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春節旅遊 手繪美景將美好留存紙上(圖)

2020-12-20 騰訊網

張傳武老人用筆描繪遊覽的泉州景點,記錄泉州給他留下的美好印象。

張傳武在清源山和蟲尋埔的速繪作品

泉州晚報訊(記者 王麗虹 莊金泉 黃楓/文 陳起拓/圖)昨日是正月初四,天公作美,不再陰雨連綿,記者走訪市區多處景點發現,各景點一派遊人如織的熱鬧景象,眾多外地遊客慕名而來,趁著春節假期,好好遊覽泉州這座文化古城。

山東遊客手繪泉州美景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區清源山風景區,只見許多市民攜家帶口前來遊玩,景區內熙熙攘攘、人流如織。老君巖是許多外地遊客絕不會錯過的景點,在老君巖前的廣場上,放眼望去都是遊客,許多遊人拿著相機、手機拍照留念。

一名坐在石椅上的白髮老人吸引了記者的視線,只見他拿著一根黑色水筆在一本畫冊上迅速揮動,記者走近一看,原來老人在手繪老君巖。老人叫張傳武,今年75歲,是山東人,他和老伴、女兒利用春節假期來泉州旅遊,這是他們一家第一次來泉州。

「我以前在上海做產品設計,覺得自己手繪功底不錯,就想用這種方式把看到的泉州美景留在紙上。」張傳武笑著說,他和家人正月初三去了開元寺,看到了東西塔,還去了公式埔碼頭,看到了獨特的蚵殼厝。每到一處景點他都會拿出筆進行速繪,「泉州真的很美,接下來還打算去九日山看看。」

慕名來泉感受海絲文化

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慕泉州「海絲」起點城市之名而來,寧波的張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昨日上午11時20分,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內,張女士與家人興致勃勃地欣賞著各式各樣的船模,一邊欣賞一邊發出驚嘆聲,並拿著相機對船模拍個不停。

張女士說,這是他們家第一次來泉州,她的丈夫很喜歡海絲文化,通過網絡了解到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於是決定利用春節長假,一家人自駕來泉州遊玩,正月初三傍晚才抵達泉州。入夜後,他們一家子到中山路、西街等老街散步,看著燈光映襯下的閩南古建築,令她產生一種進入古都的感覺。

「感覺不虛此行,打算在泉州待三天,到處走走看看,品嘗泉州的面線糊、肉粽等傳統小吃。」張女士的丈夫蔣先生表示,當天下午要去看看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的泉州洛陽橋,親眼感受這座跨海梁式大石橋的古樸壯美。

市民自駕遊覽美麗鄉村

外地遊客慕名來泉州遊玩,泉州本地居民也不閒著,不少人選擇自駕到美麗鄉村遊玩,感受鄉舍田間散發出的悠閒氣息。

昨日,市民莊先生一家自駕到群山環抱之中的永春縣湖洋鎮西峰寺遊玩。寺裡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他和家人點燈祈福,還在寺裡的水池邊放生了幾尾魚。莊先生說,中午時分他和家人吃完飯,到鎮區的街道上散步,發現街道兩邊店鋪門前都掛滿了紅色的燈籠,節日氣氛濃烈。

家住鯉城區的王女士一家昨日自駕到永春縣岵山鎮的北溪村農家樂旅遊區遊玩,只見峰巒秀美,山水輝映,田園交錯,鄉村美景令他們目不暇接。她說,自己平時工作很忙,沒什麼時間陪家人,趁著難得的假期跟家人到山清水秀的美麗山村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感覺前階段忙碌帶來的壓力得到了很大緩解,身心都得到了放鬆。

