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D技術專題:如何區分平衡易位攜帶胚胎與正常胚胎

2020-12-11 騰訊網

  生物探索

  編者按

  人類有23對46條染色體,染色體的數量、結構相對恆定。由於染色體平衡易位僅有位置的改變,沒有可見的染色體或基因的增減,所以平衡易位攜帶者在生活中表型與普通人沒有區別。然而,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自然妊娠風險非常大,所以對於這類攜帶者,推薦通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進行生育,可避免生育風險。

  1

  什麼是平衡易位

  兩條不同源的染色體各發生斷裂後,互相變位重接而形成兩條結構上重排的染色體稱相互易位。這種易位大多數都保留了原有基因總數,對基因作用和個體發育一般無嚴重影響,故稱平衡易位。平衡易位是人類中最多的一類染色體結構畸變,在新生嬰兒中的發生率約為1/500~1/625[1, 2]。

  羅氏易位是一種特殊的染色體重排類型,是指兩個近端著絲粒染色體在著絲粒或其附近斷裂後,短臂丟失,染色體長臂融合成為一條染色體,結果染色體數目減少,長臂數不變,但短臂數減少兩條的現象。羅氏易位主要發生在5條近端著絲粒染色體(13、14、15、21和22號染色體)上。人群發生率約為1/1000[3, 4]。

  2

  平衡易位的風險

  人類有23對46條染色體,染色體的數量、結構相對恆定。

  由於染色體平衡易位僅有位置的改變,沒有可見的染色體或基因的增減,所以,平衡易位攜帶者在生活中表型與普通人沒有區別。然而,平衡易位的攜帶者與正常人婚後生育的子女中,卻有可能得到一條衍生的異常染色體,繼而導致某一易位節段的增多(部分三體型)或減少(部分單體型),由此引起的遺傳物質減少或增加就會破壞遺傳物質的平衡,最終導致胎兒畸形或自然流產。

  具體來說,在平衡易位染色體分離形成配子的過程中,會形成一種叫作四射體的結構,考慮到分離規律以及交換重組的情況,這種四射體最終可能產生18種配子,這就導致最終產生的胚胎中,只有一種為完全正常,一種為表型正常的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其餘16種均為異常胚胎。因此,染色相互易位攜帶者獲得完全正常胚胎的機率只有1/18[5]。

  平衡易位攜帶者配子類型示意圖(以2號染色體與5號染色體發生易位為例):

  註:字母A、B、C和D代表染色體末端(端粒)

  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自然妊娠風險非常大,主要以早孕期自然流產為主[6],所以對於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推薦通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進行生育,挑選正常的胚胎植入,從而避免生育風險。

  3

  檢測難點

  目前的胚胎植入前染色體篩查多用於篩查由於易位產生的種種遺傳物質不平衡的胚胎,如何進一步將易位攜帶者和完全正常胚胎區分開,還存在一些問題:

  1)需求/倫理:攜帶者表型多正常,平衡易位導致在臨床上正常生育的概率高於理論上的1/9[6, 7],而且這種概率還會受到包含哪兩條染色體、斷裂點的位置及染色體易位攜帶者的性別等因素的影響[8];

  2)技術局限:平衡易位攜帶者本身未發生基因數量的缺失,一般的高通量測序和晶片技術難以區分易位型胚胎與完全正常胚胎[9];

  3)檢測難點:斷點精確位置的不易確定,為後期的胚胎區分帶來困難[10]。

  4

  指南與共識

  由於還沒有一個非常成熟的技術,目前對於易位型胚胎的區分國內外各協會均並沒有出臺指南規範或專家共識;並且由於易位型胚胎染色體的特殊性,目前單純依靠一種方法無法區分正常胚胎與易位型胚胎, 2010年ESHRE(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歐洲人類生殖及胚胎學會)發布的《基於螢光原位雜交的PGD最佳實踐指南》中指出,單純基於螢光原位雜交的PGD技術不足以分辨正常和攜帶平衡易位的胚胎[12],2013年ACOG(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出臺的《染色體微陣列分析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推薦》中指出,單純依靠CGH技術不能識別平衡易位[13]。

