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對數學的貢獻—數學起源(一)

2021-02-19 算法與數學之美

數學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數學」的概念遠遠早於文字。說句官話,「數學是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創造的」。下圖是考古學者在剛果發現的一截猴骨,上面刻有三列、16組痕跡,距今2萬多年。雖然人們不清楚這些刻痕的意義,但這些「數字」有自己的規律。比如,第一列的和、第三列的和都是60,一個甲子。不難想像,當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比如想知道多少天后月亮又圓了,數字和數學必然會來到人間。

>>>> 

一萬二千年前,兩河流域開始進入新時期時代,出現農業、畜牧業,人們開始定居。自然而然,在生產實踐中人們對數學的需求越來越多。根據目前發現的文物,人們有理由相信數學起源於兩河流域和埃及。而兩河流域和埃及數學雖然有不少相同之處,但他們又有各自的特點。埃及注重實用,而兩河的數學難度大,理論水平更高。

尼羅河下遊每年定期發大水,帶來了淤泥和肥料。水退去後,埃及人開始播種,之後無需更多的管理,靜等收穫。這種大自然的恩賜也帶來了一個小小的問題,埃及人每年必須重新測量被大水淹沒的自家土地。另外,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時,必須計算土方和需要的石塊數量,以及計劃相應的運輸。在生產實踐中,埃及人有了面積和體積的「定義」,創造了乘與除的「算法」以及如何求解「方程」。

各種語言中都有表示「數」的文字,比如「百」「千」等數量詞。「五百七十」清楚表示了數的大小。但是,必須強調的是,五百七十歸根結底是「文字」不是「數字」。數字是用於表示數目大小的「專用符合」,能參與運算。今天全世界都在用的0到9十個「數字符號」是印度在2千年前發明的。而5000年前的埃及數字當然還非常原始。

數字「1」就是一豎,數的寫法本身是加法。從而相加相減無師自通。應該說清楚的是,埃及數字雖然是「十進位」,但它是「自然十進位」。人有十個手指,每次用手數到十後就數不下去了,只有做個記號才能繼續數,這裡做個記號實際上是「進位」。顯然「自然十進位」與我們今天使用的、含有「0」和「位數」的十進位有本質區別。

數字的出現不僅因為記錄的需要,更是因為計算的需要。換句話說,沒有數字就沒有計算。那時的計算過程不過是加減乘除和開根號。乘法是加法的自然延伸,除法出自減法。這種邏輯關係在埃及的乘法運算過程中非常清晰。除法中會出現除不盡的情況,所以埃及人發明了分數。

下面的例子解釋了埃及乘法,比如47乘24,表中第一列是47每次翻倍的數值,即下一列等於自己加自己,第三列從1開始,下一列也是自己的倍數;「1」,「2」和「4」等。接下來要在第三列中「找出」24是哪幾個數的和,答案是8+16。我們在中間一列「8」和「16」的旁邊坐上記號「0」。47乘24的答案是376+752。

 

按今天的寫法,埃及乘法的數學意義一目了然:47*24=47*(8+16)=376+752。與今天小學生都會寫出的算式相比,埃及乘法異常複雜。但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算法」誕生了。這裡令人驚嘆的地方在於,埃及人知道任何一個數都可以用數列2^(n-1)中若干項的和表示。這裡已經埋下了數論的種子。

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基礎是減法。比如,329除以12.下表中第三項「1,2,4,8」等,與乘法表中的第三列一致。第一列是除以12的倍數,24,48, 96等。329除以任何整數的結果肯定比329小,所以第一列最大的數是寫到384為止。與乘法一樣,運算過程也需要「湊合」。用被除數329試著逐個減第一列的數,從大數開始。329減192得137,137再減96得41。41比48小,不夠減時直接跳過去,並在中間一列不寫記號「0」。41減24得17,17減12得5。

寫成現在的算式:

