[即識人]善任。由此可知,識人的重要與困難。劉邦的成功,除了他敢於鬥爭、善於學習、能夠在戰鬥中成長外,還因為他具有高超的領導藝術,能夠把一大批傑出人才團結在自己周圍。在劉邦看來,知人善任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劉邦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長處:會帶兵的韓信,他敢放手給兵;善於謀略的張良,在他手下能夠運籌帷幄;會管帳的蕭何,他敢放手給錢。劉邦的一大特點就是能做到知人善任。
  • 賞罰分明,知人用人,以中和之道管理人才
    今天杜老師講《人物誌》,我所學到就是「知人用人,賞罰分明」。知人,是用人的前提,哪一種人,適合做什麼,又有什麼弊端,都得知道。一個人適合做什麼,一是他的能力,二是他的性格。有能力的人,要在適應的位置上去安排他。
  • 識人用人,就看三點
    看資料不夠過癮,我們採訪了PDP專業導師羅永新,深度解讀PDP背後的識人用人邏輯,從中受益許多。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啟發。「自然本我」顯示的是我們相對穩定和長期的狀態,核心作用是幫助我們找出自己的優勢和需求。比如「老虎」型的人,不論他看起來氣勢洶洶還是文質彬彬,不論是高管還是應屆畢業生,要的都是錢、權力和影響力。對於「考拉」型的人來說,你不能逼他。「考拉」要的是平和,給他時間,讓他找到成長的節奏感。
  • 孔子經典:以信取人,以義守人,以慧識人,以智用人,以功歸人
    辯證的看待儒家思想,難免有人對它詆毀,世上又有什麼理論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都是有利就有弊,有得必有失!但是孔子為世人豎起一把良心的標尺,用之取利或許無用,但是用之修德善莫大焉!說孔子之學於功利無用,也不盡然,聖人之學貫通天地至理,包羅萬象,奧義無窮。孔子也講馭人之術,但是隱藏在《論語》的字裡行間,需要我們用心體悟,才能提煉並應用。
  • 領導識人用人的四個經典方法!看的透,辯的準,簡單有效!
    每 個領導識人用人的方法和策略有差異,但是其邏輯思維和基本的思想都是差不多的,只有了解了領導用人和識人的思路,你才能夠想辦法滿足領導用人的需求,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領導識人用的維度。【1】給他機會,讓他表演,拉出來遛一遛就知道肚子裡有沒有水——光聽他說不行,得給他機會,看他的表現,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的談理想,談抱負,如果不付諸行動的話,一定是假的,所以,必須用權試,用錢試,看他真實的表現,如果給點權,他就亂用,他就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了,那這個人就不可以大用,頂多是個耍小聰明的人而已。
  • 看臉的時代,推薦你看這本教你如何識人鑑人的書
    當今時代,我們走出家門,無論是學習、工作、旅行、交易、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都無法避免認識形形色色的人。如果我們不懂識人鑑人,甚至不帶眼識人,遇到別有用心接近我們的人,很多時候會讓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不管在什麼時候,慎交友,防人之心不可無,都應該成為我們結交朋友前要重視的地方。晚清名臣曾國藩就寫了這樣一本識人鑑人的書,名為《冰鑑》。近代很多名人,像毛澤東、蔣介石,梁啓超、南懷瑾,都把曾國藩的作品看得很重,甚至潛心研究,學為己用。
  • 王健林都在用的識人之道
    其實,古人說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現代的微表情研究者發現,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做一個表情那麼他的臉就會產生些許的變化。兩腮無肉的人,大多常常抿著嘴,不苟言笑。面部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這樣的人,似乎隨時隨地都在「琢磨」「算計」,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兩腮無肉」的面相。
  • 如何識人用人?從一個人生辰八字中就可以看出
    最近找我諮詢八字命理的創業者比較多,大家關心的都是如何找到合適的合伙人以及如何組建穩定長久的團隊。這就牽涉到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問題:識人用人。古人云,天生一人,必有一人之用。可是如何用,用到哪裡,這還需要仔細辨明。一位人才,用到合適的地方,可以事半功倍,用到不合適的地方,就反而是禍害。
  • 李世民、皇太極的用人之道
    正是憑藉著對這批傑出人物的熟悉,每位文膽和武將都被放到了最合適他們的崗位上,從而為日後的貞觀之治奠定了基礎。 【經文】 臣聞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聖人,誰能兼茲百行,備貫眾理乎?故舜合群司,隨才授位;漢述功臣,三傑異稱。況非此儔,而可備責耶?