  5

  技術介紹

  尋找平衡易位斷點一直是行業內技術研發人員研究的熱點之一。早期尋找平衡易位染色體斷點的方法是通過原位雜交確定斷點位置所在的區域,再通過染色體步移測序尋找斷點,該方法費時費力,且成功率不高。2008年德國Ropers 研究小組採用特殊的流式細胞分選術分選平衡易位攜帶染色體,再對分選後的染色體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從而找到斷點,但由於這一技術需要特殊的流式細胞儀和分選技術,且測序成本也較高,難以進行有效地推廣和臨床應用。2011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兩個獨立小組均報導了運用區域捕獲技術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進行斷點查找的工作,這一方法雖然可以大大減少測序通量,但是需要設計特殊的捕獲晶片,費時費力,因而依舊難以應用於臨床。201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了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成果,即利用DNA環化建庫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進行斷點尋找。該方法無需進行中期分裂相的製備,可以利用DNA直接進行環化建庫,分析斷點信息,將斷點分析又向臨床推進了一步,然而,該方法需要用到特殊的建庫方法,測序要求的數據量較大(約需測序兩億八千萬reads),在臨床應用上仍有一定困難[11]。

  結合現有的相關文獻及報導,國內外對於易位攜帶型胚胎的檢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環化建庫雙端測序法、顯微切割法、核型定位法以及單精子檢測/廢胚暴露斷點法等。

  1.環化建庫雙端測序法

  技術原理

  雙端測序通過文庫中插入DNA片段成環,可獲取插入片段末端的信息,進行測序。通過雙端測序找到父母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斷裂點位置信息,根據斷裂點上下遊序列設計特異引物,用引物對胚胎單細胞全基因組擴增產物進行PCR驗證,判斷胚胎是否存在斷裂點。其實現基礎仍然是基於第二代測序技術的個體化設計,為易位型胚胎的鑑別提供新的方法[14]。

  整體流程:

  Mate pair建庫原理

  臨床應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在2015年到2016年期間對該技術的臨床應用可行性進行過驗證。該驗證實驗共納入了二對攜帶平衡易位的夫婦,最終有兩對夫婦通過該技術篩選出了完全正常的胚胎,且得到了後期核型分析的確認,最終生育了完全正常的後代。

  技術特點

  通過雙端測序精確定位染色體平衡易位的斷裂點,針對每個患者設計引物,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在對胚胎進行整倍體性篩查後,進一步鑑別出正常胚胎及易位型胚胎。

  技術局限性

  測序要求的數據量較大,且對於序列高度重複區域無法檢測;另外在受精卵形成過程中胚胎的斷裂點位置可能發生微小改變,這也可能會導致斷點無法識別的情況發生。

  2.顯微切割法

  技術原理

  利用染色體顯微切割技術獲得易位染色體斷點附近染色質,再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進行斷點的精確定位,高通量測序技術測序信息有利於對平衡易位染色體進行後續分析,如可以利用這些信息設計引物,對平衡易位攜帶者的胚胎進行PGD診斷,分辨完全正常胚胎和易位型胚胎,通過僅移植完全正常的胚胎阻斷平衡易位染色體在該家族中的傳遞。

  整個實驗分為預實驗和正式實驗兩部分,預實驗部分通過對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的核型分析,顯微切割,高通量測序及一代測序獲得精確斷點位置,同時確定斷點上下遊SNP位點以用於連鎖分析。正式實驗部分對胚胎進行PGS檢測,首先排除能確定為非平衡易位的異常胚胎,再通過PCR方法,檢測剩餘胚胎樣本中是否存在斷點(結合使用SNP連鎖分析),最終篩選出完全正常的胚胎[10]。

  預實驗

  正式實驗

  臨床應用

  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作為該項技術的研發單位,早期在8例平衡易位攜帶者家庭中成功運用了該技術。第一例平衡易位攜帶者經顯微切割技術診斷完全正常的寶寶於2016年5月誕生,截止到2017年4月,該院已經幫助4例染色體易位患者生育了健康寶寶。