不難看出,當數字很大時埃及乘除法計算複雜。實際上,在印度記數法和相應的乘除法傳到世界各地前,「會算術的人」寥若晨星。

至今發現的埃及莎草紙文書中,含有大量的數學內容。下面介紹兩份數學文獻。

萊因德文稿是3600年前用墨水寫在莎草紙上的「數學教材」,作者寫明文稿是他從另一本200年前的書中抄寫的。說明萊因德文稿至少反映了埃及3800年前的數學水平。文稿長5米44,寬33釐米。先給出具體問題,再給出解釋過程和答案,內容涉及分數簡化,解方程,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共84個問題。文稿中出現的圖形有圓、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圓面積等於直徑九分之八的平方,換算後圓周率為3.16。

萊因德文稿第70題,計算100除以(7+1/2+1/4+1/8)。過程與上面的除法相似,很精彩。計算結果為12+2/3+1/42+1/126。那時,埃及對分數的寫法非常講究,除了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有兩個專用符號外,其他分數的分子統統必須是1.所以,莎草紙文獻中有很多分數簡化表。

現在小學四年級學生都知道方程ax=c(a和c是常數,x代表未知數)的答案是c/a,但是四千年前的埃及人還不知道答案如此簡單。但是埃及有自己解方程的算法,先「湊」再算。即,先任意估計一個答案x1,算出結果「c1」(=a·x1)。則x=x1·c/c1。這說明埃及人很聰明?還是很笨呢?

萊因德文稿中24題:一個數加上它的七分之一等於19,問該數等於多少。文稿給出了詳細的計算步驟。埃及解方程的試算法在漢代的《九章算術》中,不過時間上晚了1700年。

與萊因德文稿同負盛名的是莫斯科文稿。當年被俄國人買下現存放在莫斯科,由此得名。莫斯科文稿比萊因德文稿要早200年,但兩份文稿長度,都是5米44。說明當時莎草紙在埃及已經批量生產。有文獻記載,因為巴比倫不時武力挑釁,埃及後來禁止莎草紙出口,這是題外話。

  

莫斯科文稿第6題:長方形面積為12,寬是長的四分之三,問邊長是多少。這實際上是解一元二次方程,說明埃及人已經會開方。當然,肯定還是「湊」。

莫斯科文稿中最有名的題目是:正方形底邊長4,正方形頂邊長為2,正四稜台高為6,問體積是多少。作者給出了答案和解答過程。這意味著,3800年前埃及人已經知道正四稜台的計算公式是1/3(a2+ab+b2)h。

如果你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這一結果令人驚奇。因為公式中含有「面積」和「體積」的定義,即如何定量的描述面積和體積。3乘2在數值上等於3個2相加。長方形邊長分別等於3和2時,其面積也等於3乘2。都是3乘2,但此「乘」和彼「乘」有本質的不同。計算面積的「乘」已經不是3個2相加的「乘」。對埃及人來講,矩形面積的計算已被「定義」為邊長相乘。同理,先有幾何意義上「體積」的概念,然後才有體積計算:面積乘「高」。

莫斯科文稿中共有25個問題。與萊因德文稿不一樣,其問題並不按照內容分類,而且文稿上有評語,比如「這題做對了」等。所以有人認為莫斯科文稿是考試卷。

按今天的說法,3800年前埃及已經有了「狂草」。顯然,書寫體大大簡化了書寫的難度。埃及人用來寫字的筆也是一種空芯的草,類似毛筆。

4000年前埃及數學主要是解決生產勞動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還沒有「理論」。英語「GEOMETRY」出自希臘語,意思是土地測量。希臘人在公元前7世紀全盤繼承了埃及和兩河流域的數學、幾何知識。到公元前3世紀,歐幾裡得《幾何原理》問世,人類科學史上第一部裡程碑式的巨作終於大功告成。毫無疑問,歐幾裡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特別鳴謝中科院自動化所王飛躍教授的推薦,本文原載於歐洲新報。

