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畫驢得驢,諸葛恪助父化解尷尬,這裡面有什麼哲學智慧

2020-12-16 素萍說生活

三國時候的故事很多,有許多名人軼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諸葛恪畫驢得驢的趣事。由於他的父親的性格溫和,不善於爭辯,因此才會發生「諸葛子瑜」小毛驢的故事。不過他的兒子幫他找回了場子,挽救了他的尊嚴和地位。但是這件事情卻隱含了很深的為政之道。首先,孫權作為一國之主,屢次戲弄手底下的大臣,其實是非常不應該的。他剛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以為諸葛瑾脾氣好,好說話,就一直欺負他。殊不知,諸葛瑾如此忍耐不發作,也是因為孫權是一國之主,自己不敢冒犯而已,萬一得罪大王,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結局罷了。

換一個人,哪怕是比諸葛瑾職位高一點,諸葛瑾想必都不會忍受的。然而,孫權畢竟是一個英豪,知錯能改。當人家的兒子找過來以後,一方面佩服他兒子的勇敢,另一方面也點醒了他,君臣不可胡戲。因此,他不動聲色地順勢把驢賜給了他們諸葛瑾這個人,沒有動靜地解決了擺在他面前的問題。其實很聰明,情商很高。他知道自己不能頂撞上級,更知道大王只是戲弄自己,並沒有惡意。

因此他隱忍不發,直到回到家裡才說了這件事。足以說明他有勇有謀,能夠忍辱受重。這點來看,說不定領導其實也是在測試他,以後孫權也是大加重用,為吳國外交立下了汗馬功勞。諸葛恪在這裡表現的很到位,既借著他孩子的身份,表現的天真無邪,因此孫權和眾大臣都不好發作。另一方面,這個孩子很勇敢,敢於直面國主,提出自己的要求,這就已經是常人所不能。

而且他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面拿捏得很有分寸感,簡簡單單的「之驢」兩個字,既幫助父親化解了尷尬,又保存了孫權的顏面,讓人以為是孫權賞賜的。這個小故事裡面,如果我們仔細思索,其實應該能夠學到很多東西。這裡面既有上下級的關係,也有君臣關係。諸葛父子既要維護自己的面子和榮譽,又要不得罪君主,還要不給群臣留下把柄,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在這裡我們就看出來,雖然諸葛父子是一個文官,卻具備了一名優秀政治家的基本素質了。也許這也是孫權故意這樣做的,為的就是考試他們父子倆,從中發現人才。他們倆人能夠把不利於自己的變成有利於自己的,就很不錯。畢竟伴君如伴虎,和君主朝夕相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門政治學問,而能夠有理有據、又不失體統的處理好君主拋出的棘手問題就更難了。

