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空間求生背後:大悅城店日營收不足千元,9成書店無收入來源

2020-12-19 AI財經社

撰文/ 仉澤翔

編輯/ 嵇國華

許知遠的一封求救信,點破了疫情陰影下,實體書店行業面臨的生存危機。

2月24日,「單向街書店」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這封題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丨堅持了 15 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的求救信。

在信中,許知遠寫道:「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信中預計單向空間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因此,單向空間書店推出這次會員計劃,發起最後的自救行動。

單向空間實體空間事業發展部總經理武延平表示,單向空間方面更希望將這次計劃看作是一次針對會員的閱讀服務預售,通過儲值卡、榮譽會員和出版物的形式回饋給讀者。

天眼查信息顯示,單向空間成立於2005年底,由媒體人於威、許知遠等人聯合創辦,2014年,曾獲摯信資本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

2005年創辦至今,單向空間先後進行過兩次轉型,先後由單一的書店轉型成一家文化空間,再轉型成為一家線上線下內容生產機構。創始人之一張帆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靠賣書是掙不了幾個錢的,但是書店的定位能撬動文化大市場。」

疫情下的會員計劃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單向空間全年無休的節奏。1月24日起,單向空間旗下的4間門店陸續閉店,截至2月24日,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一家恢復營業。

據單向空間求救信中披露,目前大悅城店的整體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預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之多,「對這個本來就利潤微薄的行業來說,這意味著絕境。」信中說。

據武延平透露,大悅城店是單向空間旗下門店中盈利能力最強的一家,平效可以到1200-1300元左右,而現在全店每天僅有1000元左右的營業額。

2月24日下午,AI財經社走訪時發現,整個單向空間大悅城店僅有2名店員值班,約有10名顧客在卡座休息,另有4名顧客在選書。一位店員告訴AI財經社,由於今天的求救信,來單向空間喝咖啡、看書的顧客明顯比前幾天多了一些,但買書的讀者仍然不多,今天的銷量仍維持在10本左右。

圖/視覺中國

單向空間方面在信中披露,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書店已經緊急通過各種線上平臺進行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但收效甚微,每次推廣僅能帶來幾百元的收入,連值班店員一天的工資都不夠。

武延平告訴AI財經社,疫情的出現加速了現金流的消耗。基於這種慘澹的業績,單向空間推出了這次會員計劃,讀者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參與50元、200元、600元、2000元和8000元的不同額度。

據介紹,這五種眾籌梯度是根據之前讀者在書店或網店的購書習慣設定的。除50元檔位僅回贈一本單向歷外,其他檔位均提供了儲值卡返現和出版物來回饋讀者,8000元的檔位還增加了一個2020年單讀榮譽出版人計劃,而這一計劃在網店中購買則需要4800元。

「其實我們更想把這次計劃定義為一次預售活動,我們的榮譽會員、儲值卡、出版物、單向歷都會在計劃結束後,陸續寄給讀者。活動一方面為書店補充了現金流,也儘可能給讀者足夠的回饋。」。武延平說。

武延平告訴AI財經社,對扛過這次疫情還有信心。「我們至少會把承諾的產品都給到大家,最後就算公司扛不住了,破產清算,我們也會想辦法把該退的錢都退給大家。」

實體書店之困

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境隨著單向空間的求救信被一同暴露出來。許知遠在求救信中寫道,「每一個普通人的疼痛和焦急,匯成了此刻我們共同的命運。」

2月5日,「書店行」對1000餘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91.97%的書店幾乎沒有任何收入來源,37.02%的書店的資金儲備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42.02%的書店撐不到三個月。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群體為中小實體書店。房租、人員、貨款、貸款累加在圖書銷售的最終端身上。

武延平對AI財經社表示,因為疫情的影響,單向空間現金流大概可以維持3個月,因此這次會員計劃實際上就是為書店現金流進行補充,「不可能到時候沒有了,斷檔了,然後再去這樣做,時間來不及的。」

受疫情影響的不止有單向空間,2月4日,廣州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1200 bookshop,第一次在夜晚熄了燈。

據界面新聞報導,整個春節到2月的前兩周,其在國內一半以上的門店關閉,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勉強保持營業狀態的門店,收入也非常慘澹,甚至不及平日的十分之一。不出意外,二月份所有門店將全線虧損。

圖/視覺中國

2月15日,1200bookshop的創始人劉二囍也通過微信公眾號中向讀者們發出「求救信」。讀者可以購買1200bookshop的儲值卡、帆布袋文創,或是包含圖書和文創的「盲選禮包」。

一位言幾又的投資人也對AI財經社表示,言幾又的資金壓力也十分嚴峻。

有出版機構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書店是整個出版業的最下遊,單向街和1200bookshop作為民營書店的佼佼者,在這個時機發聲求助,其他中小型實體書店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而整個出版產業鏈也將陷入一場連鎖危機。