雙12來啦51CTO特別推出「百元爆款IT課程1元購」活動,人工智慧、職場辦公、編程開發、運維網絡、產品設計等精品好課,通通1元

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馬上1元購課

相關焦點

  • 從數學和物理學入手,分析墨家與古希臘科學思想,思想起源不同
    導言:墨家與古希臘思想,都具有科學成分,在數學、物理學有何異同,從數學和物理學入手,分析墨家與古希臘科學思想,思想起源不同春秋戰國,學派林立,諸子百家,百花齊放,學術思想繁榮昌盛、空前絕後,作為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其學說體系宏大、結構嚴謹、思想豐富、義理深邃、涵蘊極為廣闊,與當時的儒學並稱為「世之顯學
  • 數學卷從維納斯到埃及金字塔
    2020高考全國卷數學|卷誰說數學只️公式!看看2019到2020年的數學卷從斷臂維納斯到埃及金字塔,數學也能實現文化素質目標
  • [趣味數學]中國古代在幾何學領域的貢獻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與古代埃及、印度、巴比倫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在綿延不斷的五千年文明史中,中華民族集累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  在這個多姿多彩的歷史文化寶庫中,數學無疑是其中一顆特別璀璨的明珠.它在世界數學史上,乃至在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都光彩奪目,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如同造紙、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四大發明一樣,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是值得炎黃子孫珍視的一份驕傲.
  • 【一小微課堂】數學(一)——《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阿拉伯數字的由來》教學設計主 備 教 師:張  毅 適 聽 年 級:三、四年級教 學 內 容: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上 課 時 間:2020年3月8日教 學 目 標:     1.了解阿拉伯數字的起源和發展。2.知道什麼是自然數。
  • 星期的起源與由來 | 數學文化(第九期)
    數學是一種充滿情感、富於思考的經歷體驗和探索的活動,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和思想性。
  • 仰望星空的人,數學之父泰勒斯
    就像物種的起源一樣,很多學科的起源可以回溯到共同「祖先」。比如哲學和科學的起源,就可以回溯到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米利都學派」的同一位先賢——泰勒斯(Thales),他生於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他既有「第一位哲學家」之美譽,又被稱為「科學之父」。
  • 思想、邏輯、數學、實驗是人類科學進步的四大基石
    人類使用火和製造石器棍棒,需要用腦,需要學會簡單的技術,人類的科技就起源了。科技的快速發展則是在人類掌握數學之後。埃及人在土地丈量中,幾何產生了。阿拉伯人在商品交易中,數字產生了。前6世紀,古希臘泰勒斯發展了初等幾何學,開始證明幾何命題。
  • 在練習課中開啟數學文化之旅 ——「有趣的埃及分數」教學實錄與設計思路
    像這樣分子是「1」的分數,就叫「埃及分數」。生2:埃及分數只有幾分之一,如果我們需要取其中的兩份、三份,怎麼辦?師:好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有趣的埃及分數」。師:3個同樣大小的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個呢?學生獨立解決:3÷4=
  • 數學的起源以及如何發展起來?
    數學是我們了解宇宙的最有力的工具。但它是怎麼起源的以及如何發展起來的,卻至今仍是一個謎。2017年去世的伊朗數學家瑪麗亞姆·米爾扎克哈尼,是第一位獲得數學領域最高獎——菲爾茲獎的女性。她形容研究數學 「就像是一個人迷失在叢林中,試圖用你所學到的一切,去找到一條出路」。
  • 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
