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應用經靜脈途徑栓塞腦血管畸形術救治9歲女童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在國內率先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患兒9歲,兩天前因突發頭痛、左側肢體運動障礙收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治療。患兒入院後經腦血管造影及史懷璋主任全面體格檢查,診斷為右側豆紋動脈供血的血管畸形導致基底節出血,由於豆紋動脈多纖細,導致栓塞微導管到位極其困難,且很難治癒該疾病,常規動脈栓塞治療不適合。同時血管畸形位於大腦深部重要功能區且比較彌散,不適合開顱手術治療。

術前:右側頸內動脈正位造影顯示:豆紋動脈供血的血管畸形

經史懷璋教授、徐善才副教授、季智勇主治醫師等團隊成員的反覆討論決定,採用相對於常規經動脈途徑栓塞而言,技術難度更大、風險更高的經靜脈途徑栓塞動靜脈畸形,爭取治癒該疾病。靜脈入路操作起來更加複雜、困難。在畸形的靜脈端採用高壓鍋技術、動脈端採用球囊阻斷技術保護下,藉助微導管注膠栓塞動靜脈畸形。通俗的說,畸形血管團如同一個水閘,動脈是入水通道,靜脈是出水通道,我們是逆流而上去對水閘進行修補。如果水流不斷,修補的膠水會隨著水流順流而下,不能到達指定的位置,所以,只能把入水通道及出水通道均關閉後,才能注入膠水讓其發揮作用,但在出水通道關閉時,極有可能會出現「破閘」的可能性,這就給術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經史懷璋教授團隊的反覆討論及全科會議決定,採取技術難度更大的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術,以到達更好的治療效果。當日10點,史懷璋教授團隊準時開始手術,醫生首先通過靜脈途徑將微導管進入血管畸形團,而後使用彈簧圈閉塞引流靜脈端,同時採用球囊阻斷動脈供血端,在高壓鍋技術、球囊阻斷技術保護下,緩慢多次注入Onyx膠栓塞畸形血管團,複查造影顯示畸形團消失,血管畸形治癒。複查CT未見出血,手術順利結束。

術後:右側頸內動脈正位造影顯示動靜脈畸形消失

為防止術後過渡灌注出血,患兒在重症監護病房觀察2天,患兒復甦清醒後,經查體,患兒意識清楚,生命體徵平穩,左側肢體恢復肌力Ⅱ級,一周後患兒出院康復。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率先在我國常規開展腦血管畸形的靜脈介入栓塞治療,系全國首家開展此技術的神經外科腦血管介入診療中心,就診病人均臨床治癒。神經外科三病房手術團隊的手術經驗在專業學術會議及行業頂級科研期刊上進行發表,並最終形成專家共識或治療指南,為全國腦血管疾病病人帶來「同質化」的就醫保障,為行業標準的建設再貢獻一份「哈醫大經驗」。

史懷璋教授提醒:如果發現腦動靜脈畸形,務必在工作和生活中引起足夠的重視,應避免喝酒、熬夜、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誘發出血的因素。對於出血的或反覆癲癇發作的腦動靜脈畸形,建議儘早手術治療。

