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創辦漢字字源網站感動中國人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潛心收集漢字資料 廿年努力修成正果

  外國人創辦漢字字源網站感動國人

  2011年一元復始時節,當《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顯示屏播出,用笑容形象詮釋中國國家新形象的時候,中國和中華文化的另一種古老的形象代表——漢字,也正通過網際網路引起廣泛關注,向世界悄然傳遞著中國的聲音:一名外國人潛心研究漢字,20年努力工作終於修成正果,一家「漢字字源資料網站」(www.chineseetymology.org)正式上線,引起眾多專業人士和普通網民的稱讚,網站的創辦人理察·西爾斯(Richard Sears)也被網民譽為「2011感動中國的外國人」。

  打開網站,映入眼帘的是簡潔、樸素、清雅的頁面,除了簡單的介紹,被網友形容為「純真、可愛」的理察·西爾斯面帶微笑,雙目透露出熱情和善良。理察·西爾斯在首頁上介紹,他用了「20年努力工作」,將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進行了整理並放到了網際網路上,「目標是要把漢字的字源資料放在國際網絡上,供大家使用」。他還說,網站「完全是免費提供的,沒有任何廣告幹擾」。通過網站,用戶輸入不同的漢字,然後只需輕輕一點,每個漢字的字形及其變遷歷程就會清晰地呈現眼前,方便快捷,形象直觀。

  自從日前被一些細心的網友發現,這個網站越來越受到歡迎。一位從事相關研究的網友感嘆,「隨著電腦的普及,現在很多人已經開始提筆忘字,經常需要藉助電腦來幫助自己寫字了。而作為一個外國人,卻能如此醉心於中國的文字。」「他花了20年時間做這件公益的事情,至少說明了兩點,首先他在20年前就想到要將複雜的漢字系統進行電子化,這樣,在研究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各種歷時的、共時的研究。其次,他可以用20年時間來做成一件事,雖然沒有太大的學術建樹,但是已經建立了一個很好的研究中國文字的平臺。而20年枯坐的毅力實在是太過驚人了。」也有專家客觀評價說,該網站把《甲骨文編》、《金文編》、《六書通》、《說文解字》等工具書的字形用圖片的方式全部呈現(不少字形有些走樣),以簡化字檢索,雖然沒有自己的研究、對業內沒有什麼價值,但一個外國人以一己之力逐個整理,需要花不少時間,也很不容易,對業外一般人查檢某字的歷史字形是有幫助的。

  很多網友掩飾不住對理察·西爾斯的讚嘆:「這個外國人真的震撼了我!」「真有毅力!」「真感動……」「佩服……」

  網友還呼籲,「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為什麼我們的高校的研究者們,不能聯合起來,做一個大的公益性的成果惠及全國人民,惠及全球願意研究漢字的人呢?」

  遺憾的是,理察·西爾斯的國籍和身份至今仍然不得而知,成為網友心中急待解開的一個謎團。記者日前通過電子郵件採訪他,但是直到發稿時仍未收到回復。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並希望能與他進行溝通。

  (記者郭扶庚)