  • 觀人術和識人技巧都是不可靠的!聰明的管理者用人靠這三點
    沒想到大家都對這麼一個問題這麼感興趣。從這個問題,這麼高關注度可以看出來,很多人都想擁有這麼一種能力,那就是不和別人接觸,就只看對方就能夠看出對方是什麼樣一個人。如果能夠擁有這麼一個力量就真的太神奇了,然而事實上,看了所有的回答,我就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回答雖然獲得了很多點讚,但識人術是不可靠的!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為何在抗戰時期都能夠擔任,戰區司令長官
    蔣介石的五虎將,13太保,八大金剛,都是他在軍事上最倚重的人,而且這些人都是位居國軍高官。尤其是大麾下五虎上將,都是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而且,也是蔣介石的心腹將領。在抗戰一爆發他就擔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其實也就是正職,因為蔣介石根本沒有在第三戰區安排司令長官。所有大事小事都是他一人說了算,而且顧祝同在抗戰時期一直擔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直到解放戰爭爆發後才調任陸軍總司令,總參謀長職位。可見蔣介石對他的器重程度,非同一般。
  • 《鬼谷子》謀略,如何明察秋毫,識人用人
    三國時魏人魚豢說:「貧窮的人無須學習儉樸,卑賤的人無須學習謙恭,這不是人性的不同,而是人的處境決定的。」所以環境會改變一個人,可能讓人勤奮向上,也可能變得卑鄙下流。鬼谷子告訴我們,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因為氣象萬千,變化無常,所以要耳聞目睹,才能映入心靈。但是假象叢生,乖離遍布,我們又要提高警惕,方可神清志明。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誰?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對蔣介石肯定不會陌生,多年內戰的發起者,但是也不能否認蔣介石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的貢獻,作為國民黨的領袖,蔣介石麾下猛將如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第一位 幹將 陳誠
  • 蔣介石退守臺灣因得哪位高人指點?
    這位高人的出現,改變了國民黨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歷史。他就是張其昀。1949年初,經過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已被消滅過半,在大陸的統治也面臨徹底垮臺。國民黨何去何從讓蔣介石徹夜不眠,各大要員登門遊說均被蔣介石搖頭拒絕。
  • 麥當勞用人之道
    無論是從企業形象角度,還是從商業利益角度,麥當勞都努力想讓消費者知道:「我們不只是一家賣漢堡的公司,更是一家以人為本的賣漢堡的公司。」但是,賣漢堡的生意離不開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唯一可以改變的是員工的心情。「只有員工感到快樂,才能向顧客傳遞快樂。」讓員工快樂,這並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對於僱主而言,需要一個完整的系統。但是麥當勞必須努力。
  • 識人標準:有膽無識,匹夫之勇;有識無膽,述而無功;有膽有識,大業可成
    我馬上接著往下說去:「其四:夫用人之道,疑則生怨,信則共舉。說到這一點,其實我們認為,正確的理解是,我們用人的時候,不管你是真懷疑還是假懷疑,都不能夠讓他知道你懷疑。
  • 【六院新聞】陳雲用人之道的現實啟示:我讀四史
    1938年9月,陳雲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作《論幹部政策》的講演,他辯證地看問題,認為幹部政策就是用人之道,延安時期的陳雲擔任了七年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他高度重視幹部在黨的事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緊密圍繞黨的中心任務提出並制定了正確的幹部工作「十二字方針」:了解人、氣量大、用得好、愛護人。
  • 正本清源話論語 學而03章 識人之道先從這點上去考察
    巧言令色者,務虛之道也,仁者,務本之道也。務虛之道,遠離本也。務本之道,君子之道也。君子之道緣何不會巧言令色呢?或者說文質彬彬不好嗎?君子首先是修己立己。內則有誠明之德。則外自然而彬彬,無需過度追求容顏儀表之華麗機巧。而且,君子有誠明之德,則其進退行止,動靜得失皆有章法可循,所謂言有據,行有止也。不會寵辱若驚,更不會患得患失。誠如孟子所言,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君子立於仁,行於仁。即使威武所加,富貴所誘惑,貧賤之困頓,君子都不為這些而改變自己。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君子以仁為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