來源:哈醫大一院

作者:徐旭 潘麒羽 張潔

見習編輯:賈玉飛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一院省內首例後循環搭橋術助後循環出血及缺血性疾病更早康復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鄭秉傑副教授為一名蛛網膜下腔出血合併右側小腦後下動脈瘤女性患者成功行腦動脈瘤夾閉聯合枕動脈-小腦後下動脈血管搭橋術,解除腦動脈瘤再破裂風險,並完好保留載瘤動脈的血供。
  • 顱內動脈瘤遇上腦血管狹窄 哈醫大四院神經介入手術成功「拆雷...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腦袋裡長了動脈瘤,又有腦血管狹窄,這怎麼可能?60歲的陶大娘就遇上了這種少見的情況!日前,陶大娘在哈醫大四院導管室接受了微創神經介入手術,解決腦血管狹窄的同時摘掉動脈瘤,將「複雜」的病情「簡單」化,一次性解決兩個問題。
  • 13名傷者在哈醫大一院救治
    原標題:13名傷者在哈醫大一院救治   該院副院長劉宏宇對救治情況進行了說明,目前在哈醫大一院接受治療的一共有13名傷者,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傷員和1名商場保安。截至目前,商場保安和9名消防員官兵傷勢比較穩定,3名消防員官兵傷勢較重,需要手術治療。   根據傷者的傷情,3人中的其中2位已做完了手術。
  • 國內外神經外科「專家論劍」!腦血管畸形是10至20歲青少年突發腦...
    眾多國內外神經外科「專家論劍」,冬雷腦科創始人宋冬雷教授指出,大量臨床資料發現,腦血管畸形是我國10至20歲的青少年突發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腦血管畸形中,以動靜脈畸形多見。目前, Onyx液體栓塞技術是國內外治療腦動靜脈畸形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冬雷腦科創始人宋冬雷教授是Onyx介入治療中國首位獲得介入資質許可的醫生,多年來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和理論經驗。
  • 7歲女童寫作業時昏迷,竟然是得了這種病——
    愛之深,責之切,但當愛意的表達用錯了方式,則很有可能釀成一個家庭的悲劇……近日,來自邯鄲的女童小花一家就遭遇到了這樣的困境。小花年僅七歲,正值貪玩的年齡,在家中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時,被在旁輔導的媽媽大聲訓斥,隨即,小花突發劇烈頭痛伴噁心嘔吐,媽媽馬上把她送到當地醫院,經頭部CT掃描診斷為腦出血,為尋求進一步治療,決定轉入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就診。
  • 直升機送恩施腦血管畸形出血男童到武漢救治
    楚天都市報12月15日訊(記者李曼英 通訊員田娟 黃盼)12月15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外科病房內,1歲的小新(化名)哭聲嘹亮,這讓來查房觸診的醫生有些安心。「看來恢復得不錯,再複查一下頭部核磁共振,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 7歲女童突然頭痛嘔吐,開顱手術發現是腦血管畸形
    患兒是女童小妮,今年7歲,4月中旬的一天,在家午睡時突發頭痛,並有嘔吐,家長以為是感冒,送至家附近的醫院門診。經過藥物治療後,頭痛症狀無好轉,並且伴有肢體抽搐、意識不清。於是,家長再次將小妮送往鎮街醫院急診科,經過顱腦CT檢查診斷為:右顳枕葉腦出血(血腫約35ml)。
  •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砒霜」治療白血病
    得知這一消息,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長、原哈醫大一院中醫科主任張亭棟教授被任命為專家組組長、帶隊「採風探秘」,了解實情。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接受生命科學成就獎頒獎。 1974年,22歲的女工董秀芝成為亞砷酸注射液的早批受益者之一。
  • ...中看更中用——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
    說這句話的正是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二病房倪少濱主任。最近倪少濱主任新添了一位得力的助手「達文西」,它不僅名字洋氣,樣子也十分炫酷。遠遠的一個操作平臺、四隻機械手臂、一個三維攝像系統組成了一個全新的手術方式。
  •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及生物技術診療中心揭牌成立
    人民網哈爾濱4月13日電(方圓)4月12日上午9時哈醫大一院舉行數字骨科及生物技術診療中心揭牌儀式,哈爾濱醫科大學劉文川副校長,哈醫大一院陳力副院長、哈醫大一院骨外科主任畢鄭剛教授等參加啟動儀式。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及生物技術診療中心是中國北區第一家醫療3D列印應用中心,為響應一帶一路相關政策,哈醫大一院骨科與創生醫療器械(中國)有限公司籤署臨床數位技術組織工程的研發及骨科3D列印技術的應用科研合作協議,結成戰略同盟,進行生產、教學、科研研發,深入落實精準醫療帶給患者的便利。
  • 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開展顯微鏡微創技術 精準治療精索靜脈曲張
    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開展顯微鏡下精索靜脈曲張手術是治療精索靜脈曲張最有效的方式。精索靜脈曲張在普通男性和不育男性中均十分多見:在普通男性中佔10%-15%,尤其在青春期男性中佔9%-26%;在原發性不育患者中佔30%-40%,在繼發性不育患者中佔69%-81%。