  技術特點

  1)通過顯微切割技術,可以通過比對,從兩個方向逼近斷點,準確度高且測序成本較低;

  2)通過預實驗能獲得精確的斷裂點位置;

  3)正式實驗部分周期較短(2-3周);

  4)通過斷點處PCR和 SNP連鎖分析雙重保險鑑別正常胚胎。

  技術局限性

  由於顯微切割是人工操作,該方法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有一定要求。

  3.核型定位法

  技術原理

  核型定位是一種基於SNP晶片的PGD技術,其原理是對比胚胎與父母和近親的DNA樣本,對平衡易位受試者進行全基因組SNP基因分型,然後利用連鎖分析構建攜帶者家系的全基因組單體型,分析非平衡易位胚胎單倍型確定斷裂點,通過定位胚胎是否攜帶易位染色體單體型以及易位斷裂點區域是否發生同源重組,來判斷胚胎的染色體狀態,實現正常型胚胎和易位型胚胎的精準區分[15]。

  臨床應用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對該技術進行了多個家系的臨床驗證,截至2017年3月,20個易位攜帶家庭中已有11個家庭成功生育了健康寶寶, 這些成功妊娠的孕婦均在孕中期接受了羊水穿刺,核型結果與PGH預測結果完全一致。

  技術特點

  1)有配套的分析軟體,對數據分析要求簡單;

  2)SNP位點覆蓋全基因組23對染色體;

  3)通過一次大規模樣本SNP晶片檢測即可獲得所需信息,無需再額外單獨設計

  進行SNP連鎖分析;

  4)可以分析羅氏易位和平衡易位;

  5)檢測相對簡單,適用於常規臨床實驗室。

  技術局限性

  由於是固定的SNP探針,某些平衡易位斷點周圍可能無可用的SNP信息。

  4.單精子測序/廢胚暴露斷點法

  技術原理

  如果在活檢時同時出現正常胚胎、易位型胚胎和染色體不平衡的胚胎,則首先針對這些異常胚胎做高通量測序,對這些胚胎中的異常拷貝數變異做進一步生物信息學分析確定斷點,構建斷點位置上下1Mb區域內的SNP單倍型,最終區分易位型和正常胚胎[9];另外一項方案中,針對男方的平衡易位,採取的檢測方案在技術上主要是依賴單精子檢測技術,即利用易位重複型精子與易位缺失型精子的SNP信息進行比較,從而得出正常精子的單倍型,利用該信息,再結合女方相應位置上下純合SNP信息,最終區分攜帶者和正常胚胎[10]。

  針對胚胎檢測方案

  針對男性平衡易位攜帶者檢測方案

  臨床應用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應用該技術,已經完成47對染色體易位夫婦的PGD阻斷, 12例成功妊娠的胎兒,經孕中期產前診斷,結果顯示為染色體完全正常,目前已出生健康嬰兒11例。

  技術特點

  1)準確性高:該技術中單細胞全基因組擴增技術擴增均一性好,等位基因脫扣率低,診斷準確性高;

  2)易於操作:通過對染色體異常的精子或廢棄胚胎即可尋找染色體的斷裂位點,更易於操作;

  3)應用範圍廣:對於所有的平衡易位類型及羅氏易位,都能通過該技術區分正常胚胎和易位型胚胎,應用範圍更廣。

  技術局限性

  對於胚胎種類有一定要求,在活檢時必須有染色體不平衡的胚胎存在以暴露斷點作為參考,才可以實現檢測。

  5.Basemapping方案

  方案內容

  BaseMapping方案是易位型胚胎檢測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顯微切割技術、核型定位技術、DNA環化建庫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

  技術原理

  該技術裡涉及的DNA環化建庫測序技術主要是通過採集平衡易位攜帶者的細胞樣本,對樣本進行DNA片段化後環化,利用特有的技術獲得環化接點位置的DNA序列,通過高通量測序和數據分析明確平衡易位的斷點,並用長序列 PCR技術驗證斷點信息;此外,實驗人員還會根據斷裂點上下遊信息尋找合適的SNP位點信息,最終利用斷點信息結合SNP單倍體分析來區分正常胚胎和平衡易位攜帶胚胎,阻斷平衡易位的傳遞。

