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江蘇重在法之必行

2020-12-23 人民網

原標題:打造法治江蘇重在法之必行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這一目標,闡明了依法治國的根本任務和鮮明性質,升華了黨的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標誌著中國的法治實踐邁向了新徵程,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指明了具體方向。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推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譜寫好中國夢江蘇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省與以德治省相結合,堅持從實際出發。全省各級黨委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不斷提高依法執政水平,健全黨委領導依法治省的制度和工作機制,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提高黨員幹部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改革發展的能力,確保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各項部署落到實處。

  剛剛召開的省委全會,認真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把依法治省,打造法治江蘇作為主題貫穿全會,為推進江蘇率先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對全省黨員幹部提出了新要求。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八次全會精神,黨員幹部應該帶頭遵紀守法、依法辦事,自覺做到法之必行。

  明朝張居正曰「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可謂是「法治裡程碑」,以此為節點,依法治省,打造法治江蘇將進入一個新階段,這就更加深刻地闡釋了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治的落實關鍵在於黨員幹部帶頭遵規守法。黨員幹部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打造法治江蘇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也是遵規守法的先行者和監督者,必須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弘揚法治精神,努力培養法治思維,積極營造崇尚法規、敬畏法規、嚴守法規、維護法規的鮮明導向,用自身的模範行動助推遵規守法良好氛圍的形成。

  然而,現實生活中少數黨員幹部思想深處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權大於法」、「情重於法」的觀念,實際工作中因「私」字作怪、「特」字作祟,全憑一己私利辦事,該作為的不「到位」,不該作為的卻亂「越位」;有的鑽法規制度的空子,在涉及局部利益或自身利益問題上「打擦邊球」,動輒變通行事;還有的採取實用主義態度,於己有利的就執行,於己不利的就違規,尤其是對一些諸如徵地拆遷、工程建設、政策資金撥付、選人用人等敏感問題的處理上,不能嚴守法規,隨意性很大。這些問題的存在,既損害了法規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又敗壞了社會風氣;既妨礙了作風建設的健康發展,又挫傷了幹部群眾遵規守法的積極性,必須堅決糾正。

  法之必行重教是根本。這些年,少數黨員幹部尤其是高級幹部違紀違法,給黨和軍隊的事業帶來損失,給黨和軍隊的形象造成嚴重損害,令人痛心。加強幹部教育管理,需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但最經常、最基礎、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教育入手,強化思想引導,提升思想境界,解決好「總開關」問題。在教育的對象上,既要全員納入,又要突出重點,防止少數因工作原因或不自覺的人遊移於教育之外的問題。要加強督導、抓住人頭,把參加教育情況作為量化管理內容,納入幹部考評範圍,使幹部教育成為硬任務、硬槓桿。

  法之必行用人是導向。用好一人激勵一群,用錯一人挫傷一片。黨員領導幹部作為依法治省的具體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端正用人導向尤為重要。端正導向,最重要的是聽黨話跟黨走、信念堅定的政治標準,開拓創新、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標準,求真務實、敢於擔當的作風標準突出出來,切實讓那些工作勤奮紮實、綜合素質過硬、單位建設進步明顯的優秀幹部得到優先提拔,讓那些在完成重大任務、處理棘手問題等關鍵時刻敢於擔當的優秀人才得到重用。要嚴格標準條件選用幹部,從嚴掌握提升使用資格條件,不遷就照顧,不降低標準。要廣泛徵求群眾意見,落實好任前公示、領導幹部個人報告事項、滿意度測評等制度,切實增強選人用人的透明度。

  法之必行監督是保障。法國啟蒙思想家孟斯德鳩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有權力的地方就需要監督。監督像一道「防火牆」,可以約束幹部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像一款「殺毒軟體」,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幹部的缺點,不至於釀成無可挽回的大錯。各級領導幹部不僅要有嚴明的紀律,同時要有嚴格的監督,做到權力行使到哪裡,監督就跟進到哪裡,讓監督始終與權力如影隨形。要加大執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態度查處違法違規問題,堅持大病小病都要治、對上對下都要嚴、治標治本都要狠,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黨員幹部主動接受約束,既是強化法治思維的保證,也是對自身的一種切實保護,應深刻領會《韓非子·有度》中「法不阿貴、繩不繞曲」的至理,堅持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在自覺遵規守法中履行黨和人民交給的政治責任,守住自己的政治操守和人生底線,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程序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監督,努力用實際行動做一個讓組織放心、部屬信任、群眾認可的黨員領導幹部。