前述人士表示,「一本書的成本大概在定價的30%左右,定價高於30%的部分由出版社和書店分成。實體書店的拿貨價在55折-75折之間。從市場行為上來說,最低的折扣在8折左右,相對來說,是一個能夠讓出版機構和書店維持盈虧平衡的一個數字。因此當書店出現經營困境,需要打折清倉時,對上遊出版社也是一種傷害。」

作為最不賺錢的零售業態,傳統書店的主營業務少,盈利模式單一,近年來又成為受網店衝擊最明顯的零售業態之一,整個出版行業都在探索書店的新玩法,不少裝修精美的書店,被賦予「最美書店」的名號。

一直以來單向空間都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公共的、開放的討論的空間」,每年的主題沙龍活動多達500餘場。1200bookshop也長期會舉辦讀書會、觀影會等沙龍活動,還會為背包客提供過夜的容身之所。

武延平表示,開書店本身是一種商業行為,也會被公眾賦予更多的情懷,或者說看作是避風港灣。但最終,作為一家書店,還是要有內容來承載空間,不能只是裝修得漂亮。

「單向空間杭州店,在2019年做了270展文化沙龍活動,每一場活動都是有不同的內容傳達出來的。書店到底是不是一個網紅打卡地,還是要有有內容來承載,這個是單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武延平說。

