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傳》粗讀

2021-02-08 豆包讀春秋

         最近一直在看《左傳》和《公羊傳》這兩本書,目前各類學術解讀或者春秋導讀都是以《春秋左傳》為主要內容,畢竟春秋左氏學也是近代以來的主流思潮,加之《左傳》是「以事解經」,相比於強調「以理解經,微言大義」的公羊傳來說,更容易受到春秋愛好者們的歡迎。所以很多初學者更願意讀學《春秋左傳》,而看到《春秋公羊傳》都會覺得枯燥乏味。

        做為一個初學《春秋》的入門萌新,我一直覺得《公羊傳》的「以理解經」更適合教育一下職場上迷茫中的年輕人,所以我更想把自己對《春秋》中的一些感觸和理解以及對《春秋公羊傳》的學習心得做一些分享,由於自己也是在邊學邊讀,所以很多地方對疏注或者大義解讀不到位的地方,也朋友們多批評指正。


        其實讀史書類的東西,我一直覺得要強調三個字,那就是———「時,勢,是」。為什麼說這三個字,其實這三個字幾乎可以圍繞各種史書材料,尤其是對用春秋筆法這種一筆褒貶無法直接讀出含義的史料。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在該正確的時間,處在正確的勢力下,做正確的事,這就是褒,反之則是貶。

        所以接下來的很多對《公羊傳》的解讀我也會主要圍繞這三個字來講解,當然在一些其他地方我也會摻雜一部分《左傳》的解讀心得,希望能為大家的為人處世能夠有所幫助,但核心目的還是一個,用簡單的模式讓讀者對《春秋公羊傳》產生興趣,稍有理解,也算是個人的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滿足感吧。