  「法者,天下之儀也」,法治是腐敗的天敵。依法治省,打造法治江蘇,尤其離不開法制保駕護航。善用法治力量、全面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從而以更清正的幹部、更清廉的政府、更清明的政治,深化改革,成就中國夢的江蘇篇章。

(來源:中國江蘇網)

相關焦點

  • 【學習小組】習近平引用過的古典名句(法治篇)
    最近,十八屆四中全會後不久,他對《決定》做的《說明》中即引用了張居正和王勃的兩句名言——「天下大事,不難於立法,而難以法之必行」;「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用以說明「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 學習小組為組員梳理習近平在歷次有關法治的講話中,曾引用過的古典名句。這些名句,也暗含著他的法治思想。
  • 《法治日報》頭版聚焦|江蘇司法行政系統又一波「大招」
    江蘇省司法廳實施的「2+1」鏈式法律服務,其中的「2」是指為助力國內循環打造的園區法律服務平臺、為融入國際循環打造的涉外法律服務平臺 近年來,江蘇省司法廳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公共法律服務,深入開展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區,通過在一些高新區(產業園)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服務產業園等方式,積極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園區法律服務平臺模式
  • 為困境兒童打造溫暖的家 !江蘇已建成600多家兒童關愛之家
    截至去年底,江蘇共有1403.8萬兒童,其中53.634萬是困境兒童,約佔兒童總數的3.8%。近年來,江蘇大力推動兒童「關愛之家」建設,省政府連續三年將建設兒童「關愛之家」列為辦實事工程。目前已建成418家,今年又新建200家。如何有效運營600多家兒童關愛之家讓其切實發揮作用,為兒童提供多樣化服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法治」護航鄉村振興高質量
    振興鄉村戰略離不開建設法治鄉村。根據規劃,我國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鄉村。常州是全省較早探索啟動法治鄉村建設的地區。近年來,常州市司法行政、組織、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根據省市的相關要求,落實普法責任、強化資源整合、敢於先行先試,以「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為載體,持續開展法律護農進萬家行動、建設全域法治書屋、組織「兩委」幹部法治輪訓等活動,積極指導扶持基層在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創新。
  • 為五萬餘家企業開展法治體檢 江蘇「2+1」鏈式法律服務助力「雙...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丁國鋒□通訊員張全連對接省級重大項目220個,提供法律建議1044次;為5萬餘家規模以上企業(以下簡稱「規上企業」)開展法治體檢,辦理不可抗力公證等1500餘件、智慧財產權公證2萬餘件。
  • 江蘇崑山千燈鎮:情景課堂助力青少年法治教育
    普及千燈青少年法律知識,從小養成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習慣,江蘇崑山市千燈鎮探索「景點情景+基地資源+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教育新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活動,通過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法治實踐課堂活動,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 大國重器鐫刻法治烙印 ——江蘇瀛蘇律師事務所護航企業發展記事
    「大國重器鐫刻法治烙印。」徐州市雲龍區司法局局長左黎君告訴記者,硬核實力,持續領跑,徐工穩居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第六位的背後,離不開江蘇瀛蘇律師事務所眾多律師的真誠合作和全力支持。成立於2009年的江蘇瀛蘇律師事務所,堅持以「立足黨建抓營商、法治護航助營商、持續服務強營商」為目標,充分發揮律師職能作用,引領律師為構築營商良好法治環境提供前進動力。
  • 「法治文化牆」、「網際網路+法治文化」……河南商丘民權打造良法善...
    讓法治元素悄然融入群眾生活,通過法治文化的薰陶,讓群眾逐步領會憲法精神、厚植法治信仰,讓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根植百姓心中,讓學法、守法、用法成為一種自覺。7月8日,省司法廳副廳長魯建學到民權縣調研,對綠洲街道辦事處將憲法、全面依法治國等法治元素融入群眾生產生活的宣傳方式給予充分肯定和讚揚。
  • 習近平講述的法治故事
    這些故事,是對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最好昭示。一起來聆聽。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從我國古代看,凡屬盛世都是法制相對健全的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法家主張「以法而治」,偏在雍州的秦國踐而行之,商鞅「立木建信」,強調「法必明、令必行」,使秦國迅速躋身強國之列,最終促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漢高祖劉邦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為其一統天下發揮了重要作用。漢武帝時形成的漢律60篇,兩漢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為治國之重,一部《貞觀律》成就了「貞觀之治」;在《貞觀律》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唐律疏議》,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