相關焦點

  • 諸葛大力什麼梗 諸葛大力怎麼火的
    諸葛大力什麼梗諸葛大力是《愛情公寓5》裡新增的角色,因為顏值高,身材好,人設完美而被大眾喜愛。諸葛大力扮演者真名叫成果,1995年出生,內地影視女演員,此前主演過《塞罕壩上》。2019年,其主演的青春劇《嘀!男友卡》播出。2020年,成果因在都市喜劇《愛情公寓5》中飾演諸葛大力而被更多觀眾認識。
  • 諸葛亮和諸葛珪、玄、瑾、均、誕、恪、瞻、尚是什麼關係?
    而作為司馬懿的老對手諸葛亮,同樣是名門大戶,諸葛家族雖然不比不上袁紹的四世三公,卻也算一方士族。  諸葛亮作為中國古代忠貞智慧的名臣,在民間有很高的人望。成都武侯祠更是香火鼎盛,名垂千古。不過諸葛亮只是諸葛家族中的一個代表,因為諸葛家族分布在全國各地,「雞蛋不能總放在一個籃子裡」。下面看看諸葛家族的主要成員。
  • 父不進子房,其實就是一種人生智慧!
    中國的俗語比較多,但這普通的幾字俗語也是能夠體現咱們古人的聰明智慧,將世間的事看的十分的透徹。古時的俗語有句「父不進子房,官不入民宅」,這句俗語大家聽過之後,可能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其實這兩句話的確是有些道理的。
  • 什麼是智慧?——從心理學和哲學角度理解智慧
    「因為智慧能庇護人,就好比金錢能庇護人一樣,但唯獨智慧能賦予擁有它的人以生命」(援引自:《傳道書》第7章,第12節)。許多東西可以延長您的壽命,但唯有智慧才能挽救它。「哲學」一詞的字面意思是「熱愛智慧」,而智慧就是哲學或者至少是古代哲學的終極目標。
  • 睫毛膏成坨怎麼處理成難題 這幾招教你輕鬆化解尷尬
    睫毛膏是很多有化妝的女性必須要用到的產品,一款好的睫毛膏配合熟練的化妝技巧可以使眼睛看起來變大很多,許多女生都可以巧妙的用睫毛膏刷出完美的形狀使眼顧盼生輝。也有很多新手在用睫毛膏的時候往往就變成「手殘黨」,刷出來的睫毛不僅沒有增長,反而結成一坨,處理起來非常困難。
  • 名人成才之馬克思:愛哲學,父支持
    從小有統帥表現  卡爾·馬克思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亨利希·馬克思是律師,是當地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同時也是崇拜盧梭等啟蒙思想家的穩健的自由主義者。母親出生在一個荷蘭家庭,她對丈夫和孩子始終懷著溫柔的愛。馬克思是9個孩子中的第三個,父親亨利希曾希望這個智慧過人的三兒子將來繼承自己的職業。
  • 回歸哲學的愛智慧傳統
    但我認為,國內先前的(也許包括當前的)哲學教育偏離這一傳統甚遠,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對哲學知識的傳授上,把哲學當作了某種知識體系、某種命題系統、某種智慧形態,哲學教育變成了上課講條條、聽課記條條、考試背條條這一習慣的周而復始,造成了學生對哲學課的反感甚至厭煩,在一門號稱愛智慧的學科中,他們卻感受不到多少撞擊出的智慧火花。
  • 「父姓加母姓」成起名潮流?別盲目追風,「三大」問題很尷尬
    後來,這家人一氣之下給孩子起了一個超長的名字,給工作人員增加難度,包括了38個字母和4個阿拉伯數字,也被稱為「最長的名字」。在中國,給孩子起名也是一件難事,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通宵查閱字典,也想出了很多巧妙有寓意的取名方式,比如「父姓加母姓」。
  • 《婆婆與媽媽》諸葛大力突然拜訪李佳航,引李晟尷尬
    芒果TV的綜藝《婆婆與媽媽》是最近火爆的下飯搭配神器,裡面邀請了多對明星夫妻與長輩相處,也開啟了網友們對當下婆媳熱門話題的爭議討論。在幾對明星家庭中,伊能靜與婆婆的相處方式是網友們表示最舒服的,兩個性格真爽又互補的婆媳,畫面氣氛實在歡樂。
  • 有種「恩愛」叫父姓加母姓,家長有了面子,孩子卻很是「尷尬」
    每個人結婚應該都是為了愛,金士傑老師在劇裡面的一段話就非常感人,女孩不應該是為了父母結婚,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用一場沒有遺憾的婚姻。其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更加幸福,但很多父母似乎都用錯了方法,有很多父母就直接從孩子的名字下手,表示著自己對孩子和夫妻之間的感情。
  • 哲學能做什麼?什麼是真正的愛智慧?這裡的答案絕了!
    人們常常把哲學稱作「智慧學」或「聰明學」,大概就是源於此吧!的確,哲學貴高明。凡事望得遠一程,看得深一層,想得透一成,闡幽發微而示之以人所未見,率先垂範而示之以人所未行,這既是人類智慧精華之所在,也是哲學之理或哲人之智的表現。然而,哲學就是智慧嗎?或者說,哲學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智慧?今天,哲學詩畫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下。