相關焦點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背後是實體書店的集體「呼救」?
    原本是慶祝開店15周年的日子,單向空間書店卻發出了一份求助。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街書店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留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維持營業,客流量大幅下滑,收入預計同比減少超八成。儘管單向空間也曾展開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活動以謀求自救,卻也收效甚微。
  • 許知遠發求助信 單向空間與西西弗、蔦屋書店差在哪?
    最近兩年,以西西弗書店、言幾又、春風習習為代表的新型書店風靡街頭,成為年輕白領和中產階級繼星巴克之後「第三空間」的另一選擇。然而,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些重線下體驗的第三空間亦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重創。2月24日,單向空間書店在官方微信號發起「續命」眾籌,懇請粉絲們通過提前購買儲值卡的方式給單向空間「續命」。
  • 7萬家書店告急:許知遠連線淘寶第一主播薇婭,一夜籌集70萬
    天下網商記者 丁波3月9日,國內6家獨立書店在線發起了一場直播自救。單向街、曉風書屋、先鋒書店、烏託邦書店等6家書店的主理人、創始人,在淘寶直播連線,通過99元盲袋的方式銷售自家圖書,以緩解眼前的生存危機。
  • 單日銷量15本 單向街眾籌續命
    來源:北京商報網作者:盧揚 鄭蕊2月24日,本應是慶祝成立15周年的日子,單向街書店卻在官方微信發布眾籌求助計劃。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街書店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留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維持營業,客流量大幅下滑,收入預計同比減少超八成。
  • 一條×單向空間:保衛書店,挺過春天|簡·奧斯汀|實體書店|書衣|...
    本是書店15周年的「慶生」,卻在當下這個特殊時刻,被迫變成了「求生」。2月24日,獨立書店單向空間在自家公眾號推文裡首次吐露:「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這讓堪稱「多事之冬」的2020年初,又多了一個值得關注的事件。疫情期間,閉店中的單向空間杭州店實體書店不賺錢,已是多年來的業內共識和常態。
  • 單向街眾籌求救,實體書店到 「續命一刻」?
    「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2月24日,單向空間發了一封眾籌求助信,說單向空間陷入「絕境」,「預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其中一半還是愛書如命的同事自己買走的。」
  • 15年的單向空間書店眾籌續命,還真不是「端著情懷去要飯」
    在北京深居的那些年裡,我平時常去的書店之一就有它,而我卻總忘記拍它。翻看最初的照片,那時候它還在大悅城的4層。後來,大悅城的5層有一部分叫悅界,單向空間就在其中,整個悅界的店都很洋氣。不消費,也是一個美學空間吧。那你會問我,為什麼愛去朝陽大悅城的單向空間呢?因為我喜歡它的原創產品。每年八月底開始預售的單向歷,我愛買來送朋友們。記得某年買得多,居然拉著行李箱去單向空間。
  • 廣州連鎖書店1200bookshop斷臂求生 5月底關閉中信后街店
    3月9日晚,1200bookshop還參與了單向空間聯合淘寶直播、薇婭viya共同發起「保衛獨立書店」直播,成功賣出400冊盲袋。   如今三個月已過,疫情卻仍未結束,書店距離恢復往日營收還有很長一段路,1200bookshop最終還是無奈關店。
  • 許知遠低頭:每天只賣15本書 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
    求助信中寫道:「截止到 2 月 24 日,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街書店僅剩的 4 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而大悅城的整體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其中一半還是愛書如命的同事自己買走的。
  • 在社交網絡上發出求助信 疫情下單向街書店告急
    在這封名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的求助信中,單向街書店細數了近日來的不易。按單向街事業部總經理武延平所說,截止到2月24日,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街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在2月10日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
  • 圖說:有溫度的書店系列--字裡行間、Page one、單向街、24小時書店
    當前在北京有八家分店,分別為慈雲寺店、德勝門店、三元橋店、中央美院店、萬壽路店、阿里巴巴店、五彩城店、金源燕莎店。  讓讀者找到主人的感覺   3、單向街書店  入駐購物中心:朝陽大悅城、北京愛琴海等  單向街致力於提供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間。
  • 單向空間首次出京 逾2000㎡杭州遠洋樂堤港店年底亮相!
    據微信公眾號《大美小河》消息稱,今年年底,長三角地區首家、全國第4家「單向空間(需求面積:500-800平方米)」將亮相杭州遠洋樂堤港(開業時間:2017-09-27、已籤約238個品牌)B1層!據悉,杭州門店共有三層樓,整體面積逾2000㎡,涵蓋圖書、沙龍活動、藝文創作、展覽演出、生活方式、餐飲等業態。
  • 絕地求生催生低價小姐姐陪玩 九成月收入不足千元
    從最近火爆的《絕地求生》美女陪玩業務來看,很多陪玩妹子的收入其實並不高,九成月收益不到千元。  遊戲陪玩從LOL時代就已經出現,高收費和高需求催生了規模不小的代練市場,線下網咖的美女陪玩更是高達數百元。《絕地求生》在中國市場的火爆,更是催生了低價的線上小姐姐陪玩業務。
  • 僅剩一家書店營業 單向街發布眾籌計劃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伍碧怡)2月24日,本應是慶祝成立15周年的日子,單向街書店卻在官方微信發布眾籌求助計劃。眾籌計劃中,包括有50元、200元、600元、2000元、8000元五個檔次。
  • 線上賣書能救實體書店嗎?
    2月24日,「單讀」微信號發布了一封求助信:書店撐不住了,單向空間希望以眾籌的形式徵集書店資金,保證書店的持續運營。其實,在房租、人員、貸款等多重壓力之下,許多書店已經在第一時間展開自救。無論是直播逛店、朋友圈薦書還是乞靈於抖音,向線上謀出路幾乎是唯一選擇。但直到單向空間的求救信刷屏,才讓人們意識到實體書店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求助信中寫道:「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收效甚微,每次推廣僅能帶來幾百元的收入,連值班店員一天的工資都不夠。」這樣有百萬線上流量的「網紅書店」尚且如此,其他書店的線上自救效果又如何?
  • 疫情還點燃了在線閱讀,實體書店將死於實體?
    在近日的《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堅持了15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一文中,單向空間表示,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其名下的四家實體書店僅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業,北京東風店、杭州店、秦皇島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
  • 單向街書店營業額下滑80%,九成線下書店面臨求生大考...優等生已交...
    線下書店行業面臨生存大考2月24日,在「單向街書店」的微信公眾號上,單向空間創辦人之一許知遠向大家發出了一封眾籌求助信,表示因疫情影響,單向街書店危機四起,希望得到讀者們的幫助。根據單向空間的估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多,希望得到讀者們的幫助。
  • 拯救書店-虎嗅網
    今年3月,單向街書店合伙人、作家許知遠也聯合主播歌手葉蓓以及其他五家知名書店主理人,在淘寶開啟了直播,商品是六家書店各自價值99元的盲袋。在4月14日到4月30日,單向街書店進入了瘋狂的直播實驗,開啟持續15天24小時不間斷的「360小時書店不眠夜」。瘋狂做直播,是為了讓書店繼續活著。
  • 單向街書店眾籌自救:疫情會是壓垮實體書店的最後稻草嗎?
    2月24日,是單向街成立15周年的日子。單向街的慶祝方式,就是在官方公眾號上發布眾籌求助計劃,打出了「走出孤島,保衛書店」的煽情口號。15年至少求救過三次單向街創立於2005年,業主在2009年續約時加租,單向街開始了第一次求救。求救的結局是,另外一個商業地產項目願意引入網紅書店。單向街和新業主的合作條件是,免收租金,但按照收入進行分成。
  • 書店人類學觀察圖鑑 | 單向空間裡都是些什麼人?
    根據讀者年齡、性別、面部特徵、購買歷史推薦圖書……——《無人書店,是噱頭還是趨勢》,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但這在單向工作的同事們眼中——完全是本末倒置,這不是書店,而是電商的 24 小時全年無休智能線下閱讀體驗館。數據驅動的時代,一切都非常便捷。而便捷的另一面,是不解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