相關焦點

  • 唐山:豐潤6旬老人劉毓坤3年手繪21米紅樓大觀圖
    圖為劉毓坤老人在介紹自己的作品。大勇 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殿脊巍峨的大觀樓,灰頂白牆的江寧織造署,廊簷卷翹的煙霞閣,泉水飛瀑的寶黛島,波光瀲灩的大觀湖,以及各種亭臺樓閣……豐潤區68歲的劉毓坤老人,歷時3年多,用筆墨手繪的方式將豐潤區曹雪芹文化園內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閣、一樓一景匯聚在了一幅近21米長、寬47釐米的《紅樓大觀圖》中,以平民視角將《紅樓夢》大觀園的生活和美景展現得淋漓盡致。
  • 7旬老人冒雨乘車溼透 青島公交司機遞紙借傘
    大眾網青島8月21日訊(記者 王悅音 通訊員 杲怡)「你們這個熱心師傅真是太讓我感動了,不光借給我雨傘,還拿出紙讓我擦頭髮。」8月18日下午,青島公交集團市北巴士第四分公司工作人員接到一位7旬老人的表揚電話,她要求一定向這位好心的公交司機轉述自己的謝意,並要求公司好好表揚一下他。
  • 7旬老人打掃亡弟故居發現3600發子彈 主動上交(圖)
    7旬老人打掃亡弟故居發現3600發子彈 主動上交(圖)3600發子彈,老人將子彈主動上繳給警方。據悉,老人的弟弟生前喜歡射擊,便私藏了這些子彈。  昨日,渭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良田派出所民警介紹,4月30日下午3時許,派出所接到報警,轄區一位七旬老人稱,自己家中有一箱子彈,希望能交給公安部門。民警迅速趕到了老人家裡。  在報案老人高某家裡,民警見到了這箱子彈。長約20釐米、寬約10釐米的鐵皮盒表面寫著「5.6mm運動步槍彈(普),4000發」的字樣。
  • 世界上「最美」的山丘,出自一位83歲老人之手,如今已是「國寶」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在最美好的時光,做想做的夢,去想去的地方」,對於很多人來說,旅遊已經不僅僅只是娛樂方式那麼簡單了,而是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縱然是在寒冷的冬季,也無法阻止他們旅行的腳步,看遍了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有機會一定也要去其他國家看看。
  • 西安一老人手繪21米長「社火圖」
    戴萬直老人介紹自己手繪的社火長卷 華商報記者 閆文青 攝  戴萬直老人說,他怕自己再不把原來村裡的「社火」場面畫出來,子孫後代可能就不知道「社火」是什麼樣了。  歷時一年畫出「社火圖」  68歲的戴萬直家住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鎮代家村二組,從小愛好畫畫。
  • 7旬老人組團旅遊,請孩子幫忙拍照遭拒,只因說了這句話
    7旬老人組團旅遊,請孩子幫忙拍照遭拒前段時間在公園散步,看到有幾位7旬老人興致衝衝的一直在公園逛,不自覺的變換各種姿勢擺拍,之後老人看到有位十幾歲模樣的小孩走了過來,於是想請孩子幫忙給大家拍張集體照片。
  • 7旬老人譜曲300首用音樂「唱」起古詩詞(圖)
    (原標題:7旬老人譜曲300首用音樂「唱」起古詩詞(圖))
  • 巨型壽山石刻出瘦西湖印 「印章版」迷你導航圖
    「煙花三月」節,揚州工職院的志願者們為外地遊客定製了一套巨型印章版「瘦西湖導航圖」,打造「印章版」的瘦西湖迷你導航圖,在尋跡揚州美景和中國傳統工藝中,宣揚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巨型壽山石打造「瘦西湖印」雙休日,不少瘦西湖的遊客手上都拿到一張特殊的「導航圖」。
  • 【鹿消息】小學生手繪Q版五馬老街導遊圖
    廈門、臺灣、杭州……可愛的手繪地圖越來越多地成為富有時尚感的「紙上導遊」。溫州的官方版本還沒等到,但一名小學生手繪了一張溫州舊城Q版導遊地圖。暑假裡,憑著和爸爸走街串巷吃小吃的親身體驗,溫州市籀園小學六(7)班的男生徐諾以溫州的美食和文化為主軸,親手勾繪出了手繪地圖《舊城漫遊》,很萌很時尚。Q版手繪地圖什麼樣?
  • 7旬老人精製數百件微型家具來記錄他那個時代的「農耕文化」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來自都昌嗚山的木匠,年過7旬的他為記錄他那個年代的農耕文化,專門巧制了300多件農耕時期的家具,不過這些家具都是微型的。先來說說都昌縣是哪裡?今天說的這位老人名叫吳崇友,他用製作「微型農具」的特殊方式記錄下了他農耕文化的記憶。老人年輕時是一位木匠,通過上戶打長工做木匠活維持了一家人的生計。如今步入晚年的他,在機械化大力推廣的農村,對田園生活有了更多的觀察和理解。
  • 80歲老人珍藏手繪圖記錄秦代起福州湖泊變遷(圖)
    福州東大社區的80歲老人林依光珍藏了一張手繪版福州《海灣湖泊沙洲變遷圖》,是50多年前他在福州市規劃部門測量隊工作時,與其他20餘位同事共同完成的。圖上介紹了福州市區從秦代、唐代、宋代、明代、現代等不同時期的湖泊變遷情況,仔細端詳此圖,可發現不少有意思的信息,比如,古代福州北面(今五四北到福飛路一帶)還有一個很大的天然湖,叫東湖,它比今天的福州西湖大得多,可算是尚未完工的琴亭湖「老祖宗」。  這張圖,保存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當年我去閩侯曇石山參觀博物館,看到館裡有一張由廈門歷史專家畫的福州市區水陸變遷圖。