相關焦點

  • 廿年努力 一外國人創辦漢字字源網站感動國人(組圖)
    新華社發(吳凱翔攝)  2011年一元復始時節,當《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顯示屏播出,用笑容形象詮釋中國國家新形象的時候,中國和中華文化的另一種古老的形象代表漢字,也正通過網際網路引起廣泛關注,向世界悄然傳遞著中國的聲音:一名外國人潛心研究漢字,20年努力工作終於修成正果,一家「漢字字源資料網站」(www.chineseetymology.org)正式上線
  • 「中國第一個漢字字源網站」竟是美國人,傾盡家產47年建成的!
    中國人覺得英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一門語言,但是據調查,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漢語,其實這個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從最原始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漢字,前後經過了五千年的發展歷史。那一個美國人自學漢語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 7旬美國爺爺講述漢字啟蒙,故事漢字書局字源卡南京首發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都感受到過漢字之美,對漢字的熱愛浸透在我們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當日首發的《漢字書局 字源卡》是一款「黑科技」漢字啟蒙創意產品。一期精選了108個漢字,這108個漢字是小學識字表常用漢字,分為人類、身體、自然等七大類,涵蓋社會歷史、生理及自然等知識,拓展認知範圍,並通過不同顏色的設計,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分類與歸納的能力。
  • 美國老人20年建9.6萬古漢字資料庫解釋漢字(圖)
    這個61歲的美國人,中文程度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中國通」,他創建了一個「漢語字源」網站(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可以提供漢字的「字源」搜索。除了字形來歷外,另附有普通話和粵語發音,以及《說文解字》上對該漢字的解釋。  西爾斯網站上的資料,來自於自己20年對漢字的研究整理。他說,自己的目標「是要把漢字的字源資料放在網絡上,供大家使用」。
  • 漢字為何能令外國人痴迷?與英語相比漢字有什麼魔力?
    #近日西方某論壇上討論起東亞的虎文化,並談到了老虎額頭上的花紋與漢字「王」的關係,外國人感到很神奇,中國人居然能從老虎身上獲得靈感創造出「王」這個字,這個漢字造的太好了,老虎是力量的象徵,用它額頭上最明顯的符號作為文字,如同西方的家族紋章,這簡直是天才的創造!
  • 中國人寫漢字都快寫不過外國人了,你覺得你還像個「中國人」嗎?
    不過通常來說,漢語對外國人來說相對還稍微簡單一點(當然,也沒那麼簡單,漢語的發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而漢字,因為不像國外的文字都是由基本的字母拼出來的,漢字全都是象形字,需要大家一個一個去記,沒什麼規律,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就寫錯。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不少外國人都是只會說漢語,但不太會寫漢字。
  • 外國人採訪中國人:你還能寫出一些常見漢字嗎?路人的表現尷尬了
    近日魚魚小編看到外國人在中國上海的街頭進行了一次採訪,主題是關於中國漢字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幾個比較有趣的問題。重點則是:Can Chinese Write Their Own Language?——中國人能寫得出自己的語言漢字嗎?問題一:很多外國人覺得中文漢字很難學,你們同意嗎?
  • 漢字博大精深文化底蘊深厚,寫好字也是做中國人的光榮
    我認為,最有中國文化內涵和底蘊的乃屬中國漢字。1、中國文化中最有活力的當屬於漢字。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漢字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字,在全世界的認知中,中國的漢字都是出類拔萃的,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漢字,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字。
  • 美國「漢字叔叔」受聘新航道學術顧問 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為了將十萬多個古漢字建立資料庫,西爾斯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終於在2002年,漢字字源網網站(Chinese Etymology)公開上線。網站收錄了近10萬個古代漢字字形,6552個最常用現代漢字字源分析,31876個甲骨文,24223個金文以及篆書11109個、小篆體596個……所有的資料全部免費向公眾開放查閱,為了保持網站的純淨,西爾斯甚至拒絕了商業廣告的入駐,僅在網站開通捐贈功能。然而,一年最多50美元的捐款,遠遠不夠他維持網站的運營。
  • 老外創古漢字網站 網友稱被其耐力震撼(圖)
