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稱在深圳小珂麗格醫療美容整容被毀容 律師:可向第三方尋求鑑定

2020-12-20 閩南網

  網友指深圳小珂麗格醫療美容整容整容變毀容 律師:可向第三方尋求鑑定

  12月25日訊 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統計,預計2019年中國的整容手術業規模將擴大一倍,達到8000億元,躍居世界第三大整容市場。隨著整容行業市場蛋糕的不斷增大,資本一窩蜂的湧入,微整形醫院也隨之遍地開花。網友楊先生日前向記者反映稱,自己原本希望通過微整提升自我形象,不曾想手術不僅「失敗」了,還給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果,讓自己深受其擾。>>南京韓辰醫院誇大宣傳欺騙消費者

深圳小珂麗格醫療美容

  據楊先生透露,今年7月25日,自己來到位於南山區後海中心路一家名為小珂麗格的醫療美容診所(以下簡稱小珂麗格)進行肉眼泡去除手術,在診所主治醫生的建議下並做了提眉手術。一共花費3萬5千餘元,可是術後沒多久楊先生發現手術並沒有達到院方承諾和自己預期的效果。

上圖為楊先生術前效果,下圖為術後效果

  楊先生告訴記者,術後不僅眼泡沒有去掉並且提眉也沒有提到位,眼睛還一大一小,更為嚴重的是眼睛由此產生倒睫症狀。術後雙眼睫毛經常摩擦角膜上皮,引起異物感眼睛經常流淚,不僅影響視力而且產生嚴重的身體不適感。隨後他便找到該醫院諮詢了解,經院方組織專家會診後,被告知因為沒有手術縫合線緣故導致,待拆線後問題會迎刃而解。

  可讓楊先生鬱悶的是,拆線後的手術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倒睫症狀也依舊沒有消退。楊先生由此認定自己的整形手術宣告「失敗」,並因為手術「失敗」由此衍生了倒睫症狀。在與院方的溝通後,院方負責人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免費給楊先生進行第二次修補手術。

  楊先生認為,起初自己就是看中了小珂麗格的知名度和主治醫生在業界的權威性,才選擇花高昂手術費進行手術,現在手術已經「失敗」,不僅耗盡了自己對醫院的信任感,且醫院方面對問題的態度令人失望。由此不再信任院方的醫療水平,拒絕了院方給出的解決方案。並提出退還整形所產生的全部費用,同時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的訴求。