  臨床應用

  有一對患者夫婦,男34歲,女33歲。女方為平衡易位攜帶者,核型46,XY,t(5;22)(q33;q12)。在預實驗階段,研究人員通過DNA環化建庫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對女方細胞樣本進行斷點定位到核苷酸水平。隨後,對所獲得的7個胚胎進行PCR斷點驗證,並結合SNP連鎖分析確認,最終獲得1枚正常的胚胎進行植入。

  技術優勢

  1)斷點精確定位:選擇最合適的檢測技術,完成精確的斷點定位;

  2)方案靈活選擇: BaseMapping提供的不同技術解決方案能夠滿足患者和醫療機構的不同需求。

  3)樣本全面適用:該方案全面適用於平衡易位、羅氏易位以及倒位攜帶者的

  PGD檢測。

  6

  技術支持

  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康醫療」)是一家專注於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輔助生殖領域的研發和臨床應用的高科技企業,同時也是本專題的技術支持。針對目前易位型胚胎檢測存在的問題,貝康醫療推出了BaseMapping方案,通過多種方法綜合運用,經濟、準確、高效的挑選出染色體正常的胚胎進行移植,以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助力中國的出生缺陷水平降低。

  7

  參考文獻

  1.Mackie O C, Scriven P N. Meiotic outcomes in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carriers ascertained in 3-day human embryos.[J]. 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Ejhg, 2002, 10(12):801-6.

  2.Oliverbonet M, Navarro J, Carrera M, et al. Aneuploid and unbalanced sperm in two translocation carriers: evaluation of the genetic risk[J]. Molecular Human Reproduction, 2002, 8(10):958.

  3.Therman E, Susman B, Denniston C. The nonrandom participation of human acrocentric chromosomes in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s.[J]. Annals of Human Genetics, 1989, 53(1):49-65.

  4.http://www.rarechromo.org/information/other/robertsonian%20translocations%20ftnw.pdf

  5.王昊. 兩條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配子類型的理論分析[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 2011(5):1-2.

  6.江美燕, 偶健, 李紅. 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生育風險評估[J].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9):1291-1296.

  7.張月萍, 徐建忠, 殷民,等. 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妊娠風險及妊娠結局的研究[J]. 中華婦產科雜誌, 2006, 41(9):592-596.

  8.Joep G, Markus M, Cristina M M, et al. Polar body array CGH for predic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corresponding oocyte. Part I: clinical results[J]. Human Reproduction, 2011, 26(11):3173.

  9.Xu J, Zhang Z, Niu W, et al. Mapping allele with resolved carrier status of Robertsonian and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in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7, 108(3):201715053.

  10.Hu L, Cheng D, Gong F, et al.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Carrier Diagnosis in Preimplantation Human Embryos[J]. Ebiomedicine, 2016, 14:139-147.

  12.Harton G L, Harper J C, Coonen E, et al. ESHRE PGD consortium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based PGD.[J]. Human Reproduction, 2011, 26(1):25-32.

  13.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Committee on Genetics. Committee Opinion No. 581: the use of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in prenatal diagnosis.[J].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3, 122(6):1374-7.

  14.張雯珂. Mate pair文庫測序在染色體相互易位PGD中的應用[D]. 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院, 2016.

  15.Zhang S, Lei C, Wu J, et al.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haplotyping in embryo diagnosis for reciprocal and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carriers[J]. Bmc Medical Genomics, 2017, 10(1):60.