  • 哲學智慧與精神家園
    黑格爾用這個比喻來說明,如果一個有文化的民族沒有哲學的話,那就好比這個廟裡沒有神一樣,這意味著哲學是文化的靈魂。這種哲學有什麼作用呢?黑格爾講的也非常明確,哲學就是引導人們「尊敬他自己並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哲學就是使人崇高的,那麼哲學當然就和我們構建精神家園密不可分了。我們再看中國哲人馮友蘭先生。馮先生說,「哲學就是對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
  • 哲學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學習哲學的總任務是去吸收哲學家的教益,運用於今日世界。重點不在於知道這個或者那個哲學家說了什麼,而是致力於在個人和社會層面上運用這些智慧—從現在就開始。哲學是什麼—它有什麼用?幸運的是,答案已經包含在哲學(philosophy)這個詞裡面了。希臘語裡philo意思是愛,或者投入,sophia意思是智慧。哲學家是投身於智慧的人。「智慧」這個說法很抽象,但它的概念並不神秘。
  • 張汝倫|哲學的出路在智慧
    這種缺乏智慧首先表現在它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位置在哪裡,不知道自己的根本作用是什麼,哲學曾經有過的文化中心地位和今天退居邊緣,從根本上看,應該從人類文化形態與狀況的歷史發展與變遷來理解。在人類文明的前現代階段,知識與智慧並沒有後來那麼明確的分野,人們在追求智慧的同時,也在追求知識。那時,「智」和「知」往往是同一個概念。無論是對於亞里斯多德還是對於朱熹來說,都是「知」就是「智」,「智」就是「知」。
  • 哲學的哲學,是什麼哲學?
    塔索:你管這叫哲學?元哲學一詞的前綴元(meta)的基本意義是「包括但不僅僅包括以下內容」,在各種哲學論文中都能見到這個詞,比如元語言,一種能用來描述語言的語言。又比如元倫理學,它研究倫理原則的來源和意義。所以元哲學的登場,「元」本就只是時間問題。元哲學對付的是「何為哲學」這一亟待解決的問題。
  • 「哲學有什麼用?」這是一個很荒謬的問題
    很多人都會去追問:哲學是什麼?哲學有什麼用?第一個問題勉強可以看作是「外行問路」,但是第二個問題卻是一種很荒唐的問法。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並非都是為了實現某些價值而存在的,尤其是對於人的主觀價值判斷。而「有沒有用」?以及「有什麼用」?這都是很顯然的價值判斷。它背後都隱藏著一個「主體」,即「對誰有用」?或者是「對誰產生什麼作用」?
  • 諸葛神數:一學就會,精準無比!
    梵谷的畫牛逼吧,結果一幅畫也賣不出去。所以玄學這個東西沒必要浪費時間去弄,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個一學就會,不對,是不學就會的諸葛神數,有什麼事情大家都可以自己在家佔,而且特別準。諸葛神數,據說是三國時代傑出的軍事家謀略家具有神機妙算之稱的諸葛亮所著,當需要預測時,意念始發,隨心寫三個字,這三個字,可以跟預測的內容相關,也可以不相關,總之這三個字要隨心而起,脫口而出,不需要老想。然後你會得道一個籤,古詩籤辭,句子長短不一,箇中啟示全靠自己理解。籤辭解釋與原文若即若離,有的甚至看似毫無關聯,其實卻暗藏玄機,機緣到時方領略其奧妙之處!
  • 評論:讓公共育嬰室化解媽媽的尷尬
    評論:讓公共育嬰室化解媽媽的尷尬 2014-08-08 14:08:58責任編輯:李歡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媽媽們為了孩子的健康選擇母乳餵養,但在公共場合,媽媽們的哺乳卻遇到了許多尷尬
  • 黃渤告訴你如何幽默的化解尷尬,娛樂圈高情商代表
    娛樂圈中,俊男美女的天堂,隨便出來一個就有著前呼後擁的粉絲群,然娛樂圈也不乏長相普通靠自己獨特魅力和實力而成功的明星,有句話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是的,漂亮的明星一抓一大把,可是有趣的明星就像娛樂圈裡的珍寶少之又少,比如,黃渤,郭德綱。
  • 從選擇吃蘋果的幾種方式,論生活處處皆學問,哲學思維簡而不繁!
    文/gegebaihui哲學是人類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總是:從感知具體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體。「理知抽象性的具體」就是通常所說的「智慧」或「哲知」。進一步地各種哲知形成了理論系統就產生了「哲學」或稱「智慧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