    ,甚至有網友稱其為「2011感動中國的一個外國人」。◎研究成果花20年創字源網站記者點擊進入Richard的網站,胖乎乎的Richard在上面貼了一張面露微笑的照片,旁邊是一段簡單的中英文介紹:「你在這裡看到的是我過去20年努力工作的成果,目標是要把漢字的字源資料放在國際網路上,供大家使用。
  • 他可能比你還懂漢字!美國「漢字叔叔」能講出每個漢字的故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他來自美國,本名叫理察·西爾斯,斯睿德是他的中文名,但他更喜歡被網友們稱為「漢字叔叔」。他痴迷漢字研究數十載,傾盡所有來中國研究古代漢字,創辦「Chinese Etymology(漢字字源)」網站,免費提供給全世界愛好中文漢字的人來查閱。
  • 美國"漢字叔叔"變成"漢字爺爺" 痴迷漢字情懷不改
    筆畫之間看似沒有任何邏輯關聯的漢字讓斯睿德吃盡了苦頭。他漸漸發現:可以通過理解字的原始意義和原始形狀來理解漢字的演變。可他並沒有找到相應的英文學習資料。  這時,他萌發將漢字字源存入計算機的想法。  直到1994年,這個想法才真正變成現實。那一年,他遭受了突如其來的重病。  一天,他正和朋友聊天吃檳榔,突如其來的心臟病讓他暈倒在地。
  • 我眼中的漢字叔叔與字源卡
    想著來年安排時間,聽讀英文版《聖經》,聽讀公眾號「漢字叔叔講故事」。索性在這裡立個flag,周六聽讀前者,周三聽讀後者。(一)我今天是來送福利的。請點擊下面連結:字源卡全面升級,新春禮品裝重磅上線,數量有限抓緊搶購!
  • 在日本漢字隨處可見,中國人卻不懂意思,去日本購物別錯過這個字
    在日本漢字隨處可見,中國人卻不懂意思,去日本購物別錯過這個字最近這幾年尤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大家發現,在日本漢字隨處可見,但中國人卻不懂意思,更有的小夥伴因此而出現些會錯意的囧況。其實日本的漢字確實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哦!根據可查證的史書記載,唐朝時期,國力雄厚,文化實力在當時頗具影響力。日本曾屢次派使者前往唐朝學習,正是在這個時期漢字傳至日本,後來日本人在此基礎上創造自己的文字。不過在日語中還是保留了很多漢字,生活中也十分常見。對於我們來說,漢字是母語,學習理解其含義並不困難。
  • 理察:「漢字叔叔」和他的漢字情緣
    2002年,由理察創辦的「漢字資源網」悄然上線,成為少數對古漢字、甲骨文感興趣的專業人士的好幫手。2011年,年逾花甲的理察和他的網站偶然被中國網友發現,並引發了微博熱議。意識到有這麼多的中國人開始關注自己和自己的網站,理察做了他生命中又一個重大抉擇——搬到中國。天津、北京、上海、黃山……這些年,儘管在中國的棲身地換了又換,但理察對漢字的執著勁兒從未消減。
  • 美國「漢字叔叔」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為了將十萬多個古漢字建立資料庫,西爾斯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終於在2002年,漢字字源網網站(Chinese Etymology)公開上線。網站收錄了近10萬個古代漢字字形,6552個最常用現代漢字字源分析,31876個甲骨文,24223個金文以及篆書11109個、小篆體596個……所有的資料全部免費向公眾開放查閱,為了保持網站的純淨,西爾斯甚至拒絕了商業廣告的入駐,僅在網站開通捐贈功能。然而,一年最多50美元的捐款,遠遠不夠他維持網站的運營。
  • 外國網友:漢字存在很多不足,中國人為什麼不棄用漢字?
    眾所周知,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漢字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漢字不存,中華文明早已經崩潰了。在民國時期,一些社會精英曾因抱著與封建思想徹底決裂的心態而支持廢除漢字,如今一些外國人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漢字如此複雜,中國人為什麼不棄用漢字呢?
  • 美國「漢字叔叔」領到中國「綠卡」 將定居南京
    南京就是我的家,我會在這裡一直工作、生活下去,繼續研究推廣漢字文化。」23日上午,美國人理察·西爾斯來到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辦證服務中心,領到了盼望已久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也就是中國「綠卡」。理察·西爾斯1950年出生於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擁有物理學學士和計算機碩士學位,熱愛中國文化。其創辦的漢字字源網於2002年上線。
  • 學習語文的終南捷徑,掌握150個漢字字源,漢字學習不再難!
    所以說,對於學習語文而言,打好漢字基礎,是繞不開的關鍵之路,今天就給同學們講講,到底要怎樣學習漢字,才能事半功倍!那就是除了日積月累,會歸納總結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字源學習法」!什麼是「字源學習法」呢?
  • 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樣的
    □江丹  有網友在問答網站知乎上提問: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樣的,是真的很美,還是真的很醜據說他為了漢字紋身,在得高人指點後,帶著「永不言敗自強不息」8個字專程打飛的到了香港,找到當地最負盛名的紋身師,結果對方建議他從「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和「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中選了一個。  可見,找一個合適的紋身師有多重要。「永不言敗自強不息」這8個字實在太硬氣,遠沒有另外兩個選擇那麼有禪意,那麼適合紋身藝術。