相關焦點

  • 律師指導醫療美容整形糾紛該如何成功維權
    王女士稱,她在上海某整形美容機構做整形手術,因矯正過度,未達到美容目的,由此與該美容機構發生了糾紛。王女士將該如何依法維權?如屬醫療事故,賠償額如何計算?如果醫院沒有整形資質,該醫院是否構成非法行醫?.荊華律師認為:根據《刑法》第336條的規定,非法行醫是指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從事醫療活動,且情節嚴重的行為。
  • 「小珂麗格」子品牌——江北區徐小珂醫療美容診所開業,打造智慧...
    2019年12月25日,「小珂麗格」子品牌——江北區徐小珂醫療美容診所開業盛禮隆重舉行。 (聯合麗格集團總經理慕安先生為開業致辭)依託麗格醫生集團支持,早在2017年徐小珂博士成立了深圳小珂麗格醫療美容機構。幾年來,小珂麗格醫院的技術、服務、文化得到業界及求美者的一致肯定。
  • 鵬愛醫療起訴索賠百萬北京女歌手,稱其整容失敗後「醫鬧」
    湘籍女歌手張美美(化名)整形失敗,深圳鵬愛醫療美容醫院(以下簡稱「深圳鵬愛醫療」)承認問題。但當她提出賠償訴求後,醫院轉而指其「敲詐」「醫鬧」。今年7月20日,此事經曝光後,「女歌手整容失敗索賠百萬被斥醫鬧」的相關話題引發全網熱議。
  • 女子在蘭州亞美亮睛睛醫療美容整容失敗 機構換老闆了不知如何維權
    金女士在皋蘭路一家醫療美容機構進行鼻子綜合手術,術後鼻子出血,該美容機構建議取出假體。假體取出後大半年時間,金女士並未完全恢復,而當時接待她的醫生多次推脫稱是恢復期沒到。一年時間裡,金女士與家人多次找到該美容機構,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目前,該醫療美容機構已經轉讓能他人,金女士不知該如何維權。
  • 微整形變"危整形" 如何遏制醫療美容市場亂象
    但是,醫療美容行業也存在過度營銷、違規操作、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弊端,產生了損害消費者權益、欠缺行業信任等問題。那麼,當今醫療美容行業存在哪些亂象?涉及何種法律風險?如何防範?記者採訪了青島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譚慶德和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雲、北京逸峰律師事務所律師遊志雄。
  • 女子參加四川一美容醫院「整容真人秀」活動 變美夢想終成「夢魘」
    她先是向醫院投訴,申請退還手術費遭拒絕,之後又在網絡發帖,反映她的整容遭遇,卻收到法院傳票,原因是醫院起訴她侵犯名譽權。後來,她向醫院反饋這些問題,申請退還之前的手術費遭遇拒絕,協商無果,她在多個網絡平臺發布維權帖子,找了司法鑑定機構做鑑定,第三方司法鑑定機構鑑定意見表示,醫院對周悅的診療護理行為存在一定過錯,未盡到與當時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將這些遭遇發布到網上後,2020年9月15日,周悅收到一張來自法院的傳票,案由是名譽權糾紛。
  • 美容整形失敗後如何正確地向醫療機構索賠?(附維權攻略)
    案情簡介今年7月14日,湖南籍女歌手張美美(化名)與朋友打著橫幅,在深圳鵬愛醫療美容醫院外維權。事件起因是她在該美容醫院整形失敗,醫院承認問題,起初讓她提訴求表示願意賠償。但當她提出120萬元的賠償後,醫院態度突然轉變,指責張美美「敲詐」「醫鬧」。
  • 鑑定結果稱baby沒整容 專家教你如何鑑定整形
    自出道以來飽受「被整容」困擾的Angelababy決心用法律武器維權。在相關法官及代理律師建議下,Baby決定接受權威醫療機構的面部鑑定,並將相關報告作為維權證據。目前結果已出:沒整容!該院院長親自證實了這一結果並展示了片子。但這個結果網友看來然並卵,各種收買醫生、串通媒體、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言論更讓Baby險些哭暈在廁所。其實想知道她到底整沒整?專家教你來鑑定!什麼叫做「整容鑑定」?
  • 醫療美容糾紛發生後怎麼解決——醫美糾紛如何賠償及處理流程
    在醫療美容糾紛的訴訟路徑選擇上,過去多選擇以醫療服務合同糾紛為案由,在《侵權責任法》出臺後,當事人和律師主要以醫療行為侵害當事人生命、健康權,醫療行為存在醫療過錯為由起訴。,非為社會必需品,醫療美容費用高昂,社會保障作用弱化,更加強調消費性,整容服務接受者應為消費者而非患者;二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舉證責任對消費者更有利,侵權責任成立需以行為人主觀過錯、行為違法性、損害事實、損害與行為因果關係四個要件皆成立,對消費者而言,其舉證責任能力受限,舉證責任過重,且除《侵權責任法》58條規定的情形外,醫方承擔的是過錯責任,而醫療鑑定結論對於美學損失、患者心理預期與實際落差等均難以體現
  • 男子嫌鼻梁假體晃動要求退款 醫療美容診所:可以走鑑定程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攝影報導如今整容已不再是女人的獨屬專利,在變美的道路上,許多男同胞也紛紛加入了整形大軍龍先生認為是醫療事故,院方需補做手術或退還部分手術費,主治醫生稱:「鼻梁沒有任何問題,你(龍先生)非要說他凸出來。」院方建議龍先生如果不認同可以走鑑定程序,而龍先生覺得鑑定期太長,不想花時間精力耗在上面。
  • 泉州媒體曝光「整容變毀容」事件!此前,東大、西華、歐菲、康橋優...
    4月11日,泉州晚報報導《泉州:整容變毀容!女子做隆鼻,術後假體竟從鼻子慢慢露出來......》專家提醒愛美人士,美容手術一定要到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美容醫療機構,切莫貪圖便宜,聽信各類虛假宣傳,誤入非法醫療美容小作坊的「美麗陷阱」,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相關閱讀:泉州:整容變毀容!女子做隆鼻,術後假體竟從鼻子慢慢露出來......