        在這裡也感謝劉勳讀《左傳》和山東大學晁教授的《左傳》公開課,也是他們為我打開了研讀春秋的興趣大門。


     最後的最後,秀一下我的愛貓———豆包子

相關焦點

  • 《春秋》與《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說到四書五經,在五經中有一本《春秋》,也稱《春秋經》、《麟經》、《麟史》等,有時又被《左傳》所代替,為何!首先,《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是四本不同的書,後面的三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都與《春秋》這本書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
  • 《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有啥區別
    關於《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不同,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由於對《春秋》傳承、講解、理解的不同,而產生的不同『課本』。」但這個描述是非常不精準的,要了解它們的不同,我們還需要從幾個環節來梳理。二、《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等三傳的流傳。三、《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等三傳的基本思想異同。
  • 靜凡 |《春秋公羊傳》課堂筆記
    如果只是粗略地看,它只不過是歷史事件的流水帳。《春秋》字面意思易懂,但若想讀懂它的微言大義,則非常的困難。後世出現多部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詳細記錄和註解的「傳」,較有名的被稱為「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公羊傳》和《穀梁傳》在漢代之前沒有成書,只是春秋經師們口耳相傳。
  • 《春秋》學中《公羊傳》的最大敵人是《榖梁傳》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春秋》,續接上篇:漢宣帝聽從蕭望之對《春秋》的理解,不再提「九世復仇」的故事,反而與匈奴展開了和平外交。這裡面除了大漢朝的國力不及漢武帝時期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漢宣帝並不喜歡《公羊傳》。這要從何說起呢?
  • 史海溝沉——春秋三傳有公羊
    一、吾師趣聯教文章,春秋三傳有公羊。記得老師是個慢性子,說話慢條斯理,至今還記得他給我們講古文課時提到的趣聯——「 典禮一篇無母狗,春秋三傳有公羊。 」此聯出自清朝梁單矩、梁恭臣父子所編著的 《 巧對錄 》 ,他們也是 《 楹聯叢話 》 等書的編者。
  • 《春秋公羊傳(上)》:「大一統」與「大復仇」的雙重奏
    一《公羊傳》的出身也絕對根正苗紅。據唐徐彥《春秋公羊傳疏》引戴宏序曰:《公羊傳》乃「子夏傳與公羊高,高傳與其子平,平傳與其子地,地傳與其子敢,敢傳與其子壽,至漢景帝時,壽乃與齊人胡毋子都著於竹帛」。其中究竟有沒有一位叫做公羊高的弟子,誰也無法確定。姑且就算作有吧,否則公羊派的大師們只怕會穿越過來吹鬍子瞪眼。他們堅信,正是公羊高他老人家,在聽講《春秋》之餘,撰述了《公羊傳》這部解經攻略。
  • 快速了解《春秋》與春秋三傳的關係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那麼春秋三傳與春秋又有什麼關係呢?上面我們說到,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很多內容晦澀不明,所以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春秋》屬於「經」)。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又名《穀梁傳》)。下面讓我們分別對這三部書了解一下。
  • 給《春秋》寫傳的原因眾多,春秋三傳有什麼不同嗎?
    《春秋尋根》專題,每天更新,謝謝!《春秋》出現以後,後人就寫了很多書來解釋他。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三傳,即左丘明的《左傳》、公羊高的《公羊傳》和穀梁赤《穀梁傳》。那麼這三個人為什麼選擇給《春秋》寫傳呢?這三本書有什麼不同嗎?
  • 關於「春秋三傳」的二三事
    解釋經的著作,則叫作「傳」或者「傳記」。如《春秋》是「經」,有《公羊傳》《穀梁傳》《左傳》三傳為其作以解釋。下面我們就說說為《春秋》做註解的「三傳」。02《左傳》是反映春秋時期社會風貌的一部百科全書。《公羊傳》強調宗法和政治的嚴肅性,《穀梁傳》則十分重視禮制的教育。《穀梁傳》與《公羊傳》都是解釋《春秋》的,但大意卻有所不同,《穀梁傳》更注重傳揚經的意義,行文有些拘謹。但在解釋經文之間又充實很多小故事,簡樸清新、委婉有致。
  • 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春秋公羊傳說人類社會分三大形態,而亂世居多
    2、春秋三傳:各有千秋高人著書立說,為免讀者看不懂,他的追隨者們免不了出一些解讀書、參考書。解讀《春秋》的書目也很有名:《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號稱「春秋三傳」(解讀《春秋》,另有鄒氏、夾氏二家比較有名,但早漢朝已經失傳)。
  • 春秋三傳(文學篇)
    春秋三傳「春秋」就是歷史的意思。在商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兩季,後來才增加冬夏而成四季。所以人們就用「春秋」指一年。歷史是一年一年記載的,所以,「春秋」 就被引申為歷史。《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古時帝王身邊設有史官,分左史、右史。右史記帝王言論,如《尚書》。左史記帝王行動,大事記在「策」裡,小事則記在「簡」裡。(春秋,就是根據這些簡、策編成的魯國編年史(魯隱公元年~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七二二年~公元前四八一年)。
  • 國學知識――中國史學名著「春秋三傳」
    主要內容記載春秋時期統治階級的政治活動,包括諸侯國之間的徵伐、會盟、朝聘等;也記載一些自然現象,如日蝕、月蝕、地震、山崩、星變、水災、蟲災等;經濟文化方面,記載一些祭祀、婚喪、城築、宮室、搜狩、土田等。但是《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注釋《春秋》的書就是「春秋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
  • 《公羊傳》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經典,刻骨銘心
    《公羊傳》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經典,刻骨銘心《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為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
  • 2019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春秋三傳簡介
    :春秋三傳簡介,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均為對孔子所著《春秋》的注釋,《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目前可考的僅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注意區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
  • 「春秋三傳」是哪三傳?知道一個算及格,兩個算優秀,三個很無敵
    有一本書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這本書就是《春秋》,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春秋還分為三傳,即「春秋三傳」。那麼「春秋三傳」到底指的是哪三傳呢?知道一個算及格,兩個算優秀,三個很無敵。「春秋三傳」自「五四」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之後,經學作為現代學術的棄婦,在數十年中受盡冷落,完全失去了往日獨領風騷的風採,慢慢變成殭屍,深藏並滯息於塵封的故紙堆中。
  • 第二五篇 三傳者,有公羊《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注釋】「傳」者,所以釋《春秋》之義也。《三傳》者,乃三冊書也。凡是聖人作者稱經,賢人作者稱傳。【譯文】傳《春秋》者不一,而三《傳》為最。一曰《公羊傳》:公羊高,魯人也,生於周末時,作傳一冊。二曰《左氏傳》:即左丘明,魯之賢人也;其傳春秋,用編年紀事之體,而詳著於每年之後,凡天子諸侯之事,兵革禮樂之文,興衰存滅之故,賢淑奸惡之分,非左氏則不詳也。三曰《梁傳》:梁亦漢儒也,亦作傳一冊。《左傳》有晉杜預注,有漢何休注;《梁傳》有晉範寧注。
  • 千古名篇《公羊傳》句句經典,小人看到別人陷入困境,就會幸災樂禍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為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1. 君子見人之厄則矜制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厄:指陷入困境。君子看到別人陷入困境,便會心生憐憫。
  • 古文觀止(3-14 )吳子使札來聘 《公羊傳》
    卷三 · 吳子使札來聘·《公羊傳》 吳無君,無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賢季子也。吳國本無所謂國君,無所謂大夫,這則記載為什麼承認它有國君,有大夫呢?為了表明季子的賢啊。✦「吳子使札來聘」:這句話是該文引用的《春秋》裡的句子。✦聘:古代諸侯國之間派使者相問的一種禮節。
  • 從《春秋三傳》之爭,聊聊公羊派的興起與沒落
    於是就有了一幫號稱高智商的傢伙跑出來給大家詮釋《春秋》,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和《春秋左氏傳》,號稱《春秋三傳》。另外還有鄒氏、郟氏二傳,可惜沒啥市場,在漢朝時就失傳了。  董仲舒就屬於專門研究和傳承《公羊傳》的公羊學派。
  • 『備考資料』2020廣東事業單位公基知識:春秋三傳
    但是《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注釋《春秋》的書就是「春秋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   1.《左傳》   《左傳》左丘明著,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