  End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相關焦點

  • 優生第三代試管嬰兒:染色體平衡易位可生健康寶寶
    儘管目前可以通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技術,找到可以用於移植而不會因為染色體異常而流產的胚胎,但理論上患者仍然有一半的可能性生出攜帶有結構異常染色體的後代。這時孫博士講到,目前應用PGS篩查後的胚胎,移植的妊娠率在80%以上,如果不對攜帶有結構異常染色體的胚胎進行進一步的診斷,那麼體外受精技術某種程度是在增加人群中平衡易位攜帶者。
  • 我省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有大突破 阻斷染色體平衡易位遺傳
    和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有何不同?傳統的植入前診斷方法(如螢光原位雜交技術、基因晶片等常規技術),對於染色體平衡易位,只能診斷出染色體非整倍體,無法識別正常核型胚胎和平衡易位攜帶者胚胎。這意味著即使獲得了適合妊娠的胚胎,還是有一半的概率會生出平衡易位攜帶者的寶寶。
  • 俄羅斯VERA未來助孕:俄羅斯第三代試管嬰兒怎樣解決染色體平衡易位?
    在複雜且多樣化的不孕不育原因中,如果準父母攜帶有染色體缺陷,比如其中較為常見的【染色體平衡易位】,通過第一代和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是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方案的,此時,俄羅斯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便顯現出了特有的技術優勢。
  • 染色體平衡易位(異位),可做試管嬰兒嗎?
    常見染色體問題有缺失、重複、倒轉、易位情況,平衡易位在普通人群發生率為1.9%。染色體平衡易位患者流產和生育畸形兒的風險較高。那染色體平衡易位可做試管嬰兒嗎?每條染色體上都攜帶著不同的固定基因。可有的時候,一個染色體上的一段基因可因某種原因脫落下來,附著在另一個染色體上,這就叫易位。如果兩個染色體都脫落下部分基因片段,互相交換位置,這又叫做平衡易位。
  • 染色體易位患者福音 中信湘雅新技術助力健康生育
    2016年1月,黃女士移植了一枚經MicroSeq檢測不攜帶染色體平衡易位的胚胎,並於2016年9月生育一個健康女嬰,是中信湘雅助孕誕生的第二例排除平衡易位的健康寶寶。黃玉還有3枚胚胎凍存在中信湘雅醫院,準備將來生育二胎。 3月27日,中信湘雅醫院和湖南光琇高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從長沙趕往武漢她的家中,為女嬰琪琪(化名)送上半歲的生日祝福,並做了回訪體檢。
  • 三代試管pgs和pgd篩查要一起做嗎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是當下非常具有優勢的助孕技術,可以篩查異常胚胎從而選擇健康胚胎懷孕,這樣就可以避免遺傳病,和其他異常,達到真正的優生優育。但是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有著兩種,即為PGS和PGD。這兩種技術是否要一起做呢?不少患者疑惑,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 河北省正式獲批開展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
    長城網訊(記者 張欣)經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評審,並報河北省衛生健康委批准,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於1月30日獲得批准開展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PGD)試運行資質。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批准河北省開展此項技術。
  • 治療失敗後的胚胎染色體結果答疑 | 正常染色體
    這種結果大多數提示胚胎是正常的,但不能排除檢測對象存在其它遺傳病的可能。因為有些檢測技術本身存在局限性,沒有十全十美的檢測技術;同時有些遺傳病以目前的技術手段可能還無法檢測出來,隨著醫學的進步,將會逐步被發現。Q夫妻雙方孕前做了全面的檢查,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用了足夠的藥物,為何還會保胎失敗?
  • 夫婦雙方染色體平衡易位 誕出第三代試管嬰兒
    後來他們來到十堰市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求診,接診專家胡玥玥給他們安排了助孕前優生學檢查,發現夫婦雙方都是染色體病患者:C女士發生了5號和9號染色體的平衡易位,M男士發生了1號和10號染色體的平衡易位。隨後,他們接受了遺傳諮詢師、牛津大學博士後鄧鍇副教授的遺傳諮詢。
  • 夫婦雙方染色體平衡易位第三代試管嬰兒在十堰誕生