  • 央視曝光整容黑幕:一年毀容毀形投訴多達2萬起
    最終,經美容專家鑑定,她注射的不是玻尿酸,而是已經禁止使用的奧美定。  兩年前,現代快報等媒體也關注過魚龍混雜的整形美容市場:在之前十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國平均每年因整形美容導致毀容毀形的投訴多達2萬起。兩年過去了,奧美定依然還在我們身邊。  現代快報記者在南京各大權威醫療機構調查發現,每年南京地區醫院,接診注射奧美定導致整容失敗的患者,至少有上百人之多。
  • 6萬元隆胸硬成石頭,醫療整容失敗怎麼辦?消費者該怎麼維權呢?
    2018年5月,重慶的王女士花了6萬元,在美侖美奐整形美容醫院做了假體豐胸術,可手術做完後不久,王女士卻發現了問題。「手感形狀都不好,很硬就跟石頭一樣。」重慶美侖美奐整形美容醫院相關負責人說:「我們醫院願意給顧客進行隆胸的修復,根據個人情況,擬定修復的方案,不收取任何費用。
  • 2019年湖南醫療美容行業輿情分析報告
    8月12日,自媒體平臺金評媒推出《新氧:販賣流量成主營,醫美糾紛遭投訴》一文,文章通過對第三方平臺平臺新氧2016-2018年從虧損到盈利轉變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新氧從不掙錢「中介模式」變為平臺引流、開發二次消費的「流量變現」服務模式,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美容機構砸錢推廣。有業內人士表示,醫美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大多數醫美機構都願意砸錢推廣,只要平臺能給它們帶來流量。
  • 拿生雞腿練雙眼皮縫合 小心「整容」變「毀容」
    任城嚴查非法美容,提醒市民小心「整容」變「毀容」執法人員正在一非法美容機構內檢查。 當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跟隨任城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來到萬達公寓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多家美容工作室的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未申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店內美容醫療器械無中文標識和產品檢測報告等多個非法行為。執法人員對所檢查的工作室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責令整改,進行立案處罰。
  • 花十幾萬買來「整容噩夢」:鼻子穿孔、嘴角感染、顴骨高低不一
    醫生資質成疑 患者被迫籤和解協議  小美找到了當初做整容手術的廣州涵茜尚美醫療美容門診部要求對整容失敗進行賠償,但該公司卻表示,盛某隻是借用公司場地,因此公司無義務作出賠償。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孟博律師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若擅自執業,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並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以下的罰款。  消費者為何維權難?
  • 女子稱整容後山根晃動、鼻尖發白,像「小丑鼻子」醫院:很成功
    在多次和主刀醫生、醫療機構協調和討要說法未果之後,一位女士給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打來求助電話。對此,一位自稱是主刀醫生助理主管的女士在回復記者時稱,該手術是很成功的,患者所描述的症狀均屬術後併發症,並在手術前已告知患者。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有業內專家稱,術後一年多後還出現諸如「山根晃動」等問題,至少手術不算成功!
  • 女子整容意外死亡 專家稱整形行業亟須嚴格規範
    新華社深圳2月2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白瑜 孫飛)25歲的黃女士近日在深圳天美醫療美容門診部(廣告稱「(港資)天美醫療美容醫院」)進行整容手術過程中意外死亡,院方解釋這是一起麻醉事故,家屬認為該門診部未及時通知親屬轉院延誤了搶救。
  • 惠州:女子隆鼻後不適要退款,尚妍醫療美容稱不滿意可走鑑定程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在很多女孩子會選擇整形美容,期待美麗的蛻變。最近周女士向我們反映說,她為了讓自己的鼻子更加精緻有形,特地到市區一家醫療美容機構做了「假體隆鼻」手術,不過,術後三個月,她發現鼻子出現了不適的症狀,想要退款維權。
  • 鄂爾多斯女子整容一個月疼痛難忍!美容醫院:不屬於醫療事故
    6月4日,來自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的劉女士稱,4月份,她到呼市東影南路的諾伊美醫療美容醫院「整下巴」,打針後感覺疼痛難忍,之後疼痛持續一月之久。對此,諾伊美醫療美容醫院院長助理張英芳表示,不屬於醫療事故,賠償需要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