  • 哈醫大二院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哈醫大一院再派...
    2月12日22時,哈醫大二院接到省衛健委指令後,迅速反應,在40分鐘內火速集結了160名精銳醫護人員,組成了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儀式上,哈醫大二院黨委書記王永晨鄭重宣布,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成立臨時黨總支,副院長蔣傳路擔任臨時黨總支書記兼醫療隊隊長,臨時黨總支下設4個臨時黨支部,第一黨支部書記為呼吸科陳宏,第二黨支部書記為神經內科張本平,第三黨支部書記為重症醫學科王懷泉,第四黨支部書記為感染科康鵬。王永晨為蔣傳路授支援武漢醫療隊隊旗。
  • 援助哈醫大一院黑龍江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丨哈醫大二院第...
    2 月 15 日,哈醫大二院迅速組建了一支由 15 名來自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組成的 " 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援助哈醫大一院黑龍江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醫療隊 ",該醫療隊中有 7 名男同志,8 名女同志,年齡最大的 44 歲,年齡最小的僅 22 歲。在這批醫療隊伍中,共有 5 名共產黨員。
  • 哈醫大一院多位專家連夜搶救受傷消防官兵(圖)
    許延慶 攝    哈爾濱醫大一院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搶救受傷消防官兵。圖為正在接受治療的受傷消防官兵。 許延慶 攝   中新網哈爾濱1月3日電(許延慶 記者 史軼夫)1月2日下午,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街與南勳街合圍地段一倉庫起火,22時左右,火場所在居民樓發生大面積坍塌,正在二層滅火的多名消防官兵瞬間被埋,經過緊急救援,傷員陸續送往哈醫大一院搶救。得到消防官兵受傷的消息,哈醫大一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始了一場與死神搶時間的鏖戰。
  • 33歲產婦出血量達8500毫升!哈醫大四院多學科七個半小時救回危重孕婦
    生活報訊 (實習生郭佳鑫 記者呂曉豔) 近日,經過「浴血奮戰」的七個半小時,哈醫大四院醫護多學科團隊合作,從死亡線上將一位危重孕婦搶救回來。家住穆稜市的小娟,今年33歲,此次妊娠為第五次懷孕。經超聲科會診,張力維醫生準確診斷:兇險性前置胎盤伴穿透。評估孕產婦風險分級為紅色,建議立即入院。
  • 20歲女大學生突然失語?竟是腦血管畸形惹的禍!
    術前:腦血管畸形伴出血;術後:血管畸形已切除突發失語!發現腦血管畸形20歲女大學生,因突然失語伴頭痛,輾轉當地多家醫院,CT檢查顯示腦出血。後轉診至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根據黎同學的病史、CT影像資料,醫院為其進一步完善頭顱MR檢查,確診腦血管畸形導致的出血。據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外五科(神經外科)主任陳陸馗介紹,腦血管畸形是腦血管的先天性、非腫瘤性發育異常。
  • 今天,哈醫大二院、哈市一院、五院、兒童醫院紛紛支援我省抗「疫...
    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隊員51歲,最小的隊員29歲,都是科室業務骨幹,具有豐富的臨床醫療經驗。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作為黑龍江省兒童醫療中心、黑龍江省危重症救治中心,在重大疫情面前,召必應,戰必勝,彰顯著兒醫人所肩負的責任和擔當。
  • 哈醫大一院通過自體脂肪移植助女患者重塑乳腺美
    日前,哈醫大一院乳腺外科接診了一位特殊的女性患者,這位患者是奧美定注射隆乳術的受害者,由於不正規的奧美定注射,導致其乳房形態被破壞,不得不切除大部分乳腺腺體和部分胸大肌。這給她帶來了巨大的身心創傷。為恢復乳房形態,找回失落的美麗,該女士決定到醫大一院乳腺外科就診。
  • 重症患者在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接受治療
    黑龍江日報2月14日訊 11日上午,經省應對疫情指揮部研究決定,將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作為收治全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指定醫院。哈醫大一院立即啟動群力院區省級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改造工作。目前,已有七臺河、綏化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中心接受治療。
  • 記太原市中心醫院神經疾病診療中心
    太原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在全市率先開展了顱內動脈瘤夾閉和栓塞、顱內巨大動靜脈畸形切除、腦幹腫瘤切除、侵襲性垂體瘤經蝶內鏡下切除、高頸髓腫瘤切除、寰枕畸形矯正等神經外科高難度手術,是太原市接診顱腦創傷患者數量最多、手術例數最多的科室,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豐富的臨床經驗、精湛的手術技術以及先進的手術設備,年手術量在500臺以上,在顱腦創傷的救治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功躋身省內神經外科的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