    接診專家胡玥玥副主任醫師給他們安排了助孕前優生學檢查,發現夫婦雙方都是染色體病患者:C女士發生了5號和9號染色體的平衡易位,M男士發生了1號和10號染色體的平衡易位。他們接受了遺傳諮詢師、牛津大學博士後鄧鍇副教授的遺傳諮詢。
  • 唐都醫院成功實施西北首例PGH技術試管嬰兒並順利分娩
    2019年12月22日,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成功實施的首例PGH技術試管嬰兒順利分娩,經科技查新顯示該胚胎植入前平衡易位攜帶者檢測(Preimplantation genetic haplotyping,PGH)技術為西北地區的首次成功應用。
  • 該如何保護胚胎
    胎停育即胚胎停止發育,是指胚胎和胎兒死亡滯留宮腔內,而尚未自然排出者,是流產的一種特殊情況 。臨床大多無明顯症狀,部分孕婦可能出現少量陰道出血。  胎停育日益為臨床所重視,其病因複雜,發病機制也尚未完全闡明。
  • 做試管嬰兒中是如何區分胚胎的好壞的?
    做管嬰兒中是如何區分胚胎的好壞的?用試管嬰兒這項技術懷寶寶,胚胎的質量是非常關鍵的。畢竟一個質量高的胚胎,成功率也會越高。做試管嬰兒中是如何區分胚胎的好壞的?讓我們來看看。試管嬰兒是將女性成熟的卵子和男性成熟的精子提取出體外,在特殊的環境中進行授精培養成為胚胎,並篩選健康胚胎2~3個進行移植到母體內生長發育的過程。
  • 染色體易位可能是元兇
    有一群人身體健康,卻因屢次妊娠流產而穿梭在各大醫院、各個科室中求醫問診,幾經波折後查出染色體平衡易位。近日,在贛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李女士(化名)正因為其丈夫為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而計劃選擇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進行生育。
  • 胎停需要查胚胎染色體嗎?
    在這一過程中,一旦發生排列組合錯誤則必會出現染色體的斷裂,重複和丟失;一旦出現了數目和位置的異常,當親代雙方的精子和卵子染色體配對時必定發生識別錯誤,所形成的胚胎必定出現異常,以致不能正常發育,而造成胚胎早期停止發育。據國外醫學研究證實,停止發育的胚胎絨毛細胞染色體異常可達50%~70%。
  • 經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的試管嬰兒在無錫誕生
    新華社南京3月16日專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6日從江蘇無錫婦幼保健院獲悉,一例經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的試管嬰兒近日在該院生殖中心健康誕生,標誌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技術已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是指在胚胎植入著床前先對胚胎染色體數目和結構進行檢測,篩選出正常的胚胎後再植入母體,以防止因胚胎自身染色體變異而導致的妊娠失敗和流產。無錫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常務副主任蔡立義說,與傳統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相比,此次的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技術對樣本提取手段進行革新,把從胚胎上提取細胞的活檢形式改革成從培養液中提取DNA的檢測形式。
  • 唐都醫院試管嬰兒技術新突破 杜絕異常染色體再傳給後代
    2018年9月19日,在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成立19周年之際,我國西部首例染色體互相易位攜帶篩查技術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試管嬰兒順利出生,標誌著該中心在親代染色體異常疾病的輔助生殖助孕技術領域有了新的突破。「檢查顯示,你的染色體相互易位,自然懷孕僅有1/18的機會生育健康寶寶,1/18的概率生出來的孩子是易位攜帶者,16/18概率會出現不孕和早期流產。」
  • 試管嬰兒中 如何提高胚胎著床率?
    另外,囊胚移植更類似於自然懷孕的過程:卵子正常受精後,受精卵由輸卵管向子宮方向移動,過程中不斷進行細胞分裂,在第5天左右將要進入子宮腔時,正好處於囊胚期。 2、進行染色體篩查 若囊胚染色體異常,植入子宮之後就無法成功著床,而在胚胎移植之前進行胚胎基因檢測是確保移植健康囊胚的好辦法,可以極大提高胚胎著床率。植入前染色體篩查(PGS)是一項用來檢查胚胎是否擁有正確染色體數量的技術。
  • 治療失敗後的胚胎染色體結果答疑:染色體的微缺失和微重複
    其實上述2個報告均表示胚胎染色體異常,是保胎失敗的主要原因,多數屬於偶發現象,藥物治療沒有作用。Q我們夫妻雙方染色體查了都正常,為何胚胎會不正常?大部分的致病性染色體微重複或微缺失是新發的,與父母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