    作為中國古代數學成就的具體例子, 不妨看一看至少直到本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小學的中外數學教本.有一本西方數學史 ([12], 這基本上是一本比較好的數學史) 說:「在許多中學中, 代數學現仍被教成一堆公式而不是一種演繹的科學.」在談到代數學的東方起源時又說:「今日學校中的代數學和幾何學仍然保持這些不同來源的標誌.」
  • 「數學成就」圓錐曲線的起源—阿波羅尼奧斯
    我是「教評宋老師」,感謝大家一直來的關注和支持,在這裡我將為大家分享「數學成就」、「數學故事」、「趣味數學」和「數學名家」,希望我的分享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期待大家參與討論交流。圓錐曲線的起源事實上,阿波羅尼奧斯在其著作中使用純幾何方法已經取得了今天高中數學中關於圓錐曲線的全部性質和結果。
  • 《數學簡史》:數學,人類文明的一面鏡子—新聞—科學網
    做數論研究的他,撰寫科普讀物的動力是用感性的方式把數學的意義傳遞給普通讀者。讓我們跟隨《數學簡史》去感受數學的魅力。 對於數學的重要性,我想質疑的人很少。但若說數學與人類文明密切相關,也許有人會不服氣,認為是無稽之談或過分誇張的說法。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真誠地認為,數學對科學家或工程師來說的確很有用處,但與人類文明有什麼關係?
  • 阿基米德和他的數學貢獻
    從直線到圓阿基米德對數學有著顯赫的貢獻,雖然這些貢獻鮮為人知。他計算出π的值,同時強調,當一-個多邊形增加更多的邊數時,它就會越來越接近一個圓。π被定義為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值。要準確測量出圓弧的長度是一件困難的事,但通過測量多邊形的邊長來算出周長卻是容易的。
  • 16部趣味數學紀錄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 資源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少年商學院(微信ID:youthMBA)少年商學院是領先的國際素質教育平臺,為中小學生提供一站式國際課程與實踐項目今天就為小學高年級孩子和中學生,推薦16部精品紀錄片,從統計學、數據、數學家、數學史等,多角度展現數學的魅力,相信可以一改課堂上數學枯燥、複雜的印象。
  • 育碧《刺客信條:起源》埃及象形文字翻譯計劃
    育碧《刺客信條:起源》埃及象形文字翻譯計劃 時間:2017-09-29 11:22:11 來源:未知
  • 腹語術或起源於埃及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周刊 2014.02.17 星期一 腹語術或起源於埃及 中國古代記載腹語為「肚仙」   今年的央視春節晚會中,臺灣腹語大師劉成表演的《空空拜年》引起了大家對腹語的興趣與好奇。
  • 數學家約翰·伯努利在數學領域的貢獻
    約翰·伯努利因其對微積分的卓越貢獻以及對歐洲數學家的培養而知名。01約翰·伯努利幼年時他父親象要求雅格布一樣,試圖要他去學經商,他認為自己不適宜從事商業,拒絕了父親的勸告。1683年進入巴塞爾大學學習,1685年通過邏輯論文答辯,獲得藝術碩士學位.接著他攻讀醫學,1690年獲醫學碩士學位,1694年又獲博士學位。
  • 古典時代,世界數學大事件
    公元前1850一前1650年:埃及紙草書(莫斯科紙草書與萊因德紙草書),使用10進非位值制記數法,將所有分數化為單位分數。公元前1400一前1100年:中國殷墟甲骨文,已有10進位記數法。約公元前150年:中國現存最早的數學書《算數書》成書(1983一1984年間在湖北江陵出土)約公元前140年:希臘希帕霍斯採用經緯度來確定天球上星的位置;製作一個和三角函數表相仿的「弦表」。
  • 計算機起源的數學思想
    前面我們看到計算起源的數學思想有萊布尼茨,布爾代數。接下來我們看到其他的數學思想在計算中的運用。弗雷格的一生主要發表了這樣三本著作:《概念演算--一種模仿算術語言構造的純思維的符號語言》(1879)、《算術的基礎--對數概念的邏輯數學研究》(1884)《算術的基本規律》(l卷 1893,2卷1903)。其中概念演算,將普通數學中的一切演繹推理都包含在內,成為第一個完備的邏輯體系。
  • 趣談埃及分數
    教學概念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話題可聊,今天我們就聊起一個話題--埃及分數。       關於分數的起源,查找數學史你會發現多個古文明都有分數的蹤跡可尋,各有特色又驚人相通。可能,分數是一個人類認識數學的過程中必然會經過的風景線,無論是哪一條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