  • 智能水錶 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原來,為了第一時間了解獨居老人的安全情況,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水錶,12小時內智能水錶的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一網統管」平臺就會接收到報警,並將信息及時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江蘇路街道還將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也配置到了部分獨居老人的家中。有了這些智慧設施的守護,老人們也覺得很安心。
  • 金海漿紙春節前夕慰問社區高齡老人及貧困戶
    南海網1月25日消息(通訊員 林明春)春節即將來臨,1月24日上午,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派出工作人員,在洋浦新英灣區辦事處和洋浦幹衝辦事處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對位於廠區周邊的洋浦開發區新都、高山、共鳴、公堂下居委會80歲以上老人和社區貧困戶進行了走訪和慰問,以實際行動體現了金海漿紙對社區高齡老人和貧困戶的親切關懷,讓社區老人和貧困戶感受到了來自企業的溫暖
  • 老人中風臥床不起,7旬丈夫親手將其殺死,嘴裡一直說著對不起
    據報導,近日,臺灣省檢察院揭露一起讓人心痛的命案,一名7旬男子將臥床不起、發燒住院的妻子,在病房內捂住口鼻,最終搶救無效,老人的妻子在5天後去世,蔡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警方逮捕。據悉,蔡某的妻子因為多次中風,已經沒有行動能力,常年都臥床不起只能靠別人的照顧,蔡某的孩子需要賺錢養家,照顧老人的重任就落到了蔡某的身上。事情發生在9月5日,在前幾天妻子又因為發燒住院,當時護工也生病住院了,蔡某聽著妻子痛苦的呻吟聲,再想到自己,一時鬼迷心竅想著幫妻子解脫,就用手將妻子捂死,但在半路他又後悔了,跑到救護站請求急救,嘴裡一直喊著對不起。
  • 甘肅高校師生創意手繪 掘文旅元素推介本土「名片」
    圖為甘肅高校學子手繪中山橋的夜景,以推介本土文化旅遊資源。 鍾欣 攝中新網蘭州7月12日電 (閆姣)「這期主要手繪了已有百年歷史的中山橋,此前我們還相繼推出了『牛肉麵情懷』、蘭州老街等系列作品近500幅。」
  • 7旬大爺無證駕駛被攔,交警打開車門看到一張紙,這老頭真酷!
    7旬大爺無證駕駛被攔,交警打開車門看到一張紙,這老頭真酷!之前有一些年輕人還沒到考駕照的年齡,禁不住汽車的誘惑,私自開家人的車出門,結果把人給撞了,他的後半生將一直為自己的過失贖罪。近期,有兩位交警像平日裡一樣在某路段查車,當時他們攔停了一輛紅色的哈弗汽車,看著車裡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覺得這位大爺很厲害,這麼大年紀了還敢開車出門,勇氣還挺足的,期間交警示意大爺出示行駛證和駕駛證,大爺卻一聲不吭,由於大爺當時帶著墨鏡,兩位交警也看不清大爺的神情,當時以為大爺是耳背聽不清,隨後大聲喊了一句,大爺卻淡定地回了一句:「你別扯著嗓子喊,我聽得見,只是我沒有駕駛證
  • 「7旬老人採藥救孫」照片系擺拍:幕後有團隊運作,管理費收10%
    近日,一則"7旬老人懸崖採藥救罹患血癌的孫子,辛苦半月只夠買一粒藥"的新聞感動了眾多網友。背後還有"推手"9月3日,有媒體報導,四川老人"懸崖採藥救孫"的故事有不實之處,採藥的照片也是"擺拍"的。據報導,何元春老人早已不再上山採藥了,也並非為了孫子何其興的救命錢"懸崖淘金"。這幕後的推手,是一家名叫上善關愛中心的公益機構。
  • 手繪甘肅絲路地圖大紅網絡 網友直呼:西北旅遊美的不科學!
    近日,一幅 「三區三州旅遊的手繪攻略圖」新鮮出爐,走紅於網絡並在朋友圈不斷刷屏,充滿童趣的清新畫風,一目了然的景點美食排布……這幅攻略圖集實用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全面展示了「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的獨有魅力。當莫高窟、七彩丹霞、嘉峪關關城美輪美奐再現時,甘肅神奇的風貌感染了許多人,讓他們直呼想實地「打卡」。
  • 南京旅遊景點手繪圖盤點 不一樣的南京印象
    南京旅遊景點手繪圖盤點 不一樣的南京印象 來源:現代快報網綜合|2014-04-25 12:49:44 摘要:這張很Q的手繪地圖上,你能看到夫子廟、老門東、白鷺洲、水遊城、武定門公園、老瞻園麵館、
  • 「棗、鍾、碗」一看就懂,達州渠縣一名醫生手繪醫囑教老人服藥
    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12月22日清晨,達州市渠縣琅琊鎮中心衛生院公衛科醫生李靖又進村了,到官倉村留守老人家中挨家挨戶詢問老人的「老年病」病情,叮囑他們一定要按時吃藥。為不讓老人忘記吃藥時間和劑量,他手繪了一幅畫,貼在老人家裡牆壁的顯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