  • 甘景俊:@領導幹部三道必答「法治題」請查收!
    作為新時代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實際行動答好法治內涵、意義與實踐的「必答題」,以「法治」促「善治」,當好依法行政「領航人」。法治內涵「簡答題」。「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領導幹部作為「決策者」,必須帶頭尊法學法懂法,全面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法治體系,把法治知識學深學透,準確理解、認同法律,領悟並自覺實踐法律,學好法治內涵的「簡答題」。要以各級黨校、網絡幹部學院、專家大講堂、理論中心組等為平臺,利用科級領導幹部進修班和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等主體班,集中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專題培訓,著力提高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水平。
  • 讓「法治」成為全社會的道德自覺
    各方期待,在改革開放進入第36個年頭的時候,中國的法治建設該如何換擋提速、轉型升級。(10月22日人民網)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改革開放的第二個30年,既是初顯成效、釋放紅利的大好時期,也是社會矛盾突顯、利益格局深刻變化的關鍵時期。進一步鞏固改革開放成果,並持續深化改革,是當今中國亟待解決的時代課題。「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
  • 金融普法八桂行:打造矩陣式法治文化陣地
    ,也是「七五」普法的收官之年。全國上下廣泛開展普法宣傳系列活動,自「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廣西全區加大法治宣傳普法力度,本次系列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使全社會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多方調動全民參與, 營造全民學法氛圍,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理念、樹立法治意識。
  • 高考作文輔導271:「公正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法治化日益完善的今天,為推動法治社會穩步前進,法律人自需如此。我們雖身為普通人,也應綿力為之,以底線為壩,做守法公民。同學們,「欲望鳳來百獸舞,何異北轅將適楚」,若以私慾為萬事之的,必成違法者。欲望如河,滾滾滔滔,不加限制,人生走勢必危矣。
  • 江蘇: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江蘇作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取得了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突出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鮮明底色。五年發展路,步步綠意行。全省上下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之中,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辯證法
    深入學習領會這些重大關係,才能深刻吃透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各方面。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內涵    正確處理政治和法治的關係。政治和法治的關係本質上是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係。黨和法治的關係是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
  • 無錫洛社:寓教於樂,打造法治文化觀光體驗線路
    近日,無錫惠山區洛社鎮開闢了一條「惠山洛社大運河幸福365法治文化體驗線」,集結轄區十餘個特色景點組成觀光遊覽線路,將法治文化與大運河文化進行有機結合,讓群眾在參觀遊覽過程中接受法治教育,弘揚愛國、法治精神。
  • 全國百強縣之首崑山,法治建設如何爭先領先?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近年來,崑山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著力推進民主法治現代化,注重發揮法治在改革發展大局中的保障作用,全力推動法治崑山建設爭先領先,努力讓法治成為崑山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勇闖縣域治理現代化的崑山之路。
  • 湖州奮力打造現代法治城市典範
    作為湖州市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湖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綱近日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州考察,對湖州提出「順勢而為、乘勝前進」新期望,加快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政府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
  • 著力提升「關鍵少數」的法治思維能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 江蘇揚州湯汪派出所:「四智警務」打造新時代「楓橋派出所」
    江蘇揚州湯汪派出所 :「四智警務」打造新時代「楓橋派出所」 發布時間:2020-09-15 18:58 星期二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莎莎 通